登陆注册
3482300000009

第9章 霸业初兴(3)

从地理位置来看,晋国处于四战之地,东有齐国,南有楚国,西有秦国,晋被夹在其中,随时要面临对手的压迫。晋国的生存之路,便是积极扩张,在对手强大之前将其打趴在地。在过去两百年里,晋国就是用这种方法死死压制住秦国与齐国。可是,晋国分裂了,一分为三,三卿倘若不能联合成一体,那么晋的辉煌将不再,而赵、魏、韩三家也将日落西山。魏斯看得明白,三家联合,对大家都有好处,三家勾心斗角,将大难临头。

魏斯以大局为重,避免了三家之间的内斗。韩启章、赵浣头脑清醒下来后,都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实属幼稚,便共同拥魏斯为带头大哥。

不过,这个带头大哥是不好当的。无论魏、赵、韩三家多么亲近,始终改变不了晋国分裂的事实。三家各有各的利益所在,之间的矛盾也始终存在,就像一块大石头裂成三小块后,用黏土粘上后,表面上看还是一块大石头,实际上已经改变不了其脆弱的本质了。

晋国政治格局的巨变,对秦、齐这两个饱受其压制的诸侯国来说,是天大的喜讯,也是这两个国家翻身的良机了。分裂后的晋国,要如何来应对呢,这也是带头大哥魏斯所要思考的头等大事。

魏斯有一种敏锐的政治嗅觉,能嗅出敌人的味道。最可怕的敌人,不在中原,不在南方,而是西方的秦国。

其实秦国几乎被中原诸国给遗忘了。

公元前627年的殽山之战,秦军遭到晋军毁灭性的打击。此后两百多年时间里,秦国被死死地被阻挡在黄河西岸,不能进中原半步。秦国虽然不是晋国的对手,但在广阔的西部却也如鱼得水、称雄称霸,频频打击蛮族部落,自得其乐。公元前505年,吴军破楚都,楚国向秦国求援,秦以五百辆战车驰援楚国,并打败了当时雄视天下的吴国兵团,此役展现了秦国铁血军团的虎狼本性。

睿智的魏斯比谁都清楚秦国的潜力,这将是魏的劲敌与心腹之患,他必须要先下手为强。公元前419年,魏筑少梁城。少梁位于黄河西岸,在当时是有名的渡口,为黄河水路交通枢纽,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黄河天险的存在,晋国向来对黄河西岸的控制力有限,这也阻止其对秦国进行深入的打击。魏斯在黄河西岸修筑少梁城,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在黄河西岸建立一个桥头堡,以便随时发动对秦国的进攻。

魏斯已经释放战争的信号。少梁城如同一根楔子插入黄河西岸,秦灵公要在魏军还立足不稳时,把少梁城一举端掉。

于是在公元前418年,秦军与魏军大战于少梁。这次战役的结果,史书上没有明确记录,但是从次年魏斯再度修筑少梁城来看,魏军是保住城池,但城邑受损严重。这只是秦、魏争夺少梁的开始,在后来的战争中,双方还将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争夺这个战略要地而浴血奋战。

强攻不成,秦国人改变了策略,在少梁北部修筑两座城邑以为防备,一为籍姑城,一为繁庞城,以威胁魏在黄河西岸的桥头堡。然而秦的防御徒劳无功,公元前412年,魏斯派儿子魏击率领军队包围繁庞,一举击破,并把城里的秦国人赶出去。

对魏斯来说,打败秦国的关键,是要住黄河西岸站稳脚跟。为实现这个战略意图,光一座少梁城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在河的对岸建筑更多的城堡。公元前409年,魏在少梁城以南约八十公里处筑临晋城,在少梁西南约五十公里处筑元里城。

这样,魏斯在河西布置的三个军事据点遥相呼应,全面夺取河西之地的时机已成熟。河西之地,指的是黄河以西到洛水一带的土地,这也是秦、晋历来争夺的重点地区。公元前408年,魏斯亲自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入侵秦国。在三座城池的策应下,把秦国势力完全驱逐,尽占河西之地,而后又筑洛阴、郃阳两城。吃了败仗的秦国人全面退守洛水,并沿着洛水修筑防御工程。

至此,魏斯对秦国的打击告一段落。在河西战争中,魏军占尽优势,这也可以看出在魏斯统治时,魏的军力是十分强大的。夺取河西之地后,越往西地势越加险要,易守难攻。这对进攻一方的魏军会相当不利。魏斯审时度势,暂时放弃对秦国打击,转而向北攻略中山国。攻略中山国一役,是魏文侯时代重要的一场战争。

中山国的前身是鲜虞,乃是狄人所建之国。狄人一度是中原最大的夷患,然而到春秋中后期,遭到晋国接二连三的打击,几乎被摧毁殆尽。进入战国后,晋国的知瑶、赵无恤等先后征伐中山,吞并不少土地,中山的势力更加衰微。魏斯想把中山括入囊中,但有一个问题:中山国与魏并不接壤。

魏与中山之间,隔了一个赵。魏斯要攻打中山,就必须从赵的土地上跨过,这有点不太合适。不过这时魏、赵还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国家,仍然是属于晋国的一部分,再加上魏斯是三晋的带头大哥,赵小弟不至于拒绝魏军借路。

公元前408年,魏斯发动对中山的战争,远征军借道赵境,突入中山国,指挥此次远征的大将是乐羊。

魏斯以善用人才而著称,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重用大将乐羊。乐羊本是中山国人,后来不知发生什么事,他逃到了魏国。魏斯很欣赏他的军事才华,加上他对中山国的情况了如指掌,故而魏斯大胆地起用他为远征军总司令。这个任命遭到很多的人反对,用一名中山降将去攻打中山国,这种人靠得住吗?以前他背叛自己的国家,现在会把魏军带入一条不归路吗?更令人担忧的是,乐羊还有一个儿子留在中山国,中山国随时会拿他儿子当人质来威胁他。可是魏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把远征军托付给乐羊。

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三年。

到了公元前406年,在魏军的围困之下,中山国已是强弩之末,危在旦夕了。乐羊见状,下令军队加大攻城力度。眼看国家即将不保,中山人也狗急跳墙了,他们手上还有最后一张王牌,便是乐羊的儿子。中山人把人质绑着押上城头,其实乐羊的儿子也算是倒霉,这场战争本来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仅仅因为他是敌方将领的儿子,糊里糊涂就被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

中山国的守将在城头上对乐羊喊说:“你要不退兵,我们便把你儿子给煮了。”可是乐羊无动于衷,回话说:“君臣之义,不得以子为私。”置人质于不顾,更加疯狂地攻城。这下子中山守军可气坏了,他们丧心病狂地把乐羊的儿子用大锅给煮了。煮了还不解气,还盛了一碗人肉羹,差人送去给乐羊。

中山使者拎着死者的人头与人肉羹,送到魏军兵营,可是接下来的一幕让他大惊失色,终生难忘。乐羊竟然若无其事地端起人肉羹就吃了一口,那是自己儿子的肉哇。中山国人想用人肉羹打垮乐羊的意志,可是最后却被乐羊强大的意志征服了,乐羊的血是冷的,冷血者总是可怕的人。中山使者仓惶回城,心惊肉跳地回复君主:“乐羊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中山君臣听罢面面相觑,除了投降之外,能有更好的选择吗?

中山国灭亡了,乐羊为魏斯立下汗马功劳。当魏斯听说乐羊吃了自己儿子的人肉羹时,不禁一阵唏嘘,对睹师赞说:“乐羊真是忠心啊,因为我的缘故,他竟然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有点不屑一顾地答道:“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吃,还有谁的肉不能吃呢?”

这话对魏斯是当头一棒,他下意识地想起齐桓公的故事。当年齐桓公曾说不知人肉的味道,佞臣易牙便杀了自己的儿子,煮给齐桓公吃。齐桓公认为他非常忠心而倍加宠幸,可没想到最后的下场是死在易牙之手。

想到这里,魏斯内心不由得打了寒战。

乐羊从前线返回后,自以为功劳很大,一脸骄气。魏斯对他更加提防了,决定要打击一下他的骄气,于是让人抬出两个大箱子,摆在乐羊面前,箱子里面装满了许多竹简。

“你看看吧。”魏斯指着竹简对乐羊说。乐羊随手翻开几卷,不由得冷汗直冒。原来两大箱子中所装的,都是对乐羊的诽谤信,尽是告诫魏斯不可用这位中山国降将。乐羊本来还为战功而沾沾自喜,根本没有想到在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多少人袖出暗箭来算计他,他安然无恙,甚至毫无察觉,都是因为魏斯张开铁布衫,将这些暗箭都挡了回去。

大汗淋漓的乐羊拜倒在地,向魏斯磕头说:“消灭中山国,非臣之力,主公之功也。”赏罚分明的魏斯把灵寿(中山国境内城邑)封给乐羊,以表彰他灭中山之功,但是乐羊的官运也就到此为止。魏斯时不时想起睹师赞的话,对乐羊的信任不如从前,此后这位名将便失宠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乐氏家族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后来还冒出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便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他就是乐羊的后代。

魏斯消灭中山国后,声威赫赫,威震天下。可是这场战争并没有给魏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因为中山与魏的土地根本不接壤,中间被赵隔开了。灭中山国三年后,魏、赵、韩正式被列为诸侯,完全独立出来,魏国更不可能越过赵国去管理中山的土地。在若干年后,由于魏国对中山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弱,中山掀起复国运动,重新立国(时间大约是公元前380年左右),直到公元前296年,才亡于赵国之手,此是后话,这里表过不提。

那么一个疑问浮出水面了,魏斯耗费三年时间攻略中山国,其目的究竟何在呢?这位雄才伟略的一代名君,绝不可能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去做一件无用功。当我们把那个时代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一一罗列后,一条线索变得清晰可见了:醉翁之意不在酒,魏斯夺取中山,打击的矛头却是直指齐国。

中山位于齐国的西北部,占领该地后,魏斯便可以随时可以从南、北两线同时进军,钳击齐国。这是符合晋国的一贯战略,在西线压制秦国,在东线压制齐国。故而夺取中山的意义是建立进攻齐国的桥头堡,就如夺取河西的意义是建立进攻秦国的桥头堡。

很显然,魏斯的下一目标,就是齐国。

齐国风头正劲。此时齐国大权已完全控制在田氏家族手中,齐国的公室(开国者姜子牙的后代)已丧失了权力。一向被晋国视为软脚虾的齐国,自从田常大力改革军政以来,军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赵、魏、韩三家分晋后,面对分裂的晋国,齐国人的信心大受鼓舞,他们相信中原的权力格局已发生巨变,齐国这条东方巨龙将重新腾空而起,俯视中原大地。

很快,中原大地掀起一阵齐国旋风,这阵旋风横冲直撞,所向披靡。我们来看看齐国人所缔造的军事奇迹:公元前413年,齐师攻魏,毁黄城,包围狐阳;公元前412年,齐师攻鲁;公元前411年,齐师攻鲁,取一城;同年,齐师伐赵,围平邑;公元前408年,齐师伐鲁,取邺城;公元前407年,齐师伐卫,取贯丘。在这七年时间里,齐国军队连续出击,屡屡得手,毫无败绩,甚至打败了实力超强的魏、赵军队,俨然成为中原新的领袖。魏斯怎么能吞下这口恶气呢?只是这位雄主的战略是非常清晰,他之所以迟迟不对齐国报复,是怕陷入双线作战的危险,只有西线战争稳定下来后,才能腾出手来解决东线问题。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公元前408年,魏完全占领河西之地;公元前406年,又消灭中山国,对齐国的报复战争已排上日程。

魏斯还没开打,齐国却先内乱了。

公元前405年,齐国权臣田布杀大夫公孙係,引发了一场政治动荡,公孙会出逃廪丘,献城投降晋国赵氏。

田布立即出动军队,包围廪丘,一场大战已是迫在眉睫。这原本是齐国的内乱,可是既然公孙会献城投降,晋国赵氏当然不会坐视不救。此时赵氏的掌门人是赵籍,他派孔青为总司令,率领一支由死士组成的敢死队前往救援。不过面对近年来屡战屡胜的齐师,赵籍心里不是很有底,他便派人通知魏斯,请带头大哥出马。

魏斯早就密谋攻齐了,这不,机会正好来了,当下痛快答应。在他看来,这次出兵意义非凡,不仅能打击齐国的嚣张气焰,而且也是对兄弟友邦的支援。魏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抛开一己私利,站在三晋的立场来权衡利弊。尽管晋国一分为三,但不应各家自扫门前雪,而应该三位一体。三个兄弟一条心,就像当年三个兄弟联合起来打垮知瑶一样,只要团结一致,必定也能打败齐国。他不仅要出兵相助,还要拉上小弟韩虔(韩氏掌门人)。韩氏以前想打赵氏的主意,双方有点积怨,正好可以通过此役化解历史恩怨,故而韩虔也同意了。

这样,在三家联合灭知瑶后,赵、魏、韩第二次携手合作。齐国人注定要倒霉了。

曾经风光无限的齐师在三晋兵团的联手阻击下,完全失去昔日的风采。究竟谁才是中原的强者,不是靠赢得很多次小战斗来证明,而是要靠硬碰硬的大战役来决定。廪丘之战,是齐国自春秋以来最惨的败仗,仅被遗弃在沙场上的齐军尸体便有两万具之多(或称三万),被三晋兵团所缴获的战车超过两千辆。

赵军总司令孔青把齐国阵亡将士的尸体堆积起来,建起两座“京观”。京观就是很高的大坟,是胜利的一方用于炫耀武力的象征。

同类推荐
  • 带着工厂到大明

    带着工厂到大明

    带着工业园穿越明末1640,反了,清初?不存在的!从连年灾荒饥民遍地到富民强兵,建立自己的工业帝国,开启大航海,用绝对的工业领先和军事优势雄霸全球。PS:本书架空类小说,可以视作平行世界的故事,请不要当做正史!
  •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

    本书由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的讲课录音辑录而成,内容从春秋至清末选取了期间较有代表性且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分为胡服骑射、轮台罪己、庙乐之争、王莽改制、谁主神器、汉魏禅让、鲜卑汉化、江陵焚书、玄武门之变、冯道长乐、亡国诸君、天书封禅、道君末日、悲剧海瑞、乾隆“肃贪”等15篇。
  • 于乱世,为枭雄

    于乱世,为枭雄

    转眼千年,于乱世风起云涌,风生水起。携名人平定内乱扫清外敌。
  • 三国潘凤传

    三国潘凤传

    拳击冠军潘安穿越到三国历史的潘凤身上,因为一封家书,毅然决然走上霸业之路。北上幽州,公孙瓒不服?打!南抗幽州,袁绍不爽?战!西拒兖州,曹操不降?杀!打打打!杀杀杀,此书不走感情线,纯军事战争路线!不服就要干!
  • 中华大帝国史

    中华大帝国史

    《中华大帝国史》为当时的欧洲人打开了认识中国的窗口,使他们从通过充满神秘色彩的传闻“想象”中国,跨入通过中国的现实认识中国的时代,回答了欧洲人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即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同时为欧洲国家制定对华策略提供了依据。
热门推荐
  •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第2季)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第2季)

    这是一部趣味性很强的管理书。作者作为大型汽车销售集团的资深行政总监,通过自身数年来在工作中的见闻,以及在管理中的钻研和探索,写下了一系列的管理心得,这里是第二部,节选了其中的62条。这本书主要面向的读者群体是中高级管理者和小企业老板,又因为作者随笔式的写作方式,加之幽默、调侃的文字风格,使本书同样适合广大的年轻职场人阅读。
  •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这是一本严肃思考和探索企业如何永续发展(百年企业)的、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现实和未来的、兼具理论深度与可读性的著作。改革开放30余年后,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继续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到了面临代际传承、转型发展、突破创新的关键时刻,政商学界开始普遍探索如何构建百年企业的话题,本书分别从百年企业发展的时空之谜、复杂之谜和生命之谜这三大终极问题进行百年长考。
  • 蝴蝶飞舞

    蝴蝶飞舞

    本篇小说由《老鬼的春天》,《晚秋》等构成。小说走进我们的生活,为心中的人物,寻找一片适宜生长的土壤。人物有着强劲的生长力。
  • 天霜河白

    天霜河白

    想当年安豫王妃未嫁时艳绝帝都,连皇家的三位皇子都为其倾倒,为讨美人欢心各施手段,那时可谓是帝都第一等的奇闻逸事,让帝都百姓茶余饭饱之后也过足了话瘾,最后三皇子即现今的安豫王抱得美人归,大皇子(即当今皇上)、二皇子(现今宜诚王)则怅然失落。皇帝这或许是爱屋及乌,又或许另有深意?但也只是心里想想,无人付予言表。天威难测,帝家之事岂是能拿来说长道短的。
  • 彭惠安集

    彭惠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古霸主

    太古霸主

    剑中王者,刀中霸主。一剑横扫天下,一刀斩尽苍穹。身怀绝技,纵横于正邪之间,踏遍太古之地,铸就太古盛世。
  • 许你风光大嫁

    许你风光大嫁

    为了报复姐姐,她设计了姐姐的未婚夫秦泽周,当她捏着惹火的视频问他要“秦太太”的位置,男人说,“我喜欢干净的女人!”她知道,秦泽周是在嘲讽她的双手不干净,耍手段算计了他,又来威胁他!于是,她战战兢兢,巧取豪夺,终于成为了人人艳羡的秦太太!新婚之夜,男人喝醉了,整晚都在她的耳畔喊着别的女人的名字。原来,他早已心有所属!“眼睛往哪看?”秦泽周不悦地提醒。苏嫣收回目光,嫣然一笑:“老公,我的心里只有你一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业:战武大陆

    霸业:战武大陆

    我叫火君天,君临天下的火君天。这是一片古大陆,名唤战武,一切都比照于古代冷兵器时代!奔驰的战马,披甲的战士;崇尚武力至上,强权公理。随着几千年的发展,大陆上已繁衍出各类种族,到处都有人类的足迹,有的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有的还是聚居一处,形成族群部落。文明伴着战争在发展,历史的脚步总是在不断更迭中前进。在这片战武大陆之上,我将打下一片大大地江山,成就我的宏图霸业。
  • 云雀吁

    云雀吁

    爱不过人间一场及时雨义不如两人之间诺言词
  • 征途

    征途

    上古,一场横扫诸界的旷世之战爆发,三界尽毁,天国坠落,参战各族传承断绝,损失惨重,史称浩劫之战。战后人族虽迅速壮大,但因人皇陨落,致人族长期兴而不旺,分化十国百派,更有万族掺和,数千年来征战不休。千年之后,浩劫之战的端倪再现,灭世之火重新点燃。且看身负妖皇血脉的穿越者天佑,如何隐于仙门之内,以现代眼光造战车、铸傀儡,收妖王于帐下,揽美人在身侧?如何克服入道过晚的困难,从零开始,打破阴阳、解析术法,铸一身混元道体,搏一次五行同修?“来吧,诸位战士、法师、道士、医仙……加入我的征途,终结战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