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300000002

第2章 三家分晋(2)

尽管都是诸侯争雄斗霸的演义,但春秋与战国还是有很大不同:春秋时代还坚守着仁义的底线,传统的精神仍被奉为圭臬,残酷战争表面上还披着一层文明的袈裟;相比春秋,战国时代多了几分冷酷与血腥,实用主义兴起对抗道德主义,思想突破传统的界限,更加自由奔放与丰富多彩,平民阶层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登上原本属于贵族的政治舞台,中国大地的巨变进一步加剧着……在赵鞅执政的十七年里,晋国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在最初那几年,内有叛军,外有数个国家武力干涉,可是雄才伟略的赵鞅在刀锋上从容起舞,逐一打败各个对手。在他执政的后期,宁可息事宁人,对外低调,甚至在黄池之会上把盟主头衔丢给了吴国,从而避免了与强大的吴国兵戎相见。这种低调无疑是有远见的,盛气凌人的吴王夫差并没有得意多长时间,在越王勾践的频频打击之下,吴国已全面落败。

在赵鞅去世的这一年,越王勾践的大军包围吴都,吴国的灭亡已是指日可待。吴王夫差举目四望,才发现自己早已树敌过多,大国中的楚国、齐国都是他的敌人,只有晋国还勉强算得上盟友,毕竟他与赵鞅在黄池之会上签过盟约啊,盟约上还有“好恶同之”的字眼。于是夫差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晋国身上,这时赵鞅已经去世,赵无恤会不会因为父亲的缘故出手相救呢?

出手相救?简直是笑话!当年吴王夫差与赵鞅为争个盟主头衔,差点打起架来。虽然赵鞅最后忍辱负重,勉强作出让步,可这毕竟是丢脸的事情。赵无恤原本可以义正词严、甚至幸灾乐祸地回绝吴国人的要求,可是他偏偏要摆出一副道义的架势,又是节食,又是派出使者慰问吴王,做足了面子后,一兵一卒也没有派出。

赵无恤在这个时候推出如此做作的表演,自然有其用意。如今知瑶春风得意地登上执政的宝座,人又帅又有能力,自然有不少的拥护者。相比之下,赵无恤不论武功还是文艺,都不及知瑶,更糟的是,他长相丑陋,跟知瑶站在一起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不过赵无恤有自己的本领,他不比武、不比文、不比美,而是觑中知瑶的最大缺点:狂妄自大、缺乏仁爱之心。因此他在吴都被围时,假惺惺地张扬自己的“道义”,捞了国际名声,却没有半点实际行动。我们必须说,这位丑陋的赵氏宗主确实有老奸巨猾的一面。

最能说明赵无恤老奸巨猾的一件事,莫过于用下三滥手段灭了代国。说起代国,那还是晋国的友好邻邦,特别与赵氏家族关系很好。代王的夫人,就是赵无恤的姐姐,可是弟弟居然打起姐夫的主意了。当时赵无恤服丧期还未满,可是他已经盘算着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时机,把代国收入囊中。于是他北登夏屋山,摆下酒宴,邀请代王前来。你想想,代王是赵鞅的女婿,如今岳父去世了,前来表示一下哀痛之心也是应该的,他没有丝毫的怀疑,一口答应了。

可是谁会想到这竟然是一出鸿门宴呢?身着白色丧服的赵无恤摆了酒席,款待代王一行人,在席上用一种叫铜枓的器具来盛饭。餐具有时候也可以成为杀人凶器,在侍从斟酒之时,早有装扮成厨师模样的刺客不动声色走到酒案边,抓起沉重的铜枓,冷不防地朝代王的脑袋猛击过去。那效果就是石头砸在鸡蛋上,代王的脑浆迸出,当场气绝身亡。与此同时,代王的随从们也纷纷被埋伏在一旁的武士所击杀。

杀死代王不是目的,鲸吞代国才是目的。服丧中的赵无恤丝毫不顾忌血光之灾,大开杀戒,以武力强行征服代国。赵无恤实在算不上是有道义之人,只能说是厚黑高手,厚时则摆出道义的架势,黑时则六亲不认。有这样的弟弟,当姐姐的算是倒霉透顶,代王夫人得知自己的夫君竟惨死在弟弟手中,她对着苍天大哭一场后,用尖头簪子插入自己的喉咙,追随夫君的亡魂而去。她的遭遇得到了代国人民的同情,后来人们把她死难的地方称为“磨笄山”。

赵无恤用卑劣的手段吞下代国,代价是姐姐之死,这至少令他遭到族人的非议。他很明智地用借花献佛的方式来挽回声誉,把代国之地慷慨地封给自己的侄儿赵周。赵周的父亲赵伯鲁,本是赵鞅长子,因为没有通过父亲的测试,最后丧失了继承权,因而心情郁闷以致英年早逝。赵无恤把代地封给了赵周,无疑是对当年抢走赵伯鲁继承权的补偿,同时弱化逼死姐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吞并代国一事来看,赵无恤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本领,但此时晋国呼风唤雨的主角并不是他,而是新任执政知瑶。

知瑶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赵鞅的时代,吴国的威胁是可怕的,由伍子胥、孙武调教出来的吴国军队无敌于天下,连晋国都不敢与之争锋。可是如今在越王勾践凶狠的报复之下,吴国从一头壮老虎变成一头病老虎,而且病得奄奄一息了,神气的勾践正准备对吴国发动最后一击。无论是中原的晋国、齐国,还是南方的楚国,都幸灾乐祸搬着凳子来看勾践的表演,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时,吴国的命运被终结了。

接下来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是,越王勾践有没有雄霸天下的野心呢?此时的越国,把吴国都吞下了,其军力之强,殆可称为天下第一。勾践灭吴后,会齐、晋诸侯于徐州,泥菩萨周元王特地给勾践封了“侯伯”的头衔,所谓“侯伯”便是诸侯之长,是领袖。面对勾践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即便是盛气凌人的知瑶也不得不收敛其锋芒。所幸的是,勾践灭吴只是为了报仇雪恨,并没有席卷天下的野心,这是出于明智的考虑。越国偏居东南,文明落后,虽然在勾践的铁腕与卧薪尝胆的精神鼓舞下,取得了奇迹般的胜利,但这种军事上的强大并非建立在国力强大的坚实基础之上,并不具备可持续的发展。勾践很明智地选择了急流勇退,他把吴国所侵占的楚地、宋地、鲁地分别还给这三个国家,明明白白昭示天下,他无意搅动征服天下的战争。

越国军队无意染指中原,这对知瑶来说,真是个好消息。他上台三年以来,之所以延续赵鞅低调的外交政策,便是要等待吴越战争的结果,评估一下东南两强对中原政局的影响力。如今一切水落石出了,吴国已粉身碎骨,越国明哲保身,晋国再度雄霸中原的日子来了!

如果我们把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视为春秋时代的谢幕,那么公元前472年知瑶伐齐则可视为战国时代血战天下的开端。

二欲望无极限

晋国的政治权力是掌握在卿家手中,君主几乎没有权力,因而第一执政的地位相当于国家统治者,这也是为何我们只提赵鞅、知瑶,却很少提及晋国君主的原因。知瑶是个能力十分强的人,他雄心勃勃,要恢复晋国昔日的霸主地位,实现一统中原的梦想。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齐国是最大的绊脚石。

作为东方政治大国,齐国在军事上的成就总是乏善可陈。作为春秋第一个称霸的国家,齐国在齐桓公之后就失去了强国风范,一直被晋国压制,只能充当配角的角色。直到晋国因内斗而走向衰落时,齐国好不容易才挣脱晋国的羁縻,联合郑、卫、鲁等小弟,在东方自成一派,与晋国分庭抗礼。即便如此,齐国的军力仍然令人不敢恭维,三番两次败在赵鞅手下,在艾陵之役中更是被吴国人打得头破血流。对知瑶来说,他打心眼里就瞧不起齐国人,打败齐国对晋国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当时齐国侵占一块晋国的地盘,地名叫英丘,至于是什么时候侵占的,史书上没有写清楚,大概是当年齐国干涉晋国内战时占领的。知瑶就以这个为理由,打算要出兵讨伐齐国,他把计划上报给了晋出公。晋出公只是名义上的君主,没有权力,只是走走形式罢了,批了“同意”二字,然后又转呈给周天子。周天子是周元王,他比晋出公更加尴尬,表面上是周朝的最高领袖,实际上没有人听他的,他之所以还有利用价值,是大国要“挟天子而令诸侯”。周元王一看,晋国要攻打齐国了,这事反正他也没法干涉,索性也批“同意”二字。这么一来,知瑶攻打齐国,就成了“奉王命”了,握有政治上的主动权。

从这里可以看出知瑶的精明。要是没有这张王命,说不定被周元王封为“侯伯”的越王勾践一时不高兴,有意找碴儿,那就麻烦了。

手握王命的知瑶出动精锐部队,磨刀霍霍扑向齐国境内。齐国人不甘示弱,派大将高无丕前往迎战,双方列阵对峙。

知瑶虽然高傲,但打起仗来是不含糊的,他亲自骑着马观察齐军的阵地,想要找到敌人的破绽。不料此时却出现了意外,他的坐骑忽然受惊乱跑起来。对于骑术一流的知瑶来说,尽管马受惊乱窜,他仍然稳坐马背,用手上的缰绳来调整马匹跑动的方向。即使在这种突发事件之下,知瑶仍然表现出其镇定与勇敢,他不能让马匹向后跑,否则将给敌人留下一个落荒而逃的印象,他充满自信地驭马前驰,而前面就是敌人的营地!直到接近敌营时,他终于制服了受惊的马匹,从容不迫地返回。他的部下被这有惊无险的一幕看得目瞪口呆,神色自若的知瑶笑道:“齐国人认得我的旗号,如果我不向前,他们大概会说我因为胆怯而逃跑。”

这位晋国的统治者,果然胆识俱优!晋军的传统,开战前总要占卜以定吉凶,可是知瑶拒绝了:“讨伐齐国这件事,国君事先已禀告给天子,并在宗庙占卜过了,是吉利的。齐国人侵占我们的英丘,国君给我的命令是:此番出征,不是要炫耀武力,而是要夺回英丘。讨伐齐国,师出有名,何必再占卜呢?”这一通话,表明知瑶伐齐的必胜信心,既然充满自信,何必让占卜来妨碍自己呢?事实证明晋国的军事力量是可怕的。六月二十六日(前472年),晋齐两军在齐国境内的犁丘展开血战,齐军大败。此役中,知瑶不仅展示出自己的指挥才能,还亲自抓获并杀死齐国将领颜庚,证明自己是一名勇敢的武士。

尽管在犁丘一役中,晋军取得了胜利,但要彻底打败齐国并不容易。齐国在中原拥有众多的盟友,比如郑国、鲁国、邾国等,根深叶茂,倘若不削去其枝叶,难以撼动根本。在齐国的盟友中,鲁国是不可靠的,因为在过去几百年里,鲁国多数时间都被齐国欺负,历史积怨比较深。知瑶对齐、鲁的矛盾一目了然,他决定拉拢鲁国,联手打击齐国。

一年后,即公元前471年,晋国使者出使鲁国,要求联合鲁国攻打齐国,并罗列出鲁国臧氏家族在历次对齐战争中取得的佳绩:“当年臧文仲率楚军讨伐齐国,攻占了谷城(时间是公元前634年);臧宣叔会同晋军讨伐齐国时,攻占了汶阳(公元前589年,鞌之战);如今我国君主希望能得到臧氏的帮助,共同攻打齐国。”

自去年齐国败绩后,鲁国的立场就悄悄改变了,还是跟着晋老大心里踏实啊。现在晋国使者对臧氏家族英勇往事的吹嘘,更使得鲁国人飘飘然了,于是乎当即答应晋国,并派臧石为统帅,追随晋军攻打齐国。您还别说,臧石又一次捍卫了家族的荣誉,此番出击,攻克了齐国的城邑廪丘。

虽然这一次伐齐之役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但由于成功策反鲁国脱离齐阵营,知瑶还是心满意足。在班师回国途中,他派太史赠送一些牛给臧石,用以犒劳鲁国军队,并致歉说:“赠送的牲畜不够档次,在此表示歉意。”

搞定了鲁国之外,知瑶又把目光锁定在齐国的另一个盟国上:郑国。倘若再击破郑国,就斩断了齐国的左膀右臂了。公元前468年,晋国战车又开进郑国,知瑶率领部队攻城略地,抵达桐丘。郑国自知不是对手,便紧急向齐国求救。救还是不救呢?齐国首相田常当然知道郑国对于齐国的意义,必须要救援。可是在前两次本土抵抗中,齐军都败给了晋军,要出国境作战,对多数齐国士兵来说,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对晋国畏之如虎。怎么办呢?田常也是一个人才,他想了一个激励手段。在军队出发前,他召见并慰问了晋齐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子孙,当众把五座城邑封给了犁丘之战中阵亡将领颜庚的儿子颜晋,鼓励他说:“你父亲在犁丘之战中光荣牺牲,由于国家多灾多难,没能及时抚恤你,如今国君托我把这五座城邑封赏给你,你驾马车去向国君谢恩吧,不要废弃你父的功勋。”

田常不仅在口头激励部队的士气,他还以身作则,亲自率军队出征。正所谓知耻而后勇,在三番两次败在晋军手下后,田常加强对部队的治理,军队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在纪律严明上有很大的进步。这点可以从行军中看出来,譬如说,齐国军队穿过穀地抵达留舒(山东东阿县一带),穀地的百姓竟然一点也没有察觉到大军过境,一点扰民的迹象也没有。

齐国的援军抵达濮水时,天降大雨,水位暴涨,渡河困难。此时齐国将士纷纷要求就地休整,等待雨过天晴。可是有一个人却急了,此人便是郑国的使者国参(春秋著名政治家子产的儿子),他焦虑地对田常说:“晋国军队就在郑国的屋檐下,因此我们才向贵国紧急求救,贵军倘若停止不前,恐怕就来不及了。”

听到这里,田常在心里盘算一番,如今正是与晋国争霸中原之时,齐国无论如何也不能置盟友郑国于不顾。于是他站起身来,身披蓑衣,拄一把兵戈站在山坡上,亲自指挥大军渡河。齐国军队的素质过硬,在如此困境的环境下,抢渡濮水。可是马匹就不那么听话了,四腿踩在淤泥中,任凭你怎么拉,就是不肯拔腿前行。田常命令用鞭子绑住马腿,抬起来迫其前行。就靠着这种顽强的精神,齐国大军顺利渡河,继续向前线挺进。

同类推荐
  • 吾乃韩馥之从三国开始

    吾乃韩馥之从三国开始

    穿越成为三国世界的韩馥,刚开始拥有一级的召唤系统,但却没用来争霸天下,反而用来增长寿命。好不容易将系统升级到二级,没想到系统竟然变成一个财力加点系统,可用来提升自身实力。注:可以从第二卷开始看……
  •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以长城边的中国社会为观察主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因为它关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这个远离现代工业、商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域,在这个曾经战火纷飞、而又曾经被过度开垦的地域,人们依然以俭朴的农耕或牧业作为群体和家庭生活延续的重要手段。这个长城边的社会、这个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不会想到的人群,是现实中国的另一个样本。
  • 大唐神丐

    大唐神丐

    亚洲黑拳总冠军范天华,冷血无情,杀人无数,偶然机会穿越到唐朝一名乞丐义子-孤儿身上,恰逢安史之乱的战争年代,于是,他摇身一变,成为时代骄子。为了生存,他单臂托千斤石狮子,堵大户!为了救民水火,他创立丐帮!当次之时,大唐王朝爆发了安史之乱,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叛军一时之间,攻城夺地,势如破竹。众多江湖败类依附安史叛军,刺杀唐朝名将高官;范天华带领丐帮,少林等正义武林势力,与叛军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 三国大驯兽师

    三国大驯兽师

    周帆穿越到了汉末,成了周瑜他哥,又多了个驯兽师系统,从此天下动物尽在掌控之中。公孙瓒你有白马义从,你等着,我组个黑马义从来玩玩。曹操你有虎豹骑,你等着,我让你见识一下真正的虎骑和豹骑。吕布你有并州狼骑,你等着,这个……狼骑兵我还真没有,要不组个象骑兵来玩玩。对了,吕布你小子别跑,把你那匹赤兔给我留下来。 新书《我在乱世开医院》已发,希望多支持一下
  • 再世为民

    再世为民

    为现实所不满,为理想而奋斗!在一个奇葩的年代,做一些奇葩的事情!树立一个目标,坚守自己的信仰,你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热门推荐
  • 我融合了一条龙骨

    我融合了一条龙骨

    天降龙骨,夺天造化!融合一条龙骨,拥有龙纹神戒的易小飞,以无敌姿态,纵横都市,谁与争锋!!!
  • 华大讲堂(2011)

    华大讲堂(2011)

    本书收录了2011年莅临“华大讲堂”的叶国华、陆学艺、蔡昉、房宁、王国刚、高培勇、范维澄、魏杰等8位专家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十二五”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收入分配与财税改革、公共安全管理、2012年经济走向分析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其视野之宽阔、分析之精辟、见解之独到、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堪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荟萃。本书还收录了每次演讲后的互动问答,通过专家与听众的智慧交流和思想碰撞,更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本书由专家演讲录音整理而成,口语化的表述方式深入浅出,让人犹如身临讲堂。
  • 仙风媚骨

    仙风媚骨

    修仙路上,别人弹指之间便能变昼为夜,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呼风唤雨。而叶青双,为什么这一切都只能用拳头解决?不用法术也行,反正别人也不能对她用。罢了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咱不要优雅的姿态,做个暴力女修。于是,她扛上了一把比自身还大上两三倍的斧头,开始了崭新的修仙生活。诶诶,那边几个骚年,看什么看,没见过妩媚女子拿彪悍兵器吗?——————书友交流群:191963217,暂时空无一人,期待你加入……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 神界秘史

    神界秘史

    一个修真界的炮灰,因为自己的努力与巧合,靠着战争利器,征战异界,打造一个传奇。这是一个强者的国度,这是一个暗黑的世界。从另一个视角,剖析世界的格局。杀戮不是目的,征服只是手段。想实现梦想,只能不断挑战。所谓秘史,不是指男女私事。而是对表象的深一点层次的探讨。
  • 沧海逐剑录

    沧海逐剑录

    洗剑山庄得意弟子燕藏锋因五年前因洗剑山庄洗剑录和干将莫邪剑被盗而被怀疑,被迫远走塞外,五年后燕藏锋功力大增,想要重返洗剑山庄回去请罪,并追查凶手,没料到道途一路受阻,五年的前的往事依然在江湖间谣传,又遇见江湖百晓生邀请其做武林盟主,被他拒绝,后因为救人身中尸丹毒,为了解毒踏上了去药王谷寻药的,路上又因为江湖中有人谣传燕藏锋要登临盟主之位,又在次陷入争斗漩涡……却因遇见摘星楼杀手从而发现了巨大的阴谋……
  • 兵皇

    兵皇

    在灵兵的世界天才少年却无法凝聚灵兵,这是何等的悲催啊!不过别担心,吉人自有天相,偶遇神秘人,他炼体十锻成就金刚石体,百炼凡兵,灵凡双修成兵皇之名。
  • 冷帝的小宠妃

    冷帝的小宠妃

    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是一穿越已成他人妻。俞歆然在梦里看到的身着一袭嫁衣逃跑的女子居然和自己长得一样?!她为什么要逃婚?难道自己的穿越和她有关?政通人和的大离国、镇国将军府的宝贝千金、国泰民安的社会气象……终于可以一朝穿越重做人了。如此好的人物背景设定,自己叫俞歆然还是叶芷又有何关系?只是没成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已经结婚了?!!作为一个有夫之妇,我的美好理想和鸿鹄之志、我的江湖梦、创业梦、美男梦……全都是白!日!做!梦!不行,绝对不能就此向命运屈服。“我一定要休夫!”……
  • 医妃在上:傲娇冷王,你要乖

    医妃在上:傲娇冷王,你要乖

    新书《绝宠医仙:妖孽邪王请下榻》已发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她是二十一世纪名门医学世家的掌门人,一根银针驰骋天下。一夕穿越成安定王府的废材嫡出大小姐,明明的上古大巫之家的嫡长女,未来的中宫皇后,却备受欺凌。上辈子被人利用,被心爱的男人算计,付出一切却得了个生不如死的下场。这一世既然我替你活,定会护着你的家人,惩治渣男,狂虐白莲花。不但医术在手,竟然还具有上古大巫之血。一场巫舞艳惊四座,风雨行驶,彩云相助。皇上当即钦点她未来皇后的不二人选。什么渣男晋王抱着大腿不放?一直仇视自己的太子开始频频示好,神秘莫测的奕王竟然说自己怀了他的孩子?
  • 案例:认识炒股的风险(第22辑)

    案例:认识炒股的风险(第22辑)

    《案例》是蓝狮子(中国)企业研究院,针对中国企业“创新”与“变革”两大主题进行实证研究,推出的电子单行本系列,旨在为中国企业管理者和财经研究者提供鲜活的商业案例。这波股市大型起落,介入者大悲大喜,旁观者超越认识,未介入者照常生活。中国股市某些面相上意味着一个可“自娱自乐”的闭环系统,零和搏杀的上演是在实体泡沫的尴尬场景中展开的,炒或不炒俨然成为了一个涉及人生拐点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