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种种不当行为只是冰山上的一角,掌握行为背后那看不到的深层动机,会让父母茅塞顿开,胜似闲庭信步。
我们常说,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因为实践出真知。但有时候,实践同样要和理论相结合。《弟子规》里就很精辟地说过: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里力行指的就是实践,而学文指的就是理论。
在育儿方面也不例外,我们每个父母都不缺少实践的机会,但有时候如果我们退一步,学一点理论,会让我们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
磨刀不误砍柴工,接下来,我们就从实践的现实回到理论的自由王国,重温一下那渐行渐远的大师理论,相信你定会有一种“哇,原来如此”的感觉。
不过在开始之前,我还是先请你暂时回到那残酷的现实世界里。
孩子经常歇斯底里般大吵大闹,为什么?
孩子总是黏着我,一刻不肯离身,为什么?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和我对着干,为什么?
孩子每天不愿意上学,为什么?
我们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却没有十万个标准答案。就算有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去一一记住。这就是理论的玄妙之处,好的理论通常能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窥一斑而知全豹。
今天的父母是幸运的,因为心理学家们已经通过上百年的研究发现了这些表现各异行为背后的根本动机,也就是那冰山下面不为人见的部分。
一旦弄懂了这些不当行为背后的神秘动机,我们的众多育儿困惑就可以迎刃而解,我们的育儿工作就可以更加对症下药,我们的育儿方法就可以举一反三,我们的父母就可以游刃有余,而这就是理论的魔力。
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来说,一旦掌握了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基本动机,我们就可以通过有目的的靶向治疗来治本,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宁可误杀一千而不放过一个”的粗放型治疗。
现代育儿学的基本理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作为一个勇敢的叛逆者,阿德勒公然对抗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处于主流的精神分析学派,在一片声讨捕杀声中独创了个体心理学派。阿德勒去世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瑞克斯对其理论进一步发扬光大,和阿德勒一起成了当代家庭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和弗洛伊德不同,阿德勒坚持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目标所激发的(而非潜意识或泛性论),也就是说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并获得相应的回报。对孩子而言,阿德勒认为孩子和成人一样是一个独立个体,需要得到尊重并被有尊严的对待。
以下是阿德勒在家庭教育领域中的三个核心理论:
孩子行为的最根本目标是实现归属感和重要性
一旦孩童对食物、居所和安全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就会坚持不懈地追求归属感和重要性。那么,在孩子心目中,归属感和重要性究竟代表什么呢?归属感是指孩子需要明确感受到他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和其他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而重要性是指孩子需要得到家庭成员(特别是最亲近的人)的足够关注并被赋予一定的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力。孩子的心里都有一杆明秤,一边是家庭成员的关注(重要性),一边是孩子的感受,一旦关注不够,秤就会失衡,孩子从而就会借助不当行为来增加自己的砝码。
为了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孩子通常需要对外展现他的能力并给予家庭力所能及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非常在意自己的个人力量和影响力。我们有时会戏称孩子不识好歹,把我们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因为当我们帮助孩子包办做事的时候,孩子会火冒三丈地以一句无情的“我自己能做”来拒绝我们的善意。即便是婴儿,如果我们过分限制他的行动的时候,他也会借助大吵大闹来奋起反抗,夺回本属于自己的权力。
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因目标而起
作为父母,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孩子的吵闹、对抗、叛逆等众多不当行为。这些行为貌似随机而起,实则有道可循。孩子可能不会表达出来,但他们这样做一定是为了实现自己对归属感和重要性的殷切渴望。换句话来说,因为孩子在平常的正当行为中没有感受到足够的归属感和重要性,所以她们只有一门心思地借助不当行为来获取更多的归属感和重要性。
不当行为并非问题的实质,只是更深层问题的外在表现。只要我们对症下药,满足孩子的深层动机,让孩子通过正当行为获得满足,不当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一个有不当行为的孩子是一个倍感沮丧的孩子
在这里,“沮丧”是指孩子对归属感和重要性的缺失。孩子貌似在发脾气或黏附父母,实则在向你沟通一个需求,“爸爸妈妈,我真的需要感受到归属和存在,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此时此刻,孩子是在向你求助,虽然借助的是不当行为,因为他压根不知道有什么正当行为可以帮助他实现同样的目的。
更可怜的是,孩子在实施不当行为时,他并不知道其内在的具体动机,更无从口头表达,他唯一能做的通过“Trial and Error”(尝试与犯错)在黑暗中不断尝试和摸索,直到找到一个能吸引父母注意的手段。
鲁道夫·德瑞克斯曾经在《孩子:挑战》一书中说过:孩子是杰出的观察家,却是糟糕的口译者。所以,很多情况下,孩子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意愿。
假如孩子可以用言语表达的话,如下则是他的心声:
“妈妈,我最近感受不到和你足够的情感联系,我很渴望你能更加关注我,但好像你对你的工作和手机更加感兴趣。”
因为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孩子借助了我们熟知的形形色色不当行为来传达自己的需求。如果家长立刻把注意力转向孩子,不管是正面管教还是负面惩罚,孩子的需求就得到了满足,孩子的行为就已经奏效,他们下一次只会卷土重来,使用同样的手段来获取我们的注意力。
可能有的家长会纳闷,孩子每次吵闹在我这里都没好果子吃,不是挨打就是挨骂,为什么孩子还屡教不改、屡败屡战呢?难道是因为孩子没记性?
的确,没记性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你的回应(虽然是负面回应)还是满足了孩子对关注的需求,孩子得到了一定的“回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虽然孩子内心更渴望正面的关注,但负面关注至少比没有关注要好。
同样,如果孩子可以借助语言来沟通他对重要性或“权力”的需求,听起来就会像以下片段:
“爸爸,我感受不到自己的重要性。你一直把我当成小宝宝,整天对我发号施令,告诉我做什么、何时做以及如何做。你剥夺了我的决定权,让我无所事事。”
但孩子不会这样文绉绉地和你沟通他的想法,相反,他借助于对抗、“不听话”、发脾气等不当行为来显示其重要性。孩子的目的很简单,“我的生活我做主,还我应有的决定权。”
而你一旦被激怒失控,选择和孩子以牙还牙、大发雷霆,你就真的是中招了。孩子会从与你的“权力争斗”中获取极大的满足感,一下子感受到了自己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与力量。此时此刻,你尽管在声势上战胜了孩子,但你已经在心理上成为孩子名副其实的“俘虏”。
好了,现在让我们从理论王国里走出来,回到我们的现实世界。当孩子无理取闹时,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
通常,在我们的积极父母课程里,讲师会与你一起探讨众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但现在只请你记住一点:深呼吸三次,让心情平静下来,想象着你无助的孩子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写满以下文字的求助牌。
“爸爸妈妈,我很需要归属感和重要性,但我不知道怎样获取它们。我现在只能尝试这些不当的行为来引起你的关注,并向你宣战,因为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其他途径。”
各位家长,别再呵责孩子,停下你手中的活儿,认真思考一下眼前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也别再打骂孩子,给孩子一个真情的拥抱,提醒孩子他是有归属也是重要的。
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在接下来的数招里我们会一起探讨如何增强孩子的归属感与重要性。
冰山一角
为人师表的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刚刚学过的育儿之“道”。
孩子行为的最根本目标是实现___和___。
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因___而起。
一个有不当行为的孩子是一个___的孩子。
随着你对家庭教育的深入了解,你会越来越发现孩子的不当行为只是冰山那露出水面的一角,而非问题的根源。作为父母,我们更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冰山那没入水下的部分,也就是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
在我的长期育儿实践中,我也像很多父母一样走过不少弯路,曾经一度痴迷于众多育儿的技术和工具:如何让孩子按时起床?如何让孩子不吵不闹?如何对付逆反的孩子?等等。后来,我发现自己被众多纷扰繁杂的育儿工具搞得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有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觉。
后来我明白了,我只是在苦苦寻求育儿之“术”,却忽略了对“道”的掌握。而在我掌握并践行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理论之后,我豁然开朗,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油然而生。的确,育儿之“道”让我从对育儿工具的刻板记忆和使用中走出来,走进了“人剑一体、挥洒自如”的全新育儿世界。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想想孩子近期所表现出的不当行为,试着探索背后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