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1900000011

第11章 民间俗信(1)

民间俗信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些约定俗成的理念或习惯。这些理念和习惯多从原始宗教的信仰和各种巫术演变中得来,并在民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说故事和各种朗朗上口的俗语。同时,民间俗信又体现了古人最朴素的价值标准,如是非、黑白、美丑、对错、吉凶、善恶等。

传统的民间俗信在征象、语言、数字、服饰等各个方面皆有表现。如今,原始俗信已经逐步转化成了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特征的风俗习惯,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原始俗信在历经千年的演变后,在近代又经历了一次去除封建迷信思想活动的洗礼。现代人也开始以科学的观念重新审视俗信现象。

一、征象俗信

举头三尺有神明

“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说法源自人们祭祀的行为。古时候,人们遇到不顺就会到寺庙中祭祀叩拜,认为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着,若诚心祷告,神明就会显灵并帮助自己。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劝善规过的意思。

佛教认为,举头三尺的位置上有两个神,分别是同名神和同生神,他们主要负责记录人们的善德和罪恶,每个月分六次计算人们的功德与过错。而头顶三寸的光,被认为是寿命的标志,最好的是金色,其次是黄色,等到人寿将尽时,就是灰色和黑色的光了。

道教的看法与此不同,教徒普遍认为,举头三尺的神明是三台北斗神,主管人的生死、福报和禄命,在头顶三尺之处监察众生的一切行动,掌握着人的贫富与生死。

关于这句话,民间还流传一个有趣的传说:一个赶考的举人因大雪封路不能继续前行,只好在一个寡妇的客栈里留宿几天。在这期间,举人和寡妇互生情愫,一天晚上,两人来来回回三次走到对方的门前又返回,最后到了一块还半推半就,犹豫不决。这时三尺之上的神明大怒,扔下了一个被画得稀巴烂的功过簿。原来寡妇和举人的犹豫不决让举头三尺的神明在功过簿上记了又改,改了又记,结果把功过簿画得稀巴烂。举人和寡妇惊慌不已,从此,再也不敢做不伦之事了。

“举头三尺有神明”中的“神明”其实是指人的良心,警示人们不要以欺瞒的心态做违背良心的事。因为古人信神,所以用神明来喻指良心更具威慑力,更能警醒人们随时自律,以达到宣扬正义、维护伦理道德的初衷。

招魂

古人普遍认为生命是由魂、魄这两种元气变化而成的个体,精神是魂,形体为魄。招魂就是将失落的魂招回形体。招魂一般分成为“掉魂”者招魂和为留逝者招魂两种情况。

为“掉魂”者招魂

民间的“掉魂”是说当人受到惊吓时,灵魂会脱离形体,旁落他处,致使人精神委靡,卧床不起。所以,人们用招魂的方式召唤灵魂归体。

古老的壮族人民给落水得救的小孩招魂,就用包着红鸡蛋、剪纸人和小孩衣服的网兜到河边空捞三次,嘴里喊着“魂啊魂,归来吧魂,我儿大难不死全凭你”,然后带回家,再在床头祭祀花神婆,把纸人放到小孩的床垫下面,祈求神灵保佑小孩平安无事。

旧时汉族有小孩病了就会被认为是灵魂飘落到了村子外边,孩子的母亲就会拿着小孩的衣服到村头喊小孩的名字,意思是把小孩的灵魂招回家使其恢复健康。

各地为“掉魂”者招魂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在室内,有的在室外,还有的是半室内半室外。另外还要用笤帚、门、针、杖、馍、符等多种不同的用具。民间多用巫术招魂,还有为亡人和情人招魂的习俗。有时人们还会为动物、植物招魂。总之,为“掉魂”者招魂的目的是“复其精神,延其年寿”,体现了对失魂者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为留逝者招魂

人们认为人在将要断气时灵魂也会离开形体,向北方的阴间飘去。特别是死于异乡或是死无葬所的人,灵魂会飘浮在荒郊野外,永世不能回家,不得投胎转世。所以人们也会在病人弥留之际为其招魂。此时招魂一般由其亲属拿着死者的衣服,从前方的屋顶上去,朝北方连续三次呼唤死者的名字,召唤死者的灵魂归体。若死者断气而不复苏,就会正式办理丧事。这件用来招魂的衣服叫做“腹衣服”,据说是因为死者生前穿过,还留有肉体的气息和香泽,容易吸引魂魄归来。

满族和一些游牧民族,招魂前会在门前先挂上招魂幡或招魂帛,然后再为死者招魂。古代的傣族人则用一种叫“魂箩”的竹箩,盛放白米、白线和死者穿过的衣服,为死者招魂,意思是用箩把死者的灵魂提回来。

在丧葬仪式中,招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先秦时代的招魂仪式有明显的等级区别,其中招魂队伍的规模就是依死者的身份而定的:士人是一人为其招魂,大夫是一至三人,天子国君则有十二人之多。若是国君死亡,还设有专门负责招魂的官员,叫做夏采,另有祭仆、隶仆等分别到小庙、大寝、小寝、库门等处往东西南北四郊招魂(为其他人招魂只会面向北地)。君王的招魂仪式场面隆重,程序也很烦琐。

到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时,人在异地任官之风逐渐兴起,战死他乡和老死异乡而不知葬所的人也开始逐渐增多,此时人们多为这些人进行招魂葬。唐中宗时期的赵后,睿宗时期的刘后与窦后,都因被武后害死,不知葬所而被举行了招魂葬。

招魂葬具有很明显的地域和职业特征。例如渔民用稻草人代替死者的尸体为葬身大海的逝者进行的招魂葬被称作“潮魂”。在举行潮魂时,死者亲属要先给稻草人穿上死者的衣服,再贴上死者的生辰八字,然后在夜晚涨潮的时候到海边呼喊死者的名字,将死者的灵魂招至稻草人上,再将其引回家,次日进行安葬。

为留逝者招魂是生者为挽救死者的生命做的最后努力,表达了对死者的尊重。招魂在古时的楚地最兴盛,其仪式是融合了楚地与中原文化的精髓,不断吸收道家和儒家思想后形成的。招魂葬还沿袭了民间夫妻“合葬”和“归葬”的风俗。这种对灵魂的尊重,表达了长久以来人们魂归故里的愿望,蕴涵了忠孝两全、团结种族的优秀传统思想。

指纹、手相和面相断定人的命运

民间俗信认为手相、指纹和面相能决定人的命运。传统的“相学”博大精深,其中包括很多内容,如“面相学”、“手相学”、“骨相学”、“体相学”、“字相学”等,都属相学的范畴。而相学就是根据人的面相、外表、所具有的独特气质分析人的身体状况、遗传、心理、性格、行为模式以及生存状态的一种方式。依据此种方法断定人的命运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民间多流传“男子手如绵,生来一世闲”、“男子手如爪,一辈子好不了”等说法,这些都是从手相学的角度分析人的命运,至于其中的奥秘其实不难参透。手是人最灵活的器官,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都需要有手的参与,在劳动时,手的作用尤其重大。一般来讲,不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其人之手必细嫩而白皙,反之则显得粗糙、黝黑。人们从这一点推断出男子手如绵者是生于大富之家,男子手如爪者是生于贫苦之家,是可以被理解的。从这一点中,人们也可以看出手相学并不是一种玄幻的迷信,而是一种根据现实推导命运的特殊形式。

除了上面的说法,民间还常将指纹分为“斗”和“簸箕”两种形式。对此,人们最常说的就是:“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开当铺,五斗六斗挑柴卖,七斗八斗住大屋,九斗十簸箕,卖地到江西。”以上说法虽也属手相学的范畴,但其科学性一直被后人怀疑。

古人还常用面相学分析人们的命运,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面相学“五岳”的说法。其中中岳嵩山指鼻子,南岳衡山为额头,北岳恒山为下巴,东岳泰山为左颧,西岳华山为右颧,人们常说的“五岳朝归”就是这个意思。脸部的最高点是鼻子,所以被喻为五岳之首,是面相学最重视的部位。由于其他被喻为四岳的部位有拱卫鼻子的作用,因此也要生得好,不然在面相学中便不会被视为好面相。

古代面相学十分注重观察联想,并将古代天人合一的观点引入其中。至于面相学的观点究竟是否有科学依据,则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生活中,人们常以眼皮跳来占卜吉凶。汉族的俗语中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左眼跳福,右眼跳祸”,“左跳喜,右跳愁;左跳发,右跳杀”等说法。《五运历年记》中记录,上古的日神伏羲和月神女娲分别是盘古氏的左眼和右眼所化,因此民间流传“男左女右”的习俗。而我国古代的哲学家用二元对立的阴阳学说看待自然界的事物,将大、长、上、左视为阳,小、短、下、右视为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也就从此演变而来。

因民族和地域的区别,民间还流传着具有地方特色的“眼跳福祸观”。其中,鄂温克族人就将上眼皮跳视为好兆,下眼皮跳视为哭兆。而在我国河南省修武县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男的是“左眼跳了财宝,右眼跳了祸害”;女的是“右眼跳了财宝,左眼跳了祸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区将眼皮跳按一周七天、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分开叙述,并依次分析吉凶。人们若不幸遇到凶兆,民间常用席篾、草棒粘贴在眼皮上,作为破解凶兆的方法。

古人的这种“眼跳福祸观”其实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神灵崇拜。古人普遍认为眼皮跳是神的兆示,民间传说人的眼睛中有神灵精气,所看到的东西能够预示吉凶。然而从医学角度来看,眼皮跳完全是眼睛过度劳累、疲乏所致,这就是生活中人们一旦熬夜,眼皮就会跳个不停的原因。由此可见,眼跳并非神的兆示。

耳大是福

民间俗信认为耳朵大者有福气。古时候的“三十六种好”、“七十二相”都提到了耳朵大有福相的观点。

中医学认为,人的耳朵是整个身体的缩影,能反映一个人的体质,而且与肾有紧密的联系,固有“耳大者肾气健”的说法。古代相学认为耳朵是肾气的外在体现,肾气足则身强体健,寿命长,思维敏捷,有福气。

现代研究发现,寿命长的人耳朵长得大,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耳朵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停地生长,每十年平均长一至二毫米,而其他如身形等在青年时就基本不再生长,所以一些长寿老人的耳朵确实比青年人的耳朵大。

综上所述,耳朵大是人身体强健的体现,长寿者的耳朵是因为长寿而长得大,而并非因为耳朵大而长寿。人们将长寿视为福气,是通过长寿者的大耳朵来寄托对生活、对长生的美好愿望。

眼斜心不正

在面相的禁忌中,眼睛忌歪斜不正。民间有俗谚“眼邪心不正”之说,人们普遍认为心术不正与人的眼睛有关。古人还将人的眼睛用动物的眼睛作比拟,对人的命运进行预测。一位说唱艺人的唱词就对各种眼睛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长就的龙眼人必坐王位,长就的凤眼人必坐正宫,长就的狮眼人阁老宰相,长就的虎眼人四路总兵,长就的马眼人东奔西跑,长就的牛眼人力大无穷,长就的羊眼人吃斋好善,长就的狗眼人伤人行凶,长就的猴眼人熟能生巧,长就的猪眼人蠢笨无能,长就的鸡眼人扒明起早,长就的鼠眼人好挖地洞。”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眼睛的吉凶认识多从自己对自然界事物的理解臆测中得来。

人们还认为眼睛是人的精气神的体现。《韩诗外传》也有“(目为)心之符”的说法。眼睛透露着心灵的信息,“欲察神气,先观目精”。俗信中认为眼睛有神人的精灵,可以通过眼睛观察人的精神元气,推测喜怒哀乐、旦兮祸福。

人们将人类的特性和自然界联系起来,用一致的观念推测人的未来,正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从外在的器官变化推测人心的变化,从而预知未来的祸福变化,也是整个相学的发展基础。坦率地讲,相学中的确有一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有的则属于以讹传讹或迷信,对此人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即是从相貌上描述男女之间的夫妻缘分,意思是说不像一家人的人不会走到一起。相反的意思就是,像一家人的人,就能够走进一家的门,成为一家人。民间常用这句话来肯定一对夫妻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和祝福。

一对新人结成夫妻,人们会不自觉地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包括从性格和相貌上观察,这正好符合人们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而中国传统的“门当户对”思想,似乎也有这层意思。可以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是亲属和家人对另一半的加入给予的心理上的肯定。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句话最早是从相学中演变而来的。相学,特别是面相学,尤其喜欢从人的面部分析性格、推测命运。面相学认为,面相相似的人性格上也有更多相似点,由此推测出他们有相似的命运。而同命运的人更容易被人们认为是一家人。

针对这一点,科学实验也已证实,生存在相似环境中的人们,拥有相似的生活习惯、面部表情变化,在外貌、身材,甚至在性格上会有更多的相似点。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人们在面部表情和动作上会有无意识的模仿,多次细微的相同变化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使人的面相发生了相似的改变,从而在外形上增加了诸多相似之外。所以,一对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后,也会在相貌上有更多相似的地方,也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夫妻相”。

在我国的相学中有三种常见的恩爱夫妻相,分别是“阴阳配合”、“三庭比例一样”和“性格相近”。人们将这些相貌上或互补,或相似的夫妻,定为恩爱夫妻,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有关梦的俗信

同类推荐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奉化民间文艺·地名故事卷

    奉化民间文艺·地名故事卷

    该套书共三卷,分别是《谜语卷》《歌谣卷》《地名故事卷》,收录了奉化区谜语近1200条,歌谣340余首,地名故事150余则。
热门推荐
  • 在我头顶的星辰

    在我头顶的星辰

    本书稿为著名小说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关于现代以来小说阅读的诸多心得和体会,“在我头顶的星辰”,意指卡夫卡、布鲁诺·舒尔茨、米沃什、纳博科夫、君特·格拉斯等诸多现代以来的小说大师以及代表作品,作者将自己置身于星光璀璨的二十世纪文学的场景之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阐释其敬仰之情和热爱之心。
  • 淑女不当道:赖皮校草的疯丫头

    淑女不当道:赖皮校草的疯丫头

    那年他们相遇于雨后夏季,风速单车驶过水坑溅起污水脏了她的白裙。从此溅起了一段情缘。李子宸耷拉着脑袋叹气,“长得这么丑,脾气又爆又那么粗鲁,只有神经错乱的沈学长才会看得上你。疯丫头你做人也太失败吧!”陶箬琳不客气踹他一脚,“你个贱嘴,你不损我会死啊!!”他尴尬的摸摸鼻子说,“可惜呀!可惜!!这么一表人才的帅哥就要被你惨遭毒手了。为此我代表万千帅哥向你致谢世上又少一位帅哥!”
  • 芳华正好

    芳华正好

    这是一篇很简短的爱情故事!为了弥补爱你那篇更新慢的缺憾,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有一篇完整的结局故事。请大家多多支持哦,谢谢
  • 白发魔女倾世暴君

    白发魔女倾世暴君

    她是冷漠无情的特工,娇蛮可爱的高级医生,拥有很多身份,却因为一块血玉穿越到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国家,变成了女扮男装的丞相大公子,打了胜仗摇身一变成为了叱咤风云的王上。他是冷酷无情的暴君,亦是江湖上闻风丧胆的晏名宫宫主人称邪尊,两人从“仇人”变成了盟友,从盟友变成了夫妻。他封她为尊后昭告天下“从今日起我尉迟奦颢只宠她、爱她、绝不辜负她,若负了她必招天珠”(精彩片段一)某皇在宫殿中随口说了一句摆驾怜呤宫,某太监就慌慌张张的跪在某皇跟前“皇尊不好了,尊后要抽打怜妃还说以后您摆驾那里就打在那里账都记在您头上。”(片段二)朝堂上,几个大臣劝着某皇纳妃,第二天几个大臣家就失火了,发生的种种所有大臣及宫中太监宫女都避而远之,某皇帝终于忍不住在朝上说了摆驾二字,众大臣及其太监宫女齐刷刷的跪在地上,“皇尊请三思啊!”某皇刚离开龙椅一旁的太监连忙抱住大腿“皇尊三思而后行啊我们得罪不起尊后啊!”众大臣连忙附议“请皇尊理解臣等,臣等也得罪不起尊后啊!”随后便响起了某皇的咆哮声,发生种种趣事,可惜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直幸福开心下去。初念女子的到来让他不知如何选择,两人误会多多,一道圣旨,一碗藏红花,一个夜晚青丝变白发,整个皇宫一夜之间血流成河,一身白衣变血衣,伤心绝望的离开了皇宫带着仇恨离去,三年后江湖又多了一个让所有人闻风丧胆的名字(雪倾城)(血宫)
  • 时空帝王攻略

    时空帝王攻略

    开局一块地,分为(天,地,冥)。在无尽位面开辟王朝,开创盛世,反哺位面,收集人才,增加底蕴。→王爷,亲王,大王(王朝),皇朝,帝朝,神朝,圣朝,天朝。永恒(帝国,神国,圣国),至尊。
  • 听说你还回忆我2

    听说你还回忆我2

    全书内容仍以作者亲身经历为故事主线,讲述五年中她从籍籍无名的撰稿人,到知名编辑,再到畅销书作者。经历了成长,亲情,友情,工作的变故,她也脱胎换骨拥有了更好的人生。五年里她遇到过爱她的人,也遇到过她为了忘记顾潮生而选择的另一个不错的人。但五年过去,她却后悔了……整体风格青春感强,有共鸣,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忧伤。
  • 呆萌小沙弥

    呆萌小沙弥

    被整蛊、遭算计、受奚落、配色戒……小沙弥一副呆萌相;斗倭奴、克魔尊、胜鬼王、杀国贼……大和尚七窍玲珑心。神功无敌,情义无双,敬请各位大大关注《呆萌小沙弥》。
  • 弑道杀途

    弑道杀途

    一个小小的阴谋,宇宙第一魔头被镇压百世而不得轮回,阴差阳错之下,魔头逃过道法的镇压转世重生,这究竟是大道的疏忽,还是又落入了另一个阴谋之中?且看他如何在杀伐中成长,破开天道寻回前世的记忆。
  • 重生之嫡女权谋

    重生之嫡女权谋

    将门皇后一朝被废,平民少女入主中宫,簪缨世族一夜惨死,迷雾重重,隔世归来,她的复仇之刃,会指向谁的颈项?王侯将相,江山帝位,究竟是谁负了谁,又是谁覆了谁的天下?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唐帝国若是打赢了会对对手说:“你特么以后老实一点,小心老子灭你全族,每年乖乖进贡!”弱宋若是打赢了会对对手说:“哎呀,你看我都打赢了,我是不是有资格谈议和了?我是不是有资格进贡了?什么?有资格了?哇,真是太让人高兴了!”朕要改变这一切!谁再敢提议和!朕诛他九族!QQ群:795347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