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3600000008

第8章 把自己当老板(李锦清)(3)

在现实工作中,如果只是用力去做,只能达到称职;而要达到优秀,则一定要用心。那些用力做事的人往往是消极工作的人,他们只知道完成任务;而用心“去”工作的人,其表现是积极主动。事实上,无论是工作、生活、学习,还是其他事情,没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就很难得到好结果。

用心工作的人是智慧的人才,是创造价值的精英。对于这样的人,没有公司、企业会拒绝。

艾丽莎在20岁时还是一家糖果店的店员。那个时侯,来糖果店的顾客都特别喜欢她,总是等着她给自己售货。

店老板感到非常好奇,便问艾丽莎:“为什么顾客都喜欢找你,而不找售货员,是你给的特别多吗?”

艾丽莎连忙摇摇头说:“我绝对没有多给他们,只是别的售货员在称糖时,开始拿得太多,然后再一点点地从磅秤上往下拿。而我则先少拿些,不够再一点点地往上加。就这样,顾客就喜欢我了。”

店老板听后大为惊叹,对于艾丽莎的智慧非常赏识。

这个艾丽莎就是后来的美国好乐公司副总裁艾丽莎·巴伦。

什么是用心的工作?看看艾丽莎·巴伦的表现,你也许就知道了。称糖果的工作本是一件十分平常的小事情,然而,艾丽莎却做出了与他人不一样的效果。只要你用心去思考你的工作,你会发现,往往某处细节的改变,其效果却全然不同。

真正的精英是用心工作的人,他们懂得用心去体会工作,注重每一个工作的细节,把细节也做到最好。

关于用心,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有一段很著名的演讲:“每遇到难题的时候,我都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以生命为赌注全和对待这项工作?当我感到非常烦闷苦恼时,往往是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由此我便洗心革面,全力向困难挑战,困难便不再成为困难了。”

用心去工作,你才会热爱你的工作,才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才会创造突出的业绩,而这样才能得到赏识的机会。机会只青睐有心之人,细心留心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才能创造自己的奇迹。

在工作中,很多东西需要你用心去做:工作流程等待你去优化,工作方法期待你去创新。有心人一定会发现,在工作之中其实有无穷的乐趣。如果你用心去工作,即使岗位再平凡,也能创造不平凡的成绩,而你的能力迟早也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因为,你已经超越自我,成为受人欢迎的精英。

投机取巧不是聪明

在工作中,有些人会投机取巧,往往想方设法迎合老板。他们不把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放在揣摩老板的意图上。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老板要过问,他就用心将它做好;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老板不会多管,他就草草地去做,甚至根本就不做。

然而,投机取巧并非聪明,反而是愚蠢的行为。若是员工投机取巧,不仅损害企业的利益,还损害自己的利益。由于投机取巧的行为,使得企业发展受到阻碍,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员工的利益。唯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投机取巧是一种既损人又损己的愚蠢做法。

诚然,上司不可能看到每一位员工的每一份成绩。但是投机取巧行为背后的工作不用心却会让你的工作质量下降,从而失去宝贵的工作的机会。

关于工作的投机取巧,有这样一则寓言:

有个农夫有一头老黄牛和一头骡子,他让它们一起耕作。

一天,骡子对老黄牛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一下好吗?”

老黄牛听了,摇摇头:“不行啊,我们要把工作做完,耕种的季节太短了。”

骡子呵呵一笑:“你真是个大傻瓜,这么辛苦休息一下有什么不好。”

于是,骡子装病了。农夫把骡子牵回了家里,并给骡子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希望能够让骡子尽快康复。骡子愉快地享受着这一切。

等老黄牛从地里耕种完后回来了,骡子已经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看到疲惫不堪的老黄牛,骡子说:“你这是何苦呢,你看你累死累活的,难道今天耕完了吗?”

“没有以前耕种得多,可能还要几天。”老黄牛说。

骡子又问道:“那主人有没有说我什么?”

“没有。”老黄牛回答。

第二天,骡子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老黄牛再次从田地里耕种回来时,骡子又问起耕种情况。

“还不错,也许过两天就耕完了。”老黄牛答道。

骡子接着又问:“主人说我了吗?”

“他什么也没说,”老黄牛说,“倒是和对面的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耽误了不少工夫。”

由此可见,投机取巧实在是自取灭亡、自毁前程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很聪明、似乎能够有所成就的人,但他们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造成这样的结果,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习惯于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太多的努力;他们希望到达事业的巅峰,却不愿意艰难地攀登。

记住,实实在在的付出,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如果只想投机取巧,那就只会丢掉自己成功的机会。公司作为盈利性的组织是不可能养闲人的。只有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努力工作的基础上,为公司作出了贡献,才能得到认可和赏识,靠投机取巧难以赢得信任、取得成功。

在应聘的最后答辩关头,老板出了个简单的问题:10减1等于几?

参加面试的只有三个人,其中二个是研究生。

只见第一位研究生满面春风地回答说:“你想等于几就等于几。”

第二位研究生侃侃而谈:“10减1等于8那是消费。等于12,那是经营。等于15,那是金融。等于100那是中奖!

望着神采飞扬的竞争者,最后一个应聘者觉得他们答得非常精彩,而自己想来想去,都觉得9才是最好的答案,便只好如实地答道:“10减1,等于9。”

说完之后,他做好了落选的准备。

谁知,老板当场拍板,宣布他被录用了。

其他两位应聘者一下子就傻眼了,连忙询问原由,老板微微一笑道:“因为他诚实!”

再怎么花言巧语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掩饰,不诚实地说道,并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大智若愚,大道至简,投机取巧并不是聪明,诚实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诚实的人最容易为人赏识,也最容易得到良好的社会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十四岁时,有人就把晏殊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让他参加省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的题目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对于晏殊的诚实表现极为赞赏,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是天下太平的时候。于是,大小官员便经常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境贫寒,没有钱出去吃喝玩乐,只能在家里读读书,写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突然提升晏殊为东宫官,辅佐太子读书。大臣们都很惊讶,不明白真宗为何有此决定。

真宗说:“这段时间,所有的官员都迷上了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最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了皇恩之后,说:“其实我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因为家境贫寒。如果我有钱,也许早就参与宴游了。”

听了晏殊的话,群臣大感佩服,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一个诚实的人,他的自我是纯真的、稳定的、健康的,体现出一种理想的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为他人所信赖。

诚实会升华你的人品,让更多的人支持你,让你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有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司机。维修完汽车之后,那名顾客对店主说:“请你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

没想到,店主拒绝了这样的“好事”。

顾客又说:“我的生意不算小,如果常来光顾你的生意,你能赚不少呢。”

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

最后,顾客只好说:“我看你是太傻了。”

店主当时就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这时,顾客微微一笑,握住店主的手:“佩服,佩服。其实,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需要一家固定的维修店,但是很多地方我都信不过,现在你信得过我吗?”

诚实是一种美德,也是职业忠诚的重要方面。一个人若是尊重自己的工作、看重自己的这份职业,就应该有诚实的态度,投机取巧只会损害自己的职业前途,让自己丢失宝贵的工作机会。

诚实,是一个人立业之本。在工作中,若是总是投机取巧,不把自己当老板,不愿意奉献自己,那就很难获得成功的机会。优秀之人就应该拥有诚实的态度,在工作中把自己当老板,努力地发挥自己的实力,才能让你走向更大的成功。

工作没有贵贱之分

有的人迫于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从事某份工作,便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低人一等。不少的人由于根本没有去关注自身工作的价值,以至于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法投入全部身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在工作中出现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现象,最终碌碌无为。

其实,工作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若是看不上平凡的工作,对于一般的工作不屑一顾,是不会有好前途的。这样的人无论到了任何地方,都很难有所作为。

真正受人欢迎的优秀人才,并不会轻视自己的岗位,即便岗位再怎么平凡,他们也会通过自己诚实地劳动,做出不凡的成绩,创造出价值。贬低自己的工作岗位,就是贬低自己。事实上,一个人是否能干,不在于工作岗位的高低,而在于他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

在许多人眼中,公务员、银行职员或者大公司白领才称得上是好职位,其中一些人甚至愿意用漫长的时间去等待一个公务员的职位。但是,却没有想过尽职尽责地通过平凡岗位去锻炼自己,更没有想过要回到现实中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找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

同类推荐
  • 赢在人品

    赢在人品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人品,就是赢在职场。每个身在职场的人,只有不断自我修炼完善人品,才能成就事业辉煌。快来修炼人品、提升工作原动力吧,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
  • 中国谋略之隐身道

    中国谋略之隐身道

    懂得隐身的人,之所以有很强的心理定力,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和掌握了生活的定律:“当你经常被人指责的时候,说明你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真正认识你的人,除了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对手。所以要重视对手,因为他最早发现你的过失;要感谢你的对手,因为他使你强大起来”。懂得隐身的人,最懂得韬光养晦的策略,他不会冲动行事、我行我素,亦定然是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自信面对未来的人。这样的人生,一定是最智慧的人生!
  •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我们应该修行,修行自己的内心,修行自己的心态,在修行的过程中或许你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或许你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其实不用太在意,因为它们是路上的试金石,当你成功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它们,或许,一切真的都不显得那么重要,相反,你还有可能去感谢它们,因为没有它们的铺垫,你也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态,受益的是自己的人生!
  • 语言艺术全书3

    语言艺术全书3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谋略展示智慧(上)

    谋略展示智慧(上)

    本套从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家事国事宁远事

    家事国事宁远事

    推开姥姥家的后门,青灰色的城墙,扑面而来,视野被完全遮挡,我渺小无比。掠过层层叠叠的条石和青砖,仰头向上瞭望,天被挤得很窄。头向东甩过去,眼光顺着城墙奔跑,被凸显的延辉门(南城门)和浑圆的瓮城截住,那种苍凉的坚强,便停留在眼中。城门楼上没有门窗,只剩下斑驳的红门框,南北风畅行无阻,呼啸着冬天的声音。人字形屋脊上,枯黄的茅草,一簇接一簇地扎在瓦缝间,在风中左右摇摆。这是四十多年前的宁远古城,那时,兴城还是座小城,城里人仅局限城墙以内,方圆不到两公里。城门之外,称为四关,房屋稀稀落落,居住着非农、菜农和庄稼人。
  •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帝的猫途

    仙帝的猫途

    白日飞升,神魂泯灭。仙帝沦为一只猫。说实话,还是挺急的......毕竟主人还是个妖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罢手。
  • 挣命诸天

    挣命诸天

    纵横诸天万界,张涛总是将一句话挂在嘴边,“只要老子还有命在,那就无所不能!”
  • 穿越之炮灰在九零年代

    穿越之炮灰在九零年代

    想要发财?八十年代摆地摊,九十年代玩股票,二十一世纪搞搞房地产!安容从二十一世纪回到了九十年代,成为一个亲爹妈不爱的女炮灰。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赚钱,大杀四方!
  • 宋中太乙宫碑铭

    宋中太乙宫碑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麻雀飞翔(中篇小说)

    麻雀飞翔(中篇小说)

    梁子是个有良心的小偷,但正是他的良心把他送进了监狱,出来后他决定改邪归正。梁子先后干过搬运工和销售员,都被炒了,第二次更惨,几个人把他游街一样扭送到了派出所,有人打他,有人往他脸上吐痰。没有办法,梁子只得又做小偷,他决定只偷当官的,他盯上了一个姓贾的局长……承河市地处塞外的深山区,对这里的人来说,离得最近的城市是北京。说是最近,也有五百里的路,这里人说的是普通话,偶尔也会冒出几句“儿”话的京腔,他们不会把“我”说成“饿”,也不会把“你”说成“垒”。如果你站在周边最高的一座山峰罗汉山上往下看,就会知道这座城市太小啦。这座盆地里的城市,恐怕还不如南方的一座县城大。
  •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选择的话题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名人名言,而是来自民间、来自百姓、来自草根,直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境。
  • 极品小书生

    极品小书生

    沈慕摇头叹息:“萧小姐,尽管你是宁州第一才女,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声抱歉,我们真的不合适。虽然我知道,我沈慕天才神授、英明神武,玉树临风、潇洒不凡,有很多女子都将我作为她们的梦中情人,但是,我还是要拒接萧小姐你。”萧小姐惊讶得小嘴张成了个圆。萧知州期盼着道:“女儿,那沈慕如何?”萧小姐鄙夷道:“此人脸皮之深厚,刀刮不烂,枪捅不穿,无耻之尤者也!”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