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2700000008

第8章 上篇:做人要有气度(7)

两者之间的距离既是给予自己的尊重,也是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是思想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同时也需要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角色。这就在无形中让每个人都想要获取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为了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私有空间,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争取。距离近了,彼此的利益空间则会相对缩小,随之产生摩擦,摩擦多了还能是心无杂念的朋友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高兴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远方的朋友与自己的利益不会有冲突。

要明白的是,留出的距离既是留给自己的一个空间,也是给对方留有余地。朋友之间相处就应该淡如水,既不断了联系,也不交往过密,坚持适应原则,避免利益冲突。

看淡人生,善待生命

看淡人生,主要是体现在一个淡字上。淡是淡泊在荣辱之外,淡泊在名利之外,淡泊在诱惑之外。做人要向“视名利淡如水,视奉献重于山”的方向靠拢。在名利诱惑面前,看淡一些,看开一些,不要太过于苛求,这样的人生才是开阔的,才是有滋味的,也才能真正领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真谛。

善待生命,重点在善字。生命是个永恒的话题,并且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任何时间都不可回避的现实。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支进行曲,那么它有低音部分,也有高音部分;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条山路,那么有弯路,也有坦途;如果把生命比作一幅山水画,那么有冷色,也有暖色。生命的质量首先体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上,做到这些,生命才有了价值,从而人生也就有了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勃·摩尔在一搜美国潜艇上担任瞭望员。一天清晨,他们的潜艇潜行在印度洋水下时,通过潜望镜他看到一支由日本的水雷船组成的舰队离他们的潜艇越来越近,就在他们瞄准日本水雷船准备发起全面攻击时,水雷船忽然调转过头,向他们直冲过来。原来,日本在空中的战斗机已准确测出了他们所在的具体位置,并通知了水雷船。他们只能以最快的速度紧急下潜,尽最大努力躲开水雷船这一轮疯狂的轰炸。

仅在3分钟的时间里,几乎就有6颗深水炸弹同时在潜艇四周爆炸,他们的潜艇已经下降到深水处83米的位置。摩尔他们都知道,只要再有一颗炸弹在潜艇周围5米范围内发生爆炸,他们的潜艇就会被炸出个大洞。

他们当时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关闭了所有的电力和动力系统,所有官兵们只是静静地躺在床铺上。当时,摩尔和其他的战友都非常害怕,那时候的呼吸也开始觉得困难了,他不断地猜测着,这是大家的死期到了吗?当时,潜艇里的冷气和电扇都已关闭,温度在36℃左右,摩尔却一个劲儿地出冷汗,哪怕是披上大衣,牙齿也会格格响个不停。

日军的水雷船大概断断续续地轰炸了15个小时,摩尔觉得像15万年一样漫长,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在这段寂静中,以往生活中发生的哪怕是倒霉事,他也觉得是开心的,还有那些所谓的烦恼,工作的忙碌,很少的报酬,没有升职空间,买不起房子……所有的事情,现在想来都美妙无穷。时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摩尔感到那些当初的烦恼是多么幸福的生活。他暗暗发誓,只要能活着见到太阳再次升起,从此再也不为这些事情烦恼。

在扔完所有的炸弹之后,日舰终于开走了。摩尔他们的潜艇重新浮上水面。战争结束后,他继续开始自己的普通生活,他变得热爱生命,也懂得去享受幸福开心的生活。

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上,人们都在从事各种工作,都需要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琐事,抑或是大大小小的意外,开心也好,烦恼也罢,都是自己给生活贴上的标签。如果去比较,生活永远没有能够满足的一天;如果去计较,生活中永远都有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怎样过都是一天,既然是过去的事情,既然还需要迎接每一个明天,昨天的事情能翻过就不要耿耿于怀。我们要学会看淡人生,珍惜生命,享受每一天多姿多彩的生活。

做人要懂得谦逊

谦逊的人,实际上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低姿态,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喜爱,那么这还需要一个戒骄戒矜的前提。

一般怀有骄矜之气的人,大都自认为能力很强,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比别人强,自己才是了不起的,喜欢门缝里看人。再加上骄傲的本性,很少会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于是就在自大的心理支配下,做事专横,轻视他人的作用,也不能与他人进行互补,很容易钻进死胡同。骄矜对一个人的危害体现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方面,危害更大,古人对这一点的认识也很清楚。

唐太宗是一代名君,他曾对臣子们说过:“天下太平了,自然骄矜奢侈之风容易出现,骄矜奢侈则会招致危难灭亡。”

汉朝的第一大功臣韩信,曾献计在汉中出兵陈仓,平定三秦;之后奉命率军攻打魏,俘获了魏王豹;后来又攻打代,活捉了夏说;然后是攻打赵,斩了成安君,活捉了赵王歇;再后面是收降燕;接着扫荡齐和大败楚军。直到最后的垓下围困项羽,主要也是他率军合围完成的。司马迁后来说:汉朝的江山,三分之二是靠韩信一个人打下来的;没有韩信想消灭项羽也是很难的。但是,有功之人历来逃脱不了功高震主的命运,韩信不小心触犯了大忌,加上平日谦和的工作没做到位,看到原本是自己部下的曹参、张苍、傅宽、灌婴等都升了官,且与自己是平起平坐的级别,心中一直愤愤不平。樊哙不仅是一名勇将,还是刘邦的姨夫,每次韩信去访问他时,他每每都是“拜迎送”,可韩信一出其家门,就会说:“我今天倒与这样的人为伍!”时间一长,韩信终于一步步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不懂谦逊之人还有唐代诗人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他在唐中宗时担任修文馆学士,可是他为人恃才自傲,用他的观点说:“我的文章那么好,应该让屈原、宋玉来做我的衙役,我的字足以让王羲之北面朝拜。”杜审言如此没有自知之明,后来终落得被人嘲笑的命运。这样不把别人看在眼里,显示出的也只是自己的学识浅薄而已,证明不了他的才学比别人高多少。

对于骄矜的说法在《劝忍百箴》中是这样论述的:金玉满堂,没有谁能永远把守住。富贵而骄奢,结出的只能是恶果一枚。君主对人傲慢会失民心、会失去政权,士大夫对他人傲慢会失去自己的领地。

骄傲自夸,是出现恶果的先兆,而过于骄奢注定要灭亡。贾思伯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客人不理解其谦逊的原因。贾思伯回答了四个字:骄至便衰。

事实的确如此,时下骄矜之气盛行,这是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千罪百恶都由骄傲自大而生。如果出现一个骄横自大的人,那么他一定不会屈就别人,更谈不上忍让对方。这样骄横的人做领导,则不可能很好地指挥调配下属;骄横的人做下属则不会服从领导,不肯与同事长短互补;做子女的过于骄矜,眼里自然不会考虑父母,孝顺也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与骄矜相对的是谦恭、礼让。这要求每个人要常常反省自己犯过的错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谦逊是古今中外各类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质。

美国第3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先生,曾于1785年担任美国的驻法大使。一次,他去法国一位外长的公寓里拜访对方。“您代替了富兰克林先生?”法国外长这么问他。“是接替他,没有人能够代替得了富兰克林先生。”杰斐逊认真地回答说。杰斐逊的这一谦逊态度给法国外长的印象深刻。无独有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因丘吉尔战功卓越,在他即将退位时,英国国会准备通过一份提案,即塑造一尊他的铜像放在公园里,过往的游人都能够景仰到他。一般人遇到这样的荣誉,高兴还来不及,但丘吉尔没有接受,而是谦逊地拒绝了。

一位哲学家有过这样的精辟阐述:明智者避免自夸,愚蠢者却追求自夸。明智之人不会大肆地自吹自擂,因为他们知道宇宙广大、技艺无穷,哪怕是穷其一生,也无法知悉其中的所有奥秘。而往往是一些平庸之人,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便开始满足取得的点滴成绩,不惜用富丽堂皇的语言美化自己,以赢得并不值钱的喝彩。

人们尊敬那些谦逊的人是天性使然,而对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则会有排斥感。一个喜欢自大自夸的人,看不起别人的工作,自己的功劳也会被抹杀。

适当地包藏心机

中国人向来喜欢含蓄地表达意见,还很喜欢“藏拙”,也就是把自己不优秀、不够好的地方藏起来,不能让别人发现,这就产生了一个最好的办法——装愚。愚笨是天性的一部分,这没有怪罪的道理,也成为能够原谅的缺点。假如遇见一个愚笨的人,对他的行为处事和工作能力还能提出多高的要求?在处于某种轻重不得的尴尬境地时,装愚就有了用武之地。

春秋时代卫国有个名叫宁武子的是一位有名的大夫。宁武子经历了卫国由卫文公到卫成公的两代变动,这两个时期国家的局势大不相同,他却安然地做了两朝元老。卫文公当政时,政治清平,国泰明安,宁武子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用来为百姓谋福利,充分发挥了出来,是个贤者。可卫成公当政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这时他虽然为官在朝,却变成一副似乎什么都不懂,看起来十分愚蠢鲁钝的样子。不过在这外表愚笨的掩盖下,他仍然为国家、为百姓做了很多有利的事情。

因此,孔子对他赞赏有加,说他那种表现聪明是很多人能做到的,但是他能在乱世中处处包藏心机的这种假装愚笨的表现,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更深层次来说,更难学到的是宁武子的这种不惜装愚来争取利国利民机会的情操。从这个方面来看,宁武子在为人方面是个不折不扣的高手。

还有一个典故说的是明武宗南巡,蒋瑶少时任扬州知府,不得不接待圣驾。但蒋瑶是个为人清廉方正的清官,不肯靠行贿去攀附巴结皇上身边的一众小人,得罪他们是早晚的事。

明武宗是个钓鱼迷,来的这一天正好钓到一条大鲤鱼,兴之所至,皇帝想找个人买下自己钓的鱼。可御钓之鱼是哪个常人能买得起的?这些小人抓住这个机会,给皇帝建议说,这条鱼理应卖给扬州知府,这样是最合适的。明武宗听完,随即叫来蒋瑶,让他买下自己手里的鲤鱼。

蒋瑶快速跑回家拿过来妻子的首饰和另外几件稍好些的衣物,呈给皇帝跪在地上说:“皇上此鱼乃无价之宝,臣这里只有妻女的一些首饰和衣物,臣死罪死罪。”

蒋瑶一方面没有太多的钱,二是即使拿得出钱也没有同皇上做买卖的说法,三是绝不能同皇上斗智,挑战皇上的智慧,不小心冒犯了龙颜,这就正中小人的下怀。因此,进退无路的蒋瑶干脆装傻,做出个类似普通渔翁做生意的举动,只是拿妻女的东西来换。这么做,在皇上和其他官员面前顶多是出一回洋相罢了。明武宗看到蒋瑶的确拿不出银子,索性将这条鱼赐给了他。正是因为蒋瑶善于装愚才躲过了一劫。

阮籍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当时魏国权臣司马昭极力想与阮籍结为儿女亲家,一直想让阮籍把他的女儿嫁给司马长炎,也就是后来废掉魏帝建立西晋的晋武帝。阮籍不想让自己和家人介入朝廷的政治斗争中,但也不能直接表示反对,就借着嗜酒的名持续醉了60天。司马昭见到的阮籍都是醉的状态,连一句完整的话也答不上,只好不再提及此事。后来,司马昭多次派心腹钟会访问阮籍,想借着与他谈国事的机会,判断出他是否真醉,以此为把柄来给他定罪。可阮籍每天都是酩酊大醉的状态,还是一副不省人事的样子,钟会始终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只好怏怏而回。

阮籍的醉无论是真醉还是假醉,真真假假不在于这60天,难的是他基本上一生都处于醉的状态,那么这个醉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了解于当时险恶的政治局势,文人要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和性命并得到善终是难乎其难的事情。这种没有人身保障的政治局面,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从没有得到过改变,即使在政治开明的朝代,一日为官,就需要用装傻来避免落入人身安全受到伤害的困境。

不要把表现的机会只留给自己

自我表现应该说是人类的天性。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渴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个人风采。这也是适应激烈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当我们展现自我才华的时候,应该注意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表现要恰如其分。不分场合、情境的高调表现自己会产生一种压力,也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产生危机,甚至会和许多机会擦肩而过,使本来应该辉煌的人生之路变得暗淡无光,反而和表现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温庭筠,从小就文采出众,才思敏捷。每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别人对那些试题都要苦思很久,可他却能在顷刻之间完成。据说,他只要把手交叉八次,就能做出一篇八韵的赋来。所以,当时的人都叫他“温八叉”。按说,温庭筠有这样的才华,早就应该金榜题名,青云直上了。可他屡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始终没有中第。

原来,温庭筠有一个习惯。由于他富有才华,所以在考场上早早就答完了考卷。剩下的时间,他不肯闲着,就开始帮助左邻右舍的考生,替他们把卷子一一做完。那些考生自然对他感恩戴德,但却引起了主考官的不满,多次将他剐落。后来,他这个名声越传越远,弄得人人皆知。主考官就命令他必须坐到自己跟前来,亲自看着他。

同类推荐
  •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之一,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八年雄居港商首席。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八字箴言是李嘉诚纵横商场几十年的心得,更是他做人与经商完美结合的深悟见解。八字箴言,字字渗透着李嘉诚经营谋略与文化的精华。
  • 女人趁早要知道3:做有心计的优雅女人

    女人趁早要知道3:做有心计的优雅女人

    女人学点心计学,不是为了有意去欺骗别人、耍弄别人,而是为了看清世事、看清人性,从而更好地了解人情世故、了解人心,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上当受骗。为什么女人有必要学点心计学 如果女人不了解人情世故,不懂得运用心计,与人打交道时就可能举步维艰,处处碰壁。因此,女人有必要在拥有美德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人情世故心计学,做一个处世高手。 职场如战场,它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些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战争中,女人一定要懂一点心计学,看清办公室政治,管住自己的嘴巴,学会明哲保身。这样才能游刃于职场,和同事们和平共处。
  • 处好人际关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处好人际关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我们每天都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包括同事、上司、顾客、陌生人、朋友等等,尽管有时候,这些交往转瞬即逝,似乎不留一丝痕迹,但聪明的人都明白,一切事情的结果,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果,他们利用人际关系来建设成功的基石,从不利用“人”来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因为他们深知,牢固的人际关系是拍档和团队协作的基础,是忠诚的保障。本书教读者一些处好人际关系的小窍门,助您营造自己的人脉网。
  • 责任就是能力

    责任就是能力

    责任就是能力!微软、华为、联想都将责任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和标准。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吗?追求卓越的事业巅峰,责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
  • 司马懿的智慧

    司马懿的智慧

    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
热门推荐
  • 丑女无敌:追捕丑颜逃妻

    丑女无敌:追捕丑颜逃妻

    生为丑女也就罢了,可是竟然让她被娘嫌弃。被娘嫌弃也就罢了,可是竟然让她饱受虐待。饱受虐待也就罢了,竟然,竟然让她嫁给命带煞星的男人……据说那个男人虽然貌若桃花,可是足足克死了七个老婆,神啊,她还是赶紧逃吧……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太上灵宝净明玉真枢真经

    太上灵宝净明玉真枢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跨越纬度的爱恋

    跨越纬度的爱恋

    我愿赌上我的一切来挽回你,只愿看到你那最初无暇的笑脸。我不会再次重蹈覆辙,我会拼尽所有让你拥有全部。原谅我,小奏,如果是你的话,如果可以拯救你的话,我就算与这世界为敌又有何妨?
  • 籁雅

    籁雅

    帕斯卡·梅西耶(Pascal Mercier)以他的小说《里斯本夜车》征服了百万读者。在这本书中,他要讲述的是籁雅的故事。母亲去世后,籁雅开始走上成为出色小提琴演奏者的道路,一个辉煌的职业生涯正在前面招手。虽然有一心为女儿着想的好父亲,也遇到了玛丽和列维这样的良师,籁雅的悲剧命运却似乎不可阻挡,就像那把价值连城的瓜奈利小提琴一样不堪一击……究竟是什么铸就了互相深爱的父女二人的不幸?帕斯卡·梅西耶在这部小说中将哲学反思、心理洞察及精湛的叙事艺术成功地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又一部为读者带来独一无二阅读体验的优秀文学作品。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你去什么地方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你去什么地方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惧离殇

    惧离殇

    孤风仙侠道,缘花漫街飘。前路似阴翳,投情亦倾心。山巅持剑立,雪歌身边伴。惧离终多离,真情铸雪殇。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冰王暖妃

    冰王暖妃

    皇爱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从悬崖上摔下来居然摔成了王妃,而且这位王似乎冷的有些过分了,这从里到外都是冰块要怎么才能暖化啊?
  • 1970年代,我当乡村教师(一)

    1970年代,我当乡村教师(一)

    我认为,人有两次诞生。第一次,是生理学意义上的;第二次,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文明的推进,依靠文化的历代积累,知识的薪火相传。一个没受过学校教育的人,是很难适应社会的,尤其是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与明天。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是人所必经的第二个母体;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踏出学校步入社会,则为人的第二次诞生。这个过程,正所谓“呱呱之子,各识其亲;譊譊之学,各习其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