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9200000001

第1章 阿凡提的故事(1)

纳斯尔丁·阿凡提维吾尔族

据传说,阿凡提是生活在十二世纪的一位维吾尔族著名民间机智人物。在他的故事里幽默、讽刺、诙谐、滑稽、自嘲交相辉映,这些故事在民间流传广泛,经久不衰,达到了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程度。

“纳斯尔丁”是人名,“阿凡提”是尊称号,意为“先生”、“老师”。

还拉线绳干吗

新登基的国王,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草包。他在跟外国来的使者谈话时,一会儿东拉几句,一会儿西扯几句,说上一口袋话,没一句讲在点子上的。经常出丑丢人,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国王根据大臣的推荐,请来阿凡提给他当谋士。

阿凡提建议说:“陛下,从今日起,您临朝登上王座后,我在您的脚上拴一根长长的线绳,拉在我手里。要是您说得入情入理,我就静站不动;要是您说得牛头不对马嘴,我就赶紧拉一下线绳,您就别往下讲了,立刻闭嘴。”

国王听了,十分满意,连声说道:“好主意!好主意!”

第二天,邻国来了一位使者,国王问道:“贵国的猫哇狗哇,欢乐愉快吗?牛啦羊啦,平安健康吗?还有……”

阿凡提一听,马上把线绳拉了一下,并解释道:“我王博古通今,学问深奥。他每讲一句话,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非寻常人所能理解。刚才他说的‘猫哇狗哇’,是指贵国的文武百官;他说的‘牛啦羊啦’,是指贵国的黎民。”

使者听毕,蓦地站起来,面对国王,抚胸屈身道:“敬佩,敬佩!”

这时,国王把脸色一变,扭过脖子骂阿凡提道:“呸,笨蛋!既然我说的话含义如此深奥,你还拉拴在我脚上的线绳干吗哩!”

我还能例外吗

阿凡提小的时候,给一个巴依(富翁,财主)当佣人。一天,巴依给了阿凡提两个银币,吩咐他去巴扎(集市,市场)上打一葫芦油来。

阿凡提手提油葫芦往巴扎走去。路上,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奶奶坐在路旁乞讨,阿凡提便将手里攥着的两个银币给了老奶奶,并将油葫芦撇到路旁的沟底里。

到了巴扎上,阿凡提东看看西转转,到了后晌时,回到巴依家中,故作吃惊地说道:

“老爷!今天去巴扎上买油的人,统统把钱和油葫芦丢掉啦!”

“那么,你拿的钱和油葫芦呢?”巴依问道。

“人人都把钱和油葫芦丢掉啦,我一个娃娃家,还能例外吗!”阿凡提说。

饭勺刮锅的声音最好听

一天,阿凡提去朋友家做客。那位朋友是个爱好音乐的人,他拿出了各种乐器,一件一件地演奏给阿凡提欣赏。

一直过了晌午,阿凡提肚子早就饿了,那位朋友还在没完没了地拨弄乐器,还问道:“阿凡提,世界上什么声音最好听?是都塔尔还是热瓦甫呢?”

阿凡提回答说:“朋友,这会儿,世界上什么声音都比不上饭勺刮着锅的声音好听呀!”

一物三吃

阿凡提去上街,看见一个老头儿,独自坐在墙角下,低着头不言不语,好像有很重的心事。他便走过去问道:“大哥,您怎么啦?您有什么心事可以跟我说说吗?”

老头儿说:“国王给我一文铜钱,限我三天内给他买个‘一物三吃’的食品。要是我办不到,就要杀我的头。我到处打听,谁也不知道哪儿有这样的东西。今天就是第三天,要是还买不着,我就活不成了。”

阿凡提带着老头到市场上买了个哈蜜瓜,然后和他一块去见国王。

国王看到老头儿双手捧着个哈蜜瓜,就叫道:“刽子手!刽子手!”

“慢着,陛下!”阿凡提走上前说道,“这位大哥已经满足您的要求了。这哈蜜瓜就是‘一物三吃’的食品:第一件瓜瓤,您可以吃;第二件瓜皮,羊可以吃;第三件瓜子,鸡可以吃。”国王听了,只好放走了老头儿。

为了平衡你的身子

喀孜(伊斯兰教法官)在审讯一个案子时,总是偏向着给他送过礼的人。旁听的阿凡提看不过眼,走出喀孜堂捡来两块拳头般大的石头,不吭不哈地走到喀孜跟前,塞进他右边的衣兜里。

“你这是什么行为?”喀孜气愤地问道。

阿凡提说:“我看你的身子老是往左边倾斜着,为了使你的身子平衡,我才在你右边的口袋里装了两块石头。”

梦见老狗在啃头

阿凡提去理发铺里理发。老板拿出一把豁豁牙牙的刀子,按着阿凡提的头就剃起来。阿凡提实在痛得受不了,只好紧闭上眼睛忍着。

“阿凡提,你睡着了吗?”

“是呀,我不但睡着了,还做了个梦哩。”

“嗬!你梦见了什么?”

“我梦见一条老狗在啃我的头。”

离驴子两尺

阿凡提去洗澡。澡堂里雾气腾腾,阿凡提摸到一个人身边,坐下去便洗起来。哪知道这个人是国王。

国王看见有人竟敢随便和他坐在一起,十分生气,就骂道:“瞎了眼,看不见我是谁吗?”

阿凡提听出了是国王的声音,却装作不知道,回答说:“谁瞎了?谁没看见你是个人!”

国王更加生气,又骂道:“笨蛋,我看你离驴子差不远!”

阿凡提马上用胳膊量了一下他和国王的距离,答道:“差得不远,我离驴子只有两尺。”

一碗毒药

阿凡提给乡约(奉官命在乡里管事的人)当仆人时,一天,有人给乡约送来一碗蜂蜜。乡约刚吃过饭,又有事要外出,便吩咐阿凡提说:“阿凡提,我要去县衙门一趟,人家刚才给我送来的一碗毒药,你可要看好,别碰翻了碗。”说毕,就骑上马走了。

乡约走后,阿凡提不慌不忙端过来蜂蜜,又拿来乡约吃的油馕,蘸蘸蜂蜜,把一碗蜂蜜吃了个一干二净。然后,把乡约家里的锅碗瓢勺、盆盆罐罐统统砸了个稀巴烂。

乡约回来后,阿凡提装出一副胆颤心惊的模样,说:“阁下,我今儿闯下了大祸——一不小心打碎了您家的锅碗盆罐!我想,您回来一定会斥责我,让我赔偿。我又是个穷光蛋,左思右想,还是自己死了好,就把人家送来的那碗毒药吞下了肚!可能等一会儿,药性一发作,我就会死去的!”

往河里跑

冬天,阿凡提赶着毛驴,驮着打来的野刺走着,因天气异常寒冷,直冻得他浑身嗦嗦发抖。“我的毛驴它一定也冻着了吧!”阿凡提心里说,“与其让它挨冻,不如把它驮的野刺点着,让它暖和暖和身子。”说着,他划了根火柴点着野刺。干透了的野刺碰火便在驴背上熊熊燃烧起来,毛驴惊吓得拔腿直跑。阿凡提一边追着,一边喊道:“你要是聪明的话,赶紧往河里跑呀!……”

连星期日也不是

阿凡提开了个小小的染坊。一个财主听见老乡们都夸阿凡提的手艺,就不高兴,偏偏要来刁难阿凡提。

有一天,财主挟着一匹布来到阿凡提的染坊,进门就大声嚷道:“阿凡提,给我把这匹布染一染,让我看看你的手艺。”

“你要染什么颜色呀,财主?”

“我要的颜色普通极了。它不是红的,不是蓝的,不是黑的,又不是白的,不是绿的,也不是青的。明白了吧!”

“明白了,明白了!”阿凡提把布接了过来说,“我一定照您的意思染。”

“什么,你能染?……”财主又说,“好,那么,我哪一天来取?”

“你就到那一天来取吧,”阿凡提顺手把布锁到柜子里说,“那一天不是星期一,不是星期二,不是星期三和星期四,又不是星期五,也不是星期六,连星期日也不是。我的财主,到了那一天,你就来取吧。”

谁的嘴馋

有个财主想嘲弄阿凡提。他买了很多哈密瓜,请阿凡提和许多人来吃。

财主一边不住地让大家多吃,一边偷偷把自己吃过瓜的瓜皮都放在阿凡提跟前。等到瓜吃完了,财主就大惊小怪地叫道:“朋友们,快看哪,阿凡提面前有多大的一堆瓜皮啊!他比咱们谁都吃得多,他的嘴多馋呀!……”

“哈,哈哈,哈哈……”大家都笑起来。

“噢嗬,大家看看,究竟是谁的嘴馋吧!”阿凡提也笑着说道,“我吃瓜还留下瓜皮,财主吃瓜,可连瓜皮都吞下去了,你们瞧,他面前半块瓜皮也没剩下呀!……”

骑马

阿凡提应邀到一位挚友家去做客,宴会后倒骑在马背上返回家来。

马驮着阿凡提到了家门口站下来。妻子看见这情形,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便放声叫嚷起来:“丢脸,丢脸,阿凡提,你臊不臊,哪有倒骑在马背上走路的!你不怕人笑话吗?”

“谁说我倒骑在马背上?”阿凡提说,“那是我上马时,马自个儿倒站着的。”

衔去也不会吃

阿凡提当经文教师时,有一回,从集市上买了副羊肝。卖杂碎的告诉他如何炒着吃的妙法,他详详细细写在纸上,带回家来。

到家里,阿凡提把羊肝挂在廊檐下柱子上,正要生火去炒,忽然飞来一只老鹰把羊肝叼去了。阿凡提望着远去的老鹰,从衣服口袋里掏出张纸条,一边晃着一边说道:“笨蛋,你叼去了也不会吃!瞧,炒羊肝的妙法在我这片纸上哩!”

“至理名言”

阿凡提想挣点钱养家糊口,便带了根绳子到集市上,站在等着打短工的人堆里张望。一个大肚皮的财主走过来了,咋呼道:“我买了一箱细瓷器,哪位肯给我背回家去,我就说给他三句‘至理名言’。”

短工们谁也没理他。阿凡提却动了心,他想:钱,哪里挣不到,“至理名言”却是不容易听到的,还是替他背了东西,听听他有哪三句名言,长长我的智慧吧。阿凡提就站出来,背起财主的箱子跟他走。

走着,走着,阿凡提请财主开始说他的“至理名言”。于是财主说:“好,你听着!要是有人对你说:肚子饿着比饱着好,你可千万别信呀!”

“妙,妙极了!”阿凡提说,“那么,第二句呢?”

“要是有人对你说:徒步走路比骑马强,你可绝对别信呀!”

“对,再对不过了!”阿凡提说,“多么不容易听到的‘至理名言’呀!那第三句呢?”

“你听着,”财主说,“假若有人对你说:世界上还有比你傻的短工,你可怎么也别信呀!”

阿凡提听完第三句话,猛然松开手里攥着的绳子,“哐……啷……当……”一阵响,箱子摔在地上了。阿凡提指着箱子,对财主说:“如果有人对你说:箱子里的细瓷器没有摔碎,你可真不能相信呀!”

国王有四条腿

阿凡提害眼病,看不清东西。国王偏要叫他来看这个,看那个,还取笑他道:“你不管看什么,都把一件东西看成了两件,是吗?你本来穷得只有一头毛驴,现在可有两头了,阔起来了。哈哈!”

“真是这样,陛下,”阿凡提说,“我现在看您就有四条腿呢。”

请外套吃宴席

有一次,阿凡提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裳,去参加朋友的宴会,朋友怕人家笑他和穷人来往,面子上难看,便把阿凡提推出门外。

阿凡提回家换了一套崭新的外套,马上又赶到朋友家去。朋友见他这回穿得齐整漂亮,立刻另眼看待,请阿凡提坐了上席。十分客气地指着餐单上的各种食物,说道:“请吧,好朋友,快动手,随便尝点吧!”

阿凡提连忙提起衣服,把袖口对着食物,嚷道:“请,请,新外套请吃东西,东道主是我的好朋友,别客气,往饱里吃吧!”

主人看了很惊诧,问道:“阿凡提,你这是干什么呀?”

“朋友,”阿凡提说,“我是在请您所尊敬的新外套吃宴席呀。”

一条腿的鹅

听说国王忒爱吃鹅肉,一天阿凡提买了一只煮熟的鹅去送给国王。走着,走着,他饿了,便在路旁坐下来,吃了一条鹅腿。到了王宫,阿凡提把鹅献给国王。国王把鹅颠过来倒过去地看了又看,问道:“阿凡提,难道你的鹅只长一条腿吗?”

阿凡提没想到国王对送来的东西看得这么仔细,一时回答不出。恰巧王宫院里有一群鹅,都把一条腿缩了起来,只用一条腿站在地上。他突然有了主意,马上指着那群鹅说:“陛下,世界上的鹅都是一条腿,哪有两条腿的鹅哩!你瞧瞧院子里那群鹅吧。”

国王一看,就命令卫士拿棍子去赶那群鹅。可怜的鹅给打得放开两腿,连飞带跳地四处跑散了。

国王冷笑道:“阿凡提,你瞧,这儿哪一只鹅是一条腿的?”

“我的陛下,”阿凡提说,“甭说鹅,要是拿那么大的棍子追着您打,您的两条腿也会变成四条腿,使劲逃跑的。”

卖酒瓶

阿凡提小时候,一天他捡来三个空酒瓶,拿到一家店铺里去卖。店铺老板给他每只瓶子算了五个铜板,收下了三个瓶子。这时,一个大人也提着三个空酒瓶来卖,老板却给他的每一个瓶子算了十枚铜板。

第二天,阿凡提不知从什么地方又找来三个空酒瓶,并用木棍制做了两条高高的假腿,扎扎实实绑在自己脚上,咯噔咯噔地踩着到那家店铺去卖瓶子。

“纳斯尔丁,你这是在出什么洋相?”老板吃惊地问道。

“哎,来您这儿卖东西,不是个头越高给的钱越多吗?”阿凡提吐吐舌头说,“小孩子卖一个瓶子,您只给五个铜板;大人卖一个瓶子,您给了十个铜板;我想今儿个您一定会一个瓶子给我十五个铜板喽。”

老板害臊得连满腮的白胡茬都在抖动。他怕自己欺骗小孩的事传出去丢人,只好用三十枚铜板买下阿凡提带来的三个瓶子,又补付了昨儿个少给的十五枚铜板。

买油

有一天,妻子吩咐阿凡提:“给你碗,你去集市上打一碗清油来。”

阿凡提端着碗到了集市上。卖油的给阿凡提的碗里倒满了油,提儿里还剩一点,问道:“阿凡提,这一些油往哪儿倒呢?”

阿凡提身上再没带能盛油的东西,便把手中的油碗翻了个过儿,指着碗底儿道:“就倒在这儿吧。”

碗里的油“唰”地洒在地上,周围的人们笑起来。回到家中,妻子一看问道:“你咋只打来这么一点点油?”

“碗里还有呢。”阿凡提将碗翻了过儿,那碗底儿仅仅有的一点油也洒在地上。

梦里卖鸡

有一回,阿凡提梦见自己有一只大公鸡,一位顾主走过来问:“哎,阿凡提,大公鸡长得又肥又美,卖不卖呀?”

“多掏几块钱就卖。”

“你想要多少?”

“十二块。”

“给你七块吧。”

“不,太少了。”

同类推荐
  • 随想录(全五册)

    随想录(全五册)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凌叔华文集:女人

    凌叔华文集:女人

    《女人》集中向读者展现了传统文化与都市文明畸形结合背景下女性的道德丧失与人性沦落。其中,《小刘》写的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新女性的沉沦。《送车》中的旧太太们在时髦的现代交际中暴露了她们的虚荣心和寄生心理。凌叔华不加掩饰地表现了她们的丑态和不堪的内里以及她们的枯燥的灵魂,塑造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她不仅书写新旧更替时代的女性生活,也镌刻一代女性的历史印痕。
  •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内与外:心灵的视镜、回忆中的叙述、遗忘、诱惑、结束、消失、梦境、栖居、幸福、距离、静思、寓言、沉寂等。
  • 忆往抒怀

    忆往抒怀

    著名作家程树榛是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曾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2008年推出汇总其近60年创作精华的十卷《程树榛文集》,文集包括小说、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散文、诗歌及评论。2008年后散文创作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近日八十高龄的老作家程树榛将其2008年至2014年间创作的散文结集成册。散文分以追忆旧友、域外感受、生活感悟等分六辑,其中多篇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报纸刊发。
热门推荐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鱼,人文地理就是水;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树,人文地理就是土地。离开一定区域的自然与社会交汇的总体背景去奢谈历史文化,无异于缘木求鱼。
  • 永远不要随意假设

    永远不要随意假设

    本书讲述了一个马来西亚人的生平故事。该书作者由一个华人商贩发展成为马来西亚现代企业家的经过,从他的人格和成就角度说,象征着马来西亚在过去的80年里,从一个封建殖民社会发展成为如今的多民族现代化国家的成功历程。
  • 灤陽錄

    灤陽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级公子在都市

    神级公子在都市

    李长林是大秦帝国年代国师徐福的弟子,万里长城、阿房宫的首席设计师。他奉师命前往未来击杀太阳国日照大神,期间却因为王翦的突然出现而在穿越中发生变故,导致肉身被毁,从而穿越到因意外身死的现代人李长林身上。由此,警花成了他的护草使者,千金女成了他的财务总管,女总裁成了他的投资顾问。而他的未婚妻,竟是……
  • 彩钻之争:绝情老婆辛苦了

    彩钻之争:绝情老婆辛苦了

    商界狙击手沈亦菲有两大克星,妹妹和丈夫。权势、金钱、容貌,全天下的人倾其一生都求之不得的,她沈亦菲却唾手可得。可是……恋了两年的男友却和妹妹爱得要死要活,怎么整?好吧,她换人。可是……丈夫乔纪霆总是有事没事想怼死她,怎么办?丈夫还能换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亡灵再现的卧室

    亡灵再现的卧室

    本集19篇小说,均以猎奇搜异见长:青天白日,人们怎么会在众目睽睽下,齐齐地亲眼看到死去了的亲人的形象?深更半夜,独居山野小屋,是谁一次次在门外敲门?又是谁整夜就在你的床底吭吭地咳个不停?《天才小黑客》《送你一只间谍手机》《家庭电脑警察助理》等篇,更是综合了当今网络时代的崭新元素,给当代少年朋友提供了展现智慧的舞台,从而使本集集中展现了发生在中小学生中传统与前卫、科学与迷信、古老与新潮激烈冲撞下的生存状态。
  • 休夫娘子(结局+番外)

    休夫娘子(结局+番外)

    什么?!她的订过娃娃亲的未婚夫竟然要娶当朝公主成亲了,她怎么办?好办,退亲!反正她连那人长得是长是短?是圆是扁?是美是丑都不知道哪?退了算了。咦?她不是已经退亲了吗?怎么一觉醒来却身在楼府,而据说,她成亲了?!据说她的亲亲相公正是她的未婚夫!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她啊。既然协议成功,她决定留下来做他的挂名娘子,但是他?他竟然要纳妾,纳的还是青楼名妓!好吧,成全他。没想到他这么为他着想,她掩着心伤为他操办,他竟然不领情,冷落她不算,还误会她!生气,生气,气愤难平,留下一纸休书,把他休了……她竟然要退亲?!有没有搞错,他可是京城名媛挤破头想嫁的人哎,不行,一世英名不能因她而毁,她既然和自己订了亲,就得做他的娘子,不管她愿不愿意。她怎么没有一点儿做他娘子的自觉哪,不但对公主向他投怀送抱视而不见,连他要纳妾她都爽快答应了!这也罢了,她竟然弄掉了艳舞和他的孩子!她还要休夫!他怎么可以放过她?但是她竟然没听他的话乖乖回府,她竟然逃走了,不如所踪,他发誓一定要找到她,爱她,折磨她,直到她完全成为自己的女人……各位亲亲,很抱歉文上架了,如果亲们愿意继续看的话。下面是有关VIP阅读的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参照看下。进入红袖首页:http://m.wkkk.net/一、注册后在个人管理中心充值就自动成为VIP用户。二、红袖币是指通用红袖网站的一种虚拟货币,其计量单位为:1元人民币=100点红袖币。它可消费红袖上所有需要收费的服务。每消费一次,红袖系统都将扣除相应数量的红袖币。三、充值步骤是:登陆个人管理中心后点击“VIP用户充值”,输入您要充值的用户名。四、VIP作品的阅读价格根据会员等级划分:初级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3元/千字(即3点红袖币/千字);高级会员和至尊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2元/千字(即2点红袖币/千字);不足1点红袖币的零头忽略不计;已经订阅过的章节再次阅读时不需要再次付费。五、充值的红袖币可以转化为积分,人民币1元相当于100点红袖币,也即积分1000分。目前,积分可以兑换一些特殊项目的服务,但积分无法直接转化为红袖币。亲们可以去这个网址看看VIP相关的事项:http://m.wkkk.net/help/m.wkkk.net
  • 发现滨海(下)

    发现滨海(下)

    1938年4月,国民党第69军新编第六师高树勋驻进了莒县。此时,日军为了参加台儿庄会战,从莒县、沂水、日照等地撤离。一批共产党员进入新六师工作,新六师开始受到尊重。当时的莒县,是国共两党关系最好的时期,此时,以新六师与国民党莒县政府的名义,开办了莒县战地干部培训班。训练班主任路雨亭是共产党员,他与国民党县长许树声是同学,所以就担任了莒县游击队的政治部主任。当然,许树声并不知道他这个同学是个共产党员。军事训练在新六师受训。讲课的是政治部主任钟辉,他讲红军长征,讲过雪山草地,大家都听呆了,下课后找关于红军的书看。
  •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强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仅仅经过三位开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国”自立,在欧洲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鼎盛时代的奥斯曼帝国,为欧亚大陆的政治地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随着世界现代的降临,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站上历史变革的潮头,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国、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与东方强权奥斯曼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奥斯曼军队再度围攻维也纳遭遇惨败;182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同时期的埃及也自立门户。此后,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中东和非洲领土上陆续分裂出二十多个国家。其中很多国家迅速沦为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最终,奥斯曼帝国本身也在“一战”战败后倾覆。六百年世界帝国的历史成了被人怀念、叹惋的过去,而现代土耳其以一个共和国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篇章。在土耳其的跌宕国运中,中国读者能找得到祖国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国际现状的根源。那段帝国时代是欧亚两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不可磨灭、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
  • 仙都志

    仙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