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5700000012

第12章 上海的白俄(2)

中国官员的办事效率极其低下,北京政府早已将遣送德国人回本土的指令下达,地方官员却迟迟不肯执行。鉴于此,德国人将他们的所有行李搬出租界,寄存到租界之外的中国其他地方,在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这种事情发生的缘由是:中国的地方官员压根儿不听从北京政府的指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在上海居住的人,尤其是中国人,并不赞成北京政府将德国人赶走的做法。于是,直至一战结束又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德国人才离开中国,返回本土。一战结束后,德国人被赶出中国,对此德国人愤愤不平,甚是难受,德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刊物和德国本土的报纸杂志都刊登了许多关于他们这种心境的文章。那时,在德国有几本畅销书受到人们的追捧,它们都是依据此种貌似不合乎常情的遣送所写的,其中包括一本小说。德国人对遣送事件的不满情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致使二战爆发后,作为日本盟国的**德国在上海恶意报复,横行一时。

当时,中国政府很不乐意对德宣战。然而,在这之后不久,中国政府惊奇地发现:对德宣战是大有裨益的,北京政府不仅可以收回德国享有的治外法权,还可以没收德国财产及德国人经营的公司、行号和各种不动产,其中德国财产包括几家金融机构。中国政府接受了外滩的德国俱乐部和银行,分别交给中国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管理。此外,法国人抢占了德国置办的位于法租界的一大块土地——它是德国人用来新修乡村俱乐部的——并将它交由法国俱乐部经营。在南京路上,有一家有名的德国药房,美国的德拉威公司将其抢来,变为美国公司。从那时开始,美国国旗便飘荡在这家药店门口。不过,里面的药品依然按照原先的样子布置,人手也是原来的,并未做任何调整。听人们说,这可是一位机灵的美国律师的创举。

然而,在上海的国际圈子里最精彩的一面,不是跟德国人交涉,而是与美国人之前的一个盟邦的交往。在1918年或1919年冬天的某天,有一个消息传来,扬子江口外来了几艘神奇的轮船——数英里之外便是上海。听到这个消息,我立即租了一艘游船,开往扬子江口。那着实是一个神奇的舰队,舰队的船只用油漆涂得乌黑,从小型战舰到拖船,无所不包,大大小小加起来大约有30至40艘,其中包括两只破冰船,它们体积颇大,功率也很大。

看到如此壮观的舰队,我兴奋极了。于是,我向船长说,将我们的游船靠近一艘大型战舰。船长按我的吩咐,靠近了一艘大型战舰。就在这时,船上的一位军将看见了我,于是他走到船尾,用俄语与我交流。我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只好跟他打手语,表明我想上他的船。几经周折,他终于搞清楚了我的意思,并答应了我的请求。在水手的帮助下,我先上了跳板,而后经由梯子抵达那艘战舰。当时,江风很大,扬子江的洪波巨浪一阵儿接着一阵儿,非常凶险,令人胆战心惊。

我来到战舰上,四处走动。与此舰队本身相比,我认为舰队上的景观更让我觉得奇特。只见舰队的甲板上堆砌了各种各样的家庭用品,小到锅碗瓢勺,大到婴儿床,无所不有。比较搞笑的是,这时一位俄国母亲将孩子的尿布拿到炮筒上去晾,这个炮筒直径为五英寸。后来,一辆美国汽车进入我的视线,它差不多是新的。据说,汽车的主人是一位美国人,不幸的是,他于西伯利亚探险的途中遇难了。

过了好一会儿,此艘军舰的船长给我找来了一位懂点儿英语的官兵,从他那里我了解到斯达科指挥着这支舰队。这位官兵还说,斯达科是海军上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被沙皇任命为司令,指挥着俄国的远东舰队。就在此时,船长插嘴说道:从海参崴航行时,我们带了大量的食品;如今,那些食品已经快没了,我们急需补给品。我与官兵的谈话因此中断。船长补充说:“我们从海参崴起航时,恰逢布尔什维克政党攻占海参崴的前夕。”当我问及船上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妇女儿童时,他解释说:“他们大多是官兵的家眷,为了远离布尔什维克政党的残酷统治,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这些平民才背井离乡,随军远行。”据说,途经上海时,斯达科海军上将本来打算将大部分平民送上岸,并把它们安顿在那里。悲惨的是,上海市政府拒绝了他的请求。不过,事情发展到后来,这些俄国平民大都趁夜悄悄登陆到了上海。

随斯达科海军上将远征抵达上海的俄国官兵及其家眷,成为相继而来的俄国人的带头人。在他们之后,大批的俄国人涌入上海;这些人来自俄国各个地方,最西至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与一些保守的城市相比,上海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城市,前来的外国人不需要拥有护照和签证,因此大批俄国人蜂拥而至,几年以来都是如此。对此,政府束手无策。这些前来上海的俄国人或坐火车,或乘轮船,不过大多身无分文。那时,从俄国到上海的火车很多,轮船也比比皆是,俄国人可以坐任何一趟火车,搭乘任何一条从北边来的轮船前往上海。这些前来上海的俄国人,贫贱至吉卜赛乞丐,高贵至沙皇贵族,囊括了俄国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流浪时,那些富裕的俄国人携带了各种珠宝,这些珠宝是他们将财产变卖换来的。抵达上海后,这些人入驻豪华的旅馆,在那里坐吃山空,过着奢靡的生活。珠宝在上海当铺比比皆是,常常有爱好珠宝的人将这些稀有的珠宝以低价买进。这些珠宝中不乏俄国的本地货,其中既有珍稀的品种,又有略逊一筹的宝石,这种宝石源于享有盛名的乌拉山宝石矿。

对于到底有多少俄国亡命徒抵达上海这个问题,没人知道确切的答案。然而,如果按一般的算法统计,大约在25000~50000人之间。大部分俄国亡命徒均是身无分文,难免时常忍冻挨饿。为了避免悲剧事件的发生,上海的慈善机构大发慈悲,在部分市区广泛地设立施粥厂。如此,这些俄国亡命徒不至于因长期忍冻挨饿而丧命。

俄国亡命徒中不乏军人,大多是哥萨克人,他们曾在沙皇军队中服兵役。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这些军人始终对沙皇忠心耿耿。他们多数携带父母妻儿,一路仓皇而逃,从俄国到蒙古,最终逃到东北。俄国逃亡者既包括俄国乡下人和小城镇的居民,也包括曾经的大地主和大商人,不过前者占了很大的比例,后者只是零星的几个。由大地主、大商人到难民,可谓是身价大跌。由于俄共的缘故,俄国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寄居他国,倚仗外国人的接济过活。因此,这些俄国人不分尊卑,不分资历,无一例外都痛恨俄国共产党。先前,上海只有五六家人是俄国人,大批俄国逃亡者的前来改变了这种局面。那五六家俄国人除茶叶公司的老板外,就是与俄国亚洲银行有关的人士。不过,这些茶叶公司的老板是主流,他们都很富裕。俄国亚洲银行在上海外滩设立了一家分行,在其设立的众多亚洲分行中,上海分行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大楼。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蜂拥而至的俄国逃亡者并没有长期成为上海市的负担。相反,他们在上海有了立足之地,而且迅速站稳了脚跟。这些哥萨克军人要么成为保镖,要么成为门卫。那时,中国的大商人相当有钱,敲诈和谋害大商人的事时有发生。鉴于此,大商人纷纷雇佣哥萨克军人作保镖。因为诸多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上海的金融机构、公司也聘用哥萨克军人作夜间门卫。后来,公共租界干脆组织了一个俄国志愿兵团,这个兵团成为国际志愿兵团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维护上海治安。

那时,在有关方面的帮助下,数以百计的俄国妇人开起了时装店、女帽店和美容店。许多杂货店在上海出现,商品琳琅满目,小到针线,大到婴儿车,无所不包。这些杂货店由俄国人经营,其祖先大多是犹太人。当时,俄国饭馆遍布大街小巷,每条街上至少有一两家。值得一提的是,法租界的俄国饭馆最为密集。在俄国饭馆开设后,俄国菜开始出现在上海。不久之后,俄国菜便在中国人和其他外国人之间流行起来。在俄国亡命徒的努力下,他们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上海的西方白领和中国人无不对他们刮目相看。

上海的男人向来居多,不能不说上海是男人的天下。这些居住于上海的外国人多数是单身,于是数不胜数的恋爱在此酝酿,由此无数的国际联姻诞生了。那时,美国海军陆战队驻扎上海,其官兵也参与了国际联姻。一次,我与陆战队的牧师聊天,当我问及他这些异国恋人过得是否开心,他说:“如同别的婚姻一样,官兵们的婚姻生活很美满。”从说话的语调判断,他说得很牵强。

后来,俄语受到上海人和其他外国人的欢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非常流行。由此看来,当时俄国人在上海影响颇大,以至于上海的俄国人想用这种影响力来制造声势,从而干涉上海事务。我刚到上海之时,在上海是寻不到俄国教堂的踪影的。谁也不会想到,10年之后,即大量的俄国人逃到上海后,屹立于上海的俄国教堂已达到12座,其中不乏宏伟壮观的;这些教堂专为俄国希腊正教信徒设立。如此多的教堂设立之后,我意识到俄国人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我曾访问过好多俄国家庭,无一例外,所有的家庭每个屋里都悬挂着圣像,挂像前是香炉,香炉里的油灯永远明晃晃的。每逢圣诞节和复活节,俄国人都要举行礼拜,形式多种多样,场面非常壮观。那时,上海的多数外国人都会前去围观。

同类推荐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这是一个属于孙权的帝国,也是一段属于东吴英雄的历史,这段历史,看似熟悉,其实十分陌生。
  • 大夏王侯

    大夏王侯

    七年前,北蒙王庭一位名为凡聆月的女子横空出世,短短七年,统合朝政,千年无敌的大夏皇朝面临着千年来最大的威胁,就在这时,夏宫里走来了一位腼腆的少年郎……
  • 温故(之八)

    温故(之八)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每年出版四辑。《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本书表达了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历史的投影有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的渺然足迹,近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
  • 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197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实现伟大转折的一个重要年头。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上,在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上,1978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特别是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此前20年来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经历20年曲折探索,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一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从此开始了。
热门推荐
  • 心如明镜爱如城

    心如明镜爱如城

    她爱他入骨,卑微如蝼蚁,他却不屑一顾。惨遭陷害,他见死不救,抱着另一个女人离开。而她和肚子里的宝宝被活活烧死。“封墨城,如果有来生,我不会爱上你!”重生归来,曾经的软弱包子,脱胎换骨。第一件事,就是远离他。她率先出手,拿出照片:“我昨晚跟别的男人在一起,这是我背叛你的证据,后会无期!”男人漫不经心地摁灭手中的烟,拿起照片,淡定优雅:“嗯,把我拍的不错。”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一碗阳春面》《伊莎贝拉的蓝勋章》《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穿过风雪的音乐盒》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乱起萧墙》是《康熙大帝》的第四卷,着重描写了康熙选择皇储及诸皇子为争当皇储而互相倾轧的事。 康熙晚年出现了许多弊政。如官吏们贪脏枉法,冤案迭起;皇亲旧勋们借支库银,国库亏空;田赋不均,土地高度集中。康熙曾派人多次清理整顿,皆因皇太子胤懦弱无能,贪色好淫,不谙政务,忙于党争,只好半途而废。康熙对此十分不满,不得不将他废黜,以后又立,再立再废。众皇子趁机作乱,拉帮结党,争当皇太子,以致引起兄弟阋墙。康熙后来索性“放鹿中原”,任其相互逐鹿。四皇子胤一向待人刻薄,人称“冷面王”,由于谋士邬思道的指点,他在革除弊政中,政绩显著,被康熙选中。康熙立下谴诏:传位于四皇子,即为以后的雍正皇帝。
  • 餮仙传人在都市

    餮仙传人在都市

    美食评论家古争被餮(tie)仙选中,成为都市餮仙传人,在餮仙令器灵的种种考验之下,提升自身,最终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食仙。(古争:“仙界对食材也划分了等级?地球上最好的食材只是普通级别?你让我用现有的食材做出最高级别的美食,器灵你出来,我绝对不打你!)
  • 散文(2016年第12期)

    散文(2016年第12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篮坛英雄

    篮坛英雄

    因身材受限的篮球天才中学生应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药王传人的医学秘籍和药丸,从此走上了一条称霸篮坛的应雄之路!从CBA到NBA,从边缘人物到核心,不一样的篮球人生!总冠军、得分王、MVP、NBA中华队……应有尽有!
  • 夜之国的库帕

    夜之国的库帕

    作品五度入围直木奖 在日本人气比肩村上春树、东野圭吾。你想去旅行,你向往远方,然而回不去的地方是家乡。所以,听猫咪的话,现在就回家吧!
  • 治安管理与执法监督

    治安管理与执法监督

    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而事实上,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百姓不懂法。为了让老百姓知晓哪些行为是治安违法行为,本书以浅显生动的语言,精选大量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案例,系统讲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治安违法行为。目的在于提高老百姓的守法意识,避免违法行为,并能利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 揭开难解的重重谜团

    揭开难解的重重谜团

    本书紧紧围绕生活中人们身边的科学,以及青少年普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涵盖了物理、化学、植物、动物、人体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能够使广大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中,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拓宽知识面,增强科学意识。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纯备德禅师语录

    纯备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