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冷风肆意呼啸。山头枯干的树枝摇摆着,城头的旗帜猎猎作响。和州西门大开,一面鲜红的大旗从城门挺出,旗上大书“朱”字。朱元璋跃马而出,大队红巾军紧随其后,向城外的元兵冲锋。
元兵围困和州已经十多天了,红巾军每天只是缩在城里,从不冒头。元兵以为红巾军已经被他们吓得发抖,不敢动弹,在城里等死了。他们的任务只是包围这里,等待迎接最后的胜利。哪知,朱元璋居然开城冲出。
朱元璋虽然起步很晚,但近来他连胜元兵,贾鲁、脱脱都在他手里吃过败仗,所以名声大振。围城的元兵基本都知道朱元璋这三个字,也都从传说中对他的相貌有了一定了解。此时,看到“朱”字大旗冲出来,而大旗下的那张脸,正是传说中的朱元璋那张特别的面容。
元将正在大帐里大饮马奶,接报后大叫:“不要放走朱元璋。”言毕,他丢下奶囊,传令把大军都调往西城,务必把朱元璋一举擒获。
朱元璋看到敌人越来越多,自己麾下的士兵虽然奋勇拼命,但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不断地倒下去。打了半个时辰,连旗手都倒下了。汤和一见,急忙冲上前去,接住就要倒下的“朱”字大旗,然后一手举旗,一手挥刀,向前猛冲,尽管此时已浑身是血,但却全然不顾。
周德兴对朱元璋说:“咱们撤了吧。再深入下去,只怕退不回来了。”
朱元璋道:“不。我们越深入,徐达那边的收获越大。”
元兵看到朱元璋的兵越杀越少,都兴奋异常。红巾军看到朱元璋等人都冲锋在前,也都拼了老命。双方都杀红了眼,战场上血肉横飞,杀声震耳。
元副将哈哈大笑。他想,只要再打一个时辰,朱元璋身边就什么人也没有了。到时候就算朱元璋再厉害,他今天也得认栽了。
正得意间,有人来报:“将军,大队红巾军从城东杀出,已经逼近大营。大营没有什么部队,请赶快回去救援。”
徐达率着大军直向元兵大营杀去,沿途遇一队元兵拦截,但只几下就被徐达干掉。徐达大喝:“咱们尽快杀进元狗大营,镇抚那边就平安了。”
守在大营的元将,听到前头人声嘈杂,忙出来看,但见红巾军士兵已经迎面杀来,这才知道中了朱元璋的声东击西之计,慌忙丢下马奶酒,随手抓起兵器,对着门外的红巾军砍杀。哪知,砍过去之后他才发现,抓在手上的居然是一根羊骨头,不由大叫苦也,把羊骨头丢到红巾军士兵的脸上,抬腿就跑。
徐达带着部队把元兵大营狠狠地扫荡了一把,缴获无数。朱元璋看到敌人撤回去救大营,不由大喜,下令追击,大获全胜。朱元璋、徐达收兵回营。经此一役,城外元兵不敢再嚣张,城里的红巾军士气高涨。
不久,那个元朝丞相脱脱被搞了个冤假错案,不得不下台。高层权力重新洗牌,其他战略也重新调整。于是,围困和州的元兵也宣布撤退。
元兵一走,朱元璋正要跟大家商量向东进军的事宜,突然有人来报:“又有大批部队向和州而来,人数至少几万。”
朱元璋大吃一惊。元军好不容易退走,部队还没有得到休整,敌人又杀了上来,这可如何是好啊?正郁闷间,又有人来报:“孙德崖,孙元帅来见。”
朱元璋一听,又是一怔:“他来干什么?他一向对我恨之入骨,现在居然要来见我?而且还带着大军前来,到底要干什么?”他问徐达和李善长,两人也都摇摇头,不知这个姓孙的要做什么。
李善长道:“既然他来了,咱还是得见见,听听他要说些什么。”
朱元璋道:“也好。如果他真的要跟咱们打仗,咱也不怕他。只是咱们都是红巾军啊,自己人打自己人,总不是一件好事。”
言毕,他带着徐达和李善长出来。
孙德崖早坐在那里等着了。但见孙德崖坐得很老实,全然没有往日的气焰。朱元璋心里又大为纳闷:“难道是濠州失了,他带着部队前来投靠我?可近来元兵并没有什么军事行动啊;或者元兵搞了个闪电战,拿下了濠州?濠州要是有失,红巾军的事业可就麻烦了。”他转头看了看徐达和李善长,两人也是一脸狐疑。
孙德崖看到朱元璋来了,便站了起来,道:“元璋啊,好久不见。”
朱元璋拱拱手道:“孙元帅驾到,也不事先告知一声,好让我们去迎接啊。”
孙德崖苦笑了一下,道:“我这次来,实在是不得已啊!”
朱元璋道:“不知元帅有何事?直说不妨啊。”
孙德崖道:“现在濠州的粮草已经告罄,特来贤弟处就食。”
朱元璋一听,心头一松,暗道:“原来是来讨饭的。”便道,“和州是元兵的存粮之地,这里还有些粮草。这样吧,和州城不大,孙元帅的部队就先在城外安营。粮草之事,我们再解决。”
孙德崖一听,不由大喜过望,道:“我就知道贤弟不会不管我们的。”
朱元璋让李善长把粮草分给城外的濠州红巾军,然后陪着孙德崖在城内走走。而他则亲自到城外去慰劳濠州来的弟兄们。
他每到一个营房前,大家都出来看。这些濠州兵长期以来都在濠州城里住着,但都知道有朱元璋这号人。而且有的还跟朱元璋一起打过仗,所以见到他都很亲切。
朱元璋也大是高兴,不断地对大家拱手。红巾军举事至今,虽然大家都奉韩林儿为主,打着小明王的旗号,其实基本都是各干各的,既没有联合进攻过,也没有互相帮忙过,都各自为战,然后自生自灭。此前张士诚被脱脱围攻,很多红巾军势力只作壁上观,却不出来施以援手,弄得张士诚大败一场;以前濠州被围,也是靠着自己的力量脱险,并无人相助。
而濠州城里的红巾军头领也秉承了红巾军的这些传统,各顾各的,几大派别泾渭分明,除了搞内讧很努力外,面对敌人都一声不吭。朱元璋深知,长此以往,红巾军必然完蛋,所以他很想趁着这个机会,把濠州、滁州两股力量团结起来。因此,他要跑遍整个军营。
可正当他和孙德崖的副将高三握手言欢时,却有一名士兵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大叫:“不好了,不好了……”
高三道:“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
士兵偷偷瞥了一眼朱元璋,道:“咱元帅在城里……在城里给抓住了。”
高三一惊,道:“是谁抓的?”
士兵道:“是滁阳王抓的。”
朱元璋一听,道:“什么?大王来和州了?”
士兵道:“是。你一走,他就进城了。”
朱元璋暗自叫苦不迭,他相信郭子兴是会做到这一步的。他正想跑开,可孙五四却已大叫:“把朱元璋抓住。他们不放老子的父帅,咱就砍了朱元璋的脑袋。”
这时那些亲兵听说孙德崖被抓了,也都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和州的部队是要向他们开刀了,因此都扑了上来,把朱元璋摁倒在地。有人拿过绳子,一下就把刚才还带着一脸亲切笑容的朱元璋捆了个五花大绑,每一圈都结结实实,绳子都咬进朱元璋的肉里了。
朱元璋想不到事态居然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但他知道,郭子兴不但恨孙德崖,也恨他;不但想杀孙德崖,也不想让他活。现在郭子兴抓了孙德崖,肯定想一刀砍下去,哪会管他朱元璋的死活?他叫道:“你们把我放回去,我教大王把孙元帅放回来。”
孙五四冷冷一笑,道:“你当我是三岁小孩?放你回去?告诉你,我们看不到父帅,你就得人头落地。然后我们进攻和州,把郭子兴也砍了。”
朱元璋正待说话,孙五四已经撕下一片衣襟,把朱元璋的嘴塞住。朱元璋只觉得一股恶臭之气涌进喉头,差点就要吐出来。他只得恨恨地瞪着孙五四。孙五四也瞪着血红的眼,死死地盯着朱元璋。他觉得光这么对瞪着,一点不爽,又拔出大刀,压在朱元璋的后颈上——只要一用力,朱元璋的人头就会轰然落地。
和州城内,徐达和李善长心急如焚。他们找到郭子兴,说:“大王,朱公子被孙五四扣了。”
郭子兴道:“他为什么要到城外去?”
李善长道:“他本是去安抚濠州兵啊,哪知大王会抓孙德崖?”
郭子兴道:“那现在如何是好?”
徐达道:“只有跟他们谈判,双方一起放人。”
郭天叙道:“无论如何不能放孙德崖。”
徐达道:“你不放孙德崖,他们同样不放朱公子。然后他们会打进和州来。现在他们城外的兵比我们城内的还多。”
郭天叙不作声,望着郭子兴。郭子兴很恨孙德崖,也曾经很不爽朱元璋。可是,最近这段时间他终于想明白了,要是没有朱元璋,他早就完蛋了。那时孙德崖只敢侮辱他一下,而不敢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完全是因为怕朱元璋。这些天来,他们缺粮断炊,又被元朝大军围困,全靠朱元璋奋力支撑危局,一次次化险为夷。现在他虽然拥有滁州、和州,也有粮草可用,但困难还是存在的,局面并没有全部打开,还得需要朱元璋。所以,还得放了孙德崖。于是,他朝李善长点点头,道:“咱们想办法把朱元璋救回来吧。”
这时,城外有信使进来,要求用朱元璋换回孙德崖。郭子兴在信上签了字,同意换人。可信使又进来,道:“你们先放人吧。”郭子兴坚决不同意。
徐达道:“这样吧,我随你去城外去当人质。你们把朱公子放回来,我们这边再放孙元帅。”孙五四同意徐达的方案。
徐达跑到城外的兵营里,看到朱元璋被捆在那里,他对孙五四道:“把我捆起来,把朱公子放了。”一个亲兵跑过去,用刀把捆在朱元璋身上的绳子割断。
朱元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徐达道:“你怎么来了?”
徐达道:“你先回去吧。”
孙五四把朱元璋一推,喝道:“快给老子滚回去。你要是不放老子的父帅回来,老子就砍了徐达的脑袋。”
朱元璋一听才知道,徐达是来顶替自己当人质的。他向徐达望了一眼,徐达朝他点点头。朱元璋向门外走去,翻身上了马。
这时,郭子兴已经把孙德崖放开,二人正坐在大厅里。见到朱元璋回来,郭子兴和孙德崖都松了一口气。朱元璋对孙德崖拱了拱手,道:“孙元帅,误会了。现在我送你出城。”说罢便带着孙德崖出了大厅,让他上了马,出城而去。
不一会,徐达也回来了。朱元璋握着徐达的手,望着徐达的脸,眼里潮湿,道:“谢谢你了。”
徐达哈哈大笑:“哪能说这样的话?红巾军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啊!走,见大王去。”
朱元璋拉着徐达的手,回到大厅,但见大厅里的人都面面相觑,却不见了郭子兴和郭天叙,忙问:“大王呢?”
李善长道:“大王走了。”
朱元璋道:“他还说了什么?”
李善长道:“他什么也没说。”
朱元璋一听,不用再问也可以想象出郭子兴离去时的情形。这个脾气火暴的滁阳王肯定是怒气冲天而去,那张脸肯定已经气得变了形。朱元璋长叹一声。他虽然多次受过郭子兴和郭天叙的猜疑,不断地被两人夺过兵权,但他仍然把郭子兴当作自己的恩人,心里对郭子兴充满了感恩之情。这次他放走了那个让郭子兴恨得要死的孙德崖,郭子兴不气得当场吐血就已经不错了。
郭子兴没有当场吐血,但他回到滁州之后就吐血了。他“哇”的一声,把一大口黑黑的血吐出来,弄得自己从胸口到脚尖都血水淋漓。这一口血吐过之后,他脸白如纸。一个月之后,那张白纸一样的脸变得灰暗起来。之后他就只能躺在床上,一边咳嗽一边骂骂咧咧,连郭天叙也不知道他到底在骂谁。连续骂了几天之后,他终于不骂了。
郭子兴就这样郁闷地死了。郭子兴一死,郭天叙很悲痛。
朱元璋正在与李善长和徐达说话,手里还端着一杯水。汤和从外面过来,拿着一张纸,对朱元璋道:“滁阳王,滁阳王他死了。”
徐达和李善长一听,差点欢呼起来。可朱元璋手中的杯子却落在地上,摔得粉碎。他一愣之后,放声大哭。几个人忙劝他,但仍然劝不过来。
李善长忙叫左右:“快快给滁阳王设灵堂,全军拜祭。”然后对朱元璋道,“朱公子节哀顺变。人生世上,命由天定,滁阳王归去,咱们要做的不是放声痛哭,而是要承其志,灭胡虏。”
朱元璋抬起满是泪水的脸,道:“我也知道。只是大王对我恩深似海,今日突然归去,心头哪能不痛如刀绞?”
过了一个时辰,灵堂摆设完毕,朱元璋领着大家拜祭。拜祭之后,李善长道:“滁阳王是咱们的统帅,现在他归天而去,军中不可一日无主。咱们将如何是好?
朱元璋道:“看看小明王如何处置。”
徐达道:“应该由朱公子当新元帅才是。滁州、和州都是咱们打下的,这个小明王应该明白。”
朱元璋道:“小明王会有裁决的。”
没几天,小明王的谕旨下来了: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排名第三。
朱元璋看到这个排名,在那里呆了一下。耿再成他们早就大叫起来:“凭什么让郭天叙当元帅?现在滁州、和州都是咱们打下来的,两州的兵马也是咱们收编来的。咱不服!看来小明王也是个糊涂人。”
朱元璋一拳擂在桌面上,想大叫几声,但他最后闭了嘴,道:“现在咱们势力不大,仍然奉小明王的旗号,所以,对此咱不能有异议。”朱元璋虽然对郭子兴满怀感恩之情,但对郭天叙却一点儿也不爽。现在居然让他当郭天叙的手下,心头之气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