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长河里,如果你总是在意其他的选择,那么你会感到生活之中的烦恼越来越多,轻松愉快的心情离你越来越远,这其中的道理十分简单,因为你总是去烦恼上苍的安排,烦恼他人的选择,而对于最重要的自己的生活,却熟视无睹往往疏于打理,这样只会导致你的生活一团糟,力不从心无处下手解决。因此,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变得开心愉快其实很简单: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的事”,打理好“自己的事”。
现在再回头看南怀瑾先生这位朋友的为人处世,方能体会其人做人的乐趣和聪明之处,他既不忧愁老天的安排,也不为他人的选择烦恼不已,他选择不去计较,开心度过每一天。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超凡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生活如同一篇长文,每个人穷尽一生为编写好这部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也会有败笔,关键只在于你怎样看待。
人生永远不会完美
人自从一生下来,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就注定了每个人生都是不完美的。但是既然上天赋予人类生命,那么每个人的存在就自有其意义。
你是否也曾觉得人生的缺憾实在太多了?大多时候,你总是抱怨着“怀才不遇”“没遇到伯乐”“生活坎坷”,总是认为理想中的生活应当完美无缺,但是现实的生活中却只有失意和不顺心。“完美是种理想,允许你10次修改也不会没有遗憾。”这句话出自俄国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仔细想来确实如此,哪怕生命放在你面前重新再开始10次,你也没有一次会觉得完美无缺此生无憾。
南怀瑾先生曾在《缺憾的人生》里写道:“人生,永远是缺憾的,佛学里对这个世界叫作‘娑婆世界’,翻译成中文就是能忍耐许多缺憾的世界。本来世界就是缺憾的,而且不缺憾就不叫作人世界,人世界本来就有缺憾,如果圆满就完了。像男女之间,大家都求圆满,但中国有句老话,吵吵闹闹的夫妻,反而可以白首偕老;两人之间,感情好,一切都好,就会另有缺憾,要不是没有儿女,要不就是其中一个人早死。”
然而,人生的缺憾又何止感情,大到生死,小到升学工作,几乎每个时刻都会有一些缺憾。但是如果事情已有定论,那么就不要想太多,自然而然,不求甚多。就算世间所有事情都如你所想一般尽善尽美,那么也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随之而来。我们之所以总会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够单纯;有时往往不去刻意追求什么,不向生命去索取什么,不去给自己设置障碍,简单地生活,反而更容易得到幸福之神的青睐。
某个村庄发了大水,农民的妻儿双双落水,他赶忙跳进洪水,从波涛之中救起了他的妻子,却没来得及救孩子,于是孩子被淹没在滔滔洪水之中。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生。但是有人却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生。
哲学家听说了这个故事,感觉双方说得都有道理,觉得困惑不解,于是找农民答疑。农民回答,他救人时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的时候,妻子在他身边,于是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其实不得不说农民的选择是睿智的,当时的情况并不容许他进行过多思考和选择。只要他迟疑分毫,结果又会变成怎样呢?洪水袭来,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漩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而这个时候,农民却还在山坡上思考,到底救谁呢?最后的结局当然会是,谁都没有救成。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担忧增加,人们思考得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但是有时候生活很简单,只要抛开繁杂的念想,用最简单的心去看待,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因外在的影响而痛苦抉择,便会懂得生命简单的快乐。人生当中,许多时候,我们也像遇到洪水的农民那样,生命并不会给我们机会和时间来回对比进行抉择,这时候,你只需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随性生活便好。当然,这里的随性,不是指随便,而是顺其自然,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而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
生命如同一场球赛,即使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就算最差的球队也会有辉煌的一刻。生命中的缺憾正如丢掉的那些分数,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去计较失掉的分数,而是尽可能去拿更高的分数。而回头看看,那些丢掉的分数也正是一次磨砺与成长,如果没有经历过奋斗的痛苦和伤心的眼泪,那么我们就不会懂得如何去鼓励、安慰他人;如果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坎坷沧桑,那么就不会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体谅他人。失去了同情他人的心,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黯淡,就像漆黑的没有窗户的房间。
古人对此事早有先知,除了苏东坡先生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外,还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等。由此可知,人自从一生下来,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就注定了每个人生都是不完美的。但是既然上天赋予人类生命,那么每个人的存在就自有其意义。上天在赐予人们形体和生命的同时,也赐予了人们自由生活的权利。但是不要忘记,自然永远比人更包容,不能包容人的,是人自己。因此觉得有缺憾不完美的,也不是自然的原因,而是人的缘故。
试着换个角度看,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缺憾,才构成了人们对生活的无尽向往与怀念。缺憾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美丽。正是由于有了缺憾,才能使人生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忧伤和别样的美丽。毕竟,如果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那么看似再完美不过的人生也是苍白无力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完美其实就是一种完美,其实是缺憾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意义。接受不完美,是生存的智慧,是营造快乐人生的技巧。善于接受不完美者,必定会随处有缘,拥有幸福人生。
生命的重点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
生命的重点不在于你能在这个世间停留多长时间,而在于你想要什么,你能得到什么,又必须放弃什么。
《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中写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向,讳穷不免,求通不得,无以树业,无以养亲,不亦悲乎!人谓之不死,奚益!”也就是说,人一辈子忙忙碌碌,事业上却无建树,每天都疲惫不堪地工作,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希望摆脱穷困的境地,却找不到赚钱的方法;想要谋求显达、出人头地,却也无法做到……这难道不是悲哀的事情吗?人们都说这种人不死,活在世上又有什么用处呢?
实际上,虽然每个人人生的长度是差不多的,但是活着的方式却有千万种,有的人虽然还活着,但是他的精神已经衰竭。生命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活在愚昧无知之中,浑浑噩噩度过一生。这也正如庄子所说:“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南怀瑾先生也曾用《易经》中的一句坤卦如是总结:“无成有终”,这种人的人生还未看到成果,生命便已经终结了。
1948年的夏天,在炎热的小城街头,有一位绰号叫“鱿鱼”的小男孩,看着来来往往的路人,吆喝着“先生,来擦个鞋吧”。那时的他才3岁,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自己和家人不再挨饿,他管这叫作“零饥饿”梦想。
18岁那年,鱿鱼因为一次工伤丢掉了小拇指,却只获得了微薄的赔偿,这让他意识到,工人的生活没有保障,他要为工人争取利益。他的“零饥饿”梦想得到了升华,那就是让所有工人都能吃饱饭。于是他加入当地公会,开始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
45岁那年,鱿鱼创建了“劳工党”,在众多工人的拥护中,他成为工人领袖。在这过程中,他曾被捕入狱饱受折磨,然而这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每次的痛苦都让他更坚定自己的梦想,清楚自己的方向。同年,他高票当选联邦众议员。接下来,他又毅然参加总统竞选,可惜三次竞选均以失败告终。失败没有击败他,他反而在失败中冷静下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意识到只考虑工人阶级还是太局限,他应该将眼界再放宽一些。于是他再次调整“零饥饿”梦想,这次他要让整个国家的人都不再挨饿受冻。
2002年,鱿鱼终于第四次竞选成功。鱿鱼为国民推行了“零饥饿”计划,使93%的儿童和83%的成年人一日三餐都有食物果腹。四年“零饥饿”计划的成功实施,让他获得了总统连任。在他执政期间带领下,巴西也从“食草恐龙”成功变身为“美洲雄狮”,经济一跃成为全球第十大经济体。2010年5月10日,他因致力于消除贫困,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授予“反对饥饿斗争的全球冠军”的称号。
他就是巴西前总统卢拉,“卢拉”只是个绰号,在葡萄牙语里是“鱿鱼”的意思,因他皮肤较白所以获此绰号。8年的辉煌政绩,卢拉赢得了人们的信任,直至卸任,其支持率仍然高达87%。
卢拉的一生可谓是不幸的,幼时饱受饥饿贫穷,靠擦鞋度日,年轻辛劳工作,身为工人生活却无保障,连妻子怀孕生病都无钱医治,还曾被捕入狱饱受折磨。而等到中年,更是在竞选总统中连战连败。但他并没有被这些所击败,对他来说,他虽然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但他可以控制生命的宽度。其实在生活之中,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像卢拉一样遭遇那么多困境与不顺,只要你用心想一想,现在的你没有遭受饥饿贫穷的折磨,也没有在狱中困苦不堪无法自救,更没有遭遇连番生活的不幸,那么,这样的你已经拥有莫大的幸运了,你还需要抱怨什么呢?好好把握每天生活的机会,不要等到时光消磨殆尽的时候,才意识到平凡幸福的重要性。
但凡历代君王大多都致力于长生不老,就算是我们,也曾设想过长命不死吧?但是如果真的得到了,那又有什么用呢?假设你能活一万年的话,那么和你现在只有几十年的寿命的区别在于,你要多等一万年才能死,虽然你形体的生命还存在,但是毕竟已经年老力衰,“其心与之然”,“心”已经随着身体外形变化,体能随着消耗也早已大不如前了。“可不谓之大哀乎?”这样的生命只有长度,没有宽度,毫无意义,这才是真正的悲哀之处。因此,生命的重点不在于你能在这个世间停留多长时间,而在于你想要什么,你能得到什么,又必须放弃什么。
你可以选择做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生活,或是选择被生活所奴役。当你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就会享受怎样的人生。但是无论你如何选择,是否放弃,都要想明白这样是否值得,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