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2800000003

第3章 制度的力量(2)

在洛克菲勒的托拉斯王国不断膨胀的同时,反垄断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一些人认为,垄断妨碍了其他投资人对市场的参与和竞争,导致了抬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和滋生垄断集团的超额利润。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一些州开始把矛头指向这个石油巨头。1891年,洛克菲勒被迫把公司总部从俄亥俄州搬到了新泽西州。但在联邦政府层面,反垄断法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施行。威廉·麦金利总统任职期间,大企业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发展,直到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1904年,罗斯福利用肢解北方铁路公司这一时机,发起了对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调查,紧接着标准石油公司被起诉。此后在经历了长达六年的诉讼过程之后,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了判决——标准石油公司必须在六个月内解体。此后,标准石油公司这个当时世界石油业的巨无霸企业被拆分成为几十个小石油企业。而现如今的洛克菲勒家族虽然依然富有,但是其辉煌程度远远不及约翰·洛克菲勒时代。

从洛克菲勒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垄断是一种快速攫取财富的不平等竞争手段,而这种不平等的竞争手段最先“谋杀”的就是公平性,当公平性受到损害的时候,垄断也必将受到社会的制裁。劳伦斯·彼得一直认为,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垄断,因为每一个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为的都是对市场的占有,而谁占有的市场越多谁就越容易引起垄断——因为垄断是遏制其他竞争对手发展的最有效方法。

现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环境都开始有序守法,但是垄断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劳伦斯·彼得说:“对于社会发展来说,现存的垄断依然是一种巨大的遏制力,垄断虽然集中了大量的生产力来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产品,但是这种有损公平性的竞争方式却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它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最终模式,而是葬送企业的一个错误发展模式,因而不管有多么大的利润诱惑,企业应该一直拒绝垄断经营。”所以说,现代企业如果继续坚持垄断式经营,那么企业最终的命运就是“死亡”。

在当前这个法制相对健全的市场上,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市场的监管力量都非常关注市场的公平性和守法性,哪怕出现任何一点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现象,都不会被容忍。但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很多的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想以正常守法的方式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总想着“耍小手腕”、“钻市场的空子”,甚至“钻法律的空子”来实施垄断,以达到自己盈利的目的。对于这种“钻空子”的企业,用劳伦斯·彼得的一句经典话来说就是——欺骗蒙蔽市场的人必将被市场所抛弃,甚至被市场摧毁。

由于垄断一直不能被彻底杜绝。为此,劳伦斯·彼得提出了以下这样几个有效杜绝垄断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健全市场法制,用强有力的法律监督来有效地杜绝市场垄断。

劳伦斯·彼得认为:现代市场竞争必须要求法律全面的覆盖,国际社会和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有效地健全市场的法制,对于垄断的企业和行业实施全方位的法律监管,必然会使得垄断现象大大减少。现代市场是建立在公平交易基础上的市场,倘若市场的公平交易基础没有法律的监管与保护,那么现代市场的根基不但无法稳固,而且会成为垄断的温床。所以,在现代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国际社会和相关的政府部门一定要努力加大对市场的法律监管,让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公共利润分配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市场更好地发展,并有效地减少垄断现象的发生。

第二个方法:加强政府市场监管职能,加强对市场垄断的监管与遏制。

劳伦斯·彼得提出,一个企业或行业的福利与工资过高,就会使该企业或该行业的生产成本增大,而这种因为福利和工资过高造成高成本的生产企业或行业,往往都是垄断企业或垄断行业。所以政府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对这种企业和行业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因为它们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甚至对社会的公平性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劳伦斯·彼得认为:政府是市场强有力的监督者和保护着,倘若政府部门不能尽快地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有效地加强对垄断企业和垄断行业的监管惩处力度,那么垄断现象便会在市场上泛滥。因此,劳伦斯·彼得要求相关的政府市场监管部门能够严格地对垄断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成本进行监管,同时政府市场监管部门要能够及时地披露市场上垄断情况的相关信息和制定出符合国际惯例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听证制度并严格施行。

第三个方法:努力促进市场机制优化,有效地减少垄断发生的诱因。

劳伦斯·彼得提出:垄断企业和垄断行业的特权均来自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市场要根除这种特权性质的不公平竞争方式,就必须尽可能地优化市场机制,以此来有效地消除市场上的垄断现象。同时,劳伦斯·彼得还提出,优化市场机制不仅仅能更好地抑制垄断现象的发生,也能够使得市场的各项资源的配置更加均衡,从而使市场上“孕育”垄断现象的各项诱因都失去成长的土壤,从源头上杜绝垄断企业和垄断行业的出现。

综上所述,只有控制垄断,从政策上和落实上真正杜绝垄断,企业才能公平竞争,只有维持公平,才能避免冲突,企业也才能在稳定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发展。所以,控制垄断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意识和行动都要比对手快一步

劳伦斯·彼得认为:“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是由于企业的制度不健全而导致的,但是企业的制度不健全却是由于管理者思维上的误区所造成的。”从劳伦斯·彼得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管理者要想让企业的发展走入良性循环,那么他们就必须彻底更正管理思维中的误区,弥补企业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以便能够使企业发展过程中遭遇风险的概率大大降低。

如今大多数有实力的企业都不缺乏精英型人才,而在管理层中更是人才济济,甚至可以用卧虎藏龙来形容。但是,劳伦斯·彼得却在研究这些大型企业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型企业中的人才都没有得到最好的利用,人才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而人才浪费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企业思维力下降,管理思维中出现缺陷,从而导致企业制度“漏洞百出”。所以劳伦斯·彼得认为,企业要想发展,第一点是不能浪费人才。

在大多数企业当中,造成“龙不腾,虎不跃”的原因非常之多,客观地来讲,企业的管理机制、领导的品质等都是造成人才浪费的重要原因。当然,从主观方面来讲,人才自身的思想、作风等问题,也是造成自身不能够被重用的关键。所以,企业只有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努力,才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人才浪费现象,并遏制企业管理制度漏洞的频繁出现。

在解决了人才资源浪费这一问题之后,弥补企业制度上的缺陷主要还是应该从减少管理思维上的错误来解决。换句话说,企业不能够更正管理思维上的误区,那么企业的制度缺陷将永远无法消除。劳伦斯·彼得认为,企业管理思维误区主要有三个:第一个管理思维误区——“等靠思维”使得企业的制度产生了很多缺陷和漏洞;第二个管理思维误区——“盲目自信”使得企业的制度产生了很多缺陷和漏洞;第三个误区——“本位主义”使得企业的制度产生了很多缺陷和漏洞。下面我们就仔细来看看劳伦斯·彼得对于消除这三个管理思维上的误区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

劳伦斯·彼得指出的关于企业管理思维的第一个误区——“等靠思维”使企业制度产生了很多缺陷和漏洞。

在目前的大多数企业当中,束缚管理者发挥潜力的主要因素就是“等靠思维”,这也使大多数企业制度弊病百出,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等靠思维”就是指,很多的管理者习惯于等待上司的指令、习惯,让自己的思维发散跟着上司的命令走。简单来说,这一类管理者的思维特点就是——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等靠思维”让这些企业管理者形成了这样的工作思维模式——上级这么说我就这么做,上级那么说我绝对不会这么做。上级将工作任务布置得细致具体,我就执行得细致具体;上级说得比较粗枝大叶,那么我就是执行得粗枝大叶。总之,这种“等靠思维”带给企业的坏处非常多,而产生“等靠思维”的主要因素就是害怕承担责任和缺乏创意性思考。长时间地在这种“等靠思维”中做工作,就会使这些管理者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对于管理工作的判断能力也大大下降,使其成为一个只会听上级命令而工作的“机械管理员”。

“等靠思维”带给管理人员的除了思维上的定势之外,最大的坏处就是使管理人员失去创造性——没有创造性的管理人员,只能让企业的发展陷入僵化的态势之中。所以,克服这种“等靠思维”就成为走出企业管理思维误区,消除企业管理制度漏洞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劳伦斯·彼得认为,消除企业中“等靠思维”就要求企业赋予管理者更大的空间,不要单纯地以业绩论英雄。当然,这并不是说明业绩就不重要,而是应该在追求业绩的基础上,给管理人员更大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的潜力发挥到最大,这样就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人才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是消除企业制度上的漏洞的有效武器,它们能够使企业和人才获得双赢。

劳伦斯·彼得指出的企业管理思维第二个误区——“盲目自信”使得企业的制度产生了很多缺陷和漏洞。

盲目自信的缺点存在于很多企业中,这一缺点使企业的发展思维受到束缚,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一般而言,企业中的盲目自信都出现在中高层管理者的身上,他们手握实际经营的各项权利,同时个人的能力都比较突出,因此总是容易出现盲目自信的问题。这类人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恃才傲物,夸夸其谈,而这些缺点都可以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所以,劳伦斯·彼得说:“这样的管理者是最要不得的,他们可以让一个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走向覆灭,而且从来不认为是自己的罪过。”

在现代企业中,盲目自信的管理者可谓是企业发展的“毒药”,他们不仅会使自己的工作陷入困境,更可能给企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劳伦斯·彼得对于这些人的建议就是:“让自己变得谦虚一点,赶紧走出盲目自信的思维误区。”同时,劳伦斯·彼得认为,要让这些盲目自信的企业管理者走出当前的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感受到挫折。毕竟,失败是打击盲目自信的最有效武器。所以,当企业中那些盲目自信的人察觉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之后,他们才能够做出改变,使自己由企业的“毒药”变成真正对企业起积极作用的有用人才。

劳伦斯·彼得指出的企业管理思维第三个误区——“本位主义”使得企业制度产生了很多缺陷和漏洞。

“本位主义”也被称作“小团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就是指某些人不顾及组织利益只满足个人意愿的不正确思想作风或行为。很明显,本位主义者最大的特征就是缺乏大局观和大局意识,其思维和行动的出发点都是以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为中心,不论结果优劣与否都建立在局部利益的基础之上,因而只是维护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而忽视了集体的利益,最终为集体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更有甚者,不惜牺牲集体的利益来满足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此外,本位主义最大的错误就是工作中缺乏创新力,会导致工作陷入僵化状态之中。所以,劳伦斯·彼得批评本位主义者说:“他们没有理想,没有魄力,只想着自己的那一点事情,结果就是自己的那一点事情都没有做好,最后还影响到了整个组织。”

“本位主义”不关心全局,将自己的工作范围当作整个组织,这就使企业的发展很可能陷入一种不良的恶性竞争之中,企业中的各个部门都很少讲求配合,只为了本部门的最大利益,所以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企业的发展陷入非常恶劣的境地。众所周知,当一个军队要在战场获胜,就必须有部队去“吃肉”,也得有部队去“啃骨头”。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军队在战场上只想着去“吃肉”,而不想“啃骨头”,那么这样的军队去打仗注定失败。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克服“本位主义”,走出这一思维误区,才能够使企业走上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

劳伦斯·彼得认为,企业克服“本位主义”的最好方法就是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只有大家的合法合理利益都得到有效保障的时候,他们的“本位主义”理想才能够被彻底清除。

同类推荐
  • 王传福管理日志

    王传福管理日志

    王传福以高科技背景创办比亚迪汽车公司,从无到有,从电池到汽车,掘金新能源,获得了巨大成功。他独特的削减成本战略、专利规避战略、经营管理策略,皆为人所称道。《王传福管理日志》以“管理日志”的形式,用12个章节展开描述王传福在企业经营、企业战略、工业管理等方面的独特经验,其特殊的经营管理智慧对当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都极具借鉴意义。
  •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市场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营销经济学、人才经济学、民生经济学、生活经济学、情感经济学等多个角度介绍了经济学常识。
  • 世界500强全集

    世界500强全集

    世界500强企业选人、用人、育人的真实记录,企业管理者的科学管理依据,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实用工作手册,职场奋斗者的标准行为准则和求职应聘者的最佳指导工具。本书的特色在于将世界500强企业的用人理念、工作规范及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让你离梦想更近一步。
  • 中国老板沉思录

    中国老板沉思录

    古老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渐大放光彩,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勤奋智慧的中国人民,使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普遍不景气。中国经济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却在冲击中继续前进,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企业的集群化崛起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个助推器,而让企业走向世界的是充满非凡智慧的中国老板们。为此,在本书里,我们把中国老板的思想与智慧精华提炼出来奉献给读者,也奉献给世界!
  • 精明者这样管人

    精明者这样管人

    精明的领导者从坐上领导位置的那一天开始就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就与下属有了很大差别。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有的时候在思考同一问题时,得出的结论往往与下属差异很大。但不管怎么样,领导者在演好“上司”角色的同时,还要从下属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体会他们的感受。就是说,要用员工的心态去看问题,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然后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心。
热门推荐
  • 复仇宝宝

    复仇宝宝

    凤儿死了?她怎么会死?孩子呢?应该还没出世吧?为什么凤儿死了也不肯见我,她是一直不肯原谅我吗?不要以为婴儿体小、不会说话就可以任你处置,要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他们有一天也会幻化成复仇天使索命的……
  • 这届影后真难带

    这届影后真难带

    她一身丧服砸了渣男渣女婚礼,却被帝少掳去扯证,聘礼是萌宝一枚。婚后,高冷总裁大变身,宠得她不要不要的。“圣太太,我没有分房的打算。”“我们只是假结婚!”“刚好,我最擅长假戏真做!”【1V1,男女主身心干净。连载宠文《甜婚蜜妻:老公,超宠的》。完结宝宝宠文《新妻上任:隐婚老公,要二胎》】【交流群:248782032,敲门砖:书中任一角色。】
  •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 小川未明童话绘本

    小川未明童话绘本

    小川未明的童话语言凝练精简,水到渠成,思路开阔,烂漫而有生气,仿佛有一股生命力隐藏在作品中,绽放绚烂的光芒,在怀旧的乡愁气息和温馨的诗意生活中,充溢热情、正直、仁爱且温柔的心绪。在他的笔下,纯真的童心成为衡量人性的尺度,成就一种善的价值观。
  • 盗墓笔记之穿越笔记

    盗墓笔记之穿越笔记

    一个普通的女孩,意外穿越到盗墓笔记的世界,却发现,这里与小说并不相同……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她又会在这里经历什么?吴邪口中的神秘先生,最终能否让一切浮出水面?
  • 爱妃爱使坏:懒皇帝,你惨了

    爱妃爱使坏:懒皇帝,你惨了

    懒皇帝,知道你懒你小气你奸诈,可你不能欺压到我的头上来呀。我要反击!古乐儿仰天大叫。从此,皇宫鸡飞狗跳,再无宁日。他堂堂一个帝王,天下独尊,却老是在她的手中吃瘪,他不甘心,很不甘心!可为什么吃尽了她的苦头,他的心却在一天天沉溺……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我的26岁女总裁

    我的26岁女总裁

    公司小职员张天被安排送醉酒的女老总回家,从此开始,境遇大变,和野蛮霸道的女老总之间一切变得微妙而不可言喻,这一切都在不言中。一切又该何去何从……
  • 奥特曼之无限魔人

    奥特曼之无限魔人

    穿越到了奥特曼的世界,如何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生存,对于叶晨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变强。成为修罗·伽古拉,掌控并不变态但很有良心的系统,和一个很6的修罗圆环,叶晨觉得自己要走上宇宙人的人生巅峰了!
  • The House of Pride and Other Tales of Hawaii

    The House of Pride and Other Tales of Hawa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