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马(内地)
最近比较烦/最近情绪很down/每天看新闻都会很想大声尖叫/但脏话没用大家只会嫌凶/我改变自己发现大有不同
——吴莫愁演唱《改变自己》
不要怕/不要怕/无论严寒或酷暑/不要怕/不要怕/无论伤痛或苦难/不要怕/不要怕
——吉克隽逸演唱《不要怕》
这个时代给“8090”制造的落差显然有些大。在很多人眼里,我们这群独生子女,是幸福的小皇帝小公主,是被父母喂养大的一代。然而,当我们被抛进社会之后,社会却显现出另外一种面目,迥然于和风细雨,迥然于慈爱。我们期望着直挂云帆济沧海,到头来却发现现实是死水微澜。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资源被垄断,贫富差距被急剧地拉大;阶层固化,上升通道被堵塞;个人再努力,有时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外面的花花世界,看上去选择很多,却让我们容易选择焦虑,甚至无从选择……我们不甘,我们不服,我们要呐喊。可是,我们呐喊声很微弱。表面上,我们有很多表达渠道,但我们的声音往往不是被无意淹没,就是被有意覆盖。
80后够苦了,90后更惨。
曾有人将英国年轻一代称为“iPod一代”,“iPod”不是苹果iPod播放器,而是insecure(不安全的)、pressured(压抑的)、over|taxed(税负过重的)、debt
idden(债务缠身的)的缩写。这又何尝不是当今中国年轻一代正面临的严峻问题?
就是低到尘埃,
也要活出花样来序言我们又何尝不是“iPod一代”?
“在梦境的边缘中挣扎,在沉默的空气当中蒸发,当梦想在现实中推挤……”
有人选择了坚强。有人选择了歌唱。
在2012年度第一届《中国好声音》的最终PK台上,是两张90后的面孔,一张是长得很妖孽也很有“破坏性”的吴莫愁,一张是不太帅气的梁博,他们凭着自己对梦想孜孜不倦的追求,一路过关斩将,攀上了梦想的第一个巅峰。次日,我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写:“这是90后的胜利。在70后眼里,80后乖张叛逆。在80后眼里,90后无可救药。不过,当90后的吴莫愁和梁博站在《中国好声音》的最终PK台上,他们谁胜谁负已经不重要了。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演唱,为90后赋予了更多的正能量:我们也是有梦想的一代。”
只是,这些还不够。我注意到,在此前“4进2”的比赛中,吴莫愁选择了一首《改变自己》。可以说,这是90后唱给90后的心语,也是整个“8090”面对当今时代快速变迁中的纷乱与不安时,主动所作的自我宣言。
的确,脏话没有用,以暴制暴只会让世界更糟糕,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不如改变自己吧,你会发现结果大有不同。
改变自己,并不容易。在我主编的《一个人奋斗·独活与无法独活》①一书中,几位70后站在过来人的角度上,给了“8090”几声棒喝。棒喝其实不是敲打,而是顿悟。他们认为,独立、秩序、常识、尊严、绽放是当下新青年的五大关键词。在其中,我们说道:
我们首先得找到自我,认清价值才能张扬个性、独立思考;其次,个体认识有差距,所以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甚至国家或民族之间不一定完全协调,所以必须具有法制意识并尊重秩序;再次,个性在秩序规范下,我们还需要思考历史、眼观世界,这就是所谓常识——事实上,尊严也是常识的核心价值……进而,懂得社会常识、尊严之后,便是追求自我实现——个人的幸福花朵经历自我完善的全过程之后终将绽放——此时,世界因你而不同。可以说,这几大关键词在今天也不过时,如果我们对70后的棒喝抱以友善之心,不妨多听听。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奔赴三十而立的阵营,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们对自身的生存处境,以及如何改变自己,也会有更加清晰的理性认知。我们需要指点,却已不需要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
所以,我更想建议大家,不妨多听听80后对此又是如何发声的。
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无一例外都是80后。当然,你也可以将他们划分到1975—1985以及1985—1995这两个群体当中。事实上,不管如何划分,也改变不了他们共处同样的时代,面临着共同的遭遇以及有着共同的奋斗历程这一现实。和你我一样,这些作者也无一例外是草根出生。他们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奋斗,虽未必打拼出人生的新天地,但也多年未曾放弃。故此,他们幸福着你我的幸福,感受着你我的不安与焦虑。在这些作者看来,我们的确是失去安全感的一代人。
焦虑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的宿命。
但是我们真的就“无法独活”了么?
没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生活?
显然不是。
我们要变物质上的三十而立,为精神上的三十而立。
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三十还没权没房没法让自己喜欢的女人坐在宝马车里,我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精气神”。
我们需要:在这个浮躁时代里,不盲从,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别人的蜜糖有可能是自己的毒药。
做自己,别做别人眼里的自己。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再启蒙。启蒙并不是说把你认为自己掌握的真理——好像你觉得自己掌握的就是真理——灌输给别人。所谓的启蒙是一种出走,是一种引领人们看到别样生活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也许是不对的,但至少让你知道生活中其实是有别的可能性的——我们要善于发现这种可能性。
我们应该像NBA的林书豪那样,像《中国好声音》里的吴莫愁、梁博、吉克隽逸、金志文那样,对梦想从来不失去信心。朋友说,《中国好声音》以及其姐妹栏目《中国梦想秀》的成功,就是因为切准了这个时代脉搏,卖梦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缺少梦想的时代,但梦想从来就不曾过时。那么,在这样一个意志不坚定也容易让人意志不坚定的当下,我们应该正视人性中的柔软和懦弱,同时我们也应该淬炼它的坚韧度和硬度。有梦想就不要轻易放弃。
Just do it。
我们需要:有公共精神,不让自己彻底陷入自我的封闭空间。我们要积极地参与当下社会的公共事务,努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以及民主建设。随着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成长,个人对自我责任、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也应得到完善。
我们还需要:在新时代,更讲传统的良心、耐心,以及责任心……
这些都是充实我们内心力量的营养,是我们立于时代狂澜中不倒的基石。有了它们,我们无论严寒或酷暑,无论伤痛或苦难,都不要怕,也不会怕。我们肉身再沉重,也能在独活的道路上走得很远。
如果说,以上的改变属于精神层面,那么,另一方面,也就是在现实层面,我们也需要开始进行些许的改变。
正如本书的作者们所说,如果我们无法撬动整个地球,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撬起一块地方?撬一块是一块,聚沙成塔,集小流成大流!就像《改变自己》里所唱,“改变自己,改变隔膜,改变小气。要一直努力努力。永不放弃,才可以改变世界”。如此,我们是草根,但谁说我们就不可能华丽转身?
我们在现实层面上的改变,可以这样做:为这个社会分忧解难,和上层政府形成良性互动。想要实现健康的民主社会,一定要有我们这些民间的自发力量。上层的变动如果没有我们的支持、呼应,也形成不了流动的政治生命力。
还可以这样做:团结携手倒逼改革——事实证明,社会上某些改革的成功,大多是民间社会转型和个体精神复苏的结果。
当然,我们也可以没有这样宏大的目标和行为,那不妨老老实实做点小事——像广州的高中生陈逸华在地铁站举牌,收集市民签名,呼吁市民阻止地铁翻新计划。结果在媒体的关注下,地铁公司被迫回应公众质疑,并最终作出让步,表示会本着节约原则翻修,未开工的车站没有坏的地方不会改动。
或者像青岛27岁的娱乐记者潘琦,在看到因为当地政府启动耗资40亿元的“增绿计划”,导致青岛汇泉广场的大草坪被铲掉,成为“光溜溜的土地”,让自己的童年记忆彻底消逝时,决定站出来,与朋友们合作,向市政府、林业部门、城建部门表达自己的意见……
对这样的行为,《民主的细节》的作者刘瑜曾作此评论:这个社会上总有一批人愿意当“傻子”,愿意为公共利益服务,愿意为公共事务去奔走。说他们理想主义也好,冒傻气也好,他们就那样存在着。
故唱曰:“你我的热情也能改变世界。”
感谢本书这些作者——80后的许骥、黄慧敏、杨帆、黄诗薇、王晓鹏,正是你们的主动“献声”,让“8090”的形象变得清晰明快,让我们对这个国家和时代的未来,心有期待。在进行这次写作的过程中,许骥生了场病,但他依旧及时完稿。黄慧敏不同,是喜,因为她生了个宝宝——这是个“大工程”,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完美“献声”。而我高兴的是,在主编《无法独活》时也有宝宝随之降生。在此祝福这两个宝宝,日后人生路上都能独活。同时,我想说的是,正是有这样日渐靠谱的80后迈入父母的行列,相信他们不会放弃担当事业和家庭之“中流砥柱”的责任而自甘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
另外,我还要感谢同为80后的郑渝川、谌毅兵、郑北周、李清找以及差不多90后的杨津涛、石兰、西木1984……尽管你们的“献声”因为各种原因未被收入此书,但你们却以实际行动支持这次“8090”集体发声的行为。
我愿意在此留存一些你们的“声音”:
城市中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一方面固然让孩子们缺少推己及人的意识,但另一方面却也让每一个孩子被迫成为独立的个体,从而有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发展出全然不同于上一代的性格。以前独生子女身上的问题被公众与媒体所夸大,诸如自理能力差、交际能力差等,而积极的效应却都被忽略了。(杨津涛)
现实社会纷扰、庞杂、多元、多变、浮躁、碎片化。人们追求成功、追求财富、追求地位,希望得到尊重,但更需追求安定。需要心的锤炼,用内心指挥选择,用选择决定行动,用行动决定结果。是否独活、能否独活、活得如何固然取决于现实条件,更取决于内心。(郑渝川,谌毅兵)
这个世界总充满着惰性,尤其是当阶层固化、利益固化,从上到下的改革,因为既得利益的阻拦,很难往前推进而进展缓慢的时候,我们往往能看到,草根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充当了悲情的推手。(郑北周)
……
如果大家有心的话,我们还会发现,在本书的作者当中,尽管都是中国人(更准确地说是中国内地人),但是他们现在所居住的国度和地区并不相同,其中黄诗薇在美国,王晓鹏在南非,而许骥则在中国香港。从这里也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如今的“8090”,确确实实是“全球婴儿”——他们生在地球村,长在全球化下。这就注定着今天的“8090”,以及日后的“0809”,必须要有全球意识。所以,“8090”不仅要学会站在中国的立场来读懂世界,还要站在世界的高度来审视中国。
同时,要以世界的高度来审视自身。
这也就意味着,当70后听从新中国的号召,努力让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8090”面临的则是整个世界对自身所提出的新要求。成为“四有新人”已不再是“8090”单薄的人生目标,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将为“8090”的成长注入新的内涵。如是,我们将不再限于利益,不再拿国籍、民族这样的概念来作门户之见,成为价值共同体。
在这里,我要为我们这些可爱而又势不可挡的“8090”预备掌声。现实就是让我们低到了尘埃,我们也会活出花样来。在《无法独活》第一辑的书封上,曾打出了这样的提问:“80后别再沉默,你们该如何成为时代的骄傲?”
我相信,“8090”准会给出一个响亮的回答。
①本书为《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的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