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有房人终成眷属,有情人终成房奴
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
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三毛
本章主要观点导读
不少人正将幸福与房子捆绑。
不可否认房子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安全和归属之感,而这种感受是一定可以给幸福加分的。
在物价飞涨的时代,对于“8090”来讲,不买房子绝对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同样是二三十岁的年纪,中国80前的人们要幸运很多。
倘若你们认为“8090”着急买房的心态不正常,那也不是8090的问题。
不缺智慧的“8090”,却在如今的现实和压力面前变得庸庸碌碌和穷忙,这让他们有了未老先衰的迹象。“中国创造”举步维艰,根源恐在于此。
“有房人终成眷属,有情人终成房奴”,这本是某年情人节一楼盘打出的广告语,它将“有情人终成眷属,有房人终成房奴”进行了逻辑颠倒,却精妙地描绘出一个可悲的现实:有情人有房子才能终成眷属,但是最终又无法摆脱房奴的命运。某网站曾经在七夕做了一个调查,到底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有房人终成眷属”,结果,超过87%的人选择了“有房人终成眷属”,只有不到13%的人依然相信“有情人终成眷属”。
可见,不少人正将幸福与房子捆绑。他们觉得房子就是婚姻的必需品,没有房子就得不到幸福。正如《蜗居》里的海萍所言:“爱情那都是男人骗女人的把戏。一个男的爱一个女的,什么都先别说,先送上一沓钞票,让这女的有安全感,然后奉上一幢房子,在你伤了这个女人以后,虽然她的心失落了,可是至少身体有了着落。”
虽然,我对这种把房子作为情感和婚姻前提的观点并不赞成,但是不可否认房子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安全和归属之感,而这种感受一定是可以给幸福加分的。也许很多人都有过这样或那样惨痛的租房经历,在租房市场供需失衡时,房东占据着强势地位,随时可以涨房租或者让你卷铺盖走人。记得我当初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第一次租房,就因为承担不起上涨的房租,被房东赶出门外,与同学冒着南方夏季的雷雨连夜找房。所以,租房总是艰辛的,租房难以带来生活的稳定感和家庭的归属感。住的房子是买的还是租的,感觉有天壤之别。
而在物价飞涨的时代,对于“8090”来讲,不买房子绝对是一件冒险的事情。控制房价的话政府年年讲,房价还是年年涨。虽然偶尔可能会有一阵平缓期,但是回暖的态势又很快到来。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房价上涨,大家内心都普遍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房子终归早买比晚买好,越晚就越可能买不起。收入又总是很难赶上房价的上涨,不抓紧买房,就可能永远没房。同时,在中国,公共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房子不仅仅是家的外壳,还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没有房子可能转不了户口、没有健全的医保、今后小孩上不了好的学校……没有房子几乎成为不成功、堕落、绝望的代名词。
无怪乎,丈母娘一定要求有房才嫁女儿。这些从福利社会走过来的“5060”等上一辈在考虑问题的时候,“稳定压倒一切”是最重要的指标。也许他们不在乎你今后的“升值潜力”多大、不求女儿今后跟着你如何大富大贵,但是至少在看得到的现在需要有一个相对有保障的环境,从而不必为以后居无定所,辗转流离而担心。
所以,周立波开玩笑说:“中国人要把房产证的复印件贴在自家门上,这样有助于增加自己的幸福感。”话是过了点,但确有道理。不过这种“幸福”在大多数“8090”身上只能是“痛并快乐着”。年纪轻轻的他们,为了这份“幸福”,不得不为“奴”为“婢”,透支青春、牺牲健康,得到“快乐幸福”就得先忍受“痛”。“每天一睁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房贷6000,吃穿用25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费34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至少要进账400,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这是电视剧《蜗居》里的海萍的台词,也是众多“8090”房奴的生活状态。
同样是二三十岁的年纪,中国80前的人们要幸运很多。他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基本上都还处于福利社会当中,房子还没有那么商品化,或者在人们的观念当中还没有真正商品化。所以,他们要么安安稳稳地住着国家或单位提供的房子,要么也还没有担心房子的必要。虽然他们身体上有多忙碌和辛苦,但是他们的精神是轻松的,他们有精力去思考和学习更多的东西。再加上他们不必买房存下来的钱,足以让他们在适当的时机成就自己的理想。他们得到了低门槛的创业机遇,又争取了几年房价还未高企的事业开拓时间,迅速发展壮大。而当人们普遍抱怨房价太贵、买不起房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随意卖屋置地,“不贵不买”了。
同样是80后,许多国家的80后也都幸福得多。
在国外,成熟市民社会民众对于自己生活地方的归属感很强,自己家周围的一草一木常常是自己小时候熟悉的样子,周围的小店餐馆可能都是上百年的老店了,他们并不觉得非得生活在大城市,哪怕在乡村小镇一样生活得便利舒适。所以他们不会蜂拥在大城市,去抢占所谓的优质资源,使得当地房价供需不平衡而价格猛涨。也不会有“丈母娘的硬性要求”,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不会与房子挂钩。房子在哪?大小如何?什么时候买?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所谓了。
有位80后日本人曾这么说,现在伦敦和东京的年轻人越来越不考虑买房子,聪明的人是不买房的,而且买房等于谋杀你的未来。因为买房等于定居,定居是什么?就是你不动了,全球化、信息化流动的时代,你不动了。
所以,国外的80后就少了很多压力,他们不会因为没有房子就找不到女朋友,结不了婚,遭人看不起,哪怕是富豪,也不急着买房子。比如创办Facebook的扎克伯格,在2007年只有23岁的时候,就已经身家260亿美元,但是他坚持租房7年,直到2011年才买了房子。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数据:过去3年中,英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已由33岁上升至37岁;日本和德国为42岁;美国首次购房者年龄达到30岁以上。然而,中国的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比发达国家要早一代人的时间。
所以,那些整天高喊着“8090”不该买房的大叔、大爷们该歇歇了,不管你举出多少80前年轻时不买房的成功人士的事例,还是搬出多少国外青年对房子洒脱的价值观的榜样,都不足以令“8090”们信服,因为在不同的时代和国情下是没有可比性的。倘若你们看不惯“8090”着急买房的心态,那也不应该对他们横加指责,他们无非是不正常房地产市场和社会价值观的受害者。如果不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改革,不对价值观进行引导,社会上依然存在“丈母娘压力”,房子还是成功的标志,那么着急买房的人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种心态会更加普遍。
如果说房子问题是横亘在“8090”头上的一座大山,那么生活上的开支就是第二座大山。还记得前边提到海萍的那句台词么?“每天一睁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房贷6000,吃穿用2500……”吃穿用的开支仅次于房贷。“8090”也常常受到长辈的指责:“挣得不多,花得却不少,总是在追求名牌、有机的、绿色的、进口的东西,贪图享受。”其实这是个大大的误解,“8090”挣得少花得多是事实,但却不是什么“贪图享受”,而是在残酷现实的逼迫下不得已而为之。
一年前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吴恒与34名网络志愿者创办了掷出窗外网站,网站概括了从2004年至2011年这8年间的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显示2004年全国仅有4个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区域,而2011年变成了11个,华南地区几乎无一幸免,而且不分领域,不分阶层,全部涉及。网站创办不久,便迅速走红。有网友将这种现状进行了总结:
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吃完开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
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
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工程天价房,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增白剂加吊白块和硫磺馒头。
饭后抽根高汞烟,去地摊买本盗版小说,回去用一会儿盗版操作系统的XP,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窝。核辐射算啥,很盐重(指严重)吗?中国人开的车,行驶在全世界最堵的路上,交着全世界最多的买路钱,避让着全世界最多的特权车,提防着最厉害的马路杀手,暴露在全世界最密的电子眼下,担心着全世界最诡异的罚款命运。买车缴上全世界最多的税费,烧着全世界最贵的油,还TMD找不到停车位!我们要坚强地活着:尽管油价又涨了,房价还坚挺,尽管核辐射笼罩着天空,地震持续不断,尽管双汇含有瘦肉精,毒大米时有出现,尽管学位紧缺床位难求,孩子常在校园遭意外,尽管小三横行滥情成风,老板还不加工资,我们都要坚强地活下去,因为……因为墓地又涨了。
在充斥着问题食品的社会中,怎能不让“8090”步步小心?特别是从2010年起,很多80后都逐步踏入爸妈、准爸妈行列。之前安徽阜阳的毒奶粉让一个个宝宝变成了四肢萎缩的大头娃娃,三鹿奶粉让29.6万的孩子泌尿系统出现问题,这些血淋淋的教训使得“8090”不敢冒险,万一又出现一次类似的情况,那真是万劫不复,宝宝和自家小两口的生活和前途尽毁。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花大价钱买风险更低的洋奶粉,又给自己徒增了压力,“一天都不敢懈怠”。
连岳曾经讲过一个常识:悠闲是智慧之母,太忙碌的生活不值得追求。中国的“8090”加在一起有4亿之多,他们本来应该是这个社会最具创新和活力的中坚力量。曾经有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悠闲的少年时期,不缺智慧的他们,却在如今的现实和压力面前变得庸庸碌碌和穷忙,这让他们有了未老先衰的迹象。
“中国创造”举步维艰,这恐怕是根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