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历史博物馆建于1985年,居县城东部黄山的西北坡。馆群设计在一中轴线上,呈前低后仰的梯形,由山门、序厅、第一和第二展室组成,为一古朴典雅的园林式仿古建筑。第一和第二展室由游廊连接。馆周围护墙起伏跌宕。墙脊纵线挑鳍刺,两侧苫瓦拉鱼鳞,远远望去,酷似巨龙游舞,在青松绿槐的映衬下,静中有动,给人以探亘问古的诱惑力。馆内珍藏文物1万余件,纵可序列几千年的历史,横可揭示一个时代的画面。
在诸岛马兰黄土中出土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有乳齿象臼齿、原始牛角、剑齿象牙、安氏鸵鸟蛋、猛犸象肱骨、披毛犀上腭骨等。这些距今1.5万-2万年前古寒带动物,记载了庙岛群岛一带陆海沧桑的史话。
据博物馆副馆长袁海燕介绍,旧石器时期的打制石器,古人的头盖骨化石,留下了古人早期生活的印迹。以北庄大型原始村落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有复制的半地穴式房屋、合葬墓剖面和一大批石器、骨器、蚌器和陶器,可让人们目睹人类6000年前生活的情景。
在龙山文化时期,轮制陶器工艺有了飞跃。陶豆、陶垒制作技艺先进。尤其是蛋壳陶,陶片厚度只有0.37毫米,可谓精品。这里出土的1只蛋壳陶杯,质地不仅坚硬光亮,且表面镂有纹饰,堪称古陶之瑰宝。
青铜器具可谓琳琅满目。既有鼎、豆、壶、舟、敦,又有博、鉴、币。展列的青铜车管、马衔、戈、剑、镞等车马具和兵器,连同青铜冶炼场遗址中发现的铸范、填模和铜渣,说明了当中华民族步入奴隶社会时,长岛和大陆一样,进入灿烂的青铜时代。一只西周时代的青铜鼎,双耳方腹,鼎上的饕餮形饰纹,给人以神秘的威力感。一只战国时期的青铜豆,做工精致,其纹饰细腻华丽。豆盖取下为碗,合上便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可谓奇巧之极。最令人惊叹的是一块铜鉴残片,上镂《晏乐狩猎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时贵族驱车出猎、车前旌旗飘举、糜鹿中箭、猎狗奔跑的场面和园林晏乐、笙鸣舞旋、钟吟鼎食的生动情景,使人如亲临其境,叹为观止。
展厅还陈列着秦、汉时代的陶器、瓦当和铁器,汉代的彩绘罐和鹗罅及唐代三彩、宋代的瓷器、明清的文物。
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吕遵谔参观了长岛历史博物馆后评价说:“长岛虽小文物多。前后能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排列起来,这在全国县级博物馆是罕见的。”
而今,序厅里除摆设了列岛位置沙盘,增设了放映长岛的录电视外,还悬挂着国家领导人来长岛视察的巨幅彩色照片和领导人、名人的书法及绘画,给人以历史倒叙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