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庙岛群岛诸多的岛屿上,普遍存在着十几米至几十米厚的黄土。这些“特产”,地质学家称之为马兰黄土。特别是大黑山岛、砣矶岛和大伙岛,在山丘间、沟谷里矗立着如削如劈的泥悬崖,经过常年的山洪作用和人为的取土,以至形成“沟”、“崖”高低错落的海岛特殊地貌。
走进大伙岛的吴山口,砣矶岛的后口,大黑山岛北庄的西南沟和西北沟,如同到了黄土高坡。泥沟、泥崖、泥丘、泥塔和泥平台,有的泥壁陡峭危岌,有的沟岸两侧对称,有的被风化得锐夷错落。稍有流沟风或旋风,即有小股“尘暴”产生,地表搬运和剥蚀的痕迹十分明显。泥崖上的刺槐、荆棘的根系,裸露于泥崖的壁面,如同垂钓的钩绳顷泥隙直延伸到泥崖根部,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马兰黄土质地均匀,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经风雨侵袭易崩塌。这是地质老人给海岛子孙留下的宝贵遗产,它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息息相关。且不说岛民世世代代在这里耕种收割、赖以生存的褐土发育于马兰黄土母质区,只说人们在黄土的平台处打井汲水,取土造屋,掏穴挖洞,储存果薯,防空藏身,黄土,是先民生的“摇篮”,死的归宿,生活的“护身符”。
近几年来,在马兰黄土中挖掘的古文化遗址和其他文物比比皆是。长岛出土的化石如鸵鸟蛋、赤鹿、猛犸象、披毛犀和原始牛角、剑齿象牙、乳齿象臼齿等,说明在晚更新世渤海和庙岛群岛带呈陆相盆地状,外来的黄土有条件在这里堆积形成。那时,气候干燥寒冷,肆虐的西北风把黄土高原上的物质,卷扬到渤海大平原,充实了沟壑和低凹处,同时,河流将大量的黄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里。据地质专家考证,风是搬运和堆积黄土的主要动力。土中,石英岩砂粒磨圆度好,有麻坑、A形坑,并含姜结仁。与众不同的是,庙岛群岛的马兰黄土存在着黄土高原上绝对没有的微生物,即只能在海洋环境中生存的有孔虫。这说明这里的黄土是经过海水作用的,大自然在这里做过“沧桑戏变”。而分布在海拔百米左右的黄土,很可能是被地方风系吹扬堆积起来的,其特点是土层,属就地取材。岛上的马兰黄土形成后,就未停地接受山洪或地表流水的切割和风侵雨袭,以至形成今日黄土地貌。
庙岛群岛的马兰黄土是西北高原黄土的“外迁户”。有趣的是,在大伙岛的东村一带,竟找到了黄土形成、运移的缩影。渤海海峡中部的大钦岛,是山东省距大陆最远的有居民岛,因黄土飞扬,历史上曾称其“轻岛”。
钦岛东村一带,地势西高东低,村基处低洼,北、西、南三面环山,东向临海。东村西直至吴山口近500米的沟谷中,堆积着大量的10-50米厚的黄土,且地貌侵袭严重。这些黄土岩性松散,粘结性差,分布高度达海拔60米左右,泥崖、泥沟、泥台、泥柱,高差不齐。每当大风日,尘土飞扬,天降“黄雨”。不仅村中的低洼处都有暄松的黄土堆积,且屋内的桌面、地面、窗台上都黄土成层。时而,在嚼食中品出沙土的滋味,人们习称“沙泥糖”。近400多年来,原本是泻湖状的东村,而今“村基”逐步抬高,西北风和东流水,把吴山口一带的黄土逐步搬进家门,使泊船的太平港淤泥积厚。在村旁的黄土层下挖出古海岸的卵石带,海相沉积物明显。可见,东村脚下的黄土,来自村西北高地吴山口一带,是风与流水共同搬运的。这里,是庙岛群岛马兰黄土形成的“缩影”。
据史书记载:古人将砾石作“宝”,贝壳作“贝”。所以,装饰品和随葬品在黄土的古墓群中屡见不鲜。黄土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天然食料和生产食物,也给人类的古文化留下可贵的财富。难怪人类在生存的竞争历程中选择黄土为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