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000000003

第3章 老井

村中心大街必有一口老井。老人们围绕老井讲出若干故事。有说是清朝的,有说是明朝的,有说是宋朝的,有说是当年李世民东征时在此安营扎寨,十几个营部都吃这口井的水,井台上那两个凹深光滑的脚印就是当年打水留下的。是否真实,无从查考。周围的小村都叫“营”却是真实的。如薛家营、孙家营、李家营等,从古到今印证着神话般的传说。

老井井口是圆形,直径一米,深度约二十多米。井筒的上半截砌着青砖,上面压着四条长石。村里人祖辈都吃这口井里的水。因为其它井是漤水,用于洗衣洗菜,只有这口井是甜水。我始终弄不明白,一个村的地下水,为什么会有漤水甜水之分呢?

童年时,我对老井很神秘。神秘的原因来自奶奶。奶奶怕我到井边玩,就说老井里有井神,小孩到井边往下望就肿眼睛,往井里吐唾沫肿舌头,往井里扔东西烂指丫,一旦落井就会被井神扯住腿。

我年幼好奇,越是说得神秘的东西越想探个究竟。趁大人不注意,我就偷偷跑到井边,先壮着胆子大喊一声:“啊!”井里顿时传出清晰的回音,像有人在回应。回音静下来,我又“投石问路”,捡起一块小石干扔进去,井水发出“咚”的一声金属音。当我确认井神没出来,又胆虚虚地走到井台上,弯腰往井里望。井筒下方像一面晃动的半月形镜干,银闪闪的。镜子里有一只晃动的黑影。越看眼睛越模糊,心一收缩,突然头昏脑胀,差点晕倒。我失魂落魄地跑回家,躺在炕上。奶奶看我脸色发黄,问清缘故,便说,那个小黑影就是你的魂,到井边叫叫就好了。

在科学还没有普及的农村,老人们对老井是很崇拜的。逢年过节到老井边上焚香烧纸,天旱了,老太太们集合在一起在井台边供上茶点香纸,敲磐念佛,磕头叩拜。如果仍求不下雨来,便以陶井祈雨。我就是通过掏井才知道井底的秘密的。

我十岁那年,春旱接夏旱,棉花落蕾,玉米打蔫,老井的水位一降再降。担水的人天不亮就起来排队用绳索取水。老太太烧香念佛拜了三次井神也没显灵。村里长老决定掏井祈雨。祈雨有个仪式,把辘轳安上后系上红布,用木盘子端上肉鱼和两杯烧酒,长老先夹一块肉抛向天空,又夹一块肉抛进井里。两杯酒也同样洒向空中和地上。老太太们跪在一旁焚香烧纸,敲磬念佛。按习俗掏井须找一个父母兄妹齐全的男孩下井,我们围着一群孩子,长老端详端详去,选中了我。我也正想探寻井底的秘密,看看井底有什么。因为我不光往井里扔过石子,还扔过小鱼和青蛙。

长老给我一把铁勺,让我坐进水斗里用辘轳往井下放,下到一半,井筒里黑得什么都看不清,我心中有点恐惧,难道井底真有井神?到了井底,眼睛似乎明亮了一些。从井底往上看,只有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我想起老师讲的井底之蛙的故事,我岂不也成井底之蛙了吗?井底很宽敞,有井口两倍大。井底除了腥臭的淤泥什么也没有。我找了一会我放的小鱼和青蛙也没找到。按照长老的吩咐,我把淤泥一勺勺舀进水斗里,舀满了拔上去,放下来再舀。舀了十几水斗便触到了硬底,四五个泉眼汩汩地冒清水。我告诉长老,长老兴奋地说,好,井神显灵了。

不知是井神显灵还是老天憋不住了,从夜里开始,一连下了三天大雨,把欠了半年的水补回来还有余。一湾塘流满了老井也灌满了。人们担水不用担杖摆,用瓢舀。我看到挥浊的井桌里游动着几条小鱼和几只青蛙,它们都用眼睛瞪着我,好告诉我,感谢你当时把我们的爸爸妈妈放进来。

我从十四岁开始就和大人一样用担杖往家担水。我们冢的缸大,盛三担水。早晨水位浅,水质清,每天上学前担两担缸里。男劳力上早坡,来老井担水的大都是女人。一个老婆一面锣,女人碰到一块话多,张长李短,五马六羊,什么话都说。有的拄着担杖说话竞忘了回家做饭。我听到她们说脏话,就红着脸假装没听到把桶放到井里摆水。和我一样红着脸摆水的还有一个叫竺葵的姑娘,她是我的邻居,早晨担水时经常碰到一块,我叫她葵姐。葵姐十七八岁,面皮白皙,身材秀巧,两条又粗又黑的辫子透视着村姑那种美的天质。

用担杖摆水有一定的技巧。双手握着担杖,一头的担杖钩挂着水桶。担杖是硬的,钩和水桶提梁、水桶都是软的活的,四节连接,摆起来三道弯。摆动时水桶既要离开水面,又不能离水面太远。用力小了摆不倒水桶,用力大了容易脱钩,技巧完全在手腕上,轻轻地将水桶悠来悠去,突然向下一扣,满了水的水桶自然立起来,然后再倒着手拔上来。

我天生拙笨,有时摆来摆去三四次才能摆满水桶。葵姐每次看到我摆水时就笑着把她的担杖伸到井里钩住我的水桶先给我摆满。她很少言语,总是悄悄地来悄悄地去,我打心眼里感激她佩服她。有一次我去担水,井里水位下降,放下担杖去水桶够不到水,必须一只手提着另一只担杖钩才能够到。这样从担杖钩到水桶要五段连接,摆水的难度更大。我提心吊胆地摆来摆去,不但没摆上水反而水桶脱了钩。水桶提梁倒在下面,水桶失衡,呈45度角在水面上倾斜。我提着担杖钩企图用下面邵只钩挂住水桶提梁,可是挂一挂,水桶转一转。腿蹲酸了,腰弯麻了,躁得我满头大汗,又担心水桶沉了底。如果水桶沉了底,得用绳子和丁勾捞半天还不准能捞上来。正想到葵姐,葵姐笑吟吟地担着水桶来了。葵姐说我在家门口扫院子看到你担着水桶出来,这么长时间没担回去,就猜到你把水桶掉井里了。还好没沉底,我给你捞吧。葵姐两只辫子往后一摔,弯腰把担杖伸进井里。她右手扯着上面的担杖钩,将下面那只担杖钩慢慢地伸进水里放到提梁的一侧,待水桶静下来,挂住提梁往上一提,水桶就站厂起来。然后又左手扯钩,右手把担杖一悠,左手往下扣,水桶便满了水。她这一连串的动作让我人了迷。我一时失神,种朦胧的情感俅一阵拂面的春风,柔软而舒适地从心头掠过。

在老井打水时遇到的另一位女性是我们村的五保老人刘氏。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井口里冒着腾腾热气,像刚揭锅的蒸笼。井台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六十多岁的刘氏惦着三寸金莲用绳子提着一个瓦罐来老井提水。当她摆满水将瓦罐拔离井口时,脚下滑,一个后仰倒在井台上。瓦罐碎了几块,水往她身下流。我把水桶一扔,忙过去扶起她。还好,人没摔伤。我叫她娘娘(伯母)。我说,娘娘,冰天雪地的你自己来提水,多危险。她说她昨天刚从女儿家回来,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我说,你回家吧,我给你担。我连着给她担了两担。自此,每早去老井担水我都给她送去一担。她非常感激,见人就夸我。刘氏的男人旧社会教过私塾,村里不少人都跟他上过学。刘氏虽没上学,也跟着男人认识几个字。过春节她自己用烧火棍写对联,右联:一人;左联:一年。横联:一人过年。我看了很有趣,我要给她写她不用。她家里存旧书不少,但很少有人借出来。她知道我喜欢书,就送我一本《文牍交集大全》,里面的内容的确很全。各种公文的格式,信的格式,婚丧嫁娶查日子、写帖子,电报翻译等。可惜这本书我翻箱倒柜找了几次也没找到。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兴起打压机井。我从公社农修厂用铁管焊了个井头,在院子里打上井,从此再没到老井担水吃。慢慢地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打了压机井,供村里人吃了几辈子的老井闲置起来。

进城工作后,每年回几次老家。每次回老家我都到老井去看看,即便以后用土填死,我也去那地方转一转。

同类推荐
  • 安重根之歌

    安重根之歌

    这本《安重根之歌》由中流著。中流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曾荣获黑龙江省政府颁发的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黑龙江省功勋艺术家奖等。他的诗文,被译成朝、英、日、菲、斯等多种文字,广为传诵。两年来,年逾八旬的中流先生深怀激情,呕心沥血,数易其稿,终于在安重根就义一百周年前夕完成了这首长诗。
  • 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思考

    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思考

    本书为陈祖芬的中国故事系列丛书,共十六本,在这十六本书里,有作者的生命脉络,这是读者朋友们能触摸得到的。本书收录了“女孩”、“世界是由不安分的人创造的”、“让我糊涂一回”、“生活向你提供信息”等20余篇文章。
  • 老春水

    老春水

    《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每读这段,都确信自己亦难脱情之所钟范畴。流行歌曲里的“忘情水”,是不可能取来的,即便有,我也不会喝。在春光春色春水里,让我的情感涟漪至老不绝吧!写文章,需要用情,但最忌滥情。为文时,控制感情,少用形容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春水可以晃动荡漾,但不能泛滥,泛滥即成灾害。文字亦然。那么,就认认真真听天由命地生活,小小心心克制冷静地用情。春水无尽,长流到老。
  •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这是一部时光之书和个人史,以个人的角度乃至生活、命运轨迹为基本线索,贯穿了十多年在沙漠乃至异地的生命本真体验和思考。其中既有个人化的生活记述与心情心态逼真刻绘,又有对自然事物及人生人世的观察和发现。在写作手法及艺术追求上,实验与传统并重,力求更逼真地书写个人乃至时代的平民生存史,其中还大量地涉及到了地域文化及历史遗迹,乃至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遭际。整部书格调忧伤而又高贵,多“道人所未道,言人所难言。”作者始终不跟风、不师从、不合唱,坚持自己的艺术思想与独特的书写理想,使得这部书稿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当下任何散文作品,堪称新世纪以来一部独立之作。
  • 紫钗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钗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钗记》是16世纪中国明代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的一梦,取材于唐代蒋防的《霍小玉传》。本书热情讴歌了爱情的真挚与执着,深刻揭露了强权的腐败与丑恶。
热门推荐
  • 惊天逆转

    惊天逆转

    五岁生母被迫自杀,八岁登基,直至今日他已做了十二年的傀儡皇帝!甚至护不了自己的忠臣和爱妃!满朝文武过半是首辅的人,就连后宫也被太后和皇后把持!但是,他说,这天下是大陈国的天下,这天下姓文,不姓晋!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实现这惊天的大逆转!可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才突然发现,从一开这就是一个惊天的大阴谋!所有的一切,早就落入了他人的圈套之中!
  • 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马克昌传

    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马克昌传

    本书记述了马克昌先生风云坎坷以及光辉灿烂的一生。他在少年时代志向远大,考入武汉法律系后,在专业上刻苦专研。因成绩优异被留校,从此开始了他为武大、为中国刑法界奉献的一生。在为“四人帮”的辩护中,他体现了一位法律工作者应有素养和职业道德。他以深厚的学养、广阔的视野、不计得失的胸襟让业内人叹服。在对后辈的爱护、提携方面,也体现了一位老者的大公无私和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 重生后BOSS每天都在打脸

    重生后BOSS每天都在打脸

    (包月会员全本免费读)前世,牧若安把奸人当闺蜜,最终惨死在火海中。重生后,她发誓一定要贱人血债血偿,辱我者,甩脸,欺我者,踩脸,纠缠我者,不要脸,却不想某妖孽男死皮赖脸的求负责。世人都知冷亦尘冷血无情,杀伐果断,却每天都在打脸。“老婆,我错了,脸好疼。”【1v1宠文】
  • 落道剑

    落道剑

    求而不得,人生多苦,兵戈不止,争斗不休,善恶难分,对错难断,天道不公,何解?萧殊言:持一剑,秉一心。
  • 夏凌异世记

    夏凌异世记

    夏凌因为一道闪电莫名到了凌天大陆,还有一个系统。夏凌本以为日子就这样了,但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原籍江苏,佛学大师。逾八十载人生,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等事业。撰有《迷悟之间》、《吃茶去》、《星云禅话》、《舍得》、《宽心》等几十部著作。本书《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在参悟大师一生感悟的基础上,发一家之言,向大师致敬,同时也希冀读者朋友们在领悟大师慈心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活法有更深的觉悟。
  • 天界地界

    天界地界

    讲述作者(常年华)三次西部行,看尽八万里路云和雪,历尽艰难险阻,阅尽醉人景色。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讲述帕米尔高原无人居住区域、藏地至今尚未通车的墨脱县,以及那些遥远、路险、常人很难去的那些地方的所见、所听、所感。《天界地界(两疆穿行八万里)》是一本文化旅游读本,对于向往西藏、新疆旅游的读者起着向导作用。
  • 四季的风(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四季的风(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四季的风》一书是原来的《四季的风》《狮子大王》《大雁行军》三本小书的合集。《四季的风》以书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三小书组合版)书名。新版《四季的风》一书共有十四篇作品,分别是《四季的风》《蚯蚓同蜜蜂》《红嘴鸦的歌唱》《狐狸请客》《仙鹤治病》《狮子大王》《橡树折腰》《小兔英雄》《黄蜂受罚》《老虎和狗熊打架》《大雁行军》《小红小白奋斗史》《大老财和三个长工》《农夫的妙计》。
  • 快穿之第二人格有点萌

    快穿之第二人格有点萌

    555号拯救精分男主系统:“宿主大大,那个男人又追来了,要不要跑?”安木:“……,怎么又追上来了,先去任务世界吧”某个刚追到系统空间的男人,“……,又把媳妇追丢了,可恶的555,天天拖后腿,”正在任务世界里的555:怎么有点冷啊,不过终于把大boss甩掉了,太好了\(^▽^)/!安木:“小五,干的好”555:“宿主大大(^~^),么么哒”(我可是冒着被大boss给回炉重造的风险,帮宿主大大的,希望以后下场不会太惨???)。本文1vs1,双洁。
  • 黑区

    黑区

    1941年12月4日,美国华盛顿街边,急速行走着一个灰色身影。他是警探密尔顿·基尔。战争的事情还轮不上他操心,他现在要办的事就是破案。半个小时前,他接到了一起报警电话,在这个街区三号,有人发现了一具尸体。雪花落在他的帽子上,有些飘到他的眉毛上。他扔掉烟头,压压帽檐,缩缩脖子拉拉衣领,准备拐过街角。红色烟蒂带着一点微弱热气,“嗞”的一声,在路面的薄雪里融化。扔烟头的时候,他的视线停留在了右手上。在手腕动脉的位置,有一小块形状奇特的瘀红,看上去像一片腐蚀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