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000000002

第2章 白沙河情愫

每次回老家路过白沙河总有一种热血上涌的感觉望着它那荒芜变形的旧河道,记忆的思绪俅蚕丝一样,越拉越长,越拉越长。

白沙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的主河道绕我们村北村西,支流从我们村东村南向西绕过去与主河道汇流。我们村座落在白沙河主交流中心,地势北高南低,地上地下的水全靠白沙河明流暗渗。它像母亲流淌的乳汁、世世代代滋养着这方的人畜鸟虫、花草树木、庄稼果蔬。

白抄河,顾名思义,以沙子白亮细软闻名,是建筑必需的上等材料。沙是石头的子孙,山上的石头经过上万年风雨的冲刷淘洗变成沙子。白沙河的沙里含有金银铜铁锡云母等矿石,捧一捧放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俅夜间眨眼的星星。我家的老房子就是几十年前用白沙河里的沙子和灰建的,至今坚固结实。

白沙河的形成有多少年的历史,我不知道。奶奶说她小时候跟着她奶奶经常到白沙河洗衣裳。我第一次到村北看白沙河是跟奶奶赶院后集看到的,那时的白沙河又宽又深,清凌凌的水面上鹅鸭展翅,鸳鸯追逐。男人河边撒网,女人水里洗衣,一派嬉戏热闹景象。

奶奶说,白沙河是一条神河,从未贫过水。天旱它供水浇地,天涝它把水排出。老河道里有鲤鱼精鳖精,涝雨天发大水时,这些精灵随水而来,导致河堰决口,庄稼淹没,房屋倒塌,人畜伤亡。每年发大水时都有人被淹死。我问奶奶鱼精鳖精什么样。奶奶说,人眼看不到,发大水时河里漂着一笸箩一笸箩冒着热气的白馒头,上面盖着红红的包袱,只要人一动,就被拉下水去。水退之后,河底剩下一摊白骨。大雨天,小孩子千万别到河边玩。

自此,我对白沙河有一种神秘感,整天盼着下大涝雨发大水,看看鱼精鳖精什么模样。

春天的白沙河,每一位温柔漂亮的大姑娘,文雅娴静。潺潺流水是她玉指弹出的琴声,清亮的水面是她洁净的脸庞,漂在水上的太阳,是她双眼放出的光芒。河水无论浅没脚脖或深淹颈项,都一目望到底,水中的鱼虾虫蛙俅被放大了一般清楚。白沙河是我们少年生活中主要活动场所。汛季到来之前,我们天天泡在水里洗澡捉鱼、扎青蛙。中午,身上埋满沙子,在太阳底下晒。我最爱干的是帮爷爷牵牛到河里饮牛。把牛饮饱之后爬上牛背,带上苇笠,吹着自制的笛子,像个牧童。吆喝着牛踮儿踮儿地在河岸上来回走,心中产生一种自满自足自豪感。

河岸上有一片槐树林,林子里草多、野菜多,鸟也多。我们割草剜菜时脖子上都挂着弹弓,来到槐树林里,先把镰刀篓子一扔,就去打鸟。由于树高叶密,往往战果不佳。玩累了在树底下一躺,舒服极了。林子里空气新鲜,暖风拂面,野花遍地,香气袭人。鸟雀的鸣叫变成了催眠曲,常因躺在林子里睡觉割不着草回家受到父亲的责骂。我记忆最深的是邓次到林子里折槐花,被开开捉住罚我帮他捉虱子的事

五月中旬,白花花的槐花懆一片雪,南风一吹,散发出诱人的蜜糖味。村委怕人们折槐花损坏树木,就安排村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光棍开开看林子。开开是出名的懒虫,他躺在林子边上不是睡觉就是脱下破棉袄捉虱子。爱动弹时就拿着根棍子东走走西瞅瞅。有天,我和栓子趁他专心捉虱子的空当,偷偷溜进林子,爬到槐树上摘槐花吃。还没等过够槐花瘾,就见开开拿着棍子走过来。我们顾不得槐针扎肚皮,就从树上溜下来。开开顺手牵羊,把我俩拉到河岸上。我俩苦苦哀求说,开开叔,你千万别告诉村委,一告诉村委就会罚我们家的工分,父亲知道了,我们的屁股囫囵不了。开开说,要想不罚你家的工分,就罚你俩给我干活。我心里话,你个老光棍,有什么话可以干。就说,好,你叫我俩干啥就干啥。开开说,帮我捉虱子。我惊叫一声,什么?捉虱子。开开说,怎么,不愿意?我一考虑,说,愿意愿意。开开说,按村里的规定,你俩偷摘槐花得罚四十个工分,要想艺分不罚,必须给我捉八十只虱子,每少一只罚半分。

我那时虽然认识虱子,却没有提过虱子,我身上有了虱子都是奶奶给我捉。没有办法,这也是特权,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为了不罚工分不挨打,捉吧。开开折了八十根草棍,每捉一只虱子,他给你一根草棍顶着,一直捉到晌了天也没捉够八十只。开开怕大人找来责怪他,只好放我们回家。

七、八月份的白沙河,改变了它那温柔娴静的性格,几场大雨过后,上游开始发洪水。一浪高过一浪的河水冲撞拍击着河岸,发出惊人的响声。每到汛季,民兵们白天黑夜轮流在河堰上守护。即使下大雨,他们也披着雨衣,提着马灯,拿着铁锨在河堰坚守,以防决口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正进入丰雨季节,一场暴雨来得迅猛。清晨,哐哐哐的敲锣声敲得人心惶惶,大队长在大街上招呼:北河发大水啦,所有劳力拿上铁锈卜马上到北河去。那时候没有高音喇叭,救火防汛等大事都敲锣鸣号。据说这是战争年代留下来的,听到锣声就知道敌人来了,村民们扶老携幼跟着八路转移。所以不是在紧急情况下,村里只打钟不敲锣。

汛情就是命令,被半军事化训练出来的社员民兵没有计较工分报酬,一个个扛起铁锨向河边跑去。

奶奶讲的鲤鱼精鳖精的故事一直诱惑着我,到河边看发河水的欲望也在强烈地撩拨着我。趁村里人防汛忙乱之际,我和几个小伙伴偷偷来到内沙河边。

白沙河两岸站满了赤身裸体的汉子他们手持铁锨,两眼注视着河面,就像古战场上准备拼杀的武士。随着水位的上升,不断往河堰上培着土。河堰上高出地面一米多,河水在堰内向外伸着舌头,随时有漫过河堰的危险。河里浊浪滔天,黑压压的浪头打看漩涡向下游急速行驶,就像哪闹海中兴风作浪的虾兵蟹将,发出呜呜的声响。一遇障碍,便哐当一声溅起儿几米高的浪花。在涌进的激流中,我没发现奶奶说的盛着白馒头的笸箩红包袱之类的东西,更看不到鱼精鳖精什么的,只看到从上游冲下来的木头、门板、屋檐橛子、麦秸草,还看到一口大棺材,棺材里有没有鱼精鳖精我不知道。反正这个场面我心里挺害怕,不知是吓的还是冻的,我身上一直打哆嗦。

就在河堰承受能力吃紧的情况下,远处呼隆一声巨响,白花花的水天河倒悬一般涌向玉米地。这是河道拐弯处邻村的河坝决口了。大队长一见此状,说了声:一队、三队跟我来。几十条汉子跟着大队长向决口处跑去。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一直感动着我。

决口后的白沙河俅一个泄气的皮球,水位慢慢下降,水势也较平稳。我看到我们村的几条汉子奔过去后,立即手拉手走进激流中组成道人墙。人墙外面用装满土的麻袋垒起一道新堰。等全部把口子堵住,地里已灌进齐腰深的水。地瓜、大豆、棉花全被淹没,玉米和红麻只露着头,好似落水求救的孩子。路面被水淹没,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才后悔不听奶奶的话。邵天怎么回的家已记不起,只记得从热炕头上醒来,挨了奶奶几笤帚疙瘩。

傍晚,河里泄不下水,天又下起了雨。街上的水没了脚脖子,沟里湾里的水往村里淌,灶台下的地瓜窖子也汩汩地往外冒水,像济南的趵突泉。井里也往外溢水,人们打水不用担子,直接用瓢舀。不知疲倦的青蛙叫得人们心烦。留在村里的人有的在加固场院墙,怕被水冲走了草垛,有的把街沟挑深,以备雨停时向外泄水。有几位长者自发地提着灯笼在湾边用草棒测量着涨水的尺度和速度,随时向村干部报告。村里不时听到呼隆呼隆的响声,那是院墙倒塌的声音。

我看到奶奶在门口对着天井烧纸敬香,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着天老爷的保佑。

水从河来,水随河退、白沙河决口虽然带来暂时的损失,却为来年的生产备足了水、人们对白沙河的看法就像子女对待发错了脾气的母亲一样,理解,原谅,不以一眚掩大德。

天晴了,水退了。人们到玉米地、地瓜地、棉花地、大豆地里开沟排水、劳作之间,偶遇惊喜,不少人捡到毛蟹、鲤鱼,大的足有十几斤。老人们说,下雨天鱼会飞,这些鱼是从水库里飞上来的,也有的说,鱼是龙王的鳞,藏在石彩里随雨降下来。

一到深秋,白沙河又倮一位沉稳宽厚的母亲、岸边蒲苇扬花,草籽低垂。水中鱼跃虾跳,蟹大螺肥。月光下的白沙河,风吹柳摇,金光灿灿,好似一河金液在流淌。美丽,壮丽。中秋节前后,大人孩子都到河里捞鱼网虾。如若家中来客,来不及到集上割肉,拿起网随手到河里捞几条鱼,摸几个蛤蜊回家下酒,宾喜主乐。

大河流水小河淌。我们村东村南白沙河支流,村里的湾塘沟渠以及低洼地里常年流水,夏秋季节,活脱脱是一个江南水乡。现在有些地名还能现出当年水乡的标记。如:淌水流、饮马沟、西南洼、南窑湾川,蒲湾等。这都是白沙河留给人们的记忆与痕迹。

自修了泽河后,缓解了泄洪的压力,减少了洪涝灾害,也截断了水源。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上世纪连续几年的干旱,水干河枯、河堰被推平,树木被砍净,沙子被挖光,千疮百孔的河道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每次看到这种状况,就生发出一种母亲被虐待被折磨的感觉,沉重的心哀痛不已。

一九九〇年组织上调我到东北山区镇工作。这里是白沙河的上游,沿河寻源,原来白沙河的源头就在这个镇的桃花涧。饮水思源,喝着白沙河水长大的我,心情异常激动,兴奋之余,借用一首古韵填词一首:今来白沙(河)头,家住白沙(河)尾,相隔五十里,共饮一河水。

源头上的白沙河,河面无规则。窄的河道几米宽,宽的河床有几十米,汛季洪水来势猛,流量大,沿河两旁形成几百亩低洼地。镇驻地以南十几个村因多年洪水出河,白沙淤积,沙层五六米深,成为全市的天然优质沙场。

带着深厚的感情和对白沙河回报的夙愿,我与当地人民一起疏沙造地,固堰栽树,白沙河旧貌换新颜。听淙淙流水,观依依绿柳。水鸟放歌,百花欢笑,宜人的景色,喜上眉头,甜在心头。

同类推荐
  •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
  •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本书收录了阿兰重要的随笔短篇,从不同角度阐释如何拥抱我们想要的幸福。人生的烦恼,杂乱的事情,繁芜的情绪……是什么,让我们辜负了那些岁月?你可以喝杯茶,细细品味。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是青年诗人张雷的诗歌选本。书中附录了诗人汪国真、李小雨为他的诗集写的序言,还有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为此书出版写的贺词,贺词说“从张诗字里行间看,他胸怀祖国,腹含宇宙;纵涉古今,横跨内外;时而悲壮,时而缠绵……相当难得”。
热门推荐
  • 轻诋

    轻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越吻越伤心

    越吻越伤心

    爱他八年,结婚一年,夏小婉却始终捂不热霍西城的心。逃婚的姐姐归来,她被扫地出门,不甘吼道:“霍西城,你会后悔的!”霍西城冷笑:“夏小婉,你恶心得令人发指!”离婚后,霍西城以为,自己彻底的摆脱了她,却没想到,她死后,他日日夜夜梦里都是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戴宏才博士将他的文集《耕砚窗稿——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窗稿》)的文稿早就寄给我了,并嘱咐为其作序,我却迟迟未能动笔。这不仅仅是因为需要花一点时间对这本跨学科的文集进行全面阅读,还因为有些文章的观点引起了我特别的兴趣和更深刻的思考。更主要的原因还有两点:一是我尚缺乏“与时俱进”的良心;二是对政治、哲学、法律、教育多种学科的“跨越性”研究也不熟悉,加上对法律这门学科又不太感兴趣(这又是不与时俱进的劣根性)等。这些原因使我视为其作序为畏途,延时至今,勉为其难。不过作为读后感而已,实难为序,故请见。
  • 尤苏的质问

    尤苏的质问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空先生撒拉嘿呦

    空先生撒拉嘿呦

    “你成为了我不变的最盛大的欢喜,无论何时何处。哪怕我身处深渊,也为你奔向光明。”——零辰“爱你爱到白骨枯,与你一起,坠进深渊。”——空星重回到一切的起点,莫名绑定一个火球系统。零辰表示:是钱不香吗?是颜不帅吗?还是娇没撒软?放着个极品男人不要。自从空少拐回来一个软软的小娇妻,各大名牌白莲花,绿茶婊都上门欺负小娇妻。众人万万没想到,进去三个,抬出来两个!还有一个,被软软的外表收买。“嘤,好可爱,想揉,想抱,想偷回家!” 怀疑人生的统子:“……我绑了一个魔鬼”角落里,某空少:嘤嘤嘤,老婆不要我了。外表软萌内心拽女王/高冷病娇小奶狗(1v1)
  • 白棉花(新版)

    白棉花(新版)

    1944年,逃难躲在乡下的克俭突然看见天边有一架飞机歪歪扭扭栽到田里,天边还开了一朵好大的白棉花。保安旅长沈沉说那是盟军的飞行员,是来帮中国人打日本人的,让乡亲们帮着找飞行员。乡亲们好不容易捞起来降落伞,才发现绳子被割断了,飞行员不见了……
  • 赌石

    赌石

    棒槌山挖出一块巨大的玉料,与欧洲商人成交,换回了一套先进的牛奶生产线,从此棒槌镇及周边老百姓喝上了新鲜的瓶装奶。棒槌山山峰连绵,主峰上竖有一块巨石,上粗下细,远远望去犹如一根斜立的棒槌,仅此而已,并无奇松异石的陪衬,因而形不成开发旅游资源的气候。自从玉料出土,传说纷纭,最后竟说出了楚人卞和怀抱的璞玉(玉料)也是出自于棒槌山。虽然说得离谱,但棒槌山出了一块巨大的玉料却是真的,棒槌镇人喝上鲜奶却是真的,于是引来了无数的淘金者,挖山不止,竟也时不时地挖出些优质玉料来。棒槌镇在棒槌山南,依山而得名。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妈咪,爹地太坏了

    妈咪,爹地太坏了

    订婚前夕,她满心欢喜地应约未婚夫地邀请,却不想遭人陷害,落尽了闺蜜的圈套,名声尽失,犹如丧家之犬。五年后,她携子归来,并无心报复,仇家却一个个找上门。“妈咪,这种事情不需要你做,我和爹地会搞定他们的!”腹黑儿子霸气护妈。“小乖,我说了,那不是你爹地——”“不是?那这亲子鉴定是什么回事?”某男将一纸鉴定扔到她的跟前,痛心疾首地哭诉,“女人,找了我这么极品的男人,你竟然还想逃跑,你是不是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