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4800000011

第11章 投笔从戎(3)

杨凤田进入哈军工后,也多次目睹过董必武、刘伯承、贺龙、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哈军工的风采,并聆听了贺龙、陈毅元帅的教诲。1961年11月15日,贺龙元帅在罗瑞卿、刘亚楼、陈锡联上将等陪同下,从朝鲜访问回国途中视察了哈军工。那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全国上下都在节衣缩食,吃不饱、饿死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贺龙元帅非常关心学员们的生活,他亲自到食堂看看学员午餐吃什么。当元帅走进食堂时,学员们都站立起来,元帅看看每个人碗里都是面疙瘩汤,便问:“吃得饱吗?”学员们异口同声地报告说:“吃得饱!”然后贺龙元帅走到食堂会计面前,开玩笑地问:“你贪污吗?”“不贪污!”会计有点紧张地回答。“好!那就好!”元帅边说边向门外走去。“谁是湖南老乡?”元帅又问道,见无人回答,元帅面带微笑离开了大家。其实按照国家规定,军人的粮食定量标准是每月45斤[2],而这时哈军工学员实际标准是每月30斤。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杨凤田是革命军人俱乐部生活部部长,主管伙食。当他看到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有的老百姓在吃糠咽菜,他就提议节约粮食,每人每天只吃一斤粮,得到其他革命军人俱乐部的支持。这样他们开始“以菜代饭,吃稀饭”,当时是吃饱了,可过一两小时肚子就空了,饥饿感就出来了。但学员们谁也没言语。当贺龙元帅走后的第二天,学院又恢复了原来的定量。据系行政李副主任说,这是贺龙元帅的指示:“学员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不能让他们饿着,国家再难,也不要苦了他们。国家给多少,就吃多少。”为了搞好伙食,哈军工组织官兵自己种菜、种粮、做豆腐,还到内蒙古去打黄羊。那里的黄羊很多,用机关枪扫射,然后用卡车拉回来。冬天,在食堂的后院,黄羊都堆成了小山似的。当时哈军工的生活还是蛮好的,每当想起这些,杨凤田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1963年6月18日,陈毅元帅到哈军工视察,应邀向全院教职员工作报告。那天,天气晴朗,大操场上坐满了人。刘居英院长、谢有法政委陪同陈毅元帅等首长在体育馆大门平台上就坐。杨凤田坐的地方距离体育馆大门平台不太远。他睁大眼睛,把目光聚焦到陈毅元帅的身上,只见他身材魁梧、满面红光,穿一件白色衬衫。讲话时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洪亮而有力。报告中不时站起来,挥臂做着手势。陈毅元帅重点讲了红专问题,他说:“什么是红?‘红’就是政治方向,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什么是专?‘专’就是专业技术好。我们提倡又红又专,就是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又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元帅还举了很多例子,进一步说明又红又专的要求。最后元帅还严厉批评了学员谈恋爱的事,“你们年纪轻,有这样好的条件,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宝贵时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刻苦钻研、学好本领,为将来工作打好基础。学院规定‘两不准’,学习期间不准谈恋爱、不准结婚,我赞成。”元帅还说有违者就是“害群之马”,要赶出哈军工。杨凤田听了陈毅元帅生动、语重心长的教诲,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按元帅要求的那样,做个又红又专的有用人才,决不做“害群之马”。

两位元帅的光辉形象,铿锵有力的话语,让他至今难忘,已成为激励他奋勇前进、克服困难的动力。

夙愿得偿

杨凤田早在1959年高中三年级时就加入了共青团。进入哈军工后,在党、团组织的教育下,在哈军工这个红色大染缸的熏陶下,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军事技术上都有很大进步。尤其是听了陈毅元帅的报告之后,更激起了“红”的意识,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越来越强烈,于是更加靠近组织,向党交心,听取组织意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而在学习上,也是加倍努力、刻苦钻研。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向**同志学习”的号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等全国各地报纸都在同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热潮。哈军工也是如此,学**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学员们把学**变成了自己的行动。杨凤田自从向**学习以来,特别是听了**事迹报告团报告以后,他深受感动:“这些天来自己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比较认真地检查了自己的过去,和**比较起来差得太远了。自己的思想深处还存在着很多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因此自己感到必须向**学习,以**为榜样,学习他那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品德和精神。”他还认识到:“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就是为了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也就是为了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这也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与快乐。因此自己下定决心,一定做个名副其实的共产主义者;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于是,1963年5月18日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也下定了决心,在今后一定听党的话,和党一条心,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党,自觉地学习主席著作,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地改造自己,一定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出色地完成党交给自己的学习任务。请组织考验我吧!我一定以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诺言。一定加速改造,争取早日加入光荣、正确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他说到做到,把信念付诸行动。1964年他曾主动给家庭困难的陆志城同学家里寄去15元钱。后来被陆志城和其他同学知道了,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和领导的表扬,并号召向他学习。

然而,他在哈军工没有实现入党的夙愿。他自己也很纳闷。他想:“别人都入党了,自己也不比别人差啊!咋就入不了呢?”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他在1959年反右倾的时候,曾如实反映过他家乡的村干部“溜溜达达三千七八,不干活,多吃多占”的现象,被当时的领导认为是不满言论,有右倾情绪。直到反右倾结束“摘解疙瘩”时才告诉他这是误解。但这时已近毕业,造成他在哈军工没能加入党的组织。分到601所后,不久又赶上“文化大革命”,这个时期党组织基本不发展党员,这一等又是七八年。不过他没有灰心气馁,而且要求入党的决心和信心与日俱增。1972年4月,他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党员的称号鞭策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名师出高徒

杨凤田到哈军工后,分到一系一科(飞机科),学的是飞机和发动机设计。但他还没看过真实的飞机和发动机是什么样,只是看见过天上飞的飞机。终于有一天让他如愿以偿。那是入系后的一天晚上,轮到他到一系停机坪站岗放哨。在停机坪上停着两架飞机,一架大的(伊尔18),一架小的(歼5),都用帆布蒙盖着。他很好奇,在大飞机的下面,用手摸摸机翼,用眼睛看看起落架。他想:“这飞机真大啊!它在天上怎么就那么一点呢?”再到小飞机那里,掀开蒙布,看看座舱,可天太黑,看不清楚,不过有的仪表还发亮呢,这让他着实开了眼界。不过这飞机是怎么设计出来?是怎样造出来的?又是怎么飞上天的?一连串的问题,他一个也答不出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孟子说过:“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杨凤田这时对航空知识真是既饥又渴。俗话说:“不怕识浅,就怕志短”,杨凤田是胸有凌云志的青年,他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哈军工有一支具有一流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给杨凤田上课的就有飞机科主任、空气动力学专家马德明教授,空气动力学教研室主任岳教授,讲《机械原理》的杨中书教授,讲《飞行动力学》的刘千刚教授,讲《飞机原理》的杨庆雄教授,讲发动机原理的发动机专家董绍庸教授和讲《结构力学》的陈伯平教授,还有讲数学的金教授。他们讲课严肃认真、思路清楚、推理严谨,讲出口的每一个字,几乎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把他们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全部记下来,那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他们不仅在学术上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而且对学员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像岳教授讲空气动力学从来不用备课,上课时只带一个粉笔盒,深入浅出地讲课,把摸不着、看不见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讲活了。杨凤田就是听了他的讲课,才知道飞机是如何飞起来的。再如杨中书教授,性格直爽,虽被错划为右派,但他治学仍很严谨,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一次期末考试,他出5道题,据说是英国牛津大学的考题,题题相扣,第一道题答不出来,休想做第二道题,第二道题答不出来,第三道题也无法下笔。考试的结果29人只有7人及格。杨凤田还好得了4分。

哈军工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基础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重视专业面的扩展。杨凤田还学习了飞机自动化、无线电、各功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知识,这为他后来搞飞机总体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哈军工还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的独立工作能力。哈军工自己办有“四海机械厂”。杨凤田在这里实习,学会了车、钳、铣、刨、磨和木工的技能。一年级下学期,他到鞍山空一师下连队当兵一个多月。那里有歼6飞机。他和地勤兵同吃、同住、同出操,一起维修飞机。从此他对飞机有了亲密接触,有了感性认识。毕业前夕,他又到空一师和沈阳黎明发动机厂实习一个多月,亲眼看见发动机是如何生产、制造出来的。这对他的毕业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哈军工学习的5年里,虽然学习也有压力,但比起其他同学来,他是轻松的。在三年级下半年,他由于神经衰弱住进了医院,一住就是4个月。为了不影响学习,他向班长孙玉峰借笔记看,自学课程,到期末考试时,成绩仍然优秀,两个5分、两个4分。尤其是毕业设计,那是考核学员真实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大考。杨凤田在董绍庸教授的指导下,设计出了后风扇发动机,受到了好评。有句谚语说得好“塞门出英雄,名师出高徒”,杨凤田在哈军工学习5年,学习的主要课程有24门,其中9门优秀、14门良好,只有1门是合格。平均分数为4.34分,班里排名第二。在那大浪淘沙的年代里,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了。

一系给他的毕业鉴定是:

“能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同志关心体贴、热心帮助。对工作积极热情、大胆泼辣,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关心集体,能较经常地进行谈心互助活动。能服从领导,执行上级的规定及制度。专业学习态度端正,理解和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较好。虽因身体生病,误课较多,但能主动补上。学习中能帮助别人,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知识掌握较牢固,成绩优良。六三年曾被评为系积极分子一次,六四年曾被评为系优秀团员一次。”

杨凤田18岁考入哈军工,毕业时23岁。在这5年里,他长了身体,学到了知识,成为一个既懂科学技术,又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自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标准军人。哈军工的严格军训、紧张的学习生活,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坚定自信、大胆泼辣、勇往直前的性格。哈军工为他走向工作岗位铺垫出一条光明大道。

哈军工首先是军事院校,同时也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为我国培养了100多位将军、100多位省部级领导和两院院士,以及数以千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杨凤田正是哈军工培养出来的院士之一,他为哈军工争了光、争了名,是哈军工的骄傲。

注 释

[1].1公顷=10000米2。

[2].1斤=500克。

同类推荐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本书,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学会如何守护内心无穷无尽的力量,如何在躁动的世界建造温润的生活,在繁杂的世事中锻造超然心境。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热门推荐
  • 狂僧

    狂僧

    一僧心空,魔宫震动。执金钢锋,谁敢轻弄?若肯回光,狂心顿歇。禅圣驾临,诸佛消灭!佛门戒律?与小僧而言,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看一介狂僧,如何在乱世之中拨开重重迷雾,覆雨翻云,成为一代禅宗圣祖!
  • 邪帝追妻:爱妃,别跑!

    邪帝追妻:爱妃,别跑!

    堕落的网瘾少女,也就是排名一百倒数第一的特工,在一次电脑炸了给炸穿越了。原主委托复仇,恩......那就把他们搞一波团灭吧。劳资可是巫女。不过,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姐妹竟然......齐月,你休怪我无情。某夜,乘凉的钟离霏看了眼天上的星星,我擦不好!“媳妇别跑了,你看小包子都那么大了,是不是可以跟朕回宫了。
  • 影响孩子一生的16个生活技能

    影响孩子一生的16个生活技能

    如果雏鹰没有学会展翅,便无法翱翔于苍穹;如果幼狮没有学会远足,便无法驰骋于原野;如果我们没有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就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为掌控我们的未来,成就自我,就从16个生活技能开始吧! 本书共分为6篇,16章,分别阐述了16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技能,娓娓道来,抛砖引玉。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学到一些知识。
  • 生长在心中的向日葵

    生长在心中的向日葵

    在一个关于流行文化的座谈会中,一位90后女大学生说什么也不明白,喜儿为什么不嫁黄世仁?她们语出惊人:嫁人就嫁黄世仁,黄世仁有钱;如果喜欢大春,就让大春做情人好了。爱情失效了吗?原来爱情只是一个传说?当今中国的爱情怎么了?本期推出杨立平的报告文学《生长在心中的向日葵》,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些陈旧但却动人的爱情故事,两位相爱的北大荒青年,虽然历经沧桑却相爱依旧,平凡的人生闪现出伟大的爱情光芒,和当今社会的爱情婚姻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万端两年前,《北京文学》的总编辑杨晓升对我说,能不能采访一下王亚文和刘行军,他们的爱情故事特别感人。
  • 三界转乾坤

    三界转乾坤

    魔王临世初破晓,古远伊始现灵士;万古不朽化修罗,天上人间御神剑;源灵神光破邪魔,血魔秘典斩万魂;三世寂寥隐苍穹,纵横三界转乾坤。他生于大陆最强势力,却因为家族的灭顶之灾,从小离家。离家的他,总在被欺负中度过,甚至,唯一的亲人也惨死在了他的眼前......打击之下,他决心修炼,立志成为大陆上的强者,终有一天,他要回到家族之中,亲手杀了那个夺走他的爷爷生命的人!少年的目标很简单,少年的心却是执着的......
  • Indian Boyhood

    Indian Boyh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尤里红警在末世

    尤里红警在末世

    在家玩红警玩得无聊的莫云出去逛了会儿,发生了一件事后带着红警2尤里的复仇的苏联基地车进了一个末日世界,还被系统稀里糊涂的变成了萝莉和少女两个形态……
  • 未来之王者荣耀

    未来之王者荣耀

    一个流传着无数英雄传说的未来世界,卡修掌握着英雄传承的技能卡牌,强大的卡修与天地异变之后的卡兽争夺着地盘。主角洛天辰携带着王者荣耀系统重生,附身废材,却一世沉沦。再次重生回到同一个起点,终于强势崛起,别的卡修装备一张技能卡,他则直接装备一张英雄卡,别人只有一个技能的时候,他已经掌握了英雄卡上的四个技能。这一世重生,他不再骄傲自负、争强好胜,只为弥补上一世对父母、对心爱女人的亏欠!已完本小说《未来之全民突击》,书友群的群号是:623517659群名:二少书友群
  • 异世魔妃

    异世魔妃

    [宫妃精品]“爱妃,朕最疼爱的就是你了,你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悬崖边,一身穿龙袍的男子厉声质问着。“哈哈哈哈,刘皓轩,谁是你的爱妃?十六年前,你杀我心爱之人,灭我家族三百零六人,不仅如此,你还让那些和尚道士做法,让他们魂飞魄散,永生永世不得超生,此仇此恨,我怎能忘记!”白衣女子泪流满面的大笑着,更骇人的是:她的眼睛也在瞬间变成了诡异的血红色。“你,你,你是。?”男子惊惧万分。“没错,就是我。你以为我也已经魂飞魄散了,是吗?是老天有眼,让我毁你江山,夺你性命,得报大仇,哈哈哈哈。”女子大笑着扑向男子,两人一起朝悬崖下坠落而去。
  • 三七四十一

    三七四十一

    大家随便看看,作者随缘更新不定时更新——作为有史以来的负分第一人,容辞被灰团子赶着做任务。本来想撩小姐姐,结果反被小哥哥撩了……?!容辞抬头望苍天,世事无常啊!1v1(求求别吞简介,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