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4800000014

第14章 初露锋芒(3)

1966年4月初,601所组织500多人的歼8现场设计队伍,扛着行李,抬着桌椅,登上大卡车开进112厂。科技人员在112厂的设计楼和各车间的地下室摆上设计图板,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详细设计,为工厂试制提供生产图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部门早在工厂为技术人员搭好了通铺。技术人员到达后,他们就把做好的饭菜送到设计现场。尽管吃住和工作条件较差,但技术员们人人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勤奋工作。为了抢时间、争速度,许多技术人员连续几昼夜不离工作现场,饿了啃口馒头,困了趴在图板上打个盹,醒来继续干,有股战天斗地的精神。这样于1966年8月就完成了图样设计。

图样发到了112厂,开始了飞机的试制工作。但是这时“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601所与112厂的各群众组织也群起效尤。主要党政领导被扣押、揪斗、专政。一时“夺权”、开除党籍、“打倒”和打砸抢之风甚嚣尘上,科研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歼8飞机的研制受到严重冲击。直到1968年9月中才进行歼8静力破坏试验。杨凤田第一次观看这样的试验,有比较深刻的印象。1969年7月5日,歼801架飞机经过充分严谨的试飞准备,具备了上天试飞的条件。601所派500多人到试飞现场观看了歼8飞机首飞,杨凤田也随队而行。

当日清晨,天空晴朗,微风习习,旭日透过薄纱般的云层把金辉洒遍祖国大地。一架暗黄色的歼8飞机停置在机场南端,振翅待飞。9时30分,两颗绿色信号弹射向空中,飞行指挥员苏国华立即下令飞机起飞。只见飞机冲向九霄,绕场飞行,矫健的雄鹰欢快地在机场上空盘旋着。主持试飞的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观看试飞的陈锡联、曾绍山以及三机部、辽宁省、沈阳市革委会的负责同志,601所、112厂、410厂等单位的领导、技术人员、工人等,仰望雄鹰在蓝蓝的天空中翱翔,穿过那朵朵白云,恰如一幅多彩的画卷,美不胜收。当歼8飞机爬升到3000米高处时,绕机场盘旋,两次通过机场上空后,徐徐下降,非常平稳地着陆。飞机滑行一段距离后,放出两具白色着陆伞,滑行速度很快减慢下来,歼8飞机安全归来了。“首飞成功了!”机场上响起欢呼声和雷鸣般的掌声。有的振臂欢呼,有的欢喜雀跃,有的热泪盈眶。那真是:

天空晴朗微风熠,

旭日金辉洒大地,

雄鹰首击白云间,

人群欢呼草坪里。

杨凤田看着自己参与设计研制的飞机,飞上了蓝天,首飞成功了,心情无比激动。他与战友们热烈握手互相祝贺着,这一场面让他永生难忘。当他成为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还动情地说:“到现在为止,我来所工作40多年了,从事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难忘的事很多,最难忘的是歼8白天型飞机首飞,这是我终生最难忘的,是我第一次看到我参加设计的飞机从地面上飞起来。”

首飞成功以后,领导接见了首席试飞员尹玉焕和全体机组人员。曹里怀副司令员说:“我代表空军党委、空军部队向参加歼8飞机研制的工人、设计人员和干部致敬……歼8飞机是架好飞机,一定要支持这架飞机!”7月9日还给毛主席发去了《报喜书》。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歼8飞机研制进度受到很大影响,直到1979年12月底才完成设计定型试飞,具备了设计定型的条件。

1979年11月,601所、112厂开始对设计定型图样、资料进行预鉴定工作。当时任总体室副主任的杨凤田组织有关人员对歼8飞机的总体、气动力的图样、技术资料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没有差错。然后参加了歼8设计定型技术鉴定会和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设计定型现场办公会,在会上解答代表们提出的有关问题,为歼8设计定型提供了技术保障。1980年3月2日,常规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了歼8飞机设计定型。

歼8飞机从设计开始到首飞仅用4年时间。但由于“文化大革命”,拖了10年才完成设计定型,这在中国的航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歼8飞机设计定型后的4年间,先后交付空、海军部队。在部队试用、服役期间,既接受了考验,飞出了性能,达到了或超过了原设计指标,也暴露了一些技术问题,出现过重大事故。但在设计人员、工人、干部和解放军的共同努力下,排除了故障,解决了问题,使歼8飞机的声誉与日提高,作战性能日渐增强,已成为当时部队的主战机种。每当杨凤田等参研人员看到“美男子”般的战鹰从头顶掠过,听见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时,心里就会有一种无比的自豪感,脸上总会浮现出一种欣慰的笑容。正是歼8飞机让他有初显身手的机会,经受了锻炼、提高了水平、丰富了知识、积累了经验,造就他成为一名具有真才实学、经验丰富的航空工程技术人员。

在歼8飞机设计定型后,虽然已交付部队使用,但它不满足部队的作战需要。因为1965年中央军委批准研制的歼8飞机,本来就是全天候型的高空高速战斗机。由于歼8飞机拟采用的交流供电系统和新雷达的研制进度赶不上飞机的研制进度,无奈只好先研制歼8“白天型飞机”,于是它只能在白天作战使用。因此使用部门要求尽快研制歼8“全天候飞机”(歼8A型飞机)。全天候飞机在歼8白天型飞机基础上,加装(或改装)204雷达、506电台、50瓦短波电台、960杂波干扰机等11项电子设备,为此载机要作相应的改动。重新发图,补做试验,补充试飞。经过8年的风风雨雨、艰苦奋斗,于1984年12月通过了设计定型技术鉴定。

歼8白天型飞机与全天候型飞机研制成功并投入批生产,装备了部队,不但大大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开辟了我国航空工业从仿制到自行研制设计的新纪元。通过两型飞机的研制,601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骨干和有才华的管理干部,为我国进一步研制下一代战斗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从仿制摸透到自行设计”的道路。而且,歼8飞机成了中国自行设计战斗机的“母机”。在歼8飞机的基础上,对结构不断更改、设备不断完善、性能不断提高,相继研制出了歼8B、歼8C、歼8D等飞机,如同美国的“F”型,苏联的“米格”型系列飞机一样,在中国形成了“J8”型系列飞机,适应了空、海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敌机的作战需要,捍卫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受侵犯。更重要的是通过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不仅培养、锻炼出一批科技人员、工人和管理干部,还磨砺和培养了中国的空、海军队伍。有一批能熟练驾驶歼8系列飞机的英勇善战的飞行员,技术熟练的飞机维护人员。使空、海军不断成长壮大,壮了军威,壮了国威,备受世界瞩目。

歼8白天型和歼8全天候型飞机的成功研制是我国航空科研领域里的重大科技成果。1985年10月,经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定核准,授予其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601所代表获奖者是顾诵芬、王南寿、叶正大,但大家都知道这份奖是集体荣誉,包含着杨凤田等广大技术人员、工人和干部的辛苦、智慧、心血和功绩,他们都为此而感到高兴和欣慰。

同类推荐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高长虹,山西盂县路家村镇西沟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为本的小康之家。他是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相当影响的文学团“狂飙社”的主将。是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高长虹文学创作生涯前后长达20多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现代作家。
  • 谢志峰艺术人生

    谢志峰艺术人生

    本书展示了谢志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叙述了谢志峰收藏的历史渊源及其文物收藏系列的精华,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谢志峰收藏之外,还揭示了他在诗、书、画、陶艺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不掷骰子的上帝:“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通知书

    通知书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赌石

    赌石

    棒槌山挖出一块巨大的玉料,与欧洲商人成交,换回了一套先进的牛奶生产线,从此棒槌镇及周边老百姓喝上了新鲜的瓶装奶。棒槌山山峰连绵,主峰上竖有一块巨石,上粗下细,远远望去犹如一根斜立的棒槌,仅此而已,并无奇松异石的陪衬,因而形不成开发旅游资源的气候。自从玉料出土,传说纷纭,最后竟说出了楚人卞和怀抱的璞玉(玉料)也是出自于棒槌山。虽然说得离谱,但棒槌山出了一块巨大的玉料却是真的,棒槌镇人喝上鲜奶却是真的,于是引来了无数的淘金者,挖山不止,竟也时不时地挖出些优质玉料来。棒槌镇在棒槌山南,依山而得名。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 穿越妖女遇帝王

    穿越妖女遇帝王

    三国乱世谁与争锋,传说娶‘月’姓妖女者得天下。艺术学院,音乐系,刚毕业的高材生岳欣,在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天,为了救同学,被突然逆向行驶来的车辆碾压而亡。原本以为自己死定了的岳欣,却发现自己狗血的穿越了,成为高门富户中的千金小姐——周惜惜。正奇怪于为什么,这家小姐好好的千金小姐不当,非要寻死觅活的玩上吊。逃,逃不掉,求救,没有认识人。虽然亲娘再三担保说有人会保其周全,可是花轿都迎门了,那个人在哪里?这不是坑人么!还好在最后时刻,那个人终于出现了,不但救了命还说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你不叫周惜惜,你姓月,叫月惜,是月家这一代唯一的一个女儿。”我的天!这天下有几个姓月的女子?难道我就是那个传说中得天下必娶的‘月’姓妖女?本文一对一,皇后@女强@腹黑@恶搞@宠文,由此嗜好的妹妹必备首选!
  • 家有老爸

    家有老爸

    轻松幽默的笔调下,作者将一个美国上层家庭的父亲形象展现出来。他强势却又不失柔情;他霸道,却又公正;他有些自私,却又可爱;同时读者也能从书中一窥19世纪末美国纽约的全貌。根据该回忆录改编的电影由艾琳·邓恩、威廉·鲍威尔和伊丽莎白·泰勒出演。该电影获得了多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 最美年华最爱的你

    最美年华最爱的你

    第一次见面,她撞了他;第二次见面,婚姻交易,他帮她复仇;他却爱她爱上了瘾。一追:霸气开直升机;二追:霸道扫清情敌;三追:生个萌宝捆住她。一追二追三追,优璇都淡然说:“NO!”最后单寒桀看了她一眼,牙一咬躺倒在地:“宝贝,你丢了个男神,请捡回家!”
  • 悠然庄园:农家有女初长成

    悠然庄园:农家有女初长成

    一朝穿越,穿到穷的叮当响的农村,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五岁的弟弟和一间破到不能再破的茅草屋。又接收了一个比她还穷的土匪山寨,做了史上最穷的女寨主。不过,幸好她有无敌空间,不仅带领着家人和山寨脱了困,还练就了一身非凡法术,炼丹制药更是信手拈来。一不小心,就误惹了众美男心。温润如玉的年轻药师对着她道:“我只是太爱你了。”傲娇冷酷的千金公子对着她道:“我只知道,今生非你不可。”颠倒众生的妖孽王爷对着她道:“没有你,我活不了。”······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 每天学点投资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投资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投资到达财富的天堂。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投资是每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每个人有必要下大工夫钻研投资学,掌握其精髓。孙豆豆编著的《每天学点投资学大全集》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原则,对投资工具的介绍全面细致,讲授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推荐的方法科学实用,切实可行;内容贴近生活,紧跟时尚,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读者的投资理财之需。相信通过阅读《每天学点投资学大全集》,你一定能轻松掌握有关投资的知识和技巧,尽快踏上财富的增值之路。
  • 三流棋手(中篇小说)

    三流棋手(中篇小说)

    康建国停住了。老人睁开眼,看着康建国手中的报纸,慢慢地把手掌伸了过来。康建国连忙把那块报纸放到他手上。老人把报纸拿到鼻子跟前,久久地看着那上面牛金河的照片。半晌,老人闭上了眼睛。康建国看见有眼泪悄悄地从老人眼角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