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1597-1689),初字宗子,后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居剑州(今四川剑阁),所以张岱有时自称蜀人。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高祖张天复,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以武功显,被云南沐氏陷害,差一点获罪,其后即退隐镜湖别业,啸咏纵饮其中,直至去世。曾祖张元忭,著名理学家,王阳明再传弟子,并以诗文闻名于当时。祖父张汝霖,官至兵部郎中、江西布政司参议。父亲张耀芳,为鲁王府长史。叔父张联芳,著名画家,与董其昌、李流芳齐名,曾任扬州郡司马。在这样一个家庭中,他受到了很好的熏陶。
张岱从小就极聪明,八岁时他在杭州见到跨鹿游览的著名文学家陈继儒。陈要考考他,指着屏风上的李白骑鲸图,出了上联:“李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要张岱对下联,张岱立即对上:“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陈继儒极为高兴,连连夸他“灵隽”,称他为“小友”。
张岱早年生活豪华,一生从未做过官。他自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桔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自为墓志铭》)
他又好交游,文人学士、贵胄子弟、名妓娇娃、僧道隐士、达官勋戚等,都是他交游的对象。他的前半生,主要在绍兴、杭州、南京、苏州、扬州等地游览,或纵情山水,或啸歌吟咏,或纵酒携妓,或品味美食,或观戏听曲,或怀古凭吊,过着锦衣玉食、逍遥快乐的生活。
明亡以后,他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他只能布衣蔬食,有时甚至断炊。他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具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清兵攻下浙东以后,他曾经想跟伯夷、叔齐一样绝食而死,但一方面由于《石匮书》等著作尚未完成,另一方面由于他的性格比较软弱,终于隐忍着活了下来。他的这种心态,曾毫不隐瞒地在《自题小像》中表露出来:“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琅嬛文集》卷之五)在自嘲自解中不难体会他那复杂而痛苦的心情。从顺治三年(1646)起,他便隐居在剡溪卧龙山(他自称为“琅嬛山或琅嬛福地”),潜心著书。他在八十一岁时所写的《蝶庵题像》中不无解嘲地说:“嗟此一老,背鲐发鹤。气备四时,胸藏五岳。禅既懒参,仙亦不学。八十一年,穷愁卓荦。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沉醉方醒,恶梦始觉。忠孝两亏,仰愧俯怍。聚铁如山,铸一大错。”(《琅嬛文集》卷之五)其实,他并没有错,在那种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写成了那么多著作,为后代子孙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产。他的著作有《石匮书》、《石匮书后集》、《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冰雪文》、《义烈传》、《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张子诗秕》、《夜航船》、《琯朗乞巧录》、《古今义烈传》、《於越有明一代三不朽图赞》等多种。可惜的是,现仅存《石匮书》、《石匮书后集》、《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张子诗秕》、《夜航船》等数种,其他或散佚了,或不全了。但仅就现存的这几种保存完整的著作来看,张岱不愧为明末清初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石匮书》是张岱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写成的一部明代断代史书,它上自洪武,下至天启,共282年。张岱的写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事必求真,语必务确,五易其稿,九正其讹,稍有未核,宁阙勿书”(《石匮书自序》,见《琅嬛文集》卷之一)。谷应泰提督浙江学政,仰慕张岱的文才,以礼聘请他,被张岱拒绝了。后来,谷应泰用五百两银子收买了《石匮书》手稿,据此编成《明史纪事本末》。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九》载:“考邵廷采《思复堂集·明遗民传》,称山阴张岱尝辑明一代遗事为《石匮藏书》。应泰作《纪事本末》,以五百金购请,岱慨然予之。又称明季稗史虽多,体裁未备,罕见全书。惟谈迁《编年》、张岱《列传》(按,即《石匮书》)两家具有本末,应泰并采之以成纪事。”张岱又用剩馀下来史稿编写成《石匮书后集》,共63卷,记载了从崇祯朝到小明王朝覆灭的历史,对清兵入关后残酷屠戮的行为进行鞭挞,对被杀的爱国志士寄予无限的同情。由此可见张岱在史学方面的贡献是很大的。
张岱在文学方面的贡献更大。最突出的是《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这两部散文集。《陶庵梦忆》共一百二十馀篇,都是回忆过去他亲身经历的豪华生活的。伍崇曜在跋文中曾说:“昔孟元老撰《梦华录》,吴自牧撰《梦粱录》,均于地老天荒沧桑而后,不胜身世之感,兹编实与之同。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恣,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见《陶庵梦忆·跋二》)关于《西湖梦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是编乃于杭州兵燹之后,追记旧游。以《北路》、《西路》、《南路》、《中路》、《外景》五门,分记其胜。每景首为小序,而杂采古今诗文列于其下。岱所自作尤夥,亦附著焉。其体例全仿刘侗《帝京景物略》,其诗文亦全沿公安、竟陵之派。”张岱共写了七十二篇回忆西湖景点与名胜古迹的文章,每篇文章下,又采录了唐宋以来各名家的诗文,包括张岱自己的,数量多寡不一,有个别文章下,一篇都没有采录。可以说,这既是研究西湖历史的一部极翔实的资料书,又是一部游览西湖的极好的导游书。
《张子诗秕》是张岱的诗歌集。张岱对待诗歌创作,态度是极认真的。他在《雁字诗小序》中说:“余少而学诗,迨壮迨老。三十以前,下笔千言,集如风雨。逾数年而才气无所用之,逾数年而学问无所用之,再逾数年而性情亦无所用之。目下意色沮丧,终日不成一字。”(见《琅嬛文集》卷之一)至于张岱诗歌的风格,据他自述,是从学习徐渭、公安派袁宏道与竟陵派钟惺、谭元春入手,而最终则以自己独特的面貌出现的。他在《琅嬛诗集序》中写道:“余少喜文长,遂学文长诗。因中郎喜文长,而并学喜文长之中郎诗,文长、中郎以前无学也。后喜钟、谭诗,复欲学钟、谭诗,而鹿鹿无暇,伯敬、友夏(按,即钟、谭),虽好之而未及学也……毅儒言予诗酷似文长,以其似文长者姑置之,而选及余之稍似钟、谭者。予乃始知自悔,举向所为似文长者悉烧之,而涤骨刮肠,非钟、谭则一字不敢置笔。刻苦十年,乃向所为学钟、谭者又复不似。盖语出胞胎,即略有改移,亦不过头面,而求其骨格,则仍一文长也。余于是知人之诗文,如天生草木花卉,其色之红黄,瓣之疏密,如印板一一印出,无纤毫稍错。世人即以他木接之,虽形状少异,其大致不能尽改也……古人曰:‘我与我周旋久,则宁学我。’”(见《琅嬛文集》卷之一)
本书是为一般读者提供的一个选本,精选张岱诗词文加以解评。《西湖梦寻》中原文所采录之诗文,附于“新评”之中。为方便读者使用,末附“张岱年谱简编”、“张岱著作版本举要”、“张岱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着重号标注)。书中不妥之处,诚望大家不吝赐教。
姜光斗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