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光斗
张岱的散文,在明末清初,成就最高。这决不是笔者一己之私见,几代文学史专家几乎都是这样看的。如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十二章》说:“天启、崇祯间的散文作家,以刘侗、徐宏祖及张岱为最著……其所著《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诸作,殆为明末散文坛最高的成就。像《金山夜戏》、《柳敬亭说书》,以及状虎丘的夜月、西湖的莲灯,皆为空前的精绝的散文;我们若闻其声,若见其形,其笔力的尖健,几透出于纸背。”又如章培恒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七编·第四章》说:“晚明散文的最后一位大家和集大成者是张岱……张岱是一个生活经历、思想情感都非常丰富的人……他的诗文,初学徐文长、袁中郎,后学钟惺、谭元春,最终能不为前人所囿,形成自己的风格,而散文的成就尤为特出。其风格大抵以公安派的清新流畅为主调,在描写刻画中杂以竟陵派的冷峭,时有诙谐之趣。《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两书中,都是忆旧之文,所谓‘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序),心绪是颇为苍凉,但着眼处仍是人世美好、故国乡土的可爱,洋溢着人生情趣。”
具体地说,张岱的散文,约有如下的特色。
第一,张岱的散文,涉及面很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底蕴深厚。举凡忠臣义士、巨宦豪绅、诗人画家、戏子名妓、花农工匠、说书艺人以至于道流缁素、灵怪鬼神等,无一不是他笔下活跃着的人物。举凡风景名胜、世俗民情、戏曲技艺、字画书籍、古木名花、彩灯烟火、古董珍玩以至于乳酪茶酒、土特产品等,无一不是他精心描写的对象。读张岱的散文,真如行走在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
他写毫不起眼的人物,会让你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例如他是这样写花农金乳生的:
乳生弱质多病,早起不盥不栉,蒲伏阶下,捕菊虎,芟地蚕,花根叶底,虽千百本,一日必一周之。癃头者火蚁,瘠枝者黑蚰,伤根者蚯蚓、蜓蝣,贼叶者象干、毛猥。火蚁,以鲞骨、鳖甲置旁,引出弃之。黑蚰,以麻裹筋头捋出之。蜓蝣,以夜静持灯灭杀之。蚯蚓,以石灰水灌河水解之。毛猬,以马粪水杀之。象干虫,磨铁线穴搜之。事必亲历,虽冰龟其手,日焦其额,不顾也。青帝喜其勤,近产芝三本,以祥瑞之。(《金乳生草花》)
读后,使我们对这位辛勤劳作、爱花如命的花农永远忘怀不了,还附带使我们懂得了许多治理花卉害虫的方法。又例如他写一精于品茶的市井老人:
周墨农向余道闵汶水茶不置口。戊寅九月,至留都,抵岸,即访闵汶水于桃叶渡。日晡,汶水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方叙话,遽起曰:“杖忘某所。”又去。余曰:“今日岂可空去?”迟之又久,汶水返,更定矣。睨余曰:“客尚在耶!客在奚为者?”余曰:“慕汶老久,今日不畅饮汶老茶,决不去。”汶水喜,自起当垆。茶旋煮,速如风雨。导至一室,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瓷瓯十馀种,皆精绝。灯下视茶色,与瓷瓯无别,而香气逼人,余叫绝。余问汶水曰:“此茶何产?”汶水曰:“阆苑茶也。”余再啜之,曰:“莫绐余!是阆苑制法,而味不似。”汶水匿笑曰:“客知是何产?”余再啜之,曰:“何其似罗甚也?”汶水吐舌曰:“奇,奇!”余问:“水何水?”曰:“惠水。”余又曰:“莫绐余!惠泉走千里,水劳而圭角不动,何也?”汶水曰:“不复敢隐。其取惠水,必淘井,静夜候新泉至,旋汲之。山石磊磊藉瓮底,舟非风则勿行,故水不生磊。即寻常惠水,犹逊一头地,况他水邪!”又吐舌曰:“奇,奇!”言未毕,汶水去。少顷,持一壶满斟余曰:“客啜此。”余曰:“香扑烈,味甚浑厚,此春茶耶?向瀹者的是秋采。”汶水大笑曰:“予年七十,精赏鉴者,无客比。”遂定交。(《闵老子茶》)
从独特的待客方式中显示出此老朴直而怪异的个性,张岱与这位老人会面对话的场面简直就是极精彩的电影特写镜头。
又例如张岱写土特产品,他能够对各地的名产、特产如数家珍:
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北京则苹婆果、黄鬣马牙松。山东则羊肚菜、秋白梨、文官果、甜子。福建则福橘、福橘饼、牛皮糖、红腐乳。江西则青根、丰城脯。山西则天花菜。苏州则带骨鲍螺、山查丁、山查糕、松子糖、白圆、橄榄脯。嘉兴则马交鱼脯、陶庄黄雀。南京则套樱桃、桃门枣、地栗团、窝笋团、山查糖。杭州则西瓜、鸡豆子、花下藕、韭芽、元笋、塘栖蜜橘。萧山则杨梅、莼菜、鸠鸟、青鲫、方柿。诸暨则香狸、樱桃、虎栗。嵊则蕨粉、细榧、龙游糖。临海则枕头瓜。台州则瓦楞蚶、江瑶柱。浦江则火肉。东阳则南枣。山阴则破塘笋、谢橘、独山菱、河蟹、三江屯蛏、白蛤、江鱼、鲥鱼、里河。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日为口腹谋,罪孽固重。但由今思之,四方兵燹,寸寸割裂,钱塘衣带水,犹不敢轻渡,则向之传食四方,不可不谓之福德也。(《方物》)
一口气点了十六七个地方的土特产品,如果不是知识丰富、阅历深广,并加以留心,怎么能记得了那么多呢?
张岱即使写灵怪鬼神也丰富多彩。例如《上天竺》篇写观音是多角度的。观音信仰在我国民间极普遍、极虔诚,而宣传观音显灵的佛典也极多,难怪张岱要多角度地将观音写得神乎其神了。又如《杨神庙台阁》写神的灵验也运用了多种手法。先是写人们禳灾祲,完全是现实的场景描写:“土人有小小灾祲,辄以小白旗一面到庙禳之,所积盈库。是日以一竿穿旗三四,一人持竿三四,走神前,长可七八里,如几百万白蝴蝶,回翔盘礴在山坳树隙。”而最后一句“如几百万白蝴蝶,回翔盘礴在山坳树隙”也有暗示神极灵验的作用。接着通过拾物必然归还的描写,则直接显示了神的灵验:“四方来观者数十万人。市枫桥下,亦摊亦篷。台阁上、马上有金珠宝石堕地,拾者,如有物凭焉,不能去,必送还神前。其在树丛田坎间者,问神,辄示其处,不或爽。”
第二,张岱的散文,充满激情,这能深深地感染读者。首先,张岱对于圣贤伟人、忠臣义士极其崇敬,常使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达他的这种感情。如《孔庙桧》先写桧树的神异,此桧历几千年,枯而复活,焚而复生;再通过孔家人的话来挖苦江西张与凤阳朱:“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写孔庙桧树的神异,实际上是写孔子的威仪,抒写张岱对孔圣人的崇敬。而敢于将帝王之家“凤阳朱”称之为“暴发人家,小家气”,固然体现了孔圣人的威仪,更体现了对朱明王朝的蔑视。而作为明代的作家张岱敢于将其写下来,也使人不得不佩服其勇气。如在《于坟》中,张岱借用陈继儒碑文来赞扬于谦:“大抵忠臣为国,不惜死,亦不惜名。不惜死,然后有豪杰之敢;不惜名,然后有圣贤之闷。黄河之排山倒海,是其敢也;即能伏流地中万三千里,又能千里一曲,是其闷也。”张岱对于忠义冤死之士,搜集或编造了许多神话故事,以显示其忠魂不散,特别灵验,从而表达出他们对于忠臣义士的极其崇敬的心情,也抒泄了他惩恶褒贤的激情,对于关羽是如此,对于岳飞是如此,对于于谦更是如此。其次,张岱对于奸恶小人和生活腐败的豪绅巨宦,则采用各种写法予以鞭挞。如《岳王坟》中写到,岳坟前,用生铁铸了秦桧、王氏、万俟硏、张俊的像,人们将其头颅击落。桧树代表秦桧,人们将其分尸。可见游人对这些奸人的仇恨,是何等浓烈啊!为国捐躯的人,人们永远崇敬。祸国殃民的人,人们永远痛恨。真是“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张岱《岳王坟》诗)啊!张岱在文中,既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也抒发了人民的感情。如《包涵所》揭露了包涵所这个官僚穷奢极欲的生活,认为他比石崇、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官僚、豪贵生活极度奢靡的现象极其普遍。张岱虽曾为贵公子,有过酒醉金迷的生活体验,但晚年穷困潦倒,有所悔悟,故对极度奢靡的生活现象是不满的。复次,张岱常常通过故宫黍离之感,抒写他怀恋故国的深情。如他在《陶庵梦忆·序二》中写道:“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想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古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自嘲自解,自艾自叹,读后真会使人洒下同情之泪。又如在《柳州亭》中,他描绘了历经战乱后的荒芜凄凉的景象后,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段感慨深沉的抒情语:“余于甲午年,偶涉于此,故宫离黍,荆棘铜驼,感慨悲伤,几效桑苎翁之游苕溪,夜必恸哭而返。”可以这样说,在张岱散文的绝大多数篇章中,都可以触摸到他的感情的脉搏。
第三,张岱极善于通过生活细节来突现人物的个性。如《陈章侯》篇所写:
崇祯己卯八月十三,侍南华老人饮湖舫,先月蚤归。章侯怅怅向余曰:“如此好月,拥被卧耶?”余敕苍头携家酿斗许,呼一小划船再到断桥,章侯独饮,不觉沾醉。过玉莲亭,丁叔潜呼舟北岸,出塘栖蜜橘相饷,畅啖之。章侯方卧船上嚎嚣。岸上有女郎,命童子致意云:“相公船肯载我女郎至一桥否?”余许之。女郎欣然下,轻纨淡弱,婉可人。章侯被酒挑之曰:“女郎侠如张一妹,能同虬髯客饮否?”女郎欣然就饮。移舟至一桥,漏二下矣,竟倾家酿而去。问其住处,笑而不答。章侯欲蹑之,见其过岳王坟,不能追也。
封建社会的文人对年轻姑娘轻薄挑逗,而女郎表面柔弱文静,其实不仅能饮酒,性格还挺豪爽。后来,竟将喝剩下来的美酒全部倾去,真使陈章侯哭笑不得。寥寥数笔,张岱通过细节描写竟出色地勾画了两个人物形象,张岱真乃文章高手。又如《朱楚生》篇,写一位极有艺术造诣的地方戏曲女演员,多情、柔顺,但身世却十分凄惨:
楚生色不甚美,虽绝世佳人,无其风韵。楚楚谡谡,其孤意在眉,其深情在睫,其解意在烟视媚行。性命于戏,下全力为之。曲白有误,稍为订正之,虽后数月,其误处必改削如所语。楚生多坐驰,一往深情,摇无主。一日,同余在定香桥,日晡烟生,林木冥,楚生低头不语,泣如雨下,余问之,作饰语以对。劳心忡忡,终以情死。
张岱淡淡几笔勾勒,就塑造了这样一个令人消魂、令人同情、令人难以忘怀的动人形象,真是大笔如椽啊!同是写女性,《王月生》写法又不同:此文善于通过人物肖像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划人物的性格,如“面色如建兰初开,楚楚文弱。纤趾一牙,如出水红菱”,“一日,老子邻居有大贾,集曲中妓十数人,群谇嘻笑,环坐纵饮。月生立露台上,倚徙栏楯,羞涩,群婢见之,皆气夺,徙他室避之”等,又如将王月生比喻为“孤梅冷月”等。文章结尾的细节描写也很出色:“有公子狎之,同寝食者半月,不得其一言。一日,口嗫嚅动,闲客惊喜,走报公子曰:‘月生开言矣!’哄然以为祥瑞,急走伺之,面,寻又止。公子力请再三,蹇涩出二字曰:‘家去。’”这就更加突出了这个名妓冷峻寡言的个性。而《苏小小墓》则又通过人鬼恋爱的故事来描写苏小小这个南齐名妓对于爱情的渴望。
张岱对于说书艺人柳敬亭的性格塑造则是将细节描写与夸张性的场景描写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了更好的效果: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勃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翦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舌死也。
张岱写人物,不仅能紧紧抓住其个性特征,且笔法灵活,富于变化,那就当然更能引人入胜了。
第四,张岱的不少散文,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如《天镜园》所写:
天镜园浴凫堂,高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每岁春老,破塘笋必道此。轻飞出,牙人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又如《湖心亭看雪》所写:“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又如《冷泉亭》所写:“丹垣绿树,翳映阴森。亭对峭壁,一泓泠然,凄清入耳。亭后西栗十馀株,大皆合抱,冷硋暗樾,遍体清凉。秋初栗熟,大若樱桃,破苞食之,色如蜜珀,香若莲房。”再如《北高峰》中所写:“此地群山屏绕,湖水镜涵,由上视下,歌舫渔舟,若鸥凫出没烟波,远而益微,仅规其影。西望罗刹江,若匹练新濯,遥接海色,茫茫无际。张公亮有句:‘江气白分海气合,吴山青尽越山来。’诗中有画。郡城正值江湖之间,委蛇曲折,左右映带,屋宇鳞次,竹木云蓊,郁郁葱葱,凤舞龙盘,真有王气蓬勃。”读了这些美文,观了这些美景,真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亲临其境一样,不禁要诗兴大发了。
第五,张岱极善于描写宏大热闹的场面。如《闰中秋》记载了张岱于崇祯七年闰八月中秋那天在蕺山亭野餐轰饮的情景:
崇祯七年闰中秋,仿虎邱故事,会各友于蕺山亭。每友携斗酒、五簋、十蔬果、红毡一床,席地鳞次坐。缘山七十馀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七百馀人,能歌者百馀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雷动。诸酒徒轰饮,酒行如泉。夜深客饥,借戒珠寺斋僧大锅煮饭饭客,长年以大桶担饭不继。命小、竹、楚烟于山亭演剧十馀出,妙入情理,拥观者千人,无蚊虻声,四鼓方散。月光泼地如水,人在月中,濯濯如新出浴。夜半,白云冉冉起脚下,前山俱失,香炉、鹅鼻、天柱诸峰,仅露髻尖而已,米家山雪景,仿佛见之。
此文前半篇,写一次规模宏大的野外聚餐。有娈童,有声妓,歌声如潮涌,山为雷动,轰饮时酒行如泉,观者千人,连蚊虻飞那么微小的杂声都没有。可见场面的热烈。后半篇写散场后的寂静幽雅,极富诗情画意。而《虎邱中秋夜》则描写了虎邱在中秋节夜里万人齐集、歌吹沸天的热闹情景,场面更加宏大热烈:
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箫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闻,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如此热闹繁杂的一个场面,张岱写来却丝毫不乱。文章从闹写到静,从人极多写到人渐少,从感官的刺激写到心神的领会,层层推进,直至“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的最高潮,便戛然停住。张岱真善于摄人心魄!
写当时清明节上坟的风俗,张岱也使出了这种手段。如《扬州清明》:
扬州清明,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摺再三,不辞往复。监门小户,亦携核纸钱,走至墓所,祭毕,席地饮胙。自钞关、南门、古渡桥、天宁寺、平山堂一带,靓妆藻野,服缛川。随有货郎,路傍摆设骨董古玩并小儿器具。博徒持小杌坐空地,左右铺衫、半臂、纱裙、汗、铜炉、锡注、瓷瓯、漆奁及肩彘、鲜鱼、秋梨、福橘之属,呼朋引类,以钱掷地,谓之“跌成”;或六、或八、或十,谓之“六成”、“八成”、“十成”焉。百十其处,人环观之。是日,四方流寓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鞠;茂林清樾,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日暮霞生,车马纷沓。宦门淑秀,车幕尽开,婢媵倦归,山花斜插,臻臻簇簇,夺门而入。
这是一幅用文字描绘的、可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媲美的“扬州清明图”。其气魄之宏伟,描绘之精细传神,丝毫不减色于《清明上河图》。此文能于尺幅之内现千里之势,构思时高瞻远瞩,全局在胸,气势宏伟,构图严密而完整。既有鸟瞰式的概括描写,又有特写式的细笔精描。再加上文字整齐、凝练而又富于变化,善于运用排比句以增强气势,提高表现力。故给人的印象既全面完整,又重点突出,的确起到了长幅画卷同样的作用。
第六,张岱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段,如陪衬烘托、广譬博喻、气氛渲染、运用典故、征引诗文等。如《西湖七月半》陪衬烘托的手法运用得特别成功。文章劈头一句就点明:“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如高山坠石,令人惊讶;又如戏曲开场,自报家门。接着写五类人的看月态度:第一类为官僚豪绅,追求的是声色饮食等物质享受;第二类为名门闺秀,为的是好奇凑热闹;第三类为名妓与闲僧,为的是卖弄风情;第四类为市井无赖、地痞流氓,为的是寻衅闹事、浑水摸鱼。以上四种人都并非真正赏月。接着,郑重推出第五类骚人墨客、文人雅士,才是真正赏月者。第二段补叙杭州人白天游湖的情景:他们急匆匆赶会,乱糟糟游湖,心慌慌入城,完全是凑热闹,根本无心赏月。第三段正面写赏月,充满了诗情画意。由于有了一、二两段的烘托、陪衬,才使赏月场面的描写,显得更加可贵和可爱。由此可见,此文的构思多么精彩。
《白洋潮》则连用“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和“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等比喻,把钱塘江潮写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湘湖》与《西湖总记·明圣二湖》中两次将西湖、鉴湖、湘湖,分别比喻成名妓、闺秀、处子,并说西湖是“人人得而媟亵之”,鉴湖是“可钦而不可狎”,湘湖是“羞涩,犹及见其未嫁时也”,这三个比喻,都十分生动贴切。在《定海水操》中,张岱善于用示现和比喻手法表现水军操练情景,如用“轻如鱼凫”来比喻战士入水时的轻快,用“如烹斗煮星,釜汤正沸”来比喻晚上练军时海上火光映射的景象,用“如风雨晦冥中,电光翕焱”、“又如雷斧断崖石,下坠不测之渊”来比喻火炮轰响的情景,都极其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张岱又极善于运用气氛渲染的手法来描写环境。如《金山夜戏》: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瞴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深夜经过金山寺,让仆人演夜戏,为了渲染其阴森之气氛,此文结句故意用了“不知是人、是怪、是鬼”的句子,极妙!如《越俗扫墓》,作者写此文的真正意图,并不在于记载扫墓风俗。其点睛之笔在最后数句:“坟垅数十里而遥,子孙数人挑鱼肉楮钱,徒走往返之。妇女不得出城者三岁矣。萧索凄凉,亦物极必反之一。”这种萧索凄凉的气氛,正反映了张岱在明朝灭亡后的心境。
张岱还极善于运用典故来增加文章描写的效果。如在《奔云石》中他写道:“丙寅至武林,亭榭倾圮,堂中窀先生遗蜕,不胜人琴之感。”在《小蓬莱》中他又写道:“天启丙寅,余至寓林,亭榭倾圮,堂中窀先生遗蜕,不胜人琴之感。”两次用《世说新语·伤逝》中王子猷伤悼王子敬的典故来悼念黄寓庸先生。又如《炉峰月》写张岱与友人在深山冒着遇虎之险去赏月,已经够浪漫的了,而结尾写道:“次日,山背有人言:‘昨晚更定,有火燎数十把,大盗百馀人,过张公岭,不知出何地?’吾辈匿笑,不之语。谢灵运开山临,从者数百人,太守王琇惊,谓是山贼,及知为灵运,乃安。吾辈是夜不以山贼缚献太守,亦幸矣!”用谢灵运游山被误认为是山贼的事一点染,使文章又生出一层波澜,增加了不少趣味。
此外,张岱还极善于引用名家的诗文来增加自己文章的文采。如在《西湖香市》中,引用袁宏道描写西湖的优美文句“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波纹如绫,温风如酒”来增加文采;在《葑门荷宕》中,再次引用了袁宏道《荷花荡》中优美的文句“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使这些文章更加绚烂夺目。张岱有些文章,甚至主体部分就是引用的诗文。例如《于坟》篇,简单介绍于谦后,主要就是引用的陈继儒的碑文,因为陈继儒的碑文写得有理有据,滔滔雄辩,正义凛然,文情并茂。张岱作为明末才子,不自己撰文论述,而全引碑文,成了此文的核心部分,原因即在于此吧?
第七,张岱散文的语言精炼生动而富有文采。《金山竞渡》对龙船外形的描写连用七个排比句“取其……”,不仅充分显示了龙船的外形特征,还全面地介绍了它所蕴含的意义:
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篷,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挝鼓,取其节;艄后列军器一架,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掇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坠洄涡,则百癈捷,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蚁附蜂屯,蠢蠢欲动。晚则万齐开,两岸沓沓然而沸。
张岱散文的语言(尤其是叙述语言)有时显得很简捷干净。例如《朱文懿家桂》中有“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等短句,意思是不造亭子、不盖房屋、不搭平台、不做栏干、不砌台阶。此处的“亭、屋、台、栏、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显得很简捷干净。《天童寺僧》中有“余遍观寺中僧匠千五百人,俱舂者、碓者、磨者、甑者、汲者、爨者、锯者、劈者、菜者、饭者,狰狞急遽,大似吴道子一幅《地狱变相》”,其中有十个“者”,其中“碓、磨、甑、菜、饭”五字,也是名词用作动词。
在张岱的散文中,还善于吸取民间俗语。如《二十四风月》中,有“一白能遮百丑”的俗语;《柳敬亭说书》中,有“满面疤瘤,悠悠忽忽,土木形骸”的俗语;《彭天锡串戏》中,“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一肚皮磥砢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也运用了俗语;《绍兴灯景》中,“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便是民间的打油诗;《芙蓉石》中,“吴氏世居上山,主人年十八,身无寸缕,人轻之,呼为吴正官”句中,“吴正官”是绍兴方言“吴精光”的谐音。由此可见,张岱是采用多种方法运用民间俗语的。
最后,张岱善于吸取各家的优长之处,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明人祁彪佳说他“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西湖梦寻序》)。张岱散文的博奥、生辣、倩丽,从本文上面的举例中,读者自可体会到,这里不再赘述。现仅举体现他诙谐幽默的一例以飨读者。他于《五云山》中写道:“山顶有真际寺,供五福神,贸易者必到神前借本,持其所挂楮镪去,获利则加倍还之。借乞甚多,楮镪恒缺。即尊神放债,亦未免穷愁。为之掀髯一笑。”
张岱揶揄神灵也难免“穷愁”,也要放债!张岱真幽默,他要为神灵干这种事“掀髯一笑”,我们读了这篇妙文,也不禁要为之“掀髯一笑”了!
总之,张岱散文的内容丰富深广,文笔生动,风格多样,其奇情壮采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的确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