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隆烈是东丹人皇王耶律倍第三子吴王耶律稍的嫡孙,当今皇帝耶律隆绪的堂弟。从小爱文习武,崇尚汉文化,和他的曾祖父耶律倍一样。
而当时的耶律倍却因为仰慕汉文化,主张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治国之道,引起了主张维护契丹奴隶制传统的母后述律平的极度反感,让心机颇重的耶律德光有了可乘之机,从而失去了帝位。
但是大辽国的皇权最终还是承袭了耶律倍的这一脉,除了穆宗耶律述律。这也是当初耶律德光所想不到的,他费尽心机得来的帝位最终只传了一代。
耶律隆绪十二岁即位,太后萧绰执政。在她执政期间,任用汉人士大夫,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减少赋税,训练军队。
此时的大辽,政治、经济、文化已经非常汉化制。统和年间,辽国已经进入了鼎盛时期,也正因为如此,大辽的当权者当时十分热衷于向外扩张自己的领土。
此时的大宋朝正是咸平初年,皇帝赵恒宠信奸佞权臣,虽有几位忠贤之臣呕心沥血,但依然难挽国势衰败的命运。
而大辽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修养生息已久,辽国开始寻找机会,雄心勃勃地准备南下,大举入侵。
公元一零零一年,耶律隆烈亲率二十万大军深入宋境,开始攻打大宋的北大门靳州。
耶律隆烈长得仪表非凡,足智多谋、武艺高强,乃大辽国的人中翘楚,他亲做主帅的这头一仗非同小可,胜利或失败对此次南征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萧太后非常器重这个堂侄子,耶律隆烈的爷爷吴王耶律稍和世宗耶律阮乃一母同胞,为耶律倍继妻柔贞皇后萧氏所生。
大辽国的皇后多是姓萧,那是因为耶律阿保机将其母亲、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家族的姓氏拔里氏、乙室氏赐姓萧氏。
相传是因为他本人羡慕萧何辅助刘邦的典故。耶律阿保机的皇后名述律平,其子耶律德光即位后,就将述律氏赐姓萧氏,故萧氏有辽朝后族之称。
而耶律倍因为喜欢汉文化,曾纳数名汉人女子为妾,所生子女也不在少数,但这些子女在辽国皇室的眼中难免低贱。
在众多堂兄弟当中,无论是论亲疏还是论出身,耶律隆烈与耶律隆绪都是颇为亲近的。
耶律隆烈的父亲和爷爷虽然不怎么成器,但他们却有了一个出色的子孙。
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保护身边想要保护的人,出身高贵与否,同皇帝亲近与否都只是一朝一夕的事。成王败寇,历来都如此,曾祖父与太宗皇帝耶律德光的那场皇权之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何才能让自己强大起来,而又不会功高盖主,让皇帝怀疑自己,那是耶律隆烈从小就在思考的问题。
大辽是个渔猎游牧民族,身处塞外大漠之地。大辽的历代皇帝都十分向往江南的富庶之地,所以宋辽之间的战争自然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耶律隆烈从小努力习武,为得就是有一天能为自己的国家攻城掠地,为耶律家扫平一切阻挡其南下的障石。只有这样,他才会得到皇帝的信任,得到更大的权势,才能振兴耶律稍这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