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远的那封罪己书连带着他的死讯一起传进了宫,他以苏家所有的家财和自己的性命相抵,只求朝廷能放过苏家上上下下的这几十口人。
最后还是郭皇后替苏家求了情,苏墨远虽犯欺君,但罪不累及家人。不用入宫为奴,更不用株连九族,这也算是给自己唯一活着的儿子积福了。
况且苏家长子正在遂城浴血奋战,为大宋守疆扩土,也可以将功抵过了。
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却还是因为苏家的那个三姑娘。郭皇后是打心眼里喜欢她,年纪虽轻,却聪明伶俐、临危不乱,而且绣技也十分了得。
如果说苏家窃取了原本属于周家的一切,配不上这大宋第一苏绣世家的名号。可郭皇后自始至终都觉得苏家的这个女儿是一个可造之材,说不定将来,她能够凭自己的本事绣出比《百鸟朝凤》更好的绣品来。
如果因此埋没了她的天赋,郭皇后还是有些不忍心。
朝廷天恩浩荡,苏家老老小小自是感恩戴德,从此远离京城的是是非非,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那一年,苏绣十四岁。
大夫人和二夫人决定带着苏绸和苏绮去姑苏老家,三夫人自然不愿跟着一起去。她离开安阳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只想带着苏绣回到安阳过完自己的余生。
苏绣自是十分乐意,安阳是母亲的娘家,虽然外祖母和外祖父都已经不在了,但还有舅舅、舅母在。母亲只有到了安阳才不会感到寂寞,才会开心起来。
一路风尘,苏绣带着对未来日子的希望和憧憬去了安阳,这是她第二次踏上安阳的土地。
第一次,是在她八岁那年,因为外祖母病故,父母亲带着小苏绣来奔丧。丧事完后,父亲便回去了,而母亲又带着她小住了月余。
在安阳,苏绣一直留着一种念想,一种期待。
曾经,她为了不伤一个大哥哥的心,便答应与他再见面。可几日后,母亲便接到了父亲的来信,她们便匆匆离开了安阳。
父母悉心教育苏绣,苏绣也牢记着父母的教诲,所以她不仅刻苦练习苏绣技艺。而且对人对事,都非常用心。
只有那一次,她失约了,这或许是苏绣在安阳的日子里最遗憾的一件事。再回到安阳,或许还有机会能遇见当年的那个大哥哥,那个一见面就想认她当妹妹的奇怪的大哥哥。
苏绣的母亲虽然早早地守了寡,但她却一直感谢上苍,让她拥有了一个美丽懂事、才情兼备的女儿,让她的下半生有了依靠。
虽然舅舅是安阳名医,少不了苏绣母女的吃穿用度,但苏绣却不想依赖舅舅而生活。她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才半年的时间,她就靠着自己非凡的绣技成了安阳城最有名的绣娘,让她和母亲都过上了好日子。
也许苏绣是对的,在安阳的两年,苏绣母女俩过得很快乐,也很安逸。如果不是因为那场战争,这样的日子应该还会持续地更久一点。
多年来,大辽一直都对大宋的领土垂涎欲滴,他们向往着汉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憧憬着江南美丽富饶的水乡,迷恋着娇柔婉约的南国丽人。
多年来,他们的狼子野心一直都未曾泯灭过,为了一己私欲,为了满足人性中丑陋的占有欲,辽人已经发动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长达多年的宋辽之战,让宋朝的老百姓深陷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次又是什么样的一场战争啊!大肆杀戮,生灵涂炭。战争破坏了所有的一切,美好的、丑陋的,统统在战争中化为尘埃,这场战争又将彻底改变很多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