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1200000007

第7章

向则克灭(谓能证智起则诸惑皆灭也)。观则克圣(谓慧照理若灯之照物则能显于圣道)。故皆谓之阿毗达磨也(梵云阿毗达磨此云无对法)。佛昔一时有言曰彼此中间而入于定(佛一日言彼此中间三件未指而入定也)。诸大弟子各以己解竞宣圣意。或以生死为此。涅槃为彼。道为中间(生死谓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为此也。涅槃谓四种涅槃所证之理为彼。道则能证之智为中间也)或为眼根为此。色境为彼。识是中间(根为能照。境为所照。识在中间为能了别)如是乃有五百言不相与志不相夺(虽各不同亦各言其志也)暨大圣起定。舍利弗等腾情稽疑。佛言。我说触为此。集为彼。受为中间(触为对境。集为能染。心受于中间领纳也)尔曹虽非我意。然皆为灭苦之因。并应受持不宜忘失也(曹辈也。弟子所说虽非佛之本意。然亦无爽道理也)故佛日未亡。舍利弗造集异门足论(二十卷一百八十九纸。玄奘译)目连造法蕴足论(二十卷一百七十八纸。玄奘译)迦多演那造施设足论(一万八千颂。此未见行。上三论皆是如来在日诸弟子造也)玉毫既晦。提婆设磨造识身足论(十六卷。佛灭后一百年造。玄奘三藏译)世友造品类足论(十八卷二百九十纸。佛灭后三百年造)戒身足论(三卷四十九纸。世友造。已上谓六足也)迦多演尼造发智论(十六卷三百六十五纸。大义具足故。号此论为身。以六足为足也。佛灭后造)凡七论奋扬才藻控越风猷。傍求圣意式弼神化。其大穷天地。其细考邻虚(七论并小乘之文。辞藻宏旷风规超弈。至于性相心色无不具论也。邻虚极微之尘也)方诸儒门。三传四诗各金玉其音也(三传。一左丘明传。二公羊高传。三谷梁赤传。四诗。鲁诗。鲁人申培公汉武以浦轮征之已八十余以诗经为训囗传无传也。二齐诗齐人袁固生所传。三韩诗燕人韩婴所学。四毛诗河间毛公字文操所传于子夏也)由是四百年初。迦湿弥罗国五百六通依发智论撰大毗婆沙(佛灭后四百年初。有罗汉名迦旃延子。击干稚普告十方诸天及贤圣。不得入灭有于佛所闻一曷一句皆会迦湿弥罗国。诸圣既至。遂集所闻。是者取。非者去。乃成大毗婆沙。此云广解。禁之不令出国。谓婆娑头拔尊者潜入彼国诵之出国归。罽宾传之后方流于诸国也)备释三藏(谓经律论)以品有八。译者谓之八蕴。亦日八藏是也(蕴藏皆聚义也即八揵度)至五百年。龙树学穷域内。自谓一切智人。方立为大师。阿耨达龙引入于宫。示以尘沙秘藏。愧所负罪九旬假诵于龙宫。而特悔其所称者也(龙树本南天竺国梵志也。诵四韦陀因入王宫。厌欲出家。经论诵尽嫌佛所说经不多。后龙王请入宫经九十日。点经题不尽。深悔言失。通解造智度论十万偈。天竺立庙敬奉如佛)其所诵习人间或得之。由是广制诸论丕守先教(丕大也。谓大能弘守先圣之教也)洎千年。世亲初学小乘。常欲不利于大乘。其兄无著愍之。假疾召使至。具以微言诲。天亲退而省其咎矍然。将自援刀断舌。无著聿来其前止之曰。罪自汝心匪舌之咎。昔既以毁。今盍以赞(盍何不也)断之何补焉。遂乃制论千部。或宗或释翊赞于五乘也(天亲菩萨北天竺留娄沙富罗国人。兄弟三人俱在有部出家。兄无著先悟大乘。常往兜率请弥勒说瑜伽。天亲在有部日。先造小乘论五百部广非大乘。后因无著化之既悟大乘。乃却造五百本大乘论广赞大乘。故号千部论主也)秦正世(秦始皇。姓嬴。名正。字祖龙。秦襄王之子。收六国筑万里长城。令方士入海往蓬莱求仙药也)有十八沙门自西域至(谓室利房等十八人也)彼暴嬴方有事于天下。不遑大道(遑及也不及行于大道)丑我有德狱沙门于重垣。为力士神奋威击垣(始皇惟降服礼谢。道人却反西国)夫秦之于吾道也如石不濡于水焉。膏肓之门不足以发药其在此也(秦方无道。以善化之故不相投也。晋景公有疾求医于秦。梦疾化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今秦暴恶不足以善化。若疾之膏肓也)虽当时沙门不见申于秦而鞠之亦颇得其由矣(室利房等虽不蒙秦之见遇而又禁之。盖以秦暴而不纳于善。亦为腾兰之因也)夫人心险易间于山川。尔后所来实幸。失利房等先尝之。不求之不至也(尝试也。以失利房等先试来。秦虽不纳。后来三藏幸此事而知之。故若无蔡愔使人求请即不至于此也)汉永平七年辛卯(以年历推之。合是甲子。今作辛卯误)显宗梦金人(显宗。谓后汉第二主明帝。名庄。光武之子。阴皇后所生)项佩日光。在殿庭而飞。乃宵衣俟旦(俟待也。夜梦金人。身有光明。遂坐以待明)召群臣以问。傅毅对曰。是佛神也(时王遵傅毅等奏。周昭王二十四年。大史苏由云。西国佛生。一千年后声教流此。今千载余合是佛神来至也)俾蔡愔秦景将命求诸梦(遂使蔡愔等一十八人往西国求之也)及大月氏。与摄摩腾竺法兰遇焉(至月氏国。见二三藏。一姓迦摄名摩腾。一姓竺名法兰也)彼二士宿蕴遐游济俗之志获秦蔡而合矣(秦景等见二三藏于月氏求请。以归汉国)十年甲午(本作丁卯甲午误)汉使至自西域。二沙门入于洛(时后汉都洛阳)献释迦图像并诸经。于是肇有寺于洛城(三藏初至馆于鸿胪寺。以白马驮经而来。遂呼为白马寺。若就梵语为僧伽蓝。此为众园。谓行道处也)为像于南宫清凉台及关阳门显节陵上也(皆于此等处图像也)其经始命翻译以四十二章载其首(摩腾二三藏最初译经一卷。号四十二章经)缄于兰台石室。俟可闻者闻焉於穆哉(兰台石室汉藏书閟阁也。于嗟叹之辞。穆敬也)夫圣教之于时。其可顺也不可强也。顺则渥物(渥沾也。谓若汉明之代而来)强则疵物(若秦代而来疪病也)故推引之道非至智不能见之矣。人亦有言曰。夫永平何世汉明何德。盖元淳渐浇仁义渐废。道德与五经将坠于地(自永平时。道德既薄。文籍将坠。言世浇漓之甚也)而慈运远构。释教弥布。使此方黩先所习者。忻新所闻(佛法于浇薄之代而来。使厌仁义礼乐者忻其新教。改往习新而行之也)革违从劝三训萃举以光被天下也(训教也。萃集也。以三教集举而化世也)故吾道焉将不可举。虽千年参辰背焉(吾教为化导之本。若与世未合。纵历千载之期。若参星与辰星必不相合也)将可举虽万里风马通焉(其或教可举。行途虽万里亦可通也。风马谓牝牡相逐也。齐桓伐楚。楚子云。至于风马牛不相及也)是以汉诏降于天陲。圣日出于东方(陲边也。谓秦景等至月氏。圣日谓摩腾东来也)烛生灵于重垠示大觉于昭回(垠边也佛日照烛群品。光华天地也)夫假一宵之梦。树风声于万古。如帝庄者天下实有君矣(汉明一梦金人。西求教法。始立风范。声教终为万古之规)宣心茂猷光启有汉。如王傅秦蔡。汉室实有臣矣(茂盛猷图也。宣心盛图开明汉祚。谓王遵傅毅秦景蔡愔等也)为法王之遗徒(遗苗徒弟)弘嗣德音如腾兰者。天竺实有僧矣(能嗣声教)眇观前古。丰德厚利实勤于生民者。民荷其赐。播其休烈。盛于祠秩(眇细也。观前代有利于民。感其恩。必扬其美。业大陈于享祀也)故礼曰。法施于生民死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以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难则祀之。而炎氏与二三臣。畅金仙之教。适未闻之俗。使人以悃悃之诚(悃悃切也)知罪福所归。厌有涯之形。尚灭心之理(汉明与二三臣。初道开佛教。使迷倒之俗悟解罪福厌有尽之身。达证无生之理)恢恢焉玄化之功冠乎仁祠。而世不崇其寝昭其奠礼。虽古之云阙而今亦未得也(恢恢廓也。以其功虽恢廓造化于祠典合冠其首。而世不崇其寝庙明其亨奠于古之云阙今亦未得不阙也)自汉中兴之始。涓涓乎滥觞(滥溢也。汉水初出只可溢于一觞。佛法自后汉之初涓涓细流。如汉水之初出也)魏流束薪(至曹魏之代渐如流于束薪)迄今我唐。其风寖广(自汉佛法初至到今巨唐其法渐广矣)鞠搜众部(鞠穷也)八千余卷。今来梵僧翻译未已。其间齐梁之世。二萧之家(南齐萧道成。梁武萧衍。两朝二萧并都金陵也)学优词洽多乎制撰。如竟陵王子良。钞集众经。别为七十部二百五十九卷(齐竟陵王以部类抄集之也)虽当时自意不欲外传。而后世写之编诸正录。梁太子纲(即简文帝)撰法宝联璧二百卷。沙门僧祐(撰弘明集十六卷)僧旻(住虎丘山萧昂往礼之高卧不起人号为梁代素王)宝唱(杨都庄严寺僧。博识洽闻。梁武令撰经律异相五十卷)智藏(梁高僧聪明博识)咸皆缵述颇多条目。后叶或有废。通庄而遵岐路者也(通庄大路谓正经也岐小路群集也)时太学江泌女(梁朝学士)年始八岁自永元元年至天监四年(永元南齐年号。天监梁武年号自己卯至乙酉。计七年)静坐闭目自然诵出三十卷(今藏内有题目而无经文。既非佛语今在伪录也)议者以为天授之也。夫何区别其真伪哉。大乘以一法谓实相也(实相谓真如也)小乘三焉。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然有乖乎此者。则不为吾教也。其有芜累凡浅。如七佛神咒.普贤证明.法华度量.天地八阳.延寿命等经。乖于众典。失圣言之体。存乎疑伪。非所论也(并存疑伪录)其或质浊繁细(如阴持入道地等经)如汉魏失译并药师等经(尸利蜜多罗。及与鹿野寺惠简译。今在正录)虽不雅奥且非亏谬。验之重译不可废也。然得禽虽一目之网。而藉万目资乎一目。出苦虽一门之法。而兼万法资乎一门(虽以一目获禽不可唯开于一目。虽以一法契机不可唯演于一法)故演而伸之。为八万四千之法藏也。牟子云(牟子苍梧太守也。著书曰牟子)佛经前说亿载之事。却道万世之要。太素未兆。太始未生。乾坤肇兴。其微不可握。其纤不可入。

佛悉弥纶其广大之表。剖析其窈眇之内。靡不纪之故。其经卷以万计。言以亿数(故龙树九十日龙宫不能尽其签题)譬如临河饮水饱而自足。焉知其余哉。函夏二圣之经(谓孝子宣父)居百氏。如北辰之于悬象矣(孔孝为北辰。诸子为众星)而孔老之外。犹有象圣之格言。杨朱惠施虚无之流也(出庄子)墨翟韩非济世之流也(出史记)其间马迁修史(司马迁。字子长。汉武时人。为太史继父修史记一百三十卷)先黄老而后六经(六经春秋.礼记.毛诗.尚书.周易.乐记为云也)班固艺文(班固。字孟坚。修前汉书一百二十卷)始儒家而次道德三于吾宗为三教(所谓儒道释)扬日月于不朽。至于废兴取舍。皆系于时也(或取或舍。或废或兴。皆系于时数也)其有后世作者。或词胜于理。或才不及事(或词虽富赡其理疏旷。或事虽备引而才力不足也)务华去实(漏失也。好史笔者于实事多失)尚玄否黄知之者患居浮促。孰能与死者交论(既知偏执之非。而所患浮世短促。谁能与前代之人交论是非者矣)不知者诚诵在心。播流无极(不了之徒。但知持诵在心。布流无尽而已)然儒教以朝祀丧戎为国之纲纪(朝谓殷眺会觐之礼。祀谓宗庙六禋之事。丧谓吊赠葬临之仪。戎谓讲武征伐之事)统行其道鲜克攸紊(攸所也紊乱也能总其事而行之则于礼少有紊乱)释老之教理在虚玄迹参权实(理既虚无幽玄。其道或权或实也)致令中人已下(上士闻而行之。中士如存。若亡下士侮而笑之)阿附曲演非妖则妄。郑声乱雅鱼目欺珠。是以道则有化胡经(晋时王浮道士所撰。一卷。后渐添成十一卷)夷夏三破十异九迷(皆道门非释之文)释则有灭惑驳夷夏(甄銮笑道论等并在弘明集)破邪辩正(唐沙门法琳撰)纷然陵驾。既悖而往。亦悖而复(互相矛楯)情意忌慕(忌者恶之慕者好之)义不由直相附如纠缠(以曲为直也)相酬如响答。糅以编简(糅杂也)閟以绲縢(绲縢缄也)岂关十二分五千文之本欤(圣人之旨元无是非之文)西域统一世之教以为三时。谓有教(即阿含等是)空教(即八部般若等是)不空不有教(即解深密经是)此方以五时辩例。一则四谛(谓苦集灭道四事。小乘教也)二则般若(谓八部般若空教)三则净名思益等(谓维摩等论不思议教)四法华(会二归一中道教)五涅槃(圆寂教)或有谓之不然。今存乎古也(谓三时教)。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女尊男卑:再生缘

    女尊男卑:再生缘

    因捉奸选择逃避,她穿成了一个胎儿。忘记前尘往事!十几年后,她奉命与其他国家的皇子和亲,在洞房花烛夜的晚上,她揭开了红盖头。听到的却是,“老婆是你吗?”就在此时,她记起了前世的一切……“沈闰生,你永远不知道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在空荡的大房里,从晚上9点等到5点是什么样的滋味?等你尝了我以前受过的苦,然后你自己再看看,你还有没有脸叫我原谅你!”(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仙女修真日常手记

    仙女修真日常手记

    活了十九年,柳轩以前是不相信命运的,直到某一天在自家房顶晒太阳的时候被一个自称来自仙界的女孩子给砸中了。“我问你,你就是我的夫君吗?”“哈?”“没时间解释了夫君快帮我穿衣服。”“哈?”“夫君除了会说哈之外还会说别的吗?”“嗯?”总之,因为这一段奇妙的经历,那一天开始,柳轩信命了。(本故事主要为日常,日常,日常!想看龙傲天的自动点叉!)
  • 在都市里晃荡

    在都市里晃荡

    现代都市,当下寻常人物,有公司白领,有下岗工人,有小业主,有公务人员,也有自由职业者、报社记者、文化团体从业者和社会各界精英。描写了他们在事业上的抗争和拼搏、心灵上的博爱和疼痛、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复杂人际关系中的左右逢圆和两难选择以及个人的情感遭际。
  • 电竞之巅峰女王

    电竞之巅峰女王

    溥天战队三热点:美女队长酷拽狂、男神奇葩一箩筐、敌人能凑一个帮。至于为什么树敌众多,究其根本还在徐晚身上。徐晚:每一个成功的女王背后都有无数个被她踩在脚底的男人!我们的道路,依旧是快意恩仇永不退缩的英雄路!
  • 宣和斩妖录

    宣和斩妖录

    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正目断关河路绝。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 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借剧情谋杀

    借剧情谋杀

    北纬五十度线,八月的敖古都拉草原正是秋高气爽。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塞外情仇》的拍摄已经接近尾声,经过各种媒介的轮番炒作,价码不断看涨,全社会都在屏息静气期待着它的诞生,海内外华语电视台网也纷纷把预订电话打到现场来。这是最后一幕大场面戏了,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剩一些边边角角的小场景就好办多了。导演汪凯胜券在握,就把敖古都泣市的有关领导都请来观摩,还让其中的一些人客串角色。先期到达的投资商林亦卿女士和她的女儿林小依小姐也来到现场,为剧组助威。
  • 让泪化作相思雨

    让泪化作相思雨

    在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我相信会有很多人,习惯性地开始闭上眼睛,安静地想念一个人,想念一张脸。而在他们心里,能够有这样一个人可以想念,或许就够了。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4)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