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1500000003

第3章

复次余师说。此色欲界变坏生。对碍故名色。若尔邻。虚色应不成色。不可变坏故。此言非难。邻虚色无独住。不和合故。若和合住则可变坏。若尔过去未来色不应成色。此亦已变坏应变坏。变坏性类故。如所烧薪。若尔无教不应成色。此亦由有教变坏故。其同变坏。如树动影动。是义不然。无教无变坏故。若尔有教谢灭。无教亦应谢灭。如树灭影灭。复有余师说。依止变坏故。无教亦变坏。是义不然。若尔眼识等。由依止变坏。亦应成色。是故汝执不平。虽然有异。何以故。无教依四大生。如影依树生。光依宝生。眼等识不尔。依眼等根生。诸根一向唯为眼等识作生因。此执非毗婆沙义。谓依树影生。依宝光生。彼师说。影等显色邻虚。各各依止自四大故。若实如此。影光依树宝生。无教不应同此依止。何以故。无教所依止。四大已谢。彼师不许无教随灭。是故此执不成救义。复有余师别立救义言。眼等诸识依止。各有差别。有依止变坏如眼等。有依止不变坏如意识等。无教依止既不尔。此难则不平。是故此义应然。由可变坏故名色阴。是法前已说。色阴为性。偈曰。此根尘复说。十入及十界。释曰。若安立入门属十八。谓眼入色入。乃至身入触入。若安立界门属十界。谓眼界色界。乃至身界触界。说色阴及安立入界已。次当说受等诸阴。此中偈曰。受阴领随触。释曰。有三种领随触。说名受阴。何者为三。谓能领随乐苦不乐不苦触。是名三受。复次若分别此受。则成六受聚。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偈曰。想阴别执相。释曰。青黄长短男女亲怨乐苦等相差别执。是名想阴。复次若分别此想。有六如受。偈曰。异四名行阴。释曰。除色受想识四阴。余有为法名行阴。经中佛世尊说。六故意聚名行取阴。此说由胜故。此故意聚。是业性故。于造作中最胜故。佛世尊说。能作功用起有为法故。说此为有行取阴。若不尔。所余心法及不相应法非阴摄。则不可立为苦谛集谛。于彼亦不可立为应知应离。佛世尊说。我不说未见未通一法决定至苦后际。未除未灭亦尔。是故诸有为法入行阴摄。应信此义。偈曰。是受等三阴。释曰。谓受想行三阴。若安立为入及界。偈曰。或名法入界。并无教无为。释曰。此七种法。说名法入及法界。偈曰。识阴对对视。释曰。对对诸尘意识心是名识阴。复次若分别此识则成六识聚。谓眼识乃至意识。是所说识阴。若安立入。偈曰。或说为意入。释曰。若安立界。偈曰。或说为七界。释曰。何者为七。偈曰。谓六识意根。释曰。眼识界乃至意识界及意界。此中五阴。已说为十二入及十八界。除无教色。是色阴立为十入十界。受想行阴无教无为。立为法入法界。是识阴即是意入及六识界并意界。为不如此耶。前说唯六识为识阴。若尔异此六识。何法名意界。无别意界异六识。虽然是诸识中。偈曰。六中无间谢。说识名意根。释曰。六识中随一无间灭。此识说名意界。譬如一人先为子后为父。又如先为果后成种子。识亦如是。先为六识后成意界。若尔实物唯十七界或十二界。何以故。六识界及意界互相摄故。若尔云何安立为十八界。虽然偈曰。为成第六依。故界成十八。释曰。是五种识界。以眼等五界为依。第六意识界无有别依。为成立此依故说意界。由如此安立依能依境界三六故。界成十八。若尔阿罗汉最后心。应非意界。无识在后生。为此无间灭故成意界。是义不然。何以故。此已住意性中故。因缘不具故。后识不生。此中由阴摄一切有为。由取阴摄一切有流。由入由界摄一切法尽。应知一切诸法复有略摄。偈曰。略摄一切法。由一阴入界。释曰。阴中以色阴。入中以意入。界中以法界。应知摄一切法尽。如来处处说摄。其义应知如此。偈曰。同自性类故。释曰。此摄由同性类相应故。不由异性故。何以故。偈曰。离余法性类。释曰。诸法与他性相离。则此性与彼不相应。是故不由此性得摄他。譬如眼根。由色阴由眼入眼界。苦集二谛等摄。以同性故。不由余阴等。彼性不相应故。若尔有处说。由他摄他。譬如由四摄类摄一切众生。此摄不恒。应知是假名。何故不成二十一界。何以故。眼耳鼻各有二故。不应尔。何以故。偈曰。类境识同故。虽二成一界。释曰。此中同类者。此二同眼性类故。同境者。此二同缘色故。同识者。此二共为一眼识依止故。是故眼根虽二共成一界。于耳鼻应知亦尔。偈曰。若尔云何二。为庄严生二。释曰。若实如此。眼等一界云何生二。为庄严依止故。若不尔。一眼耳一依处生。一鼻一孔生。此身则大丑陋。是义不然。若本来如此。及猫狸鸲鹆等。生二眼耳鼻有何庄严。若尔生二何为。为助成识故。如人闭一眼开一眼。或开一眼半闭一眼。见色皆不明了。为庄严识令成就故。三根各须二处。说阴入界已。应说此义。阴入界其义云何。偈曰。聚来门性义。阴入界三名。释曰。随所有色。若过去未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鄙若美。若远若近。此一切色摄聚一处。说名色阴。由此经言。阴以聚义。此义得成。此中过去色者。由无常已灭。未来未生。现在已生未灭。于自相续为内。异此名外。或由入判内外。有碍为粗。无碍为细。或由相待判粗细。若汝言。或由相待则粗细不成。是义不然。由待异故。若此待彼成粗。无方便待彼成细。譬如父子。有染污为鄙。无染污为美。过去未来为远。现在为近。乃至识阴亦尔。复有差别。五根依止为粗。心依止为细。毗婆沙师依地判粗细。有大德说。五根所缘为粗。异此名细。非可爱名鄙。可爱名美。不可见处为远。可见处为近。过去等自名所显。不须别释。应知受等亦尔。由随依止故有远近。粗细义如前。入者心及心法来门义。或说来增义。能增长心及心法来。界者别义。如一山处多有铁铜金银等差别。故说名界。如此于一依止中。或相续中。有十八种差别。说名十八界。此中别以本义。本谓同类因。此十八法。同类相续。为同类因。故说名别。若尔无为则非界。是义不然。此是心及心法。同类因故。复有余师说。界以种类义。诸法种类有十八。谓自性故说名界。若阴以聚义阴应是假名。有多物聚集故。譬如聚及人。是义不然。一物邻虚得阴名故。若尔不应说阴以聚义。何以故。一物无聚义故。复有余师说。能荷负事是阴义。复有师说。分分是阴义。何以故。如有诸说。我应转三阴物。此执与经不相应。何以故。经但说聚是阴义如经言。随所有色。若过去未来现在等。广说如经。若汝言随一过去等色阴义。于经中应知。是故一切过去等色。一一皆名色阴。不应作如此执。是一切色摄聚一处。说名为阴。由此说故。是故诸阴假名有如聚。若尔有色诸入。于汝应成假名有。何以故。多眼等邻虚成来门故。是义不然。聚集中一一成因故。复次与尘共作故。根亦非十二入。故毗婆沙中说阿毗达磨师。若观假名阴说。则说如此邻虚者一界一入一阴一分。有不观说。则说如此邻虚者一界一入一阴。此中于一分。假说具分。譬如衣一分被烧说衣被烧。复次云何。世尊由阴等门作三种。正说弟子众。偈曰。痴根乐三故。故说阴入界。释曰。阿毗达磨师说如此。众生痴有三种。有诸众生于心法不明执聚为我故。有诸众生于色不明。有诸众生于色心不明。根亦有三。谓利中钝。乐亦有三。谓乐略中。广文为此三人次第说三。谓阴入界。复有何因。一切所余心法。佛世尊安置一行阴中。分受想二法别立为阴。偈曰。争根生死因。立次第因故。心法中受想。分立为别阴。释曰。争根有二。一贪著欲尘。二贪著诸见。受想二法次第为此二争胜因。由众生著受味。是故执著欲尘。由随颠倒想起执著诸见。受想二法是生死胜因。何以故。众生贪著受起倒想。轮转生死。复有因为立次第。后文当说。此中由此次第因。分受想二法别立为阴应知如此。此因立次第中当说。复次云何。于界入中说无为。阴中不说。偈曰。阴中除无为。义不相应故。释曰。若于五阴中说三无为。不可安立令与阴相符。何以故。义不相应故云何不相应。此无为安色中。非色乃至非识。不可说为第六阴。何以故。不应阴义故。阴是聚义前已说。无为无过去未来现在等异如色等。由此异一切。摄聚一处可立名无为阴。为显染污依止故说取阴。为显染污清净依止故说阴。此二义于无为中无由义。不相应故。于阴中不立无为。如瓶破坏非瓶。如此阴灭坏不可立为阴。余师说如此。若作此执。于界入中成反质难。说诸阴别义已。偈曰。复次第如粗。染器等义界。释曰。色者有碍。一切中最粗。无色中受行相粗故。世间有说。我手痛我脚痛。想粗于二。男女等差别易分别故。于识行粗。欲嗔等相易分别故。于中识最细。由自性难分别故。是故最粗于前说。复次无始生死男女。于色互相爱乐。由贪著爱味。此贪由想颠倒。此颠倒由烦恼。此烦恼从染污心生。如此如染立次第。复次由器等义立次第。如器食肴厨人啖者。色等五阴亦尔。复次或由界立次第。欲界欲尘色所显。诸定受所显。三无色界想所显。有顶唯行所显。此四即是识住。于四中识能依住。此阴次第。为显田种子次第义。是故唯立五阴。不多不少。由此立次第因。于行中分受及想。别立为阴。由此受想最粗。染污次第因。受想似食肴。能显二界故。别立为阴。入界中眼等六应说次第。何以故。由随此尘及识次第易知故此眼等六。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本书将古代智慧与现代商业经营紧密结合,以全新的解读方式,通过精辟的活用解析与经典的经营案例,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了现代商战的策略与技巧,堪称商界有识之士赢得商战竞争的智慧之源。
  • 达拉池

    达拉池

    教学楼的玻璃大门双开着。老远里,大厅中间的仪容镜就反映出几近明亮而清澈的光线,使四周洋溢着随时随刻都有奇迹发生的那种安宁。前面走着的三个女生中,其中一个是方英子。进门后,她们不约而同地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像是自己与自己的一次短暂会晤,然后相视一笑,又收起了各自的秘密。走在后面的刘峰,到镜子前,猛然感到刚才在镜子里英子的嫣然一笑,像是一次突然的回眸后的隐遁和藏匿。及至被她们在楼梯上当当的脚步声和咯咯的笑声唤清醒,才明白,只不过是自己心虚的突兀。他赶忙在镜子里整了整并无凌乱的衣服和头发,其实更多的是整理了一下自己虚慌的心。
  • 忧郁的常识

    忧郁的常识

    《忧郁的常识》主要内容包括:周有光:大同是理想,小康才是现实;何光武:不敢乐观,也不敢悲观;齐邦媛:我用诗的真理写他们;许纪霖:我们这一代“真诚的虚伪”;徐友渔:作为知识分子,我充满了自我怀疑;余世存:知识分子要对这个社会的犬儒负责任等。
  • 网游之斩厄世界

    网游之斩厄世界

    自己能打不是本事,自己不用打才是本事。能保护多少人不是本事,有多少人愿意保护你才是本事。我不是英杰,但终有一天,我会是千万英杰们的统御者。
  •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通常是指一种团队精神,主要强调创新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主动奉行自然界优胜劣汰规则,优化集体的危机意识,从而在有限 ( 或劣势 ) 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手段。狼其性也:野、残、贪、暴。狼智 生活中的狼性生存法则可人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一切动物都有的特性都有它的共性——原始野性。即使当今的已经理性化的人,在特定环境也会产生原始的野性,这是诸多科学家和成功人士的共识。人类在特定环境暴发产生的野性,在本质上和狼性中的“野味”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是指的那种巨大的“潜能“。
  • 反穿之迷糊小娇妻

    反穿之迷糊小娇妻

    她是背负着和亲重任的公主,本已臣服于无法反抗的和亲命运,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穿越千年之后,她糊里糊涂的和一个陌生人,却只是春风了无痕,相见是路人。十年时候,风平浪静的平淡生活,却被忽然闯入生活的陌生男人搅乱,他要跟自己抢孩子?他是当年那个渣男?对不起,你真觉得古人好欺负?
  • 师傅不好做

    师傅不好做

    本为人师,教书育人,不知何时,世道变迁,我早已不在是当初那班模样。———凌熙茹(师傅)
  • 如花似玉

    如花似玉

    李云飘的娘生李云飘时得产褥热死了,襁褓里的李云飘饿得嗷嗷叫,那哭叫声让村里不少女人动了恻隐之心,这个抱着喂一口,那个抱着奶一口,所以李云飘长大后,不仅心灵手巧,人也出落得一朵花似的,都说是吃了百家奶,沾了众多女人的灵气。为此很多女人预言道:“这个女伢儿,今后了不得。”李云飘未婚先孕,破了天河村的记录,接下来的日子,起承转合,逶迤曲折,就像一出戏,大喜大悲,自然由不得她了。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对任何人来说,注意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遗憾的是,今天的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只有打开孩子的注意力之门,才能真正挖掘出孩子的潜能。本书从注意力是孩子心灵的窗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与危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给孩子创造有利于专注的环境、全面提升孩子的生活品质、利用孩子的兴趣提升注意力、重视调适孩子的不良情绪、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这9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并给出了改变这种情形的有效方法,从而帮助妈妈培养出一个做事专注的孩子。
  •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身体不舒服了,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送医院治疗。其实,一些孩子常见的疾病,只要不是急症,有时妈妈完全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治疗,效果不错,孩子也不受罪。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呢?有很多西药、中草药和其他天然制剂都可以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在家庭治疗中使用,你知道怎么用吗?妈咪们快快仔细看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