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1500000037

第37章

由摄彼粗品。故说十业道。如理谓善恶。释曰。前所说恶行及善行中。由摄明了易知善恶二业。是故经中说十业道。如理应知。若善从善行出。若恶从恶行出。于中何恶行及善行非所摄。于恶业道中。是身恶行一分非所摄。谓前分后分。所余染污亦尔。此非粗显故。若身恶行。能令他失离寿命财物妻妾。说名业道。欲令他分别离此故。于恶行别立意恶行一分名故意。于善业道中。是身善行一分非所摄。谓前后分。及离饮酒等。布施供养等。口善行如爱语等。意善行如故。意如此业道中。偈曰。六恶有无教。释曰。唯六不善业道。定以无教为性。谓杀盗妾语两舌恶口无义语。若教他作。无根本有教故。偈曰。一二种。释曰。邪淫恒以有教无教为性。何以故。此自身所成就故。若令他作欢喜。不如自作故。偈曰。身作。释曰。是六种业道。若自作亦各二种。谓有教无教。若正起有教时彼即死。则具有教无教。若起有教后方死。但是无教。若善业道。偈曰。七二种唯善。释曰。善有色七业道。必定二种。谓有教无教。受所得戒依属有教故。偈曰。无教从定生。释曰。定所生定无流所摄诸护。说名定生。彼唯无教。但依属心故。偈曰。近方便有教。释曰。业道前方便。必有教为性。偈曰。无教或有无。释曰。若最重上心惑所污惑。蜜味心清净。作方便加行。则有无教。若异此则无。偈曰。后分则翻此。前分三根生。释曰。翻前分方便义。应如是业道后分。何以故。此后分必无教为性。有教或有或无。若人已作业道。后更起同类法。则有有教。异此悉无。复次此业道前分。根本后分。从何位可得安立。譬如有人欲杀禽兽。从床起捉直行往彼所。揣触其身即买牵还。将入屠所欲就杀之。即便捉仗与一下手或再下手。乃至未令命断。名杀前分。是事能令命断。此中是有教无教身业。共一刹那起。是名根本业道。何以故。由二种因缘。是人为杀生罪所触。由作加行及果究竟故。从此刹那后无教刹那。悉是业道后分。乃至治洗贩卖。或煮自食称赞其美。如此等有教刹那。悉成后分。如此于余六业道中。前分根本后分义。如理应知。不平贪等三无前后分。由现前起即成业道。汝今应说此为是众生正在死有有教无教成业道。为已死成业道。若尔何有。若所杀众生正在死有。能杀及令杀人。若共一时死。应有犯杀生罪。悉檀义不尔。若已死成业道。是悉檀所说。谓若由此害事。能令彼离寿命。是有教身业。及共一刹那起无教。是名业道。此言不应说。复次于阿毗达磨藏中说。为有如此义不。是众生已被杀。是人未离杀生事。有。譬如已令此众生离命根。能杀加行未舍未息。此中后分由前分名说。此文句与毗婆沙义相违。是根本此时中未灭故。是故如无失道理。应许如此。云何无失。此中用前分名说根本。此则无失。若尔如此相有教。云何成根本业道。云何不成。无能故。若尔无教云何成业道。是故加行果成就时。此二成业道。业道者。有时是余业道前分。或是余业道后分。是杀生事位。有时成业道。有时成前分。譬如有人欲杀怨家。作恶方术杀禽兽祠鬼神。或由偷他物。或于彼妇作邪淫。共彼人欲杀怨家。或说妄语两舌恶口软语。破彼亲友随多少能为救护者。或于彼起不平贪。或于彼生嗔。或为杀彼增长邪见。如此于余业道。如理应思。贪等不应成前分。何以故。若由唯发起心。是人正行前分。无如此义。若离行事经中说。比丘杀生有三种。一从贪欲生。二从嗔恚生。三从无明生。乃至邪见亦尔。此经中如此杀生相云何。杀从贪生者。若为得彼身分。为得物。为戏乐等事。令他失命。或为救济自身及自眷属。从嗔生者如为报怨。从痴生者。如大祠舍施人。由行善法意故。又如诸王。随法文句量故。行重罚怨家及恶人。诸王得生大福德。又波尸国人杀业亦从痴生。何以故。彼说如此言。若二亲老困。及有重疾。必应为舍命。有频那柯外道说。蛇蜈蚣啮毒等。恒能伤害人。此必应杀鹿羊鸟牛等。为供人庖厨故受生。若杀无失。若杀生从邪见生。亦是从痴生。盗从贪生者。随其所求不与而取。或为得别利养爱重好名。为救济自身及自眷属。从嗔生者。如为报怨。从痴生者。如诸王由随法文句量。为罚恶人故夺其物。又如婆罗门言。一切物梵王已舍与婆罗门。由婆罗门力弱。诸蛮谩取受用。是故若婆罗门夺取夺取自物。若食食自物。若衣衣自物。若施施自物。于彼无非他财想。若盗从邪见生。亦是从痴生。邪淫从贪生者。于他妻妾先起贪爱方行邪淫。及为得利养爱重。为救济自身及自眷属。从嗔生者。如为报怨。从痴生者。如波尸国人娶母等事。又如于瞿娑婆祠中。有余女吸水啮草。是人行著其亲。或著姑姨姊妹同姓等。又如频那柯外道说。女人如臼花果熟食水渚道路等。妄语等从贪嗔生如前。妄语从痴生者。如皮陀言。

戏笑及女人  娶妇并救命

救财故妄语  梵王说无害

若妄语从邪见生。亦是从痴生。两舌等若从邪见生。亦是从痴生。一切从四皮陀所出邪论言。皆是无义语。不平贪等。云何从贪等生。偈曰。从彼次第生。贪等三根生。释曰。从贪次第生故。说彼从贪生。从嗔次第生故。说彼从嗔生。从痴次第生故。说彼从痴生。说恶业道已。善业道云何。偈曰。善业道前后。无贪嗔痴生。释曰。共前分后分。一切善业道。从无贪无嗔无痴生。善故意所生故。此善故意。必定与无贪等三善根相应故。前分等三其相云何。此中若远离恶业道前分。即是善业道前分。若远离根本即是根本。若远离后分即是后分。譬如沙弥欲受大戒。入不共住礼拜比丘。请优波陀诃。乃至说一羯磨。及第二羯磨。此名前分。第三羯磨竟时。是有教业共一刹那无教。是根本业道从此后。乃至说四依。依此根本所有有教业及无教业。乃至相续未断。是名后分。是所说言。非一切业道由贪等究竟。此中何业道。由何恶根得究竟。偈曰。杀生嗔恶口。成就皆由嗔。释曰。杀生嗔恚恶口。必由嗔得究竟。舍心涩心现前。此三得成故。偈曰。邪淫贪欲盗。由贪故究竟。释曰。由贪欲现前故。邪淫贪欲偷盗得成就。偈曰。邪见由无明。释曰。若人起最重品痴。能成就邪见。偈曰。许所余由三。释曰。何者为余。谓妄语两舌无义语。此三由三恶根。随一成就。或由贪或由嗔或由痴。是业道约四节所说。谓三三一三。如此次第应知。偈曰。众生受用依。名色及名聚。释曰。杀等依止众生起。邪淫等依止受用物起。邪见依止名色起。妄语等依止名聚起。若人起定心。为杀彼人。或与彼同时死。或在彼前死。为有根本业道不。偈曰。俱死及前死。无根。释曰。是故显此问。若人行杀生事。果亦究竟。不犯杀生罪。有如此义不有。若能杀人。或在前死。或同时死。若尔何因所杀人犹活未死。杀者与杀生罪不相应。若杀者同时死亦不相应。云何不相应。偈曰。别依生。释曰。由此依止。于彼行杀事。此依止已断灭。有别依止生。异先聚同分。此依止不行杀事故。是故无与业道相应义。复次若为杀他故。集众为军。或掘坑或猎或偷破。多人聚集同为此事。于中一人若行杀生事。何人得杀生罪。偈曰。军等同事故。悉得如作者。释曰。如作者犯罪。如此一切人同犯一罪。共一事故。若由义此彼更互相杀。若人由他势力所逼引令入中。是人亦与此罪相应。若人依此誓去。谓随有命为救自命。我亦不杀。唯除此人。若人自作杀生事。此行几量成业道。乃至邪见。成业道此相应说。偈曰。杀生有故意。他想不乱杀。释曰。若人有故意。我必应杀彼。于彼有彼想。唯杀彼不漫杀余。由此三义杀生成业道。若尔有人。心疑不决而杀生。谓此为是众生。为非众生。为是彼为非彼。此人于杀已决方杀。谓若是若非我必须杀。此人已作舍心。若杀生得杀生罪。于刹那刹那灭五阴中。云何断波罗那。此名有何义。以风为义。此风依身依心起。若人断此风。譬如风灭灯光手灭铃声。断此风亦尔。是名断波罗那。或以命根为义。是一刹那命根。正欲生。若遮碍此。即犯杀生罪。异此不犯。此命属何人。由命断彼死。说此命属彼人。何物为彼。此义于破说我中当共思量。佛世尊说。

命根暖及识  若三弃舍身

彼舍即永眠  如枯木无觉

同类推荐
  • 法华玄赞义决

    法华玄赞义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切如来说佛顶轮王一百八名赞

    一切如来说佛顶轮王一百八名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牟梨曼陀罗咒经

    牟梨曼陀罗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胜鬘经挟注

    胜鬘经挟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申培诗说

    申培诗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语言艺术全书3

    语言艺术全书3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图说世界名人: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多为简历式的的介绍和事件的记叙与说教式叙述,多从日常生活曲折有趣、多姿多彩、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中传达伟人不同的特质及取得成功、成就的道理,把传主不平凡的一生经历,全面、立体、多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于愉快轻松阅读中吸取养分,得到启示。
  • 守护你别想逃

    守护你别想逃

    "找到和你有相同手链的人,他会替我守护你…""你会守护我的对吗?""嗯……""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安然,对不起我只把你当妹妹…""许安然,我们结婚吧!""对不起……"跌跌撞撞,到最后会是遗憾吗?
  • 康熙大帝:惊风密雨

    康熙大帝:惊风密雨

    《惊风密雨》是《康熙大帝》的第二卷,它描写了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的深谋远虑与雄才大略。 智擒鳌拜以后,康熙亲自掌管朝政,朝廷内部有了相对的稳定。但是,国内形势仍然十分险恶,危机四伏;南方有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割据,西北有王辅臣部下的哗变,中原一带冒充朱三太子的杨起隆又聚众闹事,并勾结后宫的太监,暗中配合。撤藩之前,康熙在一批文臣武将的辅佐下,从军事、政治、财政等方面作了周密部署,先后粉碎了腐朽势力的间谍战、美人计,并经过刀光剑影的生死搏斗,终于挫败了吴三桂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须摩提长者经

    须摩提长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方麓集

    方麓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者荣耀之剑气长

    王者荣耀之剑气长

    当人类文明达到极致,最终毁灭,人类的火种承载方舟在宇宙中漂流无尽岁月,终于发现了王者大陆。在这片与地球相似又不同的大陆上,究竟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英雄与英雄的碰撞,传奇与传奇的交锋,又会铸就怎样的文明和辉煌呢?女娲、后羿、齐天大圣、李白、武则天等等熟悉的名字又会在王者大陆这一片新的土地上演绎怎样的传说?
  • 世子的江湖妻

    世子的江湖妻

    她本是现代中黑白通吃的大小姐,一朝穿越,成为一国公主却不愿让人知道身份,在江湖之中做她的“绝尘魔女”。他是一朝世子,是那闻名天下的“五大公子”之首的观夜公子,受尽万民推崇。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在十年前的“文相篡权”事件中相识相知,在互不知对方身份时交换了信物,在小镇上分别。十年分离,让原本互有好感的两人在感情的路上跌宕。他一路追随,她却不敢回应,直到一次危机,她敢于面对他对她的心意。可由于种种原因,一路的磨难,不知她和他能否走到最后......“听说了么?这凌世子的墨思院中来了一位天仙美人!据说这凌世子曾为了那位天仙美人,驳了当今皇上的诏令!这凌世子为了那天仙美人的一句无聊,那是又搭秋千又陪她踏青、放风筝的!”“不会吧!这凌世子平日里看着最为出尘,却不想还是一颗入世之心!”
  • 吕回要建土堡

    吕回要建土堡

    有一天,她的小摊子前站着一乞丐,见了刘久妹就问,吕回的土堡呢,他的土堡建起来没有?刘久妹说,“吕回死了,被烧死在古堡里。”乞丐却说,“吕回会死吗,古堡里不是有一口井,他不会跳到古井去。”刘久妹哑然,身体又不舒服起来。后来,乞丐就像吕回一样,靠在古堡的门道上,让暖暖的阳光沐着,倒也自在舒适。刘久妹见乞丐久了,觉得挺眼熟的,好像他就是广积娘的先生。那年,他带走小西红柿时,刘久妹认得。刘久妹再见到乞丐时,倒也不陌生了,好像他就是吕回。
  • 相公的倒霉妻

    相公的倒霉妻

    莫南烟,朝京第一剩女,年过二十还未出嫁克死未婚夫,自许配的三位公子均无端退婚后,当朝京人都以为她再也嫁不出去时终在快二十岁生日时,皇帝下旨赐婚给青楚的韩王之子白洛飞朝京人民集体松了一口气盲婚哑嫁,二十一世纪的女性怎么能从韩王之子白洛飞,懦弱又好色,怎么配得上自己花银子买假海盗劫持自己,眼见自由在望谁知假海盗变成了真海盗。。。。。。嫁不出去的女人要塞给自己,白洛飞这口气怎么能咽得下去传闻那女人人不但长得丑,性格更是古怪取回家不是笑话吗?装痴卖傻已经很久了,这次可装不下去了。。。。。。感谢卫给偶做的视频,某夜自己看过之后,都暴汗不已,亲们一定要去看看,实在是.........反正偶是超喜欢.推荐自己的文:《丑妃无敌》:丑女不丑,帅哥很帅《坏坏相公倒霉妻》:聪慧可人的女主,腹黑的男主《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被人退婚不是可耻的事情,而是生命的新生《劣妻》:夜给自己建了一个群,群号:45841753,非铁杆勿入,定期清理群成员,敲门砖:潇湘帐户名+喜欢的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