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1500000052

第52章

分别圣道果人品之二

复次如此违舍二退。何法为性。偈曰。二退非至得。释曰。此二退以非至得为性。违退必由罪过成。舍退则不定。已得暖人后若退堕。必定以涅槃为法。若尔此暖与解脱分能善根何异。由于见四谛位最近故。若无障碍。复次偈曰。暖不受邪教。释曰。若已得暖人。后退于此位。能不受邪教。若不受邪教暖顶何异。偈曰。顶不断善根。释曰。若已得顶人。后退于此位中不能断善根。有入恶道义。亦得起无间业。偈曰。忍不堕恶道。释曰。若由舍退忍。无更入恶道义。由已远离行恶道惑业故。何以故。由得忍位。于道杂生依止。有惑所有别类。皆已得无生法谓恶趣。卵湿杂生。无想天。北鸠娄。大梵生。黄门。作黄门。二根身。第八有。见修所灭惑。此无生法于软位。何况于上。是彼无生如应得故。是故无入恶道义。偈曰。世第一离凡。释曰。若人得世第一善根。由退死二舍无有是处。此人于此位中。已得凡夫非择灭。无更堕凡夫位义。何以故。离功用于第二刹那中。必证苦谛故。是暖等四善根。各有软中上三品。即成三性。由声闻等性差别故。此中偈曰。转弟子性二。成佛。释曰。转此暖顶二善根。从声闻性生起。得成大正觉有如此义。若得忍已则无此义。何因故不得。彼说由已过度诸恶道生故。诸菩萨由化作他利益为自胜事。故意能往诸恶趣受生。此性不可回转。故无此义。偈曰。转三余。释曰。从声闻性。转三决择分能善根。成异大正觉。谓成独觉。独觉性不可回转。何以故。偈曰。不求利他故。余转性不遮。释曰。若观行人本发独觉愿。后入修观得暖顶二善根。此善根则不可转为菩萨善根。何以故。由彼不为利益他事故。发愿修观故。此二位虽复可转于彼无可转义。以心愿坚故。若转作声闻不遮此义。复次偈曰。至觉彼一坐。后定佛独觉。释曰。大师佛世尊及犀角喻佛此二人于一坐中。依止第四定。由明了不动三摩提故。从初发起四决择分能善根。乃至菩提。唯于一坐得究竟菩提。谓尽智无生智。此义后当说。有余师说。从修不净观。乃至菩提于一坐得究竟。若有人执。有别独觉异犀角喻独觉。于彼人转二善根成菩萨。此义无遮。于过去生未修解脱分能善根。但于今生作功力生决择分能善根。为有如此义。不必定。无如此义。何以故。偈曰。前彼解脱分。释曰。此义决定。应知于过去生先生解脱分能善根已。今生方得生决择分能善根。若人急疾修行。经几生修得成解脱分能。及决择分能善根。偈曰。速解脱三生。释曰。第一生先生解脱分能善根。第二生次修决择分能善根。第三生修得圣道。譬如次第下种苗成结实。何故如此次第。于此法真理及教中。应令自相续入住成熟解脱。诸师说解脱分能善根。偈曰。闻思性。释曰。此业但是闻思慧类。非修慧类。此有几业。偈曰。三业。释曰。若论最胜。但是意业。由愿所摄。身口二业亦成解脱分能何以故。有人施一食。或守一学处乐解脱力所引故。因此业引生解脱分能善根。引此业于何处。偈曰。引生于人道。释曰。人道中于三洲得引生此业。于余则无。般若厌离二法。如应无故。由义相应。说解脱分能已。入四谛观次第。是今所说。此中乃至世第一已说。所余今说故说此言。偈曰。世第一无间。无流法智忍。释曰。从世第一善根无间。无流法智忍得生。缘于何境。偈曰。欲界苦。释曰。欲界苦是彼境界。此忍说名苦法智忍。为显此无流故。以等流果简别。此忍能得法智故。名法智忍。譬如花果树。说此忍名入正定聚。何以故。因此忍观行人能入正定故。正是何法。经中说涅槃名正。于中定者。是一向不异义。至得此决定故名入。若此忍已生。说此人名道人。此法次一刹那未生时。凡夫性已转灭。是此忍未来功能。此义可然。无余譬如灯生。有余师说。以世第一灭凡夫性。是义不然。同世间法故。此义无失。此彼相违故。譬如上怨家肩杀怨家。有余师说。由二故灭。此二似无间解脱道故。偈曰。次中。法智。释曰。次苦智忍后无间于欲界苦中法智生。说此为苦法智。无流言应知流至一切处。如于欲界苦中法智忍及法智生。偈曰。复尔生。于余苦类忍。及智。释曰。苦法智后无间。合色无色界苦。为一所缘境。类智忍生。说此为苦类智忍。次无间类智生说此为苦类智。于初入观由知法真实理故。此理无坏。若佛出世及不出世。此理恒然。故说名法。由此后观是前观类。后所缘境。是前境类。以后随应前故。说后名类。如于苦有四忍智生。偈曰。三谛尔。释曰。苦类智后无间。于欲界集法智忍生。次无间集法智生。如此无间次第。于所余集类智忍。及集类智生。于欲界灭法智忍。及灭法智生。于所余灭类智忍。及灭类智生。于欲界苦对治。道法智忍及道法智生。于所余道类智忍及道类智生。偈曰。如此十六心。观四谛。释曰。由此次第。是四谛观成有十六心。有余部说。四谛观唯有一心。此观于彼应知是不了义说。何以故。于彼经中说四谛观。类不分别故。此四谛观。偈曰。有三。见境界及事。释曰。见观者。由无流智了别谛相故。境界观者。由与无流智相应同境界故。事观者。由不相应法故。谓戒生等。若已见苦。此三观即成。于集等余。谛有事观。由断证修故。若彼说约见观。立为一观。此说不然。由四谛相有差别故。若彼说。由无我相。见一切谛。是义不然。何以故。此观不从苦谛为初成故。若尔与经相违。经云。圣弟子由苦相简择苦。由集相集。由灭相灭。由道相简择道。与无流思惟相应智。说名择法觉分。若汝言。此经为显修道。故说此言。是义不然。如见修故。若汝言。由见一谛于余得自在故。故说一时观谛。此义无失。四谛观中。有说出观。有说不出观。此义应思。若说如此。是时正见苦。则灭除集。至得灭修习道故。说一时观谛若执如此。则无过失。于一谛一见观。于余谛说事观故。若约见观。于经中说。四谛定次第观此说可见。经云长者非一时观诸谛。云何观次第观。如此广说。有三经。皆有譬喻。若汝言。若人于苦谛。无疑无不决心。于佛亦无疑无不决心。由此经。是故知有一时观四谛。是义不然。依不更起必定应灭。故说此言。是所说有十六心观。偈曰。世第一同地。释曰。随世第一所依地。十六心观同依此地。世第一所依地有六。于前已说。云何必定应有此义先忍后智。由此义。偈曰。忍智无间道。解脱道次第。释曰。忍谓无间道。约烦恼至得断不可间隔故。故说无间道智。谓解脱道。是已解脱惑。至得人法故与灭离至得俱起故。故说解脱道是故此二必定应有。譬如牵却关户。若说第二解脱道。与灭离至得。一时俱起。灭离疑惑智于此境界不应得生。由忍能灭惑故。此难不然。若汝言。九结聚由忍灭。不由智故则与阿毗达磨藏相违。是义不然。忍是智伴类故。譬如臣事说为王事。忍于智亦尔。为一切十六心由见谛故。皆是见道。为不尔。虽然偈曰。由见未曾见见道十五心。释曰。以苦法智忍为初。乃至道类智忍。是十五刹那心名见道。何因得名见道。由见所未曾见谛故。于第十六心无未曾见今始见。由重习所曾见故成修道。为不如此耶。此心亦见非自所曾见道类智忍所缘谛。是义不然。何以故。今思约谛不约刹那。复次不由第八刹那谛非所见。譬如一区田。余一穗未被刈。说未刈田。无如此义。属果摄故。八智十六行修故。由道于先灭故。修道是彼相续故。是故立道类智属修道。此不退义。由执持见谛惑灭离故。若汝言。是故此属见道是义不然。由有太甚失故。七智云何属见道。由见未究竟故。此中见谛未圆满。

同类推荐
  • 解酲语

    解酲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真灵应宝签

    玄真灵应宝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壑吟稿

    海壑吟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议疏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议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题云际寺上方

    题云际寺上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天苍黄

    天苍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死里逃生,脱胎换骨。仇人,藏于九地之下!江湖,朝堂,何处寻觅?江湖隐士,遁世仙门,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数千年前的隐秘被揭开。天道何在!爱恨情仇,如何选择?.........这其实是个复仇的故事,发生在山雨欲来的大晋,搅动风雨的柳寒,则多了一段异世的记忆。糊涂书友群:群1:50219094,群2:201108312
  • 真武帝尊

    真武帝尊

    轩辕浩土,幅员辽阔,有三千小世界,无数星辰璀璨夺目。十大武帝,绝艳天下,踏在世界之巅。却不料一息之间,天地变幻,威凛炎黄的盖世武帝竟然在瞬息之间被人尽数抹去。第一武帝陈龙鼎位列十尊武帝之首号称当世最强,万古一帝,幸因化身存于中州星中而侥幸逃过一劫,真灵未泯。这一世,陈龙鼎携无上神威卷土重来,他势要撕开重重迷雾,一朝崛起,让这诸天震颤。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奥巴马演说:跨越种族的声音

    奥巴马演说:跨越种族的声音

    《奥巴马演说:跨越种族的声音》主要介绍了美国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执政以来的历次演说。奥巴马的演说平易近人,风格幽默。每篇演说都语言巧妙,内容丰富感人。他的演说给听众带来了极大的内心震撼,激发了民众的感情。以英文演讲词与中文翻译兼备形式编写。
  • 妖帝

    妖帝

    一部唤妖录,勾起风云无数。众神陨落,仙界衰败。究竟是众神的背叛,还是不甘的呐喊。吾于破灭中重生,绝境中眺望,是轮回,还是消亡……
  •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你是个快乐女人吗?你的快乐来自于老公、孩子、工作,还是你自己?你懂得享受寂寞,善于和自己独处吗?你喜欢自己的生活吗?还是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呢?其实,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生活都是要继续的,所以不如选择快乐,做一个人人称羡的快乐女人。本书旨在告诉每一位女性,快乐其实很简单,哪怕是午后喝一杯咖啡、午夜看一场电影、偶然接到一个好久不联系的朋友的电话等,都可能成为你快乐的来源。
  • 聆雪

    聆雪

    一个是一无所有的零,一个是绫罗绸缎的绫;一个是命运悲苦的雪,一个是阳光开朗的雪, 命运各自给了她们怎样的安排? 两条平行线偏离了各自的轨道相交在一起,分离后又各自走向了怎样的人生?
  • 独宠傲娇王妃

    独宠傲娇王妃

    她一不会所谓的诗词歌赋,二不懂琵琶古筝,怎么就轮到她给穿越了。穿就穿吧,不是落难的皇后王妃,也得是豪门世家的千金小姐啊。可为什么她就成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呢...爱情,不需要?温饱问题得提前解决,谁也别想阻挡她发财致富之路...男人,靠边站。都说古代男人皆薄幸,她可要严守住自己一颗纯净的小心脏...
  • 一往情深:一生一世只宠你

    一往情深:一生一世只宠你

    被前男友抛弃,她心灰意冷。被家族利用的她嫁入豪门,一纸协议之后成为何家儿媳!一切是福是祸,一切成因结果,她尽皆不知!命运长途之中,她叫安纪念,他是何晟肖!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