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9600000024

第24章

身异及想异  身异同一想

翻此身想一  并无色下三

故识住有七  余非有损坏

论曰。谓若略说。欲界人天并及下三静虑无色。此七生处是识住体。若广分别应随契经。有色有情身异想异。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识住一分。天者谓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起。言有色有情者。是成就色身义。言身异者。谓彼色身种种显形状貌异故。彼由身异或有异身。故彼有情说名身异。言想异者。谓彼苦乐不苦不乐想差别故。彼由想异或有异想。或习异想以成其性。故彼有情说名想异。有色有情身异想一如梵众天。谓劫初起。是第二识住。所以者何。以劫初起彼梵众天同生此想。我等皆是大梵化生。大梵尔时亦生此想。是诸梵众皆我化生。何缘梵众同生此想。由见梵王处所形色及神通等皆殊胜故。又观大梵先时已有己及余天后方生故。彼不能见从上地殁依初静虑发宿住通。不能了知上地境故。何缘大梵亦生此想。彼才发心众便生故。谓己所化非速殁故。或愚业果感赴理故。或见己身形状势力寿威德等过余众故。由是缘故。梵众梵王身虽有殊而生一想。言身异者。初静虑中有表无表寻伺多识。为因感身有差别故。安立众生身有异故。有色有情身一想异。如极光净天。是第三识住。此中举后兼以摄初。应知具摄第二静虑。若不尔者。彼少光天无量光天何识住摄。彼二既有第三识住相。无缘可说非识住所收。故知此中依举显理说诸识住。非但如言彼天中无有表业等。为因所感差别身形。故言身一。此显同处身相无异。非说处别。第二静虑喜舍二想杂乱现前。故言想异。由彼天众厌根本地。喜根已起。近分地舍根现前厌近分地。舍根已起。根本地喜根现前譬如有人。于诸饮食若素若腻欣厌互增。有色有情身一想一。如遍净天。是第四识住。言身一者。释义如前。唯有乐想故名想一。遍净天乐寂静微妙。常生欣乐无起厌时。是故无由近分交杂。故唯依此立想一名。初静虑中由染污想。故言想一。以于非因起戒禁取执为因故。第二静虑由二善想。故言想异。由等至力二受交参而现前故。第三静虑由无记想。故言想一。纯一寂静异熟乐受而现前故。下三无色名别如经。即三识住是名为七。释三无色如顺正理。此中何法名为识住。谓彼所系五蕴四蕴识于其中乐住著故。有余师说。唯有情数得识住名。契经说故。为显诸识所住著事。故契经说七识住名。由此余处非识住摄。以彼处识有损坏故。识于其中不乐住著。余处者何。谓诸恶处。第四静虑及有顶天。云何于中识有损坏。损坏识法于中有故。何等名为损坏识法。谓诸恶处有重苦受能损于识。第四静虑有无想定及无想事。有顶天中有灭尽定。能坏于识令相续断。复说若处余处有情心乐来止。若至此处不更求出。说名识住。于诸恶处二义俱无。第四静虑心恒求出。谓诸异生求入无想。若诸圣者乐净居等。若净居天乐证寂灭。有顶昧劣故非识住。有说。若识爱力执受安住其中。说名识住。一切恶处净居天等。业力执受安住其中。无想有情及有顶处。见力执受安住其中。由是皆非识住所摄。有余复说。众生有三。所谓乐著诸境乐想。乐著境者。人及欲天。乐著乐者。下三静虑。乐著想者。下三无色。唯于此处立识住名。余无此三。故非识住。相承说者。若处具有见修所断。及无断识立识住名。异此便非识住所摄。欲界无定就所依说。有无漏识。非想有定就自性说。无无漏识。或欲人天。一身容有具三识义。非想不尔。第四静虑虽具三识。而五处全一处少分。不具三识。故少从多不立识住。是故识住数唯有七。如是解释七识住已。因兹复辩九有情居。其九者何。颂曰。

应知兼有顶  及无想有情

是九有情居  余非不乐住

论曰。前七识住及第一有无想有情是名为九。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情居。谓诸有情自乐安住。所依色等实物非余。以诸有情是假有故。然诸实物是假所居。故有情居唯有情法。以有情类于自依身爱住增强。非于处所。又于处所立有情居。则有情居应成杂乱。居无杂乱唯有内身。故有情居唯有情法。既言生已名有情居。知有情居不摄中有。又诸中有非久所居。故诸有情不乐安住。又必应尔。由本论说。为显生处立有情居。于生死中为显诸识。由爱住著建立识住。显诸有情于自依止爱乐安住。立有情居。故此二门建立差别。有顶无想既非识住。如何可说为有情居。此责不然。义各异故。由此二处有坏识法。识不乐居故非识住。然彼二处成有情身。有情乐居故九所摄。谓若有处余乐来居不乐迁动。有情居摄。余处皆非不乐住故。言余处者。谓诸恶处第四静虑除无想天。恶处皆非有情居者。谓非余处有乐来居。亦无住中。不乐迁动。第四静虑除无想天。所余皆非有情居者。虽从余处有乐来居。然非住中不乐迁动。谓广果等。若诸异生乐入无想。若诸圣者乐入净居或无色处。净居天处乐入涅槃。故彼皆非有情居摄。因七识住。已辩有情居余契经中。复说四识住。其四者何。颂曰。

四识住当知  四蕴唯自地

说独识非住  有漏四句摄

论曰。如世尊言。识随色住。广说乃至。识随行住。此四识住其体云何。谓唯除识有漏四蕴。又此唯在自地非余。非识乐随余地蕴住。虽依余地蕴识亦现前。而余地蕴中识不乐住。喜爱润识令于蕴中增长广大。契经说故。非于余地色等蕴中喜爱能润识令增长广大。故余地蕴非识住摄。又自地中唯有情数唯自相续。立为识住。非非情数。他相续中识随乐住如自相续。有余师说。彼亦识住。以于其中喜爱润识亦令增长及广大故。已依自宗建立识住。当说建立识住因缘。此中云何识非识住。又此识住其义云何。谓识于中由喜爱力。摄为所住及为所著。是识住义。识随色住住。色著色。契经说故。若尔识蕴应成识住。世尊亦说。于识食中有喜有染。有喜染故识住其中。识所乘御理应如是。唯说四者为令于识除我见心。故于识中不说识住。如说莎底契经中言。我达世尊所说法教。驰流生死唯识非余。识谓世尊异名说我。为欲除灭彼我见心。显识依他体非是我我所依性。非谓能依。故识住门唯说有四。实非识住。但四非识。今谓世尊所说识住唯色等四。不言识者。由但色等于三时中与续有识为助伴故。谓唯色等与识俱生。过未亦能为识助伴。令续有识生死驰流。识则不尔。故非识住。且眼等根及俱色等。与俱生识为所依依。已灭未生但为识境。是故色蕴于三时中望续有识。能为助伴。现在受等与识俱生。为俱有因。一分与识同缘一境有助伴用。已灭未生俱为识境。是故受等亦于三时望续有识能为助伴。识虽过未望续有识少有助能。而俱生中全无助力。不俱起故。色等望识具二助能。识唯去来故非识住。故非情数及他身中。色等四蕴亦非识住。由彼望识但为所缘。不具二门助伴用故。住谓所住。是续有识引自果时能为依义住或所著。是续有识引自果时能为境义。自身色等可有与识同一境义。设不同境然能为依。具二助能故立识住。非有情数他身色等。则不如是。故非识住。如何定知识住道理如是安立。契经说故。如世尊言。有四依取所缘识住。识随色住。住色著色。是识与色或俱时生依于色住。或于色境缘而生著。何缘生著。前说于中喜爱润故。如是乃至识随行住。皆应广说。曾无有说识随识住。随谓亲附。或谓邻近。去来定说为疏远故。现在色等亲近于识。与识俱生名识随住。定无有识与识俱生。故不应言识随识住。由此经故。唯余四蕴与续有识为伴义成。有四依取。世尊说故。言依取者。谓色等四为生死依。烦恼所取或即为依摄取众苦。由是无漏非住理成。唯说依取为识住故。无漏色等灭依取故。即彼经说。苾刍当知。若于色界已得离贪。于所随色意生系断。此系断故。即能缘识无复住著。增长广大。广说受等。三界亦然。即由此经义准三世。色等四蕴皆识住摄。为显色等与识异故。我所承宗作如是说。若法与识可俱时生。识所乘御如人船里。此法可说识住非余。如是所言。意简识住与识类别。非为欲遮去来色等言非识住。虽许去来亦识住摄。而非情数非识住收。现在与识尚为疏远。况在去来可名识住。自身色等虽在去来与识疏远。而于现在与续有识极相亲近。由种类同亦名识住。如现在世异心无心两位自身色行二蕴。去来色等理亦应然。具二助能相不失故。由此色等自相续中三世所摄。皆名识住。七四识住皆唯有漏。为十摄四。四摄七耶。非遍相摄。可为四句。有七非四。乃至广说。第一句者。谓七中识。第二句者。谓诸恶处。第四静虑及有顶中除识余蕴。第三句者。七中四蕴。第四句者。谓除前相七中有识。四中无者。由此二门建立异故。若法与识互为因果。识乐随转立七识住。若法与识可俱时生能为助伴。立四识住。由所化生禀性差别。故说七四识住不同。或乐别缘。或乐总了。或乐遍了诸法自相。或于自相不乐遍知。或耽著爱或耽著见。或有自相烦恼力强。或有共相烦恼力强。或乐境界。或乐生死。如是等类性别无边。已说识住。于前所说诸界趣中。应知其生略有四种。其四者何。颂曰。

于中有四生  有情谓卵等

人傍生具四  地狱及诸天

中有唯化生  鬼通胎化二

论曰。前所说界通情非情。趣唯有情。然非遍摄。生唯遍摄故说有情。无非有情名众生故。然有情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名为四。生谓生类。诸有情中虽余类杂而生类等。言生类者。是众生义。若尔界趣应亦名生。不尔。界通情非情故。趣虽有情而非遍故。此唯情遍独立生名。所承诸师咸作是释。缘业合起故说为生。谓诸有情有卵胎湿三缘和合别别而生。有无别缘唯业力合。五蕴四蕴如应顿生。彼业力强不待缘故。今释一切皆业合生。佛说有情业所生故。有业生果待卵等缘方有差别。有业生果不待外缘自有差别。若说一切皆业合生。如何说为卵胎生等。不可卵等从业合生名卵等生。彼非情故。不说一切唯业合生。不说卵等体生由业。但说一切皆业合生。业合生时有缘卵等。从缘摽别名卵等生。若说业生名应非别。言卵生者。谓诸有情生从卵[穀-禾+卵]。如鹅雁等。言胎生者。谓诸有情生从胎藏。如象马等。言湿生者。谓诸有情从皮肉骨牛粪油滓水等和合暖润气生。如虫飞蛾蚊蚰蜒等。言化生者。谓诸有情不待三缘无而欻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化生体兼五蕴四蕴。余三但用五蕴为体。有说。皆通异熟长养。有说。一切体唯异熟随于何趣各具几生。且人傍生。各具四种。人卵生者。谓如世罗。邬波世罗生从鹄卵。鹿母所生三十二子。给孤独女二十五子。般遮罗王五百子等。人胎生者。如今世人。人湿生者。如曼驮多遮卢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等。人化生者。唯劫初人。此四生人皆可得圣。得圣无受卵湿二生。以圣皆欣殊胜智见。卵湿生类性多愚痴。或诸卵生生皆再度。故飞禽等世号再生。圣怖多生故无受义。湿生多分众聚同生。圣怖杂居故亦不受。傍生三种现所共知。化生如龙妙翅鸟等。一切地狱诸天中有。皆唯化生。有说。饿鬼唯化生摄。有说。饿鬼亦有胎生如饿鬼女白目连曰。

我夜生五子  随生皆自食

昼生五亦然  虽尽而无饱

于四生内何者最多。有说。湿生。现见多故设有肉等聚广无边。下越三轮上过五净。容遍其量顿变为虫。是故湿生多余三种。有余师说。化生最多。谓二趣全三趣少分及诸中有。皆化生故。一切生中何生最胜。应言最胜唯是化生。支分诸根圆具猛利。身形微妙故胜余生。若尔何缘后身菩萨得生自在。不受化生见受胎生。有大利故。谓引亲属入正法故。令所化生练磨心故。令余族类生尊敬故。息诸外道谤为幻故。留遗身界饶益他故。又与化生时不同故。问答决择如顺正理。

同类推荐
  • 佛说八师经

    佛说八师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家正宗赞

    五家正宗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oul of a Bishop

    Soul of a Bisho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庶斋老学丛谈

    庶斋老学丛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陪玩选我我超甜

    陪玩选我我超甜

    【1V1,甜宠】宅女代练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栽倒在网恋这个深潭中。本该带飞老板,结果却被老板带飞,把把躺赢!那么要不要顺便谈个恋爱?
  • 中国式管理的四堂课

    中国式管理的四堂课

    海尔的管理模式、联想的公司精神、华为的狼性文化、万向的长寿基因,正在成为以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国际机构的研究课题。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本书通过对四家企业经营菅理情况的分析和总结,期望深刻解读中国企业成长的秘密,探索中国式管理的精髓,这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庞大体系增加深具中国特色的鲜活一页。作为一本介绍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案例书,它的目标读者是创业中的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有志于独立创业的人。同时,对于MBA、EMBA的学员和企业管理方向的研究人员来说,本书也是很好的学习读物。
  • 武王

    武王

    远古时代,古族为皇,妖族为帝,人族为凡,人族羸弱,龟缩于东荒;王境强者秦华借尸还魂,附身于太一圣地平凡弟子身上,从此拥造物神术,灭古妖之威!
  • 霸道老公,么么哒!

    霸道老公,么么哒!

    一次暗算,她被荷尔蒙爆棚的他给捕获。他是高高在上的掌权者,她却是爹死娘疯的落魄千金。她怕他。他次次都将她逼入绝境。她们的相遇如同烟花一样,绚烂而虚无……
  • 万界黑科技聊天群

    万界黑科技聊天群

    卢子信有个万界黑科技聊天群,群员是诸天万界的科技大佬。托尼·史塔克:“群主女装,我就把这架马克二钢铁战衣发给你!”红后:“群主,要不要试验一下最新的T病毒?”终结者:“群主你的世界在哪里?我顺道毁灭一遍。”贝加庞克:“最近又合成了一种新的恶魔果实,群主要当实验体吗?”小蜘蛛:“我不管,我不管,不发红包我就退群!”……卢子信:“一群无法无天的群员,小心我权限你们!”
  • 我的世界编辑器

    我的世界编辑器

    这是穿越者郝方利用《我的世界编辑器》,在以电影为主的诸天世界中收集资源、培养人才、制作模组,建设自己世界的故事。什么?开场就连系统功能都不全?那就去收集吧!电影世界,犹如猎场,随你夺取!《我的世界编辑器》,即将席卷一切,将规则予以颠覆!一切就从《哈利波特》开始!(完本《幻想世界穿越法则》(已被和谐),连载《穿越动漫当食神》(已被和谐))Q群:4940572
  • Love Eternal

    Love Etern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陌上桑之初心

    陌上桑之初心

    她,误入围城,受尽歧视而欲罢不能;他,执著信仰,看尽冷眼,柳暗花明之际,却危机四伏;她,是命中注定的第三者,只求一份最平淡的婚姻,幸福于她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往前一步是物欲横流,再后退却见人心叵测,他们,要如何守住一颗至真至纯的初心?
  • 做人要懂心机

    做人要懂心机

    做事没有“心计”,就会四处碰壁,孤立无援;做事不懂“心计”,就会稀里糊涂,深陷绝境;做事不会“心计”,就会碌碌无为,一生平庸。做事有“心计”不是让你在做事过程中为达到目的而使用不光明的手段,而是做事时先下手为强的胆略,是行动前深谋远虑的眼光,是让“人情”更具“杀伤力”的武器。
  • 最美的时光

    最美的时光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17岁的苏蔓捡到了操场上那颗滚到自己脚边的篮球,也遗失了一颗少女初初懵懂的心。“我在清华等你。”多年后这句话已被宋翊遗忘在时间的角落,不复记得。而那个捡篮球的女孩却一直牢记在心里,她追随着他的脚步,出现在他出现的每一个地方,却始终没有勇气走到他的面前对他一句:“宋翊你好,我叫苏蔓,我喜欢你。”11年后,一次意外的重逢,苏蔓不再是当年那个平凡自卑的少女,而宋翊,也不再是笑容阳光的少年。当她鼓起勇气大胆追求爱情的时候,并不知道原来当她凝视远方的时候,也有另一双眼睛在向她凝望,仿佛怀抱着一份浓烈却永远不会说出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