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1400000005

第5章 伤寒用药说(2)

舌见红色。更有红点如虫蚀之状者。乃热毒炽甚。火在上、水在下,不能相济故也。宜用小承气汤下之。

虫碎舌舌绛碎而有深红之点者,是属热毒蕴久不宣。熏蒸上达之候。故宜小承气汤以荡涤之。然亦可用白虎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而治之。藉清热毒而滋津液。庶或有济至于红色虫碎舌。是红舌中更有红点如虫碎之状者。热毒炽盛也。

宜用小承气汤下之。如不退,再用大承气汤攻之。惟邵仙根谓。“舌绛碎而有黄白腐点者。此湿热邪毒蕴伏不宣。蒸腐气血。化为瘀浊。得风木之气化而成虫也。”但《金匮要略》有“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之证。则邵氏之言。

又为疳蚀之症矣。

小承气汤从伤寒论新补)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唐容川曰。小承气汤、重在小肠。故仲景提出“腹大满”三字为眼目。盖小肠正当大腹之内。小肠通身、接连油网。油是脾所司。膜网上连肝系。肝气下行。则疏泄脾土而膏油滑利。肝属木。故枳朴秉木气者。能疏利脾土。

使油膜之气。下达小肠而出也。又用大黄归于脾土者。泻膏油与肠中之实热。此小承气、所以重在小肠也。其不用芒硝。

以小肠不秉燥气。不取硝之滑润也。

第十·厥阴舌

厥阴舌舌见红色。内有黑纹者。乃阴毒中于厥阴经。肝主筋。故舌见如丝之形也。用理中合四逆汤治之。

既云阴毒中于厥阴。其苔应当青滑。根据旧说。因肝属风木之脏。主筋而色青故也。至于淡紫青筋舌。则淡紫带青而湿润。又绊青黑筋者。乃寒邪直中阴经也。必身凉而四肢厥冷。其脉沉缓或沉弦。可用四逆、理中、等汤以温之。如小腹痛甚者,宜回阳急救汤。(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五味子)治之。更须辨其舌之或干、或润。若舌不湿润而干枯者。乃是实热之证。宜用寒凉之剂以治之。即梁特岩所谓“余以为凡舌色纯红兼显黑丝。必非寒证。当是热气结于足少阴。宜用寒凉药”者之候也。

四逆汤附子(一枚生作八片) 甘草(六钱二分半) 干姜(半两炮)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煎六分。不拘时温服。

方名四逆者。言其能治少阴中外皆寒。四肢之厥逆也。取姜附之辛热。助阳以胜寒。因甘草得姜附。能鼓肾阳而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能通关节而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俾阳气外达。则四肢转温矣。

理中汤人参 甘草(炙) 干姜(炮) 白术(炒)服法如前。

此为温补中气之要方也。王晋三曰。人参、甘草。甘以和阴。白术、干姜。辛以和阳。辛甘相辅以处中。

则阴阳自然和顺矣。

第十一·里黑舌

舌见红色。内有干硬黑色。形如小长舌有刺者。此热毒炽甚。坚结大肠。金受火制。不能平木故也。调胃承气汤下之。

里黑舌苔至黑色而有刺。舌上必然干燥无津。脐腹必然硬满耕痛。大便必然秘结。此是胃中津液将涸。热结大肠。

故用调胃承气汤。以解邪热而调胃液。但证既如是。不若用大承气汤。奏效较速也。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第十二·死现舌

舌见黑色。水克火明矣。患此者。百无一治。右前舌。虽有色图。恐其久而渝淡无辨。故注之。

死现舌图苔见黑色。病必不轻。不论寒热。虚实诸症。皆有此色。惟舌至全黑。病已入里。非脏腑极热。即为脏腑极寒。若虚寒而舌黑。则必湿滑无苔。若真寒假热而舌黑。则必全黑而不分经。如全黑无苔而底纹粗涩干焦。刮之不净。

是为热极之候。如全黑无苔而无罅点。干燥少津而光亮。此为绛色之变态。是肾虚液涸之证。如全黑而有罅有点。是热极之实证。惟苔黑腐烂。为心肾俱绝。舌黑卷缩为肝脏已绝。皆为不治之证。兹谓水克火而百无一治者。即是脏腑极寒极虚之证也。

第十三·黄苔舌

舌见尖白根黄。其表证未罢。须宜解表。然后方可攻之。如大便秘者。用凉膈散加硝黄泡服。小便涩者。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加姜汁少许。以白滚汤不拘时调服。

黑苔舌凡表证如风热暑燥。皆有黄舌。惟伤寒由表入里。传至阳明之府。其舌必黄。由浅转深。今见尖白根黄。

此系太阳感寒。阳明内热。或风热之邪。客于阳明之表。均宜凉散为治。盖以白苔主表。黄苔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舌苔见尖白根黄。或见白中带黄。如或微黄而薄者。其舌必黄燥。此是表邪初入于里之候也。外证必见恶寒身热,治宜辛凉解表。若根黄尖白而不甚干,短缩不能伸出者。有宿食也。宜下之。若恶寒已罢。而惟身热便秘者。此是邪热入胃。故宜凉膈散治之。硝黄用泡者。取其药力之专也。至若小便短涩。舌见黄腻。乃是湿热未净之候。故用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加味。渗湿清热以治之。

凉膈散(方见前)五苓散(方见前)益元散(从名医方论新补)滑石(六两水飞) 甘草(一两) 辰砂(三钱)上为细末。新汲水一碗。调服三钱。

此方即六一散加辰砂也。取其益气而不助邪。逐邪而不伤正。故有益元之名。柯韵伯曰。心为五脏主。暑热扰中。神明不安。必得朱砂以镇之。则神气可以遽复。凉水以滋之。则邪热可以急除。此清心之阳。热可通行也。

第十四·黑心舌

舌见弦白心黑。脉沉微者,难治。脉浮滑者,可汗。沉实者,可下。始病即发此者,乃危殆之甚也。调胃承气汤下之。

黑心舌此舌当作四节解之。其一。舌见沿白心黑。脉沉微者。有始病即见此舌。非由白黄变化舌转瘦小者。为真脏中寒而寒水凌心。肾色外见。急用温剂治之。稍缓则误事。故曰难治。此即章虚谷所谓“凡黑苔,大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其润而不燥。或无苔如烟煤者。正是肾水来乘心火。其阳虚极”之候也。其二。脉浮滑者。可汗。即仲景《伤寒论》所谓“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之候也。其三。脉沉实者。可下。其舌如中黑无苔而舌底干燥有小点纹可见者。

乃胃经实热。治宜三黄白虎汤(黄连、黄芩、黄栀、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亦有邪热传里。以致舌为黑色。因其热结燥实。津液焦灼。急宜攻下其热滞以存津。故用调胃承气汤以治之。即王孟英所谓“其舌心并无黑苔。而舌根有黑苔而燥者。宜下之”之类也。其四。始病即发此舌者。乃是寒邪直中三阴之证。其舌必润、症势险急。不及救治。故曰危殆之甚也。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第十五·尖白根黑舌

舌尖白苔二分根黑一分者。必有身痛恶寒。如饮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汤。下利者,解毒汤可。此亦危殆也。

尖白根黑舌图白苔带黑点。或带黑纹而粘者。此属太阴气分之湿证。故有身痛恶寒。渴不多饮之候。治宜行湿和脾。故以五苓散主之。若自舌根黑起至尖。甚至刮之不脱。湿之不润。此时邪已化热燥耗胃液。故见自汗、口渴之证状。而用白虎汤清胃热以治之。若热邪从阳明而转至太阴。其热愈深。其毒愈重。此时苔色转见纯黑而无芒刺矣。因其热毒无处发泄。直奔大肠而暴下。形同下利。故宜速用解毒汤。以解肠胃之热毒为最要。然症势至此。亦危极矣。

五苓散(方见前)白虎汤知母(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石膏(四钱) 糯米(一撮)上 咀。每服一两。用水一钟半。入糯米。先煎。下诸味。再煎去渣服之。加人参亦可。

张仲景《伤寒论》内之白虎汤。有粳米而无糯米。盖糯米甘温。能收自汗。不若粳米之甘平。色白入肺。

除烦清热以止渴也。柯韵伯曰。阳明邪从热化。故不恶寒而恶热。热蒸外越。故热汗自出。热灼胃中。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滑。然犹在经。故兼浮也。盖阳明属胃。外主肌肉,虽有大热而未成实。终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以为臣。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味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土不伤。乃操万全之术者也。

解毒汤黄连(一两) 黄柏(五钱) 山栀子(二十枚) 黄芩(五钱)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至一钟。去渣热服。

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是方名曰黄连解毒。是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柏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胱而出也。

第十六·白苔黑点舌

舌见白苔中有小点乱生者。尚有表证。其病求之虽恶。宜凉膈散微表之。表退即当下之。下用调胃承气汤。

白苔黑点舌图舌苔白而中有燥刺者。此系温邪在手太阴肺经。外证初必恶寒。继即发热不已。症势虽似恶候。治宜辛凉清解。宜用凉膈散先清上中二焦之热。若热退而大便未下者。即当改投攻下之剂。如欲下之。宜与调胃承气汤。

凉膈散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第十七·灰苔黑晕舌

舌见如灰色。中间更有黑晕两条。此热乘肾与命门也。宜急下之。服解毒汤。下三五次。迟则难治。如初服,加大黄。酒浸泡。量大小用之。

灰苔黑晕舌图舌至灰色。病概非轻。如苔燥少津。均是实热里症。而无虚寒表症。如温燥时疫。郁积停胸。蓄血如狂。

宿食未消之类是也。若伤寒已经汗解。而舌尖灰黑。此是宿食未消。或因食滞而余热复炽。治宜调胃承气汤。若杂症而见此舌。宜用大承气汤加黄连治之。今以舌见灰色而有黑晕两条。是属热毒传遍三阴。治法急宜泄热攻下。如白虎合承气汤。或十全苦寒救补汤(方见前)以急下之。大便下后。再用解毒汤以清解余热。惟热毒传里已深。若嫌解毒汤太轻。

故须急投三五次。服至灰晕退净为止。初次服时。加酒浸大黄泡之。其分量。须别病患之年龄酌用之。惟舌见灰黑。是足三阴杂病。而以太少两阴为较多。其始由白渐黄。由黄而转灰黑者。为传经症。或生刺点燥裂。不拘在根在尖。均宜急行攻下。又有淡灰色中而起深黑重晕者。为温病热毒。急宜凉膈、双解等剂。以清热解毒治之。然亦有屡经汗下而舌苔灰黑不退。其舌滋润。或不润不燥者。脉必虚微无力。此系汗下太过。伤其津液。治宜养津滋液为要。不得妄用硝黄矣。

解毒汤(方见前)

第十八·微黄舌

舌见微黄色者。初病即得之。发谵语。此由失汗,表邪入里也。必用汗下兼行。以双解散加解毒汤两停主之。

微黄舌图舌苔微黄而薄。是外邪初入阳明。犹带表证。微兼恶寒。治宜辛凉解散。如黄而兼燥。外证不恶寒、反恶热。是邪初入阳明之里。或温热内发欲出阳明之表。治宜凉解里热。是以风热温暑之表证。及伤寒传入阳明之府证。其苔必现微黄。如若失治。则黄色由薄而转浓。甚则变为焦黄。外证大热、大渴、谵语、便闭、或无汗、或自汗。此因热邪由表入里。治宜汗下兼行。但须清解凉散。今因双解散内有辛温升散之品。故加解毒汤以佐之。凡治此等证候。用药必须随症斟酌。倘如舌苔黄燥。或生芒刺。而有脐腹胀满硬痛之证者。治法又宜急下以存津。

双解散加解毒汤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二两) 荆芥(半两) 白术 山栀(各半两)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服。不拘时。一云有桂枝二两。

双解散。即防风通圣散去硝黄是也。今此方有硝黄而无薄荷。名之曰双解散加解毒汤者。谅系双解表里热毒之意也。吴鹤皋曰。解表有防风、麻黄、薄荷、荆芥、川芎。解里有石膏、滑石、黄芩、栀子、连翘。复有当归、芍药以和血。桔梗、白术、甘草以调气。营卫皆和,表里俱畅。故曰双解。

第十九·白苔边黄舌

舌中见白苔。外则微黄者。必作泄。宜服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

白苔边黄舌图白苔属肺。黄苔属胃。兹因热炽于胃。邪尚在肺。日久不解。则肺胃之邪热。移于大肠而作泄。故用解毒汤以清热解毒。如若外证恶寒者。则为寒湿作泻。其舌必润。故用五苓散以渗其湿也。

解毒汤 五苓散(方见前)

第二十·微黄舌

舌见微黄色者。表证未罢。宜用小柴胡汤。合天水散主之。可下者。大柴胡汤下之。表里双除。临证审用之。

微黄舌黄苔薄滑者。是邪初入里。表症未罢。热未伤津。犹可用柴葛芩翘。或栀豉翘薄之类。轻清泄热。以透表邪而达肌表。若黄薄而腻者。则为湿热腻滞之候。治宜于清热之中兼用渗湿之品。故用小柴胡汤合天水散以治之。但邪尚在半表半里之间。小柴胡内之人参,用时尚须斟酌。故曰临证者审用之也。若舌苔黄腻而垢。或干涩深黄浓腻者。此是表邪入里之候。故宜大柴胡汤以下之。

天水散太原甘草(炙一两) 桂府滑石(六两)上各另为末。每服五钱。入生姜汁并蜜各少许。用葱白汤任意调服。如发表用豆豉、葱头煎汤调服。

同类推荐
  • 鲁府禁方

    鲁府禁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房中曲

    房中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湛然居士文集

    湛然居士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都市妖孽天王

    都市妖孽天王

    被公司开除,前女友劈腿,没关系!获得气死人不偿命系统,立马屌到没朋友!一千个子系统正在激活,助你各种360度花式气人!财富!地位!名望!统统都要!
  • 火遍娱乐圈

    火遍娱乐圈

    2018年,一个活了20多年的小宅男,眼睛一闭再睁重生了,成了2012年的一个明星。抄小说,编歌曲,写剧本,搞综艺,拍电影,做主播,玩电竞,办公司,签艺人,传绯闻,泡妹子,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不对,拿错本子了,我是要火遍全世界的男人。(企鹅群:822951012)幼苗求养,新书不易;虽已签约,仍在努力。为求上架,更新稳定;码字艰辛,说给谁听。收藏推荐,看官手里;欲求不得,无能为力。只望成绩,不求金银;之后如何,大家来评。
  • 宋俘记

    宋俘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今朝往日

    今朝往日

    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数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野夫《乡关何处》
  • 无良相公好腹黑

    无良相公好腹黑

    “起轿!”媒婆喜气洋洋一声喊,凤桐城凤府门前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噼里啪啦——”“伊儿吱呀——”凤府门前的大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对于凤府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四小姐,人们都不禁议论纷纷。“这凤府最不受宠的疯小姐,总算是嫁出去了,听说还是嫁给了一位王爷,真是命好啊!”“你知道什么,我远房亲戚家的表哥在宫里当差,说这凤府四小姐嫁的这……
  • 极品超级明星

    极品超级明星

    音乐是一种信仰,人生亦是一场梦。这是一个小人物如何成就大明星的励志故事!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
  • 天才魔音师

    天才魔音师

    女主乐观强大,重情又腹黑。人生信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百倍千倍还之。◆凤璃音,与相依为命的母亲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百般凌辱。一朝身死,来自异世的凤璃音的灵魂以此重生。本想着代替原主好好活下去。可惜,别人却不愿给她活路。母亲意外身死,小小年纪的她改投母亲的家族--凤族。却不曾想,命运却在此转变。凤族——古老神兽凤凰的守护家族,千年前唯一一个出现过魔音师的家族。何为魔音师,嘿嘿,就是用音乐施展魔法的暗黑魔法师咯!人说魔法师身体羸弱,可她本体为神兽凤凰,身体强悍哪个敢拼?人说魔法师也不是那么稀有啊!她感知五系的元素,全系的魔法师哪个能比?人们还说魔音师不是传说吗?恩恩,她就是那个传说,并且还是五系的魔音师,不服的上来。更更重要的是,她还有一只黑猫作魔兽。黑猫啊,谁有?◆某女摸着自己的嘴,瞪大了眼睛……别人的魔兽都是高大威猛的,为什么到了她这里就成了一只看似什么都不会的黑猫呢??而且……貌似她还被这只黑猫吻了……天理啊…………◆“我是你爹。”男人看着站在对面一脸冷漠的少女,眉头紧皱。“我命令你放了他们。”女子挑眉:“爹?那是什么?我只有娘没有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百倍还之。这只是开始,你带给我和我朋友的伤害,我会一点一点的讨回来。”……◆魔兽纵横的大森林,险象环生的风沙大漠,波涛暗涌的海底大世界,神器绚丽的地底溶洞,不一样的魔域,这是神奇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过。此文的主题,并不止是爱情,还有感人的友情,励志成长永不放弃的心。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文风轻松但不小白,有背叛有仇恨但不黑暗,有生死大爱但没有虐,有单打独斗但更多的是组队打怪。请喜欢小白、喜欢暗黑、喜欢虐文的饶道儿!谢谢!
  •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 朱颜女将,步步为王

    朱颜女将,步步为王

    沈慕晗,她是绝色淡然,温软呆萌的闺中小姐,也是正直无私,敢爱敢恨的一代女将!一双可以透视的水眸,一身磅礴的元气!世人皆说:她剑快如麻,气势逼人,比男儿更加勇猛果敢!而他,苏沐泽,冷冽孤傲,俊美如神,是从黑暗鲜血中走出的帝王,也是启皇国执掌生死的将师!命运,将他们紧绑,却又无情将他们分开。因至亲的反对,她绝情离去,嫁做他人妇。一句“我愿与君绝”令他大病一场,失去记忆。不料,新婚之夜,她竟发现自己已身怀六甲!再相见,她已是绝情绝爱,统领百军的大将军。而他是掌管百事,位极人臣的丞相。乍一想!她还是一个奶娃娃的母亲!她的孩子不能没有爹!某日,她拍响了丞相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