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7900000012

第12章

示念佛灭罪义门第二十

有客问曰。念佛三昧直指始于极乐依正之境。终则求生行愿之门。无不毕备。但经有称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之句。某于此语不能无惑。若果有此理。今观世人若贵若贱。于尽生中。未有不一称其名者。则当皆灭如是重罪悉生极乐世界矣。何故世人依旧业识茫茫。死时如落汤螃蟹。升坠不识所之。灭罪之义何在。不应佛语有虚妄者。愿为释答。答曰。至哉问也。彼世间未悟之人因子所问。于此三昧必不退转直生净土矣。今世行人皆谓此说是方便劝进之语。岂知是佛真实之说必不我欺也。子岂不闻汝于无量劫前与世尊释迦牟尼同为凡夫之义否。而我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尔所尘点劫数。此尘点劫妙经委明。然我亦于尔所劫中。在凡夫地漂零六道。造诸结业不可限量。同佛至今久远无异。如此尘劫安可称量。假使有人。于一生内不说余善。但称佛名。尽寿声声不绝。随其所称之名。一一皆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然尽一生以及他生称佛。灭罪劫数虽多。若比如是极大久远尘点之劫。正如指上土欲比大地土耳。岂可谓称佛名能灭多劫罪故。更无余劫之业障我生净土耶。而不知未灭之罪劫数长久。无始无际。与佛同寿。实过如是八十亿等数量劫外。又如炬火虽热。欲消大地之雪。岂易融泮。故虽念佛灭罪。未得生者。其义如是。况人长劫造业心坚。念佛片时心弱。退易进难。又况与佛同为凡夫之前劫数转倍。乃至烦恼无始。发心在近。罪岂易灭。可不思之。今谓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及临命终时一心不乱称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乃至极恶逆人临终狱火相现。能称十念悉生净土者。盖仗我称佛名号灭罪威神一隙之功。承佛速疾救护大愿之力。譬如壮士正战。堕围临危仓卒之际。得一勇夫。与之强弓锐刃良马善策。即便猛发其志。勇身马上奋扬威武。努力挥挽突围而出。战胜获功偃寇施恩。归奉其主永享丰乐。此亦如是。彼佛接引生极乐国。其义若此。故云。称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非谓如今念佛人今日三。明朝四。且犹且豫。或见目前些儿声色境界。便被牵拽将去。全无把捉。与不曾念者一般。欲因一称之中真实灭多劫罪。使便不为障即生净土。其可得乎。然如此念者。声声非不灭如是劫数罪。但因初心缓故。报生亦缓。止可作他世生缘耳。或能称念不息。虽成聚露成流之功。岂得与前说较优劣速疾哉。若人精进能如前说。生犹反掌。如箭取的决无不中。故知散心念者。及虽志诚未离妄想者。或被如是劫外之罪所障。但报在他生。不能即应其功。若励声竭志勇猛念者。既灭尔所劫罪。由勇疾力。余劫之罪不为障碍。便得十念成就往生净土。此义了然可见。决定无疑。岂可因悠悠念佛之人。依旧业识茫茫。死时如落汤螃蟹。而疑佛为妄语。但是劝进之说哉。故知佛力广大遍覆一切时处。能摄我小善入佛大愿。使同一味。拔诸众生置安乐地。使一切劫罪皆得消灭。何止灭八十亿劫之罪耶。如是称佛功德实难可测。大乘圆顿横超直截之旨。于斯可见。十疑论云。譬如十围之索。千夫莫制。童子挥刃。须臾两分。如观经下辈生因之说。此喻才念灭罪即生者也。又如佛世有人。于佛众会欲求出家。历遍圣众。悉以道眼观察。皆谓此人永无善种。无肯度者。后至佛所。佛乃度之。比丘以是问佛。佛言。此人虽无善根。但于无量劫前。非二乘道眼所知。此人因采薪。为虎所逼。上树避之。忽失声称南无佛。以此一称名故。于此贤劫之中。值我得度。后当会道。此明一生念佛未即获报。于后世方得往生者也。以此例之。则知一称佛名。虽未著何佛。尚能令人灭罪得道。何况弥陀愿力超过十方。专注彼佛称名功德所灭罪障可思议耶。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是斯说之明证也。故知若能称弥陀名念念不休。此功德实难称量。虽障重人有散心退转者。其于往生之验必在将来。又称佛属口。惟论其功。念佛在心。乃彰其德。论功则在我不倦。彰德乃见佛现前。二义不同。优劣可见。口称尚尔。况心念乎。是故我今因汝所问。依经述事。达诸同行决志之人。愿于此义如说修行。慎毋疑虑。

略示列祖行门第二十一

法门广大遍摄群机。易进功高众行莫及。始自鹫峰初演大器所归。终至震旦流辉三乘共证。其于法化益盛振古绝今。可谓最上微妙不可思议极胜广大法门者也。迨至东晋远祖。于彼匡庐唱立其教。继时和者一百二十三人。祖师三睹圣相如愿往生。朝士刘遗民作文立誓。亦见彼佛亲自摩顶衣覆其体。又与同志阙公则等。于命终时悉从其行。此皆传记所明。实人世共知者也。又晋翰林张抗但持大悲咒十万遍。宋江陵僧昙鉴以平日毫芒之善悉回净土。南齐扬都僧慧进愿诵法华为净土行。而此二人皆生彼国。可谓行不虚矣。抗即见净土在西屋间。良久而化。鉴乃睹弥陀以水洒西曰。涤汝尘垢。清汝心念。汝之身口俱致严净。又睹瓶中生花。定起与寺僧话别。进因诵经致病。乃愿造法华百部施人填吾所诵。造毕病愈。忽闻空中赞善。随即往生。此三人者其功尤难具述。又后魏壁谷僧昙鸾弃仙学佛。修净土真长生法。临终乃令弟子高声念佛。鸾即向西叩头而亡。空中天乐从西而去。隋僧道喻以旃檀香造三尺弥陀之像。发愿求生。后亦死而复苏。乃于冥中亲睹瑞应。见佛谓云。明星现时吾来接引。及期果逝。其大行者。如唐京师善导和尚。台州怀玉。汾州芳果二师。真州自觉。睦州少康。及并州惟岸等。皆不离大乘。建誓立愿具修是行。灵验昭著感动天人。法云普覆含摄无穷。法雨遍濡充扩一切。其德故非一端。实不可具述矣。又陈隋天台智者国师。洎传法列祖。法智慈云等。国初永明智觉禅师。长芦慈觉禅师。此大圣师。行超人天。德临三有。揭昏衢之慧日。破苦处之导师。皆以此三昧为自利利他杰世化人之道。化仪既毕。皆生上品者也。又唐长安尼净真。诵金刚经十万遍。将终五月内。十度见佛。两度神游极乐。唐房翥因劝一人念佛。感动幽冥。长安李知遥五会念佛。见空中神僧来接。得生净土。上党姚婆念佛立化。并州温静文妻修行如愿。又张钟馗张善和皆为杀业。狱相已现。十念便归。石晋凤翔僧智通。宋明州僧可久。观智者遗文。一心修习。亦尔神游净土。见标名华座者。出定之后。悉如其言。宋金太公。黄打铁。吴琼初。皆为恶业。因改悔精修。于往生时悉有瑞应。荆王夫人。观音县君。冯氏夫人。虽在女流。其德反著。故知此胜法门凡有心者皆可修行。奚间缁白男女老幼愚智异流极恶最逆阐提之辈也。雉闻法音。尚生善道。人能念佛。岂不西归。如是则但虑人之弗修。毋虑佛不垂应也。今依传记。聊述所闻。俾同志之士见贤思齐。为日用行藏之警省耳。至若四海八极之地。古往今来之时。耳目不接。所闻未广。历时既久亡失者多。岂能尽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贩人村血泪传奇

    贩人村血泪传奇

    2005年3月21日,香港《文汇报》报道说:在中国西部有一个专门以贩卖人口为生活来源的“贩人村”,全村二百多人口,从事贩卖人口的竟有五十多人……消息透露,端掉“贩人村”是一位打工妹配合大陆公安所为,据说,这位打工妹曾有过被“贩人村”贩卖过的历史…… “贩人村”的贩人历史悠久,最远可推溯到明末清初。“贩人村”第一个人贩子叫范书同,是明朝举人出身,后晋升为奉城总兵。读书人贩人有辱斯文,但“贩人村”流传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 我那不正经的江湖生涯

    我那不正经的江湖生涯

    李刚看了看手里的鬼头刀,吐槽道:人家儿子可以大吼一句我爸是李刚!瞬间吸引全场的目光,有嫉妒羡慕还有恨;自己也叫李刚,而且还是穿越大军的一员,却是个屠夫,出去都不敢说自己也是混穿越的,免得给穿越人士丢脸,现在只求老天掉个漂亮的大兄老婆,好慰藉一下自己那受伤的心灵。
  • 网游之蜃市楼城

    网游之蜃市楼城

    看着从落地窗中射来的晨光,我一边伸着懒腰,一边感叹。自己似乎从成为游戏职业选手开始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好好的睡一觉了。看着一旁还躲在被子里面赖床的诺雅回想着昨夜的疯狂,我不禁微微一笑。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管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管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当今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的吃慢的”,如何快速学习管理学的精髓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本书汇集最经典的管理学名言,具体包括人员管理的授权、沟通、分享,创新管理,危机管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等。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值得一读。
  • 记忆感应师·暗号

    记忆感应师·暗号

    一如往常,弗洛斯特喝完咖啡,推开落地窗门享受和谐的阳光,却发现阳台跟以前不一样了。他连忙从落地窗边倒退好几步,拿出口袋里的手帕捂住鼻子,对着正在阳台浇花哼小调的爱蜜莉喝斥道:“你为什么种花?想毒死我吗?你不知道我对花粉极度过敏?”“你对花粉过敏?”爱蜜莉放下手上的浇花器说,“我住在你家这些日子,可从未听你说过这毛病。”“你何时见我公寓里放过一株花?真是的!没遇过像你这样粗心大意的女仆!”“是管家啦!”客厅传来布雷克的抗议声。他是弗洛斯特的双胞胎弟弟,小时候一起住过孤儿院。
  • 致身录

    致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日零度

    落日零度

    在那些青葱岁月的日子里,总有一幕夕阳来相随。那个不一样的青春,14岁的学渣中二少女夏北,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总是那样的阳光快乐活的没心没肺,但,没有人知道她真实的一面……(她的时间或许所剩无几了……)
  • 曹操发迹史

    曹操发迹史

    曹操是高干子弟,早年少不经事,不好好学习,吃喝玩乐,干了不少荒唐事,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后来。坏小子发迹为世所罕有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统一了北中国。对曹操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毛泽东多次褒扬曹操,为曹操“翻案”,认为曹操是“真男子”,还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后人对曹操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曹操是个有故事的人,另一方面是想偷师曹操的政治手腕和阴阳谋略。畅销书作家陈涛涛将为读者揭秘曹操的发迹之路。
  • 墨脱的白莲花

    墨脱的白莲花

    他哀求地看了我一眼。这样的眼光会让任何女人心软,哪怕他为的是别的女人。我叹气,放下茶杯,坐直了身体,认真地说:“不管你要说什么,我要先说明我的立场。我只是到墨脱来玩的,我跟望远镜毫无关系,跟白玛更是没有牵扯,我不知道我们之间怎么发生误会的。只希望白玛不要针对我。你去转告她好吗?”一口气说完,我喝了口茶润喉。“她说没有误会。她说望远镜喜欢你,她希望你把望远镜让给她。她说你是个好女孩,她不会害你。”多么老套的说辞,老套的情节,我差点把嘴里的茶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