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400000006

第6章

第十一何量所摄者。因中五识或四。或二。或许五心。皆唯现量缘现世境。果中五识所有四心。亦唯现量。缘三世境。有义亦缘非世之境。第七因位许有三心皆非量摄。本质境及影像唯现在。行相非世境转。果位有四心皆唯现量。通缘三世及非世境。第八因果俱唯现量。在因缘现在。果缘三世及非世境。第六意识定位。五心皆唯现量。通缘三世及非世境。若在散位独头五心通比非量。通缘三世及非世境。行相亦作世非世解。瑜伽论说。意识散乱率尔堕心缘过去者。约五后意多分缘故。与五俱意所有五心。有义唯现量作证解故。陈那菩萨集量论。说五识俱意是现量故。设五俱时缘十八界亦现量摄。随五现尘明了取故。有义不定性尚不同。何况现量。集量不说五俱之意唯是现量。何得定判。坚执。比度既许五俱。定唯现量于理未可。故五俱意义通现比及非量摄通缘三世及非世境。若缘一境与五一俱率尔。等流。定唯现量。中间三心不与五俱通比。非量。刹那论之。缘过去境。瑜伽论言。五识无间所生意识寻求。决定。唯应说缘现在境者。此依分位事绪究竟名为现在。瑜伽自言若此即缘彼境生故。染净亦尔。三心性同。故论偏说

第十二问答聊简者。何故立五心非增非减。答据极多分决定有五。极小有一非圆满故。问此五心通无漏不。答五皆通。闻声定心通无漏故。因无漏心有希望故。或说寻伺通无漏故设不通无漏与欲俱故。此寻求心亦通无漏。问通三界耶。答通。无理遮故。一一心中亦缘三界。三界诸心别识类者。随应可俱。问何故须辨如是五心。答为令了知心之分位。入法无我唯识相故。问此说五心闻缘教时几字即具。答且依此方一字成名亦能诠表。但闻一字即具五心。如闻佛言。二字具者如闻菩萨。三字具者如闻慈氏佛。四字具者如闻能寂如来。五字具者如闻诸恶者莫作。如是等类乃至无量。闻缘解了即具五心。不须别限闻几字时五心方具。若说理事未究竟来五心不具。若闻了讫方具五心。即随所说字之多少若名若句竟。但意解圆满即说具五心。随尔所时意识所引五识随生。随彼意识彼心所摄。亦不违理。故六具五。七八唯四。深为允当

唯识义林第三

唯识义章。略以十门辨释。一出体。二辨名。三离合会释。四何识为观。五显类差别。六修。证位次。七观法何性。八诸地。依起。九断诸障染。十归摄二空

第一出体者。此有二种。一所观体。二能观体。所观唯识。以一切法而为自体。通观有无为唯识故。略有五重。一遣虚存实识。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无著颂云。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成唯识言。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如是等文诚证非一。由无始来执我法为有。拨事理为空。故此观中。遣者空观。对破有执。存者有观。对遣空执。今观空有而遣有空。有空若无。亦无空有。以彼空有相待观成。纯有纯空谁之空有。故欲证入离言法性。皆须依此方便而入。非谓有空皆即决定。证真观位非有非空。法无分别性离言故。说要观空方证真者。谓要观彼遍计所执空为门故入于真性。真体非空。此唯识言既遮所执。若执实有诸识可唯。既是所执亦应除遣。此最初门所观唯识。于一切位思量修证。二舍滥留纯识。虽观事理皆不离识。然此内识有境有心。心起必托内境生故。但识言唯不言唯境。成唯识言。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又诸愚夫迷执于境。起烦恼业生死沉沦。不解观心勤求出离。哀愍彼故说唯识言。令自观心解脱生死。非谓内境如外都无。由境有滥舍不称唯。心体既纯留说唯识。厚严经云。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花严等说三界唯心。遗教经言。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制之一处无事不辨等。皆此门摄。三摄末归本识。心内所取境界显然。内能取心作用亦尔。此见相分俱依识有。离识自体本。末法必无故。三十颂言。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成唯识说。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体起故。解深密说。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摄相见末归识本故。所说理事真俗观等。皆此门摄。四隐劣显胜识。心及心所俱能变现。但说唯心非唯心所。心王体殊胜。心所劣依胜生。隐劣不彰唯显胜法。故慈尊说。许心似二现。如是似贪等。或似于信等。无别染善法。虽心自体能变似彼见。相二现。而贪信等体亦各能变似自见。相现。以心胜故说心似二。心所劣故隐而不说。非不能似。无垢称言。心垢故有情垢。心净故有情净等。皆此门摄。五遣相证性识。识言所表具有理事。事为相用遣而不取。理为性体应求作证。胜鬘经说自性清净心。摄论颂言。于绳起蛇觉。见绳了义无。证见彼分时。知如蛇智乱。此中所说起绳觉时遣于蛇觉。喻观依他遣所执觉。见绳众分遣于绳觉。喻见圆成遣依他觉。此意即显。所遣二觉皆依他起。断此染故。所执实蛇实绳我法。不复当情。非于依他以称遣故皆互除遣。蛇由妄起体用俱无。绳藉麻生非无假用。麻譬真理。绳喻依他。知绳。麻之体。用。蛇情自灭。蛇情灭故蛇不当情。名遣所执。非如依他须圣道断。故渐入真达蛇空而悟绳分。证真观位。照真理而俗事彰理事既彰我法便息。此即一重所观体也。能观唯识以别境慧而为自体。摄大乘第六说。为何义故入唯识性。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无性解云。由三摩呬多无颠倒智故。或有解言。能观唯识通以止观而为自性。此亦不然。若取相应四蕴为体。若兼眷属即通五蕴。今且依名观体唯慧。无性又云。唯识现观智故。又云由三摩呬多无颠倒智。但举定中所起之智以为观体。作寻思等胜唯识观必居定故。不言即以止为观体。摄论又云。由四寻思。四如实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以诸菩萨如是如实。为入唯识勒修加行。即于似文似义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乃至广说。瑜伽。对法等。寻思如实智皆慧为体寻思唯有漏。如实智通无漏。摄大乘云。入所知相者。谓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者。此文唯举无漏种子在彼位增。名为闻熏称非藏识。非诸能观皆唯无漏。不尔四寻思应非加行智。此虽总说。若别显者。略有二位。一因。二果。因通三慧。唯有漏故。以闻思修所成之慧而为观体。此唯明利简择之性。非生得善。故摄论云。似法似义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胜解行地见道。修道等。成唯识云。此中唯识。资粮位中。听闻思惟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起寻思等引发真见。果唯无漏。修所成慧而为观体。通以正智。后所得智为自体故。摄大乘等云。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见。修。无学道。如其次第。证真理识唯正体智。证俗事识唯后得智。文多义显。不引教成。上来虽复辨能所观。总义说者若总言唯识通能所观。言唯识观唯能非所。通有无漏。通散及定。以闻。思。修。加行。根本。后得三智而为自体。若言唯识三摩地。通有无漏。唯定非散。唯修慧非闻。思。通三智。若言正证唯识。唯无漏非有漏。唯定非散。唯修慧非闻思。唯正智。后得。非加行。此非义说。不尔三摩地等亦通闻思。十地论说故。至下当知。然总遍详诸教所说一切唯识。不过五种。一境唯识。阿毗达磨经云。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如是等文但说唯识所观境者。皆境唯识。二教唯识。由自心执着等颂。花严。深密等说唯识教者。皆教唯识。三理唯识。三十颂言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如是成立唯识道理皆理唯识。四行唯识。菩萨于定位等颂。四种寻思如实智等。皆行唯识。五果唯识。佛地经言。大圆镜智。诸处。境。识皆于中现。又如来功德庄严经言。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唯识亦言。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如是诸说唯识得果。皆果唯识。此中所说五种唯识。总摄一切唯识皆尽。然诸教中就义随机。于境唯识种种异说。或依所执以辨唯识。楞伽经说。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现。以彼境非有。是故说唯心。但依执心虚妄现故。或依有漏以明唯识。花严经说三界唯心。就于世间说唯识故。或依所执及随有为以辨唯识。三十颂言。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依识自体起见相分。二执生故。或依有情以辨唯识。无垢称经云。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心杂染故有情杂染。或依一切有无诸法以辨唯识。解深密说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或随指事以辨唯识。阿毗达磨契经颂言。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随指一事辨唯识故。如是等辈无量教门。举此六门类摄诸教。理义尽者唯第五教。总说一切为唯识故。或束为三。谓境。行。果。如心经赞具广分别

第二辨名者。梵云毗若底。此翻为识。识者了别义。识自相。识相应。识所变。识分位。识实性。五法事理皆不离识故名唯识。不尔真如应非唯识。亦非唯一心更无余物。摄余归识总立识名。非摄归真不名如也。梵云摩咀刺多。此翻为唯。唯有三义。一简持义。简去遍计所执生法二我。持取依他。圆成识相识性。成唯识云。唯言为遮离识我法。非不离识心。心所等。二决定义。故旧中边颂云。此中定有空。于彼亦有此。谓俗事中定有真理。真理中定有俗事。识表之中此二决定。显无二取。三显胜义。瞿波论师二十唯识释云。此说唯识但举主胜理兼心所。如言王来非无臣佐。今此多取简持解唯。识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总言唯心。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识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二十论云。心。意识。了。名之差别。识即是唯。持业释也。或顺世外道。及清辨等。成立境唯。为简于彼言识之唯。依主无失。为令舍识而依于智说唯识言。若能观中智强识劣。若以为境皆不离心。今为所观故名唯识。又不离依主称为唯识。决断从能故可依智。又从欣为目经唯名皆般若。从厌为号论标并唯毗若底。摄法归无为之主故。言一切法皆如也。摄法归有为之主故。言诸法皆唯识。摄法归简择之主故。言一切皆般若。是名第二辨名号也

同类推荐
  • 疡科心得集

    疡科心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谕对录

    谕对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庄子内篇订正

    庄子内篇订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瀛识略

    东瀛识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匮钩玄

    金匮钩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老马退休生活奇遇记

    老马退休生活奇遇记

    一个企业退休人员的遭遇。读者为中老年人群。怀旧、幽默,反映现实百态。
  •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朕的爱妃很轻狂

    朕的爱妃很轻狂

    【本文已完结,请放心阅读】千算万算,雨艺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狗血的穿越了。更加狗血的是竟然误入一个痴傻王爷的洞房,莫名其妙成为他的王妃,生性薄凉冷酷的她百般逃脱,却终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他,人前是疯癫痴傻的王爷,人后却化身腹黑狡猾的大灰狼,明明宠她宠得无节操,却总是对她百般捉弄。“臭男人,不要以为你是王爷本小姐就不敢杀了你。再敢戏弄我,我给你好看。”某王妃浑身散发慑人的寒气。“爱妃如此冷冰可不好,本王愿意牺牲自己把你捂热,可好?。。。”某王爷嘴角勾起邪魅的笑容。
  • 带着军团异界游

    带着军团异界游

    当一个退伍的特种兵李天,准备玩一款新时代的游戏的时候,却被意外的卷入了穿越的潮流中,带着这款战国军团的游戏一起来到了一个混乱的王国中。一个落魄的将门之子,因为意外,灵魂跟李天得到了融合,而李天也接着这次的穿越,以及伴随着他的战国军团游戏,在这个混乱的国度开始了新的人生……
  • 警高一丈

    警高一丈

    【这是一本正经的悬疑推理小说】【诚信文明法治和谐友善公正】
  • 钟表成长之歌

    钟表成长之歌

    我就像是一只游·走在时钟上却并不甘于流逝和遗忘的指针,在时间中留下了书面的证据。或许每一个人都会如此,在若干年后的追忆中,发现更多的不是填满时光的一幕幕往事,而是大量无从记取的空白。然而人生或者生命的指针是一直有规律地运行着的,从未漏失过一分一秒。
  • 审计理论与实务

    审计理论与实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审计监督体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为审计监督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审计监督在规范经济行为、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旳健康发展、促进企事业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染仙记

    染仙记

    一路奋斗的故事。故事不长,努力挣扎在修仙界中,常常奋斗在一线。万年大家族做后盾,频临灭绝的家族。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大能者护她周全,天涯海角任她闯。一场惊天阴谋,暗流汹涌,莫名其妙卷入其中,成了这主。一代女仙的成仙记。
  • 闺蜜侦探之命运的纠缠

    闺蜜侦探之命运的纠缠

    从小母亲出轨父亲早逝的何茫寄住在舅舅家里,并和舅舅家里的妹妹苏冰雪结成闺蜜。酷爱推理的两人在来到叶尔斯顿高级中学后,解决了侦探社的闭社危机,顺利加入侦探社,不料,竟坏事连连。少女失踪,神秘电话,危险集团,校草诱惑,一个又一个谜团接踵而至!随着苏冰雪的失踪,何茫再也沉不住气了,她开始和高冷的杨亦萧展开了全面调查,随着调查深入,两人感情也是迅速升温。为了闺蜜朋友的安全,何茫背着杨亦萧决定亲自作为猎物找到凶手,面临的却是淤积心中十年的痛苦的真相。背叛,谎言,充满了谎言和贪婪的世界,千疮百口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