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1000000134

第134章

次明品数多少之义。依如毗昙见道位中唯十五心。通须陀果有十六心。八忍八智是十六也。观欲界苦初忍后智。有其二心。观上界苦初忍后智。亦有二心。余谛例尔。若依成实见道位中有无量心。故彼文言。以无量心断诸烦恼。非八非九。言非八者说见道中有无量心相续断惑。破阿毗昙定说八忍。言非九者说修道中有无量心。破阿毗昙于一一地定九无碍。何故毗昙定说八忍。彼宗观有。有相局别。见易明故。何故成实说无量心彼宗观空。空无分限见难了故(此二门竟)。

次就无碍解脱分别。依如毗昙见道位中具以无碍解脱二道而断见惑。八忍无碍。七智解脱。应有八智。后一判为须陀洹果。故但说七。若依成实无相位中单有无碍而无解脱。何故而然。彼宗所说无碍解脱同是空观。于中增进说为无碍。顺旧之智判为解脱。顺旧解脱判属须陀。故无中纯有无碍(此三门竟)。

次第四门约修分别。于中有二。一约境界明修多少。二约行心明修多少。言约境者如毗昙说。于彼见道十五心中现观一谛。未来还于一谛增明。现观一行未来傍于一谛之下四行增明。随所观察皆明了故。以一谛下四行义亲故悉增明。问曰。于前四现忍中现观一谛未来傍于四谛增明。现观一行未来傍于十六增明。至第十六道比智时义亦如是。今此见道十五心中何故不尔。未来唯于一谛增明。唯于同谛四行增明。释言。四现及后道比是开豫道。心志宽容故修宽多。此十五心是速疾道。心志峻狭故修狭少。约境如是。次约行心明修多少。修有二种。一者行修。缘中现起。二者得修。于所修习得令属己。若据行修苦法忍时唯得修习苦法忍心。乃至最后道比忍时唯得修习道比忍心。若据得修同时相得。或后得前。非前得后。后非得前故。初苦法忍十五得得。乃至最后道比智心唯一得得。相状如何。苦法忍心现起之时。有一非色非心得法。与忍俱起得于现在苦法忍心。并得种类在未来者令来属己成就一失。问曰。彼忍由得得之在己不失。彼得由何在己不失。释言。彼得复由小得得故不失。小得由何。还由大得得故不失。其犹二生互相生矣。虽有二得今总合故说为一得。余亦如是。问曰。向说以后得前非前得后。今云何言通得种类在未来者。释言。前说不得后者。苦忍时得不得后时苦法智等。非谓不得现起法家未来种类。未来之类望今未起犹名已起。已起类故苦法智时二得俱生。一得苦智。一得向前苦法忍心。如是渐增。乃至最后道比忍时。有十五得与之俱生。一得道比。余十四得得前十四。问曰。后得唯得向前所得法体。亦得前得。义释不定。一义释之。唯得前法。前得随法亦成不失。一义释之。通得前得。若尔展转有无穷过。论自释言。无穷何失。修义如是(此四门竟)。

次定是非。问曰。见中用何为道。义别四阶。其一义者慧为道体。余者悉非。离慧不能忍智法故。第二义者慧及一切心心数法并及道戒通为正道。八正用此而为体故。诸得四相道中随义不名正道。第三义者心法与戒并及四相同时俱起是共有因。相扶义亲通说为道。诸得望彼起戒异时非共有因。相扶义疏不说为道。第四义者心法与戒诸得四相皆有彼此相成之义。通说为道。问曰。若依前之三义诸得非道亦应非果。又复果者是得证义。诸得顺果。故名为果。见道在向。何故论中说得为果。释言。论中说得为果。同后一义。得不顺向故不名道。得前世间第一法得亦同此释不名第一。问曰。若依末后一义得名道者。论中宣说。得彼世间第一法得不名第一。今云何言得道之得亦名为道。释言。论说得第一得非第一者。同前三种非道之义。又世第一位分短促止在一念。得彼之得前后多念于彼不顺。为是彼得不名第一。见道宽长得复多念。于彼相顺故得名道。是非如是(此五门竟)。

次就转根而为分别。问曰。见中心道峻速。得转根不有。言。不得。于一一行无多缘故。问曰。若言定不得者。依如毗昙信法二人同在见道。论中宣说。信行是其法行之因。云何不转。又复释言。劣望于胜理有因义。其实不转。若依成实同一空观实难转根。若依毗昙差别观谛容有转义。是义云何。凡转根者于境多观亦能转根。于境力励明净心观亦能转根。其四谛法初则易知后转难了。行者于前四现忍中学观谛时有五种别。有一种人于四真谛未能观察。非苦力励。是人入见但为信行。其第二人四现忍中于前三谛未熟观察。用道为难力励观察。是人入见于前三谛见不极明。名为信行。于后道谛照见明了转为法行。其第三人四现忍中于前二谛未能观察。于灭于道用之为难力励观察。是人入见于苦于集见不极明。名为信行。于灭于道照见明了转为于法行。其第四人四现忍中于初苦谛未能观察。于后三谛用之为难力励观察。是人入见于初苦谛见不极明。判为信行。于后三谛照见明了转为法行。其第五人四现忍中于四真谛并皆力励。是人入见于四真谛并极明了入见谛道。唯名法行。五种人中初后二人不名转根。中三名转。须陀洹向释之粗尔。次别解释须陀洹果。斯陀含向通亦是其须陀洹摄一处合论。于中曲有六门分别。一定其体。二明得舍。三明须陀断结多少。四明须陀受身多少。五明家家。六分利钝。言定体者须陀洹果圣德为体。圣德不同泛论有三。一是果体。依如毗昙行修分别唯第十六道比智心是其果体。得修分别通摄见谛十六圣心悉为果体。若依成实说无相后顺旧空观而为果体。二学等见。须陀果后游观无漏重缘谛理而不增进。三胜果道。须陀果后更起胜解进断欲结。或一二品乃至六品。此缘于何谛进断烦恼。于四谛中趣缘一谛。问曰。何故前断见惑四谛俱缘。此断修惑唯缘一谛。释言。前断迷谛烦恼。凡于四谛通皆迷惑。故须通观。此断缘事贪嗔痴等非舍通迷。故于四谛趣缘一种能断果后。问曰。此行既缘谛理。云何能断缘事烦恼。若依毗昙观细舍粗。是故能断。若依成实一切烦恼皆取性起。观空破性。为是能断。问曰。此行所观谛理为深于前能断修惑。为与前同能断修惑。若便更深深有何相。若当不深安能异断。一释。此行观理更深故能异断。但此深相阶别难分。唯圣自觉叵以言别。其犹地地九品烦恼难可言别。亦如地地生得善根九品难分。虽不可别非无阶降。此亦如是。又释。此行观理同前亦能异断。何故如是。理虽同前数观心地。数观心明。故能异断。如似一药少服减病。多能尽病。非多尽病便有异药。亦如一食少敢减饥。多食尽饥。非多尽饥令食不一。此亦如是。须陀圣德虽复无量要唯此三。辨体如此(此一门竟)。

次约前后论得论舍。先论舍义。问曰。须陀得果之时为舍前向为当不舍。若依毗昙证果之时定舍前向。舍有二种。一约行修。不行名舍。道比智时前十五心不现行故。二约得修。得断名舍。因得断已果得生故。若依成实亦。以实细分因心谢已果心现前。名之为舍。相续论之因满为果。非舍前得。名为不舍。问曰。须陀修增进道。向斯陀时舍前果不。释言。不舍。何故如是。证果心深所以不舍。又复须陀虽起胜行唯依前果而自息止。为是不舍。次论得义。问曰。须陀证初果时。为得前向合为后果。为当不得。此如前释。依如毗昙修有二种。一是行修。二是得修。若据行修果中唯有道比智心无前十五。若据得修得于前向合为后果。是义云何。证初果时舍前向中十五别得。一总得生得道比智。并得向中十五无漏合为须陀。问曰。为当直得向中所得功德合为后果。亦得向中能得之得为后果乎。义解不定。一义释之。唯得所得无漏功德合为后果。不得能得。何故如是。所得法体体有彼此通成之义。故复得之。能得之得非正法体。彼此局别。无有彼此通成之义。为是不得。又复所得心法为主。心法宽通一起之者必有种类成在未来。未来有其可起义故。后复得之合以为果。得非心法。无有宽通在未来义。故后不得合成其果。以有此别。是故论中说。舍前得更起果得。得于前法合为果矣。又更解释。正得前法兼得前得。合为后果理亦无伤。故论中问曰。若得有得有无穷过。论自释言。无穷何苦。问曰。若使果得起时通得前得。何名为断何名为舍。虽复得之非彼种类。故得名舍。毗昙如是。若依成实唯立行修无得修修义。是故不说得于前向合为后果。问曰。须陀起于胜行向斯陀时。有得前果成后向不。释言。不得起后向时前果不舍。故无异得。得舍如是(此二门竟)。

次论须陀断结多少。经说。须陀唯断三结。所谓身见戒取及疑。问曰。经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池。其余在者如一渧。云何复言唯断三结。释言。须陀所断实多。以四义故偏说此三。一以此三是诸惑本举此摄余。故偏说三。云何惑本。迷谛十使须陀悉断。就十使中五见及疑唯障见谛。须陀断尽偏与断名。贪嗔痴慢通障见修。障见谛者须陀断尽。障修道者须陀未除。由断未尽不与断名。就彼所断六使之中三本三随。身见是本。边见随。戒取是本。见取随。疑心是本邪见随。经中就本说除三使未亦随故但说三。二以此三重故偏说。如涅槃释。譬如世间王来王去。虽多臣流以王重故世人偏说。此三如是重故偏说。此云何重。彼经释言。一切众生常所起故。又难觉故。如病常发为重病。又难识知名为重病。此三尔。众生恒起不觉为过故曰重矣。三以此三能为一切戒定慧等三学大怨所以偏说。云何为怨。随相粗对取障戒。名为戒怨。疑盖障定。名为定怨。身见障慧。名为慧怨。依毗婆娑则不如是。彼说。身见能为戒怨。计神是常苦乐不返不畏业果。纵情作罪。妨修净戒故为戒怨。戒取定怨。取戒为道妨修胜静故为定怨。疑为慧怨。于境犹预不能决了。坊于正智故为慧怨。四随化说三。如涅槃释。或有众生闻说须陀断无量结退心不求。故但说三。所断如是(此三门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没有系统的二次元成神路

    没有系统的二次元成神路

    没有系统,却降临在二次元的世界,醒来后大脑里却有一段远古的秘辛,得知一切的星尘发现自己现在竟然是神造兵器·恩奇都,有了这具身体的星尘该如何在这漫漫星空行走下去?现有世界:型月,漫威电影宇宙,喰种,崩坏的学园默示录,超银河传说,暗杀教室......
  • 萌雪落情

    萌雪落情

    年幼时的她,肆意地哭,爽朗地笑,时而任性时而乖巧;不知何时,她收敛了情绪,学会了伪装,成为别人眼中完美的女人。是谁,带走了她的天真;是谁,利用了她的善良;是谁,折断了她的翅膀!他说,这些年,我是真心实意待你的,亦是真心希望你能过得幸福。他说,欠你的,我会加倍补偿。他说,任何你要离开的理由,我都不接受!
  • 我有一个工业世界

    我有一个工业世界

    秦风烟派了一千万个半兽工人种田、伐木、挖矿.....工业世界的时间与现实世界比例为100:1,物品可以互通!(QQ群:856981971。欢迎来打我!略略略。)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系我一生心

    系我一生心

    漫漫追夫路,她从六岁追到十七岁,在教学楼下举着喇叭大叫“连羽连羽我爱你”。她厚着脸皮,掰开他的手心说,喏,我把嫁妆都给你了,余生还请多多指教。七年后,再见到他,他和未婚妻一起,请她为他们筹备一场最盛大的婚礼。这七年来,为了找他,她写了无数传唱大街的情歌,全世界都知道她爱他。他拒绝了她九十九次,她终于心灰意冷,不打算再尝试第一百次……
  • 长寿就这么简单

    长寿就这么简单

    本书《每天一堂长寿课(长寿就这么简单)》亮点包括:十二时辰,时时蕴涵养生之道;从头到脚,处处直言长寿真经;21种另类养生方,方方奇妙;33个养生好习惯,个个灵验;……?如果您觉得这些还不过瘾,那么还有——7部国学经典为您的健康掌舵;12位国学大师亲传长寿之秘。
  • 无上逍遥路

    无上逍遥路

    我有一把剑,一把杀人无形的剑。我有一壶酒,一壶喝不完的好酒。我有一场梦,一场逍遥自在的梦。我有一颗心,一颗永不放弃的心。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傲,我要风听我号令指挥,我要火在我笔下功坚,我要水在我指尖流转,我要玩转这人世间。且看任昌一条纵横世间的逍遥至尊路。
  • 三嫁惹君心

    三嫁惹君心

    一个是聪慧如兰的盲女,一个是爱财如命的公子。他屡次戏弄,她数次反击;她设计进取,他步步为营;他兴致勃勃地恶作剧,她只轻轻笑叹他的孩子气。别扭傲娇公子出奇招,淡定腹黑盲女弯弯绕。唉,小气男人惹不起,欢喜冤家宜结不宜解,姑娘一日不低头,公子一日不罢休。一盏清茶,开始了她与他的缘。一段琴曲,撩起拨动了他的心弦。他虽不懂她的琴,他却懂她的情,她虽无明亮的眼,却有明澈的心。徵羽宫商间,案情扑朔迷离,而他们彼此的心,却日渐明晰。一嫁搞笑斗气,二嫁互猜心意,三嫁齐心协力。盲女三嫁,只嫁一人。三娶三嫁,生死不离。
  • 我家甩不掉的小宠物成魔君了

    我家甩不掉的小宠物成魔君了

    她是现今为数不多的古术修仙家族的天才少女。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天朝赫赫有名的岳家嫡女,是整个天朝众人皆知的不祥之人。眼看着一个两个不将她放在眼里,一心想要欺她,虐她的人。她抖抖手,踢踢腿。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没愁也没怨的,门在那里,好走,不送。前身的仇,她还未报呢!既然一群渣渣都送上门来了,那也怨不得她了。正好教教这些人,怎么做人。在姐面前谈古武?姐教你们什么才是武。在姐面前玩儿不入流的道术,姐伸手一翻,送你去远游。傻子?废材?正好,将你们都整成傻子废材才行。某女玩儿得不亦乐乎,一旁有人递来一面小破旗子。“干嘛?”“夫人别累着了手,用这个。”“谁要你的小破旗子,起开。”
  • 杯酒承欢

    杯酒承欢

    《都市快报》副刊的情感编辑吴锦欢虽然名声在外,却一直不能受报社重视,事业和感情都毫无起色,生活境遇与当全职太太的姐姐吴锦承相去甚远。有一天,姐姐突然回来,变成了弃妇,把儿子送寄宿学校,与前夫争夺财产,40岁的年纪还要找工作,离开职场十多年以后,一切重新开始。而吴锦欢一路跌跌撞撞,无意间邂逅高富帅,经历着不痛不痒的恋爱,却不小心卷入了一桩杀人案:一个曾经找她咨询过的读者,因为不堪忍受丈夫的家暴,失手将其杀死,被判死刑。锦欢得知以后,四处奔走,想要为她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