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200000012

第12章

北苑茶正所产为鲁坑谓之正焙,非鲁坑为沙溪谓之外焙,二地相去不远而茶种悬绝,沙溪色白,过于鲁坑,但味短而微涩,识茶者一啜如别泾渭也。余始疑地气土宜不应顿异如此,及来山中,每开辟径路,刳治岩窦,有寻丈之间土色各殊,肥瘠、紧缓、燥润亦从而不同,并植两木于数步之间,封培灌溉略等,而生死丰瘁如二物者,然后知事不经见不可必信也。草茶极品惟双井、顾渚,亦不过各有数亩。双井在分宁县,其地属黄氏,鲁直家也,元间鲁直力推赏于京师,族人交致之,然岁仅得一二斤尔。顾渚在长兴县,所谓吉祥寺也,其半为今刘侍郎希范家。所有两地所产岁亦止五六斤。近岁寺僧求之者多,不暇精择,不及刘氏远甚。余岁求于刘氏,过半斤则不复佳,盖茶味虽均,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为叶者谓之旗,旗非所贵,不得已取一枪一旗犹可,过是则老矣。此所以为难得也。

柳公权记青州石末研墨易,字或为氵今。凡顽石捍坚,磨墨者用力太过而疾,则两相拒必热而沫起,俗言磨墨如病儿,把笔如壮夫。又云磨墨如病风手,皆贵其轻也。冷与冫今二义不相远,石末本瓦砚,极不佳,至今青州有之。唐中世未甚知有端歙石,当是以瓦质不坚,磨墨无沫耳,物性相制固有不可知者,今或急于磨墨而沫起,殆缠笔不可作字。但取耳中塞一粟许投之,不过一蕞,磨即不复见。顷墨工王湍言此,试之果然,书几间亦不可不知此。

赐告、予告,孟康解《汉书》以为休假之名,非也。告者以假告于上,从之而或赐或予,故因谓之告。《左氏》言韩献子告老,岂亦假耶?颜师古以为请谒之言,是也。然谓谢病、谢事亦为告,则非是。谢者,置其事与言病而去尔。古文皆相因为义,自可以为意通,而说者每凿而附会,是以愈传而愈失也,

妇人以姓为称,故周之诸女皆言姬,犹宋言子、齐言姜也。自汉以来不复辨,类以为妇人之名。故《史记》言高祖居山东,好美姬,《汉书囗外戚传》云所幸姬戚夫人之类,固已失矣。注《汉书》者见其言薄姬、虞姬、戚姬、唐姬等皆妾而非后,则又以为众妾之称。近世言妾者遂皆为姬,事之流传失实每如是。今谓宗女为姬,亦因《诗》言王姬之误也。

俗言忍事敌灾星,此司空表圣诗也。表圣《休休亭记》自言尝为匪人所辱,宜以耐辱自警,因号耐辱居士,盖指柳璨,岂白马之祸璨将为不利,有不得已而忍辱以免者,故为是言耶?《表圣传》见《五代旧史?梁书》,盖其卒在唐亡后也。然绝不能明其大节,至谓躁进矜伐,为端士所鄙,昭宗反正,召为兵部侍郎,谓己当为宰辅,为时要所抑,愤而谢病去。世之毁誉相反如此,如表圣出处用心,而不见知于当世,犹至是乎?王元之为《五代阙文》始力为之辩,方元之时去五代尚未远,盖犹有所传闻,今《唐新书》所载大抵多取于元之。故知君子但强于为善,是非之公要有不能终乱者,其久而必定也。

乐君达州人,生巴峡间,不甚与中州士人相接,状极质野,而博学纯至,先君少师特爱重之,故遣吾听读。今吾尚略能记六经,皆乐君口授也。家贫甚,不自经理,有一妻二儿一跛婢,聚徒城西草庐三间,以其二处诸生,而妻子居其一。乐易坦率多嬉笑,未尝见其怒,一日过午未饭,妻使跛婢告米竭,乐君曰:少忍,会当有饷者。妻不胜忿,忽自屏间跃出,取案上简击其首,乐君袒而走,仆于舍下,群儿环笑,掖起之。已而先君适选米三斗,乐君徐告其妻曰:果不欺汝,饥甚,幸速炊。俯仰如昨日,几五十年矣。每旦起分授群儿经,口诵数百过不倦,少间必曳履慢声抑扬吟讽不绝,蹑其后听之,则延笃之书也。群儿或窃效靳侮之,亦不怒。喜作诗,有数百篇,先君时为司理,犹记其相赠一联云:末路清谈得陶令,他时阴德颂于公。又寄故人云:夜半梦回孤月满,雨馀目断太虚宽。先君数称赏之,今老书生未有其比也。

往时南馔未通,京师无有能斫者,以为珍味。梅圣俞家有老婢独能为之,欧阳文忠公、刘原甫诸人每思食,必提鱼往过圣俞。圣俞得材必储以速诸人,故集中有《买鲫鱼八九尾,尚鲜活,永叔许相过,留以给膳》,又《葵仲谋遗鲫鱼十六尾,余忆在襄城时获此鱼,留以迟永叔》等数篇。一日蔡州会客,食鸡头,因论古今嗜好不同,及屈到嗜芰,鲁晰嗜羊枣等事,忽有言欧阳文忠嗜鲫鱼者,问其故举前数题曰:见《梅圣俞集》,坐客皆绝倒。

元丰间淮浙士人以疾不仕,因以行义闻乡里者二人:楚州徐积仲车,苏州朱长文伯原。仲车以聋,伯原以跛,其初皆举进士,既病,乃不复出,近臣多荐之,因得为州教授,食其禄,不限以任。伯原吾乡里,其居在吾黄牛坊第之前,有园宅幽胜,号乐。与林枢密子中尤厚善,绍圣间力起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卒。仲车贫甚,事母至孝,父早弃家,不知所终,乃尽力于母。既死,图其像,日祭之,饮食皆持七箸,举进于像上,若食之者,像率淋漓沾污。父名石,每行山间或庭宇,遇有石辄跃以过,偶误践,必呜咽流涕。好作诗,颇豪怪,日未尝辍,有六千馀篇。每客至不暇见,必辞以作诗忙,终于家。苏子瞻往来淮甸,亦致礼,以为独行君子也。

钱塘西湖旧多好事僧,往往喜作诗,其最知名者熙宁间有清顺、可久二人,顺字怡然,久字逸老,其徒称顺怡然、久逸老,所居皆湖山胜处,而清约介静,不妄与人交,无大故不至城市,士大夫多往就见。时有馈之米者,所取不过数斗,以瓶贮,置几上,日取其三二合食之,虽蔬茹亦不常有,故人尤重之。其后有道潜,初无能,但从文士往来,窃其绪馀,并缘以见当世名士,遂以口舌论说时事,讥评人物,因见推称,同时有思聪者亦似之,而诗差优。近岁江西有祖可、惠洪二人,祖可诗学韦苏州,优此数人。惠洪传黄鲁直法,亦有可喜,而不能无道潜之过。祖可病癞死,思聪宣和中弃其学为黄冠,又从而得官,道潜、惠洪皆坐累编置,风俗之变,虽此曹亦然,如顺、久未易得也。

孙枢密固人物方重,气貌纯古,亦以至诚厚德名天下。熙宁间神宗以东宫旧僚托腹心,每事必密询之,虽数有鲠论,而终不自暴于外,言一定不复易,虽一日数返,守一辞不为多言。其子朴尝为人道其家庭之言曰:为人当以圣贤为师,则从容出于道德;若急于名誉,老死亦安一节,不足学。故秉政于元丰、元间皆未尝不为士大夫所推尊,而讫不见惊世骇俗之事。其名四子长即朴,次名曰雍、曰野、曰戆,可见其志也。

居高山者常患无水,京口甘露、吴下灵岩皆聚徒数百人而沽水于下,有不胜其劳者。今道场山亦无水,以污池积雨水,供濯溉,不得已则饮之。人无食犹可,水不可一日缺,但有水者不知其为重尔。吾居东西两泉,西泉发于山足,蓊然澹而不流,其来若不甚壮,汇而为沼才盈丈,盖其馀流于外。吾家内外几百口,汲者继踵,终日不能耗一寸。东泉亦在山足,而伏流决为涧,经碧淋池,然后会大涧而出,傍涧之人取以灌园者皆此水也。其发于上以供吾饮,亦才五尺。两泉皆极甘,不减惠山,而东泉尤冽,盛夏可冰齿,非烹茶酿酒不常取。今岁夏不雨几四十日,热甚,草木枯槁,山石皆可薰灼人。凡山前诸涧悉断流,有井者不能供十夫一日之用,独吾两泉略不加损。平居无水者既患不能得水,有水而易涸者方其有时又以为常而不贵,今吾泉乃特见众艰于得水之时,故居者始知其利,盖近于有常德者。天固使吾有是居也哉!

李亘字可久,兖州人,举进士,少好学,通晓世事。吾识之最早,知其卓然必有立者。吾守许昌,一旦冒大雪自兖来,见留十日而去,未尝及世事,惟取古人出处所难明者质疑于余。后为南京宁陵丞徐丞相择之作尹,特爱之,择之当国,乃浸用为郎官。建炎末虏犯淮南,亘不及避地,久之不相闻,有言亘已屈节于刘豫者,余深以为不然。既而闻为豫守南京,且迁大名留守。余虽怅然,然念亘终必不忍至此。今春徐度自临安来,云见其乡人,云亘谋归本朝,已为豫族诛矣。不觉为流涕,乃知余信之为不谬,亘有知虑,见事速,此其间委折必有可言者,恨知之未详也。

赵俊字德进,南京人,与余为同年生,余自榜下不相闻,守南京始再见之,官朝奉郎。新作小庐在城北杜门,虽乡里不妄交。刘器之无恙时居河南,暇时独亦是。言服者而不闻有甚利,其为害之甚乃有如谧者,好服食之弊也。吾少不多服药,中岁以后或有劝之少留意者,往既不耐烦,过江后亦复难得药材,每记《素问》“劳佚有常,饮食有节”八言,似胜服药也。

韩退之《孔墓志》言古之老于乡者将自佚,非自苦,闾井田宅具在,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屦来往也。谓为无是,欲留之,此姑为说以留可也。若必待此而后可去,岂善为计者耶?时年七十三,归不及岁而卒,如退之所云闾井田宅亲戚,谁且无之?顾不必尽求备。能如毅然刚决固已晚矣,若又不能是,终不可去乎?王述乞骸骨,自序其曾祖昶《与魏文帝笺》曰:南阳宗世林少得好名,州里瞻敬,年老汲汲自励,恐见废弃,时人咸共笑之。若天假其寿,致仕之年不为此公婆娑之事。述时年方六十三,辞情慷慨,自出其志,是以卒能践之,不但为美谈也。

阮裕为临海太守,召为秘书监,不就,复为东阳太守,再召为侍中,又不就,遂还剡中以老,或问裕屡辞聘召而宰二郡,何耶?曰:非敢为高,吾少无宦情,兼拙于人间,既不能躬耕,必有所资,故曲躬二郡,岂以骋能私计故尔。人情千载不远,吾自大观后叨冒已多,未尝不怀归,而家旧无百亩田,不得已犹为汝南、许昌二郡,正以不能无资,如裕所云。既罢,许昌俸廪之馀粗可经营了伏腊,即不敢更怀轩冕之意。今衣食不至乏绝,则二郡之赐也。但吾归而复出,所得又愈于前,则不能无愧于裕。

楚州紫极宫有小轩,人未尝至。一日忽壁间题诗一绝云:宫门闲一入,独凭栏干立。终日不逢人,朱顶鹤声急。相传以为吕洞宾也。余尝见之,字无异处,亦已半剥去。土人有危疾,刂其黑,服如黍粟,皆愈。近世有孙卖鱼者初以捕鱼为业,忽弃之而发狂,人始未之重,稍言灾福无不验者,遂争信之。昼往来人家,终日不停足,夜则宿于紫极宫,灾福亦不可问,或谬发于语言,或书于屋壁,或笑或哭,皆不可测,久而推其故,皆有为也。宣和未尝召至京师,狂言自若,或传其语有讥切者,罢归,固与当时流辈异矣。兵兴不知所终。范尧夫每仕京师,早晚二膳自己至婢妾皆治于家,往往镌削,过为简俭,有不饱者,虽晚登政府亦然。补外则付之外厨,加料几倍,无不厌馀。或问其故曰:人进退虽在己,然亦未有不累于妻孥者。吾欲使居中则劳且不足,在外则逸而有馀,故处吾左右者朝夕所言必以外为乐,而无顾恋京师之意,于吾亦一佐也。前辈严于出处,每致其意如此。

张湛授范宁目痛方云: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视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凡此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气{徒},蕴于胸中,七日然后纳诸方寸,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之馀,长服不已,洞见墙壁之外,非但明目,亦且延年。此虽戏言,然治目实无逾此六者,吾目昏已四年,自去年尤甚,而今夏复加之赤眚。此六物讫不能兼用,故虽杂服他药几月,犹未平。因省平生所用目力,当数十倍他人,安得不弊,岂草木之味自外至者所能复补?湛历数自阳里子、东门伯、左丘明、杜子夏、郑康成、高唐隆、左太冲七人嘲之,阳里子、东门伯不可知,而丘明以下五人未有非读书者,安可不惧,要须尽用其方不复加减,乃有验也。

杜牧作《李戡墓志》载戡诋元白诗语,所谓非庄人雅士所为,淫言语入人肌骨者。元稹所不论,如乐天讽谏、闲适之辞,可概谓淫言语耶?戡不知何人,而牧称之过甚,古今妄人不自量,好抑扬予夺,而人辄信之,类尔!观牧诗纤艳淫,乃正其所言,而自不知也。《新唐书》取为牧语论《乐天传》,以为救失不得不然,盖过矣。牧记戡母梦有伟男子持双儿授之云:予孔丘,以是与尔。及生戡,因字之夫授,晁无咎每举以为戏曰:孔夫子乃为人作九子母耶?此必戡平日自言者,其诡妄不言可知也。

李伯时初喜画马,曹韩以来未有比也。曹辅为太仆少卿,太仆视他卿寺有廨舍,国马皆在其中,伯时每过之,必终日纵观,有不暇与客语者。法云圜通秀禅师为言众生流浪转徙,皆自积劫习气中来,今君胸中无非马者,得无与之俱化乎?伯时惧,乃教之使为佛像,以变其意,于是深得吴道子用笔意。晚作《华严经》八十卷变相,李冲元书其文,备极工妙,不及终而以末疾废,重自太息。既不能复画,乃反厚以金帛求其所画在人者,藏之以示珍贵。宣和间其画几与吴生等,有持其一二纸取美官者踵相继,而伯时无恙时但诸名士鉴赏得好诗数十篇尔。

同类推荐
  • 贤愚因缘经

    贤愚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官常典王寮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王寮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御制题絜斋毛诗经筵讲义

    御制题絜斋毛诗经筵讲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胜鬘宝窟

    胜鬘宝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中国造联想无限

    中国造联想无限

    "柳传志的成功之路为不同行业的经营者所羡慕,研究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领导人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思想成为一种时沿,学习柳传志用于推动企业前进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企业管理者的迫切需要。本书从多个角度对柳传志的成功管理之道以及如何赢得市场作了睿智而又精辟了论断,重点分析了先进管理理念与传统管理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和中国企业不能办大的根本原因,特别对企业领导在企业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何应对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 快穿反派有点苏

    快穿反派有点苏

    我们的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我们的主旨是:全心全意为男主服务!我们的愿望是:实现天下大同!等等,说好的世界和平呢?宿主你的爪子总是伸向每个世界的反派boss是怎么肥四??你保护反派boss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你不要踩男主一脚啊!盛亦宁假笑:不好意思啊,没看出来他就是男主,长相不及格的人一向入不了我的眼。系统:……1V1
  • 执行重在到位

    执行重在到位

    执行到位决定企业的成功,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必然是执行力的成功;执行到位决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执行到位决定企业的生存力和发展力,决定企业的兴衰与成败;管理者的执行到位决定公司的执行力,个人的执行到位则是个人成功的关键;注执行到位就是关注企业和个人的成功!本书从“执行重在到位”的角度出发,一针见血地阐述了执行不到位的种种危害和表现,提出了“执行到位的四大心态、三大检验标准”,以及“如何执行的三大保障”,并针对如何提高员工执行力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有效的方法,对企业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 蝴蝶

    蝴蝶

    每次听到木片的碰击声,孔在都知道是鲁班来了。自从那天鲁班坐上子墨子的飞机从半空中落下来后,她就骑上木马了。“都是那个女人给他带来的灾祸,那个女人一进门,那个瘦子也就进了门,非要约着他去坐木头大鸟。”“别说了大娘,他正在痛苦地难过呢,腰直不起来了。” “那个瘦子走了吗?”“走了。”这是孔在从她住的东厢房里听见的。……木片的碰击声是从街角那里传过来的。那里原先传过来的是炒栗子的香气,这时炒栗子的大锅里熬的是青草,传过来的是煮熟的青草味。
  • 情不由己:总裁大人离婚吧

    情不由己:总裁大人离婚吧

    渣男出轨,她被南海市最有钱的男人接手,娶她为妻。人都说楼羽命好,有乔斯言百般呵护,万般宠爱,可只有她知道,乔斯言真正在乎的其实是...怀孕六月,她带着未出世的孩子仓皇而逃,本以为从此山高路远,再不相见,却不想重逢来的那般快。他咬牙切齿:“逃了这么久,你还想去哪儿?”楼羽怒瞪:“我们已经离婚了,我干什么你都管不着。”“离婚?我不签字,你永远都只能是我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系统之重生这件小事

    系统之重生这件小事

    一场车祸将闵希送回两年前,不仅有了个系统,还附赠一个萌萌哒系统管理员。系统已建立APP子空间:美图秀秀,奇迹暖暖,梦幻农场。未来将建:和平精英…她自己无所谓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也不想将全天底下的坏蛋都消灭干净,人不犯她她不犯人,人若犯她她也会给对方相应的惩罚,但却不是说只要令她心里不爽快的人,她就将人往绝路上逼。无cp,女主不是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她会让作恶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和报应,但却不是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的人,或许会有一部分读者认为女主处事风格圣母,似乎更喜欢将一切不利因素铲除殆尽的爽快感,那么蠢作者只能说,这一本书可能不太适合这部分读者,大家也可以另寻有缘书。感谢相遇的缘分,也感谢缄默关闭的包容。另外,作者永远不会为了铲除哪一个角色,给其莫名其妙的安插作恶动机,然后再派女主化身正义收割这些可怜的工具角色,好让人觉得爽快宣泄。这些角色,无论正派还是反派,在蠢作者心中,都不该成为宣泄的工具,作者能做的,只有将每一个反派写的尽量有迹可循。以上这些,献给以“憋屈”这些词汇,内涵女主的书单作者。最后,梦想不好笑,真诚不可怜。共勉,感谢。
  • 校园故事会

    校园故事会

    包含几十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故事大多发生在读者们熟悉的校园中,娓娓道来,很有情趣。
  • 情有独钟之白蒙蒙

    情有独钟之白蒙蒙

    白蒙蒙大学毕业之后,两年多里试了好几个工作都觉得不适合自己。偶然的情况下,做起了网络写手,谁知一下子上了瘾,准备靠码字养活自己并由此闯出一片天地。然而,将近两年的时间,虽说在几家网站发了近千万文字,却还是个收入不多名不见经传的一般签约作家;由于多数时间都坐在家里码字,很少与别人联系,二十六岁的她,感情上也是个盲区。就在她感到事业和爱情都没有眉目心情不爽的时候,黄光遥出现在了她的生活里。她一看到他的时候,不但眼睛一亮,心里还一动!从此,她的生活和事业,就和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黄光遥比白蒙蒙大两岁,是个小有成就的男人。他的感情之路比较复杂,他的事业也经历了多次起伏,他对白蒙蒙一见钟情并一往情深。然而,由于特别复杂的原因,他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王凯乐和向日葵分别是黄光遥和白蒙蒙同年的密友,都有自己的事业,但感情之路却都不顺。他们之间的帮助和影响,不可小觑。二十九岁的水泉源干过很多坏事,但他对马丽丽和白蒙蒙的喜爱,却是真心的。
  • 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本书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陶诗的学术专著。这种理论的核心在于:任何一种文学文本都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在吸纳前人以及同时代人所创造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任何文本都隐含着其他文本。本书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深入阐发了这组诗的文本生成机制,彻底驱散了古往今来笼罩在这组诗上的迷雾。本书对《止酒》诗的阐发,也昭示了《止酒》诗在艺术形式上的艺术渊源和深远影响,表明了“《止酒》体”与中国古代文人“止酒情结”的生成关系。通过对这些陶诗经典的深入研究,本书弥补了西方“互文性”理论重内容轻形式的缺陷,表明了艺术形式的“互文性”对于文学建构的重要意义。书后的三种附录是作者研究陶诗“互文性”的副产品,为本书的理论阐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学文本证据。
  • 散文(2016年第11期)

    散文(2016年第11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