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200000013

第13章

杜牧记刘昌守宁陵斩孤甥张俊事,史臣固疑之,然但以理推,未尝以《李希烈传》考之也。希烈围宁陵时守将高彦昭,昌乃其副,贼坎城欲登,昌盖欲引去,从刘元佐请兵,出不意以捣贼。彦昭誓于众曰:中丞欲示弱,覆而取之,诚善,然我为守将,得失在生人,今士创重者须供养,有如弃城去,则伤者死内,逃者死外,吾民尽矣。于是士皆感泣请留,昌大惭,则全宁陵。昌安得全攘其功耶?计刘元佐间能拒守,当在彦昭,不在昌也。牧好其意,欲造作语言为文字,故不复审虚实。希烈围宁陵四十日而谓之三月,城不陷以元佐救兵至,败希烈,而云韩晋公以强弩三千希烈解围,皆非是。士固有幸不幸,高彦昭不得立传,计是官不至甚显而死,故昌得以为名。赵克国云:兵势国之大事,当为后法。昌为将固多杀,正使有之,犹不足为法,况未必有耶?为辩正以信史氏之说。

张文孝公观一生未尝作草字,杜祁公一生未尝作真字,文孝尝自作诗云:观心如止水,为行见真书。可见其志也。祁公多为监司及帅在外,公家文移书判皆作草字,人初不能辨,不敢白,必求能草书者问焉,久之乃稍尽解。世言书札多如其为人,二公皆号重德,而不同如此,或者疑之。余谓文孝谨于治身,秋毫不敢越绳墨,自应不解作草字;祁公虽刚方清简,而洞晓世故,所至政事号神明,迎刃而解,则疏通变化,意之所向发于书者,宜亦似之也。

唐僧能书者三人:智永、怀素、高闲也。智永书全守逸少家法,一书不敢小出入,千文之外见于世者亦无他书,相传有八百本,余所闻存于士大夫家者尚七八本,亲见其一于章申公之子择处。逸少书至献之而小变,父子自不相袭,唐太宗贬之太过,所以惟藏逸少书,不及献之。智永真迹深稳精远,不如世间石本用笔太碍也。怀素但传草书,虽自谓恨不识张长史,而未尝秋毫规模长史,乃知万事必得之于心,因人则不能并立矣。章申公家亦有怀素千文在其子授处,今二家各藏其半,惜不得为全物也。高闲书绝不多见,惟钱彦远家有其“写史书当慎其遗脱”八字,如掌大,神彩超逸,自为一家。盖得韩退之序,故名益重尔。

叶源余同年生,自言熙宁初徐振甫榜已赴省试,时前取上舍优等久矣。省中策问交趾事,茫然莫知本末,或告以见《马援传》者,亟录其语用之,而不及详,乃误以援为愿,遂被黜方新学。初何尝禁人读史,而学者自尔。源言之亦自以为不然,故更二十年始得第。崇宁立三舍法,虽崇经术,亦未尝废史,而学校为之师长者本自其间出,自知非所学,亦幸时好以唱其徒,故凡言史皆力诋之。尹天民为南京教授,至之日悉取《史记》而下至《欧阳文忠集》焚讲堂下,物论喧然,未几天民以言章罢。

政和间大臣有不能为诗者,因建言诗为元学术,不可行。李彦章为御史,承望风旨,遂上章论陶渊明、李杜而下皆贬之,因诋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秦少游等,请为科禁。故事进士闻喜宴例赐诗以为宠,自何丞相文缜榜后遂不复赐,易诏书以示训戒。何丞相伯通适领修敕令,因为科云:诸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是岁冬初雪,太上皇意喜,吴门下居厚首作诗三篇以献,谓之口号,上和赐之。自是圣作时出,讫不能禁,诗遂盛行于宣和之际。伯通无恙时或问初设刑名将何所施,伯通无以对,曰:非谓此诗,恐作律赋、省题诗害经术尔。而当时实未有习之者也。

吴门下喜论杜子美诗,每对客未尝不言。绍圣间为户部尚书,叶涛致远为中书舍人,待漏院每从官晨集,多未厌于睡,往往即坐倚壁假寐,不复交谈,惟吴至则强之与论杜诗不已,人以为苦,致远辄迁坐于门外檐次。一日忽大雨飘洒,同列呼之不至,问其故,曰:怕老杜诗。梁中书子美亦喜言杜诗,余为中书舍人时梁正在本省,每同列相与白事,坐未定即首诵杜诗,评议锋出,语不得间,往往迫上马不及白而退。每令书史取其诗稿示客,有不解意以录本至者,必目怒叱曰:何不将我真本来。故近岁谓杜诗人所共爱,而二公知之尤深。

欧阳文忠公为举子时客随州秋试,试《左氏失之诬》,论云:石言于晋,神降于莘,内蛇斗而外蛇伤,新鬼大而故鬼小。主文以为一场警策,遂擢为冠。盖当时文体云然。胥翰林偃亦由是知之,文章之弊非公一变,孰能遽革。词赋以对的而用事切当为难,张正素云:庆历末有试《天子之堂九尺赋》者,或云:成汤当陛而立,不欠一分;孔子历阶而升,止馀六寸。意用《孟子》曹交言成汤九尺,《史记》孔子九尺六寸事,有二主司,一以为善,一以为不善,争,久之不决,至上章交讼,传者以为笑。若论文体,固可笑,若必言用赋取人,则与欧公之论何异?亦不可谓对偶不的而用事不切当也。唐初以明经、进士二科取士,初不甚相远,皆帖经文而试时务策。但明经帖文通而后口问大义,进士所主在策,道数加于明经,以帖经副之尔。永隆后进士始先试杂文二篇,初无定名,《唐书》自不记诗赋所起,意其自永隆始也。

吴下全盛时衣冠所聚,士风笃厚,尊事耆老,来为守者多前辈名人,亦能因其习俗以成美意。旧通衢皆立表揭为坊名,凡士大夫名德在人者所居,往往因之以著。元参政厚之居名衮绣坊,富秘监严居名德寿坊,蒋密学居尝产芝草,名灵芝坊,见侍御师道居名豸冠坊,卢龙图秉居奉其亲八十馀,名德庆坊,朱光禄居有园池号乐圃,名乐团坊。临流亭馆以待宾客舟航者,亦或因其人相近为名,褒德亭以德寿富氏也,旌隐亭以灵芝蒋氏也,蒋公盖自名其宅前河为招隐溪,来者亦不复敢辄据。此风惟吾邦见之,他处未必皆然也。

李公武尚太宗献穆公主,初名犯神宗嫌名,加赐上字遵,好学,从杨大年作诗,以师礼事之,死为制服,士大夫以此推重。私第为闲燕、会贤二堂,一时名公卿皆从之游,卒谥和文。外戚未有得文谥者,人不以为过,其后李用和之子玮复尚真宗福康公主。故世目公武为老李驸马,所居为诸主第一,其东得隙地百馀亩,悉疏为池,力求异石名木,参列左右,号静渊庄,俗言李家东庄者也。宣和间木皆合抱,都城所无有其家,以归有司,改为撷芳园。后宁德皇后徙居,号宁德坊。

李公武既以文词见称诸公间,杨大年尝为序其诗,为《闲燕集》二十卷。柴宗庆亦尚太宗鲁国公主,贪鄙粗暴,闻公武有集,亦自为诗,招致举子无成者相与酬唱,举子利其馀食,争言可与公武并驰,真宗东封亦尝献诗,强大年使为之序,大年不得已为之,遂亦自名其诗为《干阳》、《登庸》二集,镂板以遗人,传者皆以为笑。

《庄子》言蹈水有道曰:与济俱入,与汨偕出。郭象以为磨翁而旋入者济也,回伏而涌出者汨也。今人言汨没当是浮沉之意。

太宗敦奖儒术,初除张参政洎、钱枢密若水为翰林学士,喜以为得人,喻辅臣云:学士清切之职,朕恨不得为之。唐故事学士礼上例弄猕猴戏,不知何意。国初久废不讲,至是乃使敕设日举行,而易以教坊杂手伎,后遂以为例。而余为学士时但移开封府呼市人,教坊不复用矣。既在禁中,亦不敢多致,但以一二伎充数尔。大观末余奉诏重修《翰林志》,尝备录本末,会余罢,不克成。

吕文穆公父龟图与其母不相能,并文穆逐出之,羁旅于外,衣食殆不给。龙门山利涉院僧识其为贵人,延致寺中,为凿山岩为龛居之,文穆处其间九年乃出,从秋试,一举为廷试第一。是时太宗初与赵韩王议欲广致天下士以兴文治,而志在幽燕,试《训练将赋》,文穆辞既雄丽,唱名复见容貌伟然,帝曰:吾得人矣。自是七年为参知政事,十二年而相。其后诸子即石龛为祠堂,名曰肄业,富韩公为作记云。

吕文穆公既登第,携其母以见龟图,虽许纳之,终不与相见,乃同堂异室而居。贾直孺母少亦为其父所出,更娶他氏,直孺登第乃请奉其出母而归,与其后母并处。既贵,二母犹无恙,并封二人。皆廷试第一,虽为出母之荣,而父子之间礼经所无有者处之各尽人情,为难能也。

《唐书?李藩传》记笔灭密诏王锷兼宰相事,《会要》崔氏论史官之失,其说甚明,而新史犹载之,岂未尝见崔所论耶?然即本传考之,藩为相既被密旨,有不可封还,可也,何用更灭其字,自可见其误矣。给事中批敕事亦非是,唐制给事中诏敕有不便得涂窜,奏还谓之涂归,此乃其职事,何为吏惊请联他纸。藩名臣,二事尤伟,而皆不然,成人之美者固所不惜,但事当实尔。吾谓此本出批敕一事,盖虽有故事,前未有能举其职者,至藩行之,吏所以惊,后之美藩者因加以联纸之言,又益而为王锷事,不知适为藩累也。据《王锷传》,自河东节度使加平章事,《会要》以为元和五年,正藩为相时,大抵新史自相抵牾类如此。

唐以金紫、银青光禄大夫皆为阶官,此沿袭汉制,金印紫绶、银印青绶之称也。汉丞相太尉皆金印紫绶,御史大夫银印青绶,此三府官之极崇者。夏侯胜云:经术苟明,取青紫如拾地芥。盖谓此也。颜师古误以青紫为卿大夫之服,汉卿大夫盖未服青紫,此但据师古当时所见尔。古者官必佩印,有印则有绶,魏晋后既无佩印之法,唐为此名固已非矣,而品又在光禄大夫之下。汉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本以掌宫门为职,初非所贵重,何以是为升降乎?古今名号沿革颠倒错忤盖不胜言,独怪元丰官制诸儒考核古今甚详,亦循而弗悟,故遂为阶官之冠。

《汉书?李陵传》言: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孟康注:以酒酵为媒,曲为蘖。师古引齐人名曲饼为媒,谓若酿成其罪者。宋景文公好造语,《唐新史》记程元振恶李光弼,言“媒蝎以疑之”,不知别有据耶?抑以意自为也。《春秋外传》有云:蝎谮,焉避之者。蝎,音曷,木蠹也。言谮由中出,如蠹然。或谓取诸此,然亦奇矣。

旧说崔慎为瓦棺寺僧后身,崔慎由为浙西观察使时所生,故七岁犹未食肉。忽有僧见之,掴其口曰:既要他官爵,何不食肉?自是乃食荤。凡世间富贵人多自修行失念中来,或世缘未绝,有必偿之不可逃者。房次律为永禅师后身,前固有言之者矣。第崔所为略无修行之证,何但官爵一念失羌也。往在丹徒,常记与叶政远会甘露寺坐间,有举此事者,致远时有所怀,忽忿然作色曰:吾谓僧亦未是明眼人,不食肉安足道,何以不待其末年,执之十字路口,痛与百掴方为快意。闻者绝倒。

国初州郡贡士犹未限数目,太宗始有意广收文士,于是为守者率以多士为贵。淳化三年试礼部,遂几二万人,自后未有如是盛者,时钱枢密若水知举廷试,取三百五十三人,孙何为第一,而丁晋公、王冀公、张邓公三宰相在其间。

晋宋间佛学初行,其徒犹未有僧称,通曰道人,其姓则皆从所授学,如支遁本姓关,学于支谦,为支帛;道猷本姓冯,学于帛尸梨密,为帛是也。至道安始言佛氏释迦,今为佛子,宜从佛氏,乃请皆姓释。世以释举佛者,犹言杨、墨、申、韩,今以为称者自不知其为姓也。贫道亦是当时仪制定以自名之辞,不得不称者,疑示尊礼,许其不名云耳,今乃反以名相呼而不讳,盖自唐已然,而贫道之言废矣。

吕许公初荐富韩公使虏,晏元献为枢密使,富公不以嫌辞,晏公不以亲避,爱憎议论之际卒无秋毫窥其间者,其直道自信不疑,诚难能也。及使还,连除资政殿学士,富公始以死辞不拜,虽义固当然,其志亦有在矣。未几晏公为相,富公同除枢密副使,晏公方力陈求去,不肯并立,仁宗不可,遂同处二府,前盖未有比也。

张司空齐贤初被遇太宗,骤至签书枢密院,会北伐契丹,代州正当虏冲,而杨继业战殁,帝忧甚,求守之者,齐贤自请行,既至,果大败虏众。时母晋国夫人孙氏年八十馀,尚无恙,帝数召至宫中,眷礼甚厚,如家人。朝散郎仲咨其曾孙也,尝出帝亲礼面赐孙氏一诗示余云:往日贫儒母,年高寿太平。齐贤行孝侍,神理甚分明。又有一幅云:张齐贤拜相不是今生宿世遭逄,本性于家孝,事君忠,婆婆老福,见儿荣贵。齐贤盖代州遂入相。圣言简质,不为文饰,群臣安得不尽心乎?诗诏其家,有石刻,士大夫罕见之者。

国朝宰相致事从容进退,享有高寿,其最著者六人:张邓公八十六,陈文惠八十二,富韩公八十一,杜祁公八十,李文定七十七,庞颖公七十六,文潞公虽九十二而晚节不终,士论惜之。张邓公仍自相位得谢,尤为可贵。

韩建粗暴好杀而重佛教,治华州,患僧众庞杂,犯者众,欲贷之则不可,尽治之则恐伤善类,乃择其徒有道行者使为僧正以训治之。而择非其人,反好恶予夺,修谨者不得伸,犯法者愈无所惮。建久之乃悟,一日忽判牒云:本置僧正,欲要僧正,僧既不正,何用僧正,使僧自正。传者虽笑,然亦适中理。

同类推荐
  • 求野录

    求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兴复哈密国王记

    兴复哈密国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儿风寒门

    小儿风寒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草衍义

    本草衍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

    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妃常时刻:下堂王妃要翻身

    妃常时刻:下堂王妃要翻身

    大婚之日,他让她跪着听家规和家训,还让她顶着盆清水跪到天亮。什么?连他家都狗也不许她碰,每天护卫盯着她,婆婆管着她,而他则眠花卧柳,逍遥快活。既然他无情,别怪她无义,给那只像狗的狼找个良配,给忠心护卫配个美貌丫鬟,更让美丽高贵的婆婆,老王妃大人顺利爬墙,打算老梅重新绽放,气得他暴跳如雷,她才气顺。他那是什么眼神,咬牙切齿的,怎么?要休了她,没想到他那么绝情,她愤然接过休书,对他说:“既然缘尽于此,那就天各一方,永不相见。”云在飘,水在流,青山绿水不变,她自逍遥自在,可他为什么老跑过来扰她的清梦啊。停,停,停,她不玩了,她已经找到良人,她打算再婚了,什么?他说不许。做你的春秋大梦吧,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儿,什么?休书没盖章,无效。这次她真生气了,冲天怒吼:“南宫黎,老娘要拔了你这棵花心大萝卜,剁了喂猪。”
  • 灵宝众真丹诀

    灵宝众真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asisadra'  s Adventure

    Hasisadra' s Adven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姻治疗师(第1部)

    婚姻治疗师(第1部)

    留美心理学博士戚晏容婚姻失败,身心俱疲,静休几年之后,创办中途岛婚姻治疗中心,期望救人救己。前霸道总裁屠百药加盟中途岛之后,将公司从北京CBD搬到大运河森林公园,高举“婚姻治疗师”招牌,一时间,八方“病人”纷至沓来。小家小户、鸡毛蒜皮的“婚姻病案”好办,可是一群富豪客户,带着种种棘手问题前来,各个都像“踢馆”的。豪门贵妇自称被专横霸道的丈夫软禁并家暴,天价酬劳,只求闪离;建材老板外遇誓要离婚,担任董事长的妻子不肯,自杀未遂之后,为挽回丈夫,杀心四起;地产老总貌美妻子离奇失踪,毫无线索,高价限时寻人,不准拒单。每个案例背后都有令人瞠目结舌的隐情……
  • 一片幽情冷处浓

    一片幽情冷处浓

    她是血统高贵的神族,与傲慢自负的月神有着婚约,却为了一个不该去爱的人,罚至三世轮回。失去了才会拥有,究竟谁是谁三生三世难逃的劫。醉笑陪君三千场,不诉离殇。生命中出现过的那些人,没有选择。她与他们、她们、演绎一场刻骨铭心的宿命纠葛……
  • 人间夜色应如许

    人间夜色应如许

    ???俞茶是妖界少有的一只白虎妖,为那懵懂之情修仙炼道,历尽劫难如愿成仙,上天来寻她那小道士。终于寻着的小道士此时已经是个大仙官,他言:“我知晓你的情谊,可我也有钟意的人,不知该如何给你答复。”??她未说些什么,那情谊就被扼杀了,她低着头,不敢看他,嗫嚅道:“我知道了。”后着紧夹着尾巴逃离他的视线。???这八百年的情算了断了。???还有一段是五百年前劫,却不知怎的又找上门来……
  • 心为你跳动

    心为你跳动

    夏末初秋的清晨,阳光和着几许薄雾沐浴着海锦这座小城。沙木宣站在自家阳台上享受着这恬静的一切,这是自己最后一次站在这里沐浴清晨温柔的阳光。下次回家不知道要多久,又是什么时候了。屋内传来妈妈熟悉的呼唤声,“宣宣,该出发了,你老爸已经在楼下等着了。”沙木宣应声离开阳台,在离开自己卧室的时候不仅留恋的回眸望了望熟悉的一切才离开。楼下,爸爸正在把行李放进后备箱……
  • 昏迷

    昏迷

    老头子今天有点异样,说是早上听到了乌鸦叫。他老是叹气,反复讲,妞妞怎么才12岁,什么时候才能给她找工作。老头子在中医院调理心衰,看起来状态不错呀,怎么总说丧气话。我叫他别胡思乱想,他伸出三个手指,说,我今年73。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老去。老头子年轻的时候生活苦,后来条件好了没几年,变成三高,犯过两次脑梗,心脏也不好,楼里楼外的人都说,这老头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了。但我总觉得他头脑清醒,面色红润,也不像要去鬼门关的样子。
  • 沧桑人生

    沧桑人生

    小说中讲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儿时朋友之间的挚情、院部之间的友情,但更多地讲述了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真情。作品中建中同志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共产党人的诚信。
  • 丫头的青春日记

    丫头的青春日记

    都说,青春是充满无限色彩的,可她却只生活在黑色的阴影下。爸爸为了躲债抛弃了整个家,她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压力重如泰山的她几乎是从悲伤中走过来,常常受妈妈虐待,姐姐排斥……可,万幸的是,她遇到三个疼爱她的男人,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给了她温暖和依靠!可是,她该选择谁,陪她走完这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