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6400000002

第2章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等译

十波罗蜜品之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毗梨耶波罗蜜满足。何等为十。一者金刚不坏精进。二者勇猛精进。三者离两边精进。四者增广精进。五者练治精进。六者无休息精进。七者清净精进。八者无比精进。九者无轻蔑精进。十者非策精进。善男子。云何菩萨精进不坏喻如金刚。菩萨摩诃萨勇猛精进发弘誓愿。为诸众生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未得度者而令得度。未解脱者令得解脱。未安立者令得安立。未觉悟者令得觉悟。如是勇猛运广大心时。魔波旬即便往到是菩萨所。而谏之曰。善男子。无劳如是勇猛精进。何以故。善男子。我昔已曾如是勇猛。亦为众生发弘誓愿。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如是誓愿皆是妄语。欺诳世间婴儿凡夫无有真实。善男子。我未曾见颇有一人。如是精进发弘誓愿。以愿力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唯见无量无边一切众生如是精进。以声闻乘辟支佛乘而般涅槃。以是义故急当舍离如是精进劳累身心艰苦疲极。尔时菩萨而作是念。咄哉波旬。将不故来娆乱我耶。岂不欲作障碍留难我法事耶。审知魔已而作是言。波旬善哉。少欲自持。何劳乐知世间事乎。波旬。如来说此一切世间业为师匠。依因于业缘力所使。波旬。汝当自摄复道还去。汝今恼我之因缘故。汝于来世长夜受苦空无利益。如是魔众及魔天民。故作障碍来相恼触。而是菩萨不破不散不坏不退。如是菩萨金刚精进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勇猛精进。菩萨摩诃萨以是精进即能超越过前修行。诸菩萨等不能及是菩萨一分。乃至算数譬喻皆不能及。何况声闻辟支佛等。于初发心以精进力。摄持一切如来法藏。即便远离一切不善。如是菩萨勇猛精进具足。云何菩萨离二边精进具足。菩萨摩诃萨。虽作如是勇猛精进。不得过分自苦其身。复不下劣懈怠懒惰。如是菩萨离二边精进具足。云何菩萨增广精进具足。菩萨摩诃萨如是精进。如如来身我身亦然。如来顶上无能见者。圆光一寻相好殊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无碍智慧诸佛功德。恒师子吼力无所畏我皆亦尔。如是精进。是名菩萨增广精进具足。云何菩萨练治精进具足。善男子。如摩尼珠及金银等。以练治故却垢莹磨净洁光明。人见叹言。是摩尼珠及金银等。以得光明被练治故。如是菩萨修行精进。荡除一切垢秽不净亦复如是。何者精进垢污。所谓懈怠懒惰是精进垢。于食饮中不自知足。不识己身是精进垢。菩萨悉皆荡除。如是勇猛则为无垢无秽净洁光明显现。如是菩萨练治精进具足。云何菩萨不休息精进具足。菩萨摩诃萨。于四威仪常修精进。无时无处而暂休息。是名菩萨不休息精进具足。云何菩萨清净精进具足。如是菩萨常修精进。设有粗恶诸不善法障道因缘无利益事。悉应荡除。所有善法随顺涅槃不逆正道。助成菩提流向菩提。则为生长而增广之。于一念顷尚不故生微细诸恶。何况大恶。是名清净精进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无比精进具足。菩萨作如是念。若遍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为阿鼻狱猛火烧然。是中世界见诸众生。无救无护无归依处困苦无向。菩萨即发勇猛之心独自无侣。设为一人度脱因缘。能以脚步度如是等世界猛火。而度脱之。何况众多。如是菩萨。与诸声闻辟支佛等及诸外道不可为比。如是菩萨无比精进具足。云何菩萨无轻蔑精进具足。菩萨不作是念。谓菩提者。非是世间凡人可得。而我今者所修精进盖不足言。下劣微薄我今懒惰。而菩提法勇猛精进如救头然。于无量劫之所修得。我今若不堪任荷负如是重担。是菩提法岂可得矣。菩萨应复谛想思惟。过去已有无量诸佛如来应供正遍知。今正等觉。当成等觉。皆悉用于如是等策。如是修行。如是精进。诸佛如来悉成正觉。而我今者用如是策勇猛精进。与诸众生不可为比。缘诸众生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如是。是故我今宁为一切诸众生等受地狱苦。而不能为利益自身独证解脱而取涅槃。如是菩萨无轻蔑精进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无策精进具足。菩萨如是精进非人所策。不着其味。亦不以此勤精进故策怪他人。亦不自高。作是思惟。何有智者正务私事待人所策。是名菩萨无策精进满足。善男子。如是菩萨具是十法。毗梨耶波罗蜜满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禅波罗蜜满足。何等为十。一者福德佐助。二者多厌离想。三者勇猛精进。四者多闻具足。五者心不颠倒。六者如训相应。七者如法修行。八者自性利根。九者善解心地。十者善解奢摩他毗婆舍那无止息意。善男子。云何菩萨福德佐助。菩萨摩诃萨于大乘法宿植德本。在在处处流转生死。为善知识之所摄受。随愿受生。若富贵大姓。若居士大家信乐之家。既意欲得往彼受生。即便造作彼业因缘令得往生。生生世世值遇亲近真善知识。何者名为真善知识。所谓诸佛菩萨。如是增长宿世修集善业因缘。常作是念。苦哉世间痛哉世间。无安立哉一切世间。久遭重病痴暗无明。何以故。欲因缘故。是故我今不当于如是等困厄世间求受五欲。夫淫欲者。唯是妄想颠倒而已。于三苦中谬生乐想。是故如来处处经中种种因缘。具说淫欲多诸过失殊可患厌。所谓淫欲如炙肉法。肉俱燋。如舐刀刃贪味伪舌。如毒蛇头具四种毒。如猪在厕臭秽不净。如彼痴狗而啮枯骨。其口出血谓之为乐。亦如猕猴黏着胶。是故菩萨当生厌离。剃除须发而被法服。于正法中如法出家。往无家地而慕精进。未得令得未证令证未至令至。以是因缘而取三慧。世谛所说第一义谛所说。善解二谛深妙之理。如所教训即为随顺。离诸颠倒如法修行。何者名为如法修行。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以能通达于道谛故。成就利根了知诸根。即乐寂静究竟远离。一切徒众混杂諠闹。匆遽多言淫怒痴等一切恶觉。亲里知识利养名誉毕竟远离。身心快乐柔软调和。复更思惟观察是心。何法处行于善不善无记法耶。若行于善即生欢喜。若生欲觉名为不善。欲有三种谓上中下。何者为上。以欲遍身深入心住。迷乱倡狂不能修于远离因缘。以深着故。云何深着。以其不能究竟生于惭愧心故。独居空闲而随忆念不曾暂忘。生恶觉观决云淫欲。定是精妙讽咏歌叹。妄想颠倒谓言好物。如痴猕猴见水中月便欲捉取。不见其恶无惭耻心。以欲因缘。亦能与其父母尊长而共争竞。乃至相杀不避亲疏。凡夫痴顽耽着爱染。不能舍离欲因缘故。死堕地狱畜生饿鬼受诸苦报。是名上欲。何者中欲。若人习行亲近淫欲。未交会前方便求觅。设遂其事便生厌离而有惭心。知欲不善呵责自悔。是名中欲。何者下欲。脱遇欲缘止申捉手共相磨触。或共言话或眼瞻视。是名下欲。夫名淫欲。若庄严身若爱寿命及诸资生。但能生贪悉名淫欲。何者名嗔。嗔亦三种。谓上中下。其上嗔者。生于忿毒怨憾恚怒恶赖憎嫉。于五无间重罪之中。皆能备造或谤正法。由谤正法所得重罪。于前五逆不及一分。乃至算数譬喻悉不能及。以是因缘。死后入于大地狱中受诸苦毒。久久之后无量劫中脱得生人。其眼光赤无赖恶性暴虐咆哮。生旃陀罗下贱之家。以是因缘展转生死无有出期。是名上嗔。何者中嗔。其虽发嗔造诸恶业。即生悔心发露忏谢嗔所生罪。速疾修其对治方法。是名中嗔。何者下嗔。当嗔发时而作恶口不爱之语。或恶眼视。虽作不善亦非恒嗔。一念之顷速疾修集对治方法是名下嗔。痴亦三种。谓上中下。何者上痴。于前所说如是之处痴所迷惑。而无忧愁不知改悔是名上痴。何者中痴。若痴暂发造作恶业速疾改悔。于同学边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于所犯罪知非利益。是名中痴何者下痴。于所持戒若二若三。脱有毁犯皆是制罪。终不敢犯性重禁戒。是名下痴。是中菩萨善巧方便。制伏其心令不作罪。如是制心絓是淫欲缚着因缘。悉不复生。何以故。如是善巧制伏心故心若无记。是时忆念一向观察。令其心性与善相应。何者名为无记心耶。若有是心。不散于外不住于内。不住于善不住不善。不在奢摩他不在毗婆舍那。不能收摄令得寂静。睡眠所逼沉没而住。如人眠觉睡势未除心不明了。菩萨尔时以巧方便制御其心。令得起发欢喜安住于禅定中。如是菩萨善解于心。菩萨如是解于心已。观见诸法如幻如梦。是法不善是法是善。是法出离是法不出离。作如是知。是等诸法皆依于心。由心而生心为上首。若能摄心调伏制止。若达心性则能摄得一切诸法。则能调伏一切诸法。则能通达一切诸法。若如是见一切诸法。则能修心令得寂静以心系心。若心不静而制令静安心于心。若心如是寂静相应。是名一心。得一心已则入于定。得入定已寂静所生一向欢喜。心欢喜已灭于贪欲。贪欲灭已一切不善亦皆寂灭。有觉有观寂静所生。得欢喜乐入于初禅。是时菩萨。为灭觉观勤行精进。于欢喜乐不着其味。何以故。谓无常故。行于初禅而移其心。离于觉观心不复着。无觉无观三昧所生。得欢喜乐入第二禅。是时菩萨则见此乐决定是苦。何以故。三苦摄故。是时菩萨住于舍心。住舍心已唯正忆念。而有了知以身受乐。如是之乐一切圣人说名为舍。忆念乐住入第三禅。是时菩萨谓第三禅决定是空。故求四禅而使其心入于四禅。絓诸我见悉皆回转。乐亦随灭诸苦亦灭苦乐灭故。从初以来忧喜灭故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复作观行则自见身。与虚空界以为一相。如是见已。絓是色想究竟超越。是隔碍想悉不复生。何以故。已得超越过色想故。无复絓碍。于一切想唯见无碍。无边虚空故入无边虚空而住。是时复见识与无边虚空相应。自谓此识无有边故。入识无边。过此识已是中但有无相之心。一切行灭无心功用。是名为灭。如是心灭。菩萨应知复更入定。是中进修而不休息。是处其心与慈相应。具如前说。乃至修得六通自在。是中亦复不息精进。当求修满菩提法行。善男子。如是菩萨具是十法。禅波罗蜜具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般若波罗蜜具足。何者为十。一者善解无我真理。二者善解诸业果报。三者善解有为之法。四者善解生死相续。五者善解生死不相续。六者善解声闻辟支佛道。七者善解大乘之道。八者善解远离魔业。九者智慧不倒。十者智慧无等。善男子。云何菩萨善解无我真理。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善正慧观察色阴。乃至受想行识皆善观察。如是观察不见色生不见色集不见色灭。乃至受想行识亦不见生亦不见集亦不见灭。何以故。以真实故。不以假名世俗性故。其真实性与世俗性。是二种性文字章句所不能说。以是因缘精进不息如救头然。精进勇猛利益众生。如是菩萨善解无我真理。云何菩萨善解诸业果报。菩萨应作如是观察。所言世间有诸果报。皆似伎儿乾闼婆城本性自空。所言众生则非众生。而横执相着于我见。以是因缘不达真理。既不能了真道理故。作如是见。若言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士夫无养育无男女等。及诸善恶业因果报。谁生谁死。尔时菩萨虽无众生。有业有报如是悉知。非是众生非诸善恶业因果报菩萨亦知。以正慧故。以真实故。如是菩萨善解业因果报。云何菩萨善知诸有为之法。菩萨摩诃萨应于一切有为之法。以善慧故而善通达。作如是观。是诸行法摇动不住。如朝露滴日出消尽。如山水流唯去不归。何有智者。于行法中而生贪着其心恋慕。若能观见如是真实。见实因缘则生厌离寂灭之心。如是菩萨善知有为之法。云何菩萨善解生死流转。菩萨以善智慧通达有为诸法。作是思量。遍诸世间被无明暗之所覆蔽障其慧眼。如生盲人不见正路。何由能得出离生死。唯着生死贪爱绳索之所缠系。而取四取趣向三趣。沉滞生死以取因缘。而能造作善不善业。以善不善诸业行故。受三有生有因缘生。以生因缘有老有死。老死因缘忧悲苦恼种种不绝。如是流转犹若车轮。生死轮回无复断绝。如是菩萨善知生死流转。善男子。云何菩萨善知生死不复流转。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观。无明灭故不着生死。不执着故贪爱不生。贪不生故取则不生。取不生故有不相续。不接续故生则不生。生不生故老死忧悲诸苦恼等。悉皆断灭究竟无余。菩萨摩诃萨依此道理。以善慧故悉皆通达。如是菩萨善知生死不复流转。云何菩萨善知声闻辟支佛乘。作如是观。若行是法得须陀洹果。若得斯陀含果。若得阿那含果。若阿罗汉。流尽六通尽诸有结。无复系缚向涅槃道。若行是法得成缘觉。自度自脱等于犀角。如是诸法菩萨以善慧故皆得通达。虽尔通达而不取证。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今荷负诸众生类。作师子吼誓度脱之。是故我今不应未度一切众生生死稠林旷野险难。而独度身于生死险。如是菩萨善知声闻缘觉乘道。善男子。云何菩萨善知大乘。菩萨乃学一切诸佛所制戒律种种经法。究竟无余。不得学者不得学道。不得所学一切种法。不以如是之因缘故而堕断见。如是菩萨善知大乘正道。善男子。云何菩萨善知远离魔业。菩萨摩诃萨于恶知识究竟远离。及非所宜国土聚落。受持读诵路伽夜多外典咒术。贪求利养殷重恭敬。菩萨知已皆悉远离究竟避之。及诸结使诸缚恼惑。能障菩萨清净道者皆悉远离修对治门究竟断之。如是菩萨善知远离魔业。善男子。云何菩萨智慧不颠倒。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技艺道术悉皆学知。何以故。为欲成就利众生故。不为欲得所知识故。但为光扬显示如来正法功德之最胜故。于诸外法不生优胜功德之想。唯作是解。如来经教最深最极。诸律毗尼功德无量。是故菩萨不取外道邪见法则而为清净。如是菩萨智慧不颠倒。善男子。云何菩萨无比智慧。菩萨摩诃萨于此世间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罗门若人若天一切十方。无有一人等于菩萨之智慧故。唯除如来应供正遍知。无有智慧能胜之者。若天若梵若人若魔。一切世间所有智慧无能及者。如是菩萨智慧无比。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般若波罗蜜满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善解方便波罗蜜。何等为十。一者善解回向满愿方便。二者善解转诸外道方便。三者善解转诸毒尘方便。四者善解调伏疑悔方便。五者善解救济众生方便。六者善解延众生命方便。七者善解摄受方便。八者善解处非处方便。九者善解劝化利喜教导方便。十者善解供养承事方便。善男子。云何菩萨善解回向满愿方便。善男子。菩萨设见若华若果无有主甲非人所护。以此华果于夜三时日中三时。而供养佛及诸菩萨。以是因缘所得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设见香树宝树意树无有主甲非人所护。日夜六时而设供养。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诸经中所闻种种供养之具胜妙殊特。以内深心皆悉回向。十方世界诸佛世尊。一切菩萨一切众生。所有善业菩提修行。以深心故皆悉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佛塔像若华若果。而设供养皆悉回向。愿诸众生远离破戒臭秽之气。愿诸众生得于如来戒定慧等芬馥之香。若以扫洒供养佛时。愿诸众生皆得端正威仪具足。若设幡盖供养三宝悉皆回向。令诸众生远离烦恼一切蒸热。若入寺舍愿诸众生入涅槃寺。若从寺出愿令众生出离生死困厄牢狱。若开门户愿诸众生开善道门。若闭门户愿恶道门悉令闭塞。若坐息时愿诸众生坐于道场。若洗浴时愿诸众生离烦恼垢。若受水时愿诸众生离诸臭秽。若洗脚时愿诸众生离烦恼障。若用杨枝愿诸众生除诸不净。出入动止愿我此身。但为利益安乐六道一切众生。若礼佛时愿诸众生速成佛身。一切人天之所恭敬。如是菩萨善解回向满愿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善解回转外道方便。菩萨摩诃萨常于处处外道法中。化作道士梵志尼揵。为欲成就众生因缘。就学经法而作是念。是等众生多有憍慢。若作法师而往教化其不信受。以是义故。前作外道弟子学士就中出家。精进勇猛细密威仪。必令得胜外道徒众。以多闻故以苦行故。方能得作外道法师。可尊可重言语有用辩才具足。知其信已方贬其道示其过失。仁者。汝所学道非为清净。非为离欲。亦非厌离。不能灭障。从其邪道而回转已。以佛正法而安立之。为五通仙受持梵行。修是梵行勇猛精进。必令能得外道法术。如是勇猛成就三昧三摩跋提。必令得胜一切外道五通仙等。为诸仙人作大法师。世所崇仰。知成熟时而贬是等诸外道法现其过失。从其禅定而回转之。仁者。是道不为清净。不为厌离。亦不能灭一切障碍。从如是法回转竟已。以佛正法而安立之。如是菩萨善解回转外道方便。善男子。云何菩萨回转毒尘。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深着贪欲。但令灭其贪欲因缘。作是方便化作女色。形容端正具足相好胜余女人。众生见已生贪甚深爱乐耽着。于所眠息受乐之时忽然而死。一念之顷即成臭烂。可恶不净见即怖畏。大生厌离慞惶苦恼。此是臭秽谁能除之。尔时菩萨侍立其前即为说法。令得决定令入正位。于三菩提随得一种。如是菩萨善解回转毒尘方便。善男子。云何菩萨善解断除疑悔方便。菩萨摩诃萨见是众生作五逆罪。及余不善种种罪业。菩萨往诣而作是言。仁者。何故愁毒不安乐耶。心无宁赖如无精神。答曰。善男子。我以造作诸逆罪业。以是因缘我今失心怖惧无宁。以此罪故于未来世受诸苦恼诸非利益。是时菩萨前令信受。以是因缘或作神通或记于心。见神通者是人信已。于菩萨边得大欢喜。生信解心堪受说法。如是信已。是时菩萨于其人前。而作变化化作父母。而作是言。仁者见不。我之父母亦被杀害。杀父母已复作神通。而现是人令其欢喜。如是之人有大神通。尚杀父母何况于我。是时菩萨为是众生而说法要。令其罪业展转轻微薄如蝇翼。如是菩萨断除疑悔善巧方便。善男子。云何菩萨善解救济众生方便。菩萨摩诃萨若见众生堪闻正法而作恶业。为教化故。菩萨尔时巧作神通。若以王身应得度者则现王身。若宰相身应得度者而则为现宰相之身。若以富贵臣民刹利身应得度者则为现之。若以天身应得度者而现天身。若有众生以软语故应得度者。而作软语为教化之。若金刚身应得度者现金刚身。若有众生以怖畏故应得度者即现怖畏。若有打拍诃骂缚录应得度者即现是事。若有众生欲作逆事打拍损恼。菩萨摩诃萨见是等已。即生怜愍而作是念。是等众生欲来恼我。见是众生如观掌中阿摩勒果。生大愁恼而作是念。我今此身宁受阿鼻地狱大苦。令是众生即得入于无余涅槃而得解脱。见是众生作诸罪业。以是因缘若舍今身必受阿鼻地狱苦报是时菩萨生怜愍心。以慈悲故念彼众生。为治罚故而折伏之后方教悔。如是菩萨救济众生善巧方便。善男子。云何菩萨善解延众生寿命方便。菩萨摩诃萨若见众生不感利养无有势力。不能得知诸圣妙法。虽求饮食尚不能得存立身口。是时菩萨为是人等。教导文章技艺算计种种法术。善相应者令得存立。如是菩萨善解延众生寿命方便。善男子。云何菩萨善解摄受方便。菩萨摩诃萨若得种种珍宝之聚。高须弥山悉为纳受。随宜微细亦为纳受。所以者何。尔时菩萨而作是念。是等众生悭惜贪吝。耽着无厌保护坚捉。悭贪因缘流转沉溺生死大海。犹若江河一切川流俱入大海。是等众生堕三恶道。亦复如是。为是众生利益安乐。是故菩萨纳受所施不为自利。非为润己而受畜之不生贪心。但为一切众生利益同得用故。但为供养佛法僧宝。但为救济困乏众生。令彼檀越得欢喜故。得利益故。如是菩萨摄受善巧方便。善男子。云何菩萨善解处非处方便。菩萨摩诃萨若见众生有大威力。堪任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行诸行求于声闻辟支佛道勇猛精进。是时菩萨从如是处。而作方便令得舍离。示大乘道而令修行。若不信受乃至示现作大斗诤令得降伏。如是菩萨处非处起善解方便。善男子。云何菩萨善解劝化利喜方便。菩萨摩诃萨于诸未发菩提心者。能令发于菩提之心。已发心者懈怠懒惰劝令精进。不持戒者令其持戒。若以少善而知足者。方便发起令具诸善。若见众生随所犯戒可忏悔者。以是因缘闭心而住不喜不乐。是时菩萨为是众生广说法要。令得忏悔灭如是罪。如是菩萨劝化利喜善解方便。善男子。云何菩萨善解供养承事方便。菩萨摩诃萨得出家已无人供养。随宜如法所得知足。独在闲处住于寂静。作是思惟。我今云何能得供养承事如来。作是思惟心心不绝。思诸供具愿得供养承事三宝。此则能得满足六波罗蜜行。于一念中运供养心舍于所重。是檀波罗蜜。运供养心缘诸众生而发是心。是戒波罗蜜。于是心中而坐安乐。是忍波罗蜜。于是心中无有疲倦。是精进波罗蜜。于是心中不散不动。是禅波罗蜜。于是心中而思种种供养之具。是般若波罗蜜。如是菩萨供养承事善解方便。善男子。菩萨具是十供养。善解方便波罗蜜具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愿波罗蜜具足。何者为十。一者无下劣愿。二者无怯弱愿。三者为度脱利益一切众生愿。四者称叹一切诸佛功德愿。五者降伏一切魔怨愿。六者不由因信他愿。七者无边际愿。八者无怖畏愿。九者无疲倦愿。十者究竟圆满清净诸愿。善男子。云何菩萨无下劣愿。菩萨摩诃萨不乐受于三有之乐。而发誓愿。是名菩萨无下劣愿。善男子。云何菩萨无怯弱愿。菩萨摩诃萨发弘誓愿。不求远离出于三界而自取证。是名菩萨无怯弱愿。善男子。云何菩萨救济利益一切众生愿。菩萨摩诃萨作如是愿。诸众生界穷未来际。先令尽得无余涅槃。然后我乃于佛涅槃而般涅槃。是名菩萨救济利益一切众生愿。善男子。云何菩萨称叹一切佛功德愿。菩萨摩诃萨作如是愿。若有众生。于其未发菩萨心者教化令发。已发心者次第令行诸菩萨行。已修行者令坐道场。我设供养请转法轮。请住世间利益众生莫般涅槃。是名菩萨称叹一切诸佛功德愿。善男子。云何菩萨降伏一切诸魔怨愿。菩萨摩诃萨作如是愿。我今应作如是等事。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是我刹土不闻魔名。一切魔民不生我国。是名菩萨降伏一切魔怨愿。善男子。云何菩萨不由信他愿。菩萨摩诃萨不信他故。愿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智慧故作是思惟。此众生界滞生死苦无救无护。为救护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是名菩萨不由信他愿。善男子。云何菩萨无边愿。菩萨发愿无有齐限行无执着。是故菩萨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至心劝请。观于十方一切世界。有诸菩萨坐于道场。有诸菩萨于十方界而成等觉。请转法轮。随诸众生根性不同而善忆念。凡是诸佛所说法要皆悉信解。如是信解而随喜之。作随喜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无边愿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无怖畏愿。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闻诸佛法甚深甚深。闻佛功德甚深甚深。闻诸菩萨神通游戏甚深甚深。闻诸菩萨方便甚深甚深。不恐不怖不畏不惊。而作是念。诸佛菩提无量无边。诸佛境界无量无边。成熟众生无量无边。如我等类何能思算如来境界。所以者何。诸佛如来自能知之我不能知。是名菩萨无怖畏愿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无疲倦愿。菩萨若见刚强众生难调难伏。放逸自恣不肯受化。是诸菩萨之所厌患。如是刚强难调难化所厌患者。以是因缘。即生疲倦而弃背之。发愿往生清净世界诸佛净土。是净土中无如是等刚强众生及其名处。菩萨不欲闻是人名。何况相见。若有菩萨弃背众生。亦不能得诸佛净土而往受生。是中有智诸菩萨等发如是心。一切世界有诸众生。顽嚣暗钝聋盲喑哑无涅槃性。从彼世界诸佛菩萨所弃舍者。是等众生愿悉来集。我所庄严佛国土中。是等众生勿令有余。我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于道场觉了佛果。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时。从初发心一切魔宫无处不动。十方一切诸佛世尊之所称叹。而是菩萨所严佛国。速得成就究竟清净。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无疲倦愿。善男子。云何菩萨善毕竟具足愿。菩萨摩诃萨坐于道场破碎魔军。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不复发愿。是名得如所愿满菩提愿。譬如器皿酥油盛满平齐缘边。不复能容如邻虚滴。是故说言。此钵盛满究竟具足。菩萨摩诃萨证得佛道不复发愿。犹若邻虚亦复如是。一切诸愿究竟满故。是名善究竟诸愿具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是十法。愿波罗蜜具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力波罗蜜具足。何者为十。一者不可降伏力具足。二者不可破坏力具足。三者福德力具足。四者慧力具足。五者眷属力具足。六者神通力具足。七者自在力具足。八者陀罗尼力具足。九者不扰动镇力具足。十者超越无智力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不可降伏力具足。菩萨摩诃萨一切外道悉不能伏。是名不可降伏力具足。云何不可破坏力具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诸人天众生聚中。无一众生以其道力能得破坏菩萨力者。是名菩萨不可破坏力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福德力具足。菩萨于诸德福行中。无有一行若世间若出世间所不经行。是名菩萨福德力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般若力具足。菩萨摩诃萨于诸佛法。无有一法以善慧故是所不见是所不证所不通达。唯除如来深智慧耳。是名菩萨般若力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眷属力具足。菩萨眷属无破戒者无邪见者非威仪者无邪命者。所以者何。菩萨眷属随有资生共相分张。具足自利利他义故。是名菩萨眷属力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神通力具足。菩萨摩诃萨于诸世间神通之力及诸声闻缘觉境界。悉皆超越。何以故。菩萨神通力最胜故。若阎浮提内一毛中。而安立之亦无损减。如是四洲若干世界。若三千大千世界。若如恒河沙数世界内于一邻虚尘中。而安立之亦无增减。若二若三若四若五若六若七若八若九若十恒河沙。若可说不可说恒河沙数世界。内于邻虚尘中亦无增减。是等世界亦无妨碍。是中众生亦无逼迮。是名菩萨神通力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自在力具足。菩萨摩诃萨变此三千大千世界。化作七宝盈满其中。自在力故事无不遂。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七宝盈满其中皆悉自在。是名菩萨自在力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陀罗尼力具足。菩萨于诸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刹土。絓是诸佛所说之法。种种文字种种章句种种意趣。于一刹那一罗婆一牟休罗。菩萨一闻悉能受持通达解说。是名菩萨陀罗尼力具足。云何菩萨不可扰动镇力具足。菩萨摩诃萨所镇之处。于诸人天众生聚中。无一众生能扰动者。唯除如来应供正遍知。是名菩萨不扰动镇力具足。云何菩萨超越无智力具足。菩萨于一切智皆悉超越。一切众生尚不能及。何况能过。唯除如来善解方便。是名菩萨超越无智力具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力波罗蜜满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智波罗蜜满足。何者为十。一者人无我智具足。二者法无我智具足。三者无分限智具足。四者三昧境智具足。五者镇智具足。六者不破坏智具足。七者观众生行智具足。八者无功用智具足。九者一切法相智具足。十者出世间智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人无我智具足。菩萨摩诃萨观见诸阴生时灭时。是阴生时无真实生。不动不作皆是虚妄。而观见之。是阴灭时不见败坏。复作是念。是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养育士夫。有诸痴顽婴儿凡夫。深着我见而作是解。是阴非我我中无阴。于五阴中深生执着。决言有体。故不通达真实法性。以不通达真实道理。是故流转于生死中。犹若火轮无有休息。菩萨于是真实法性。究竟通达无复有余。是名菩萨人无我智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法无我智具足。菩萨摩诃萨于损减谤如实而知。于增上谤如实亦知。而作是念。于假名法而为安立分别诸名。虽作分别所可分别。一切诸法本无自性。是等文句能分别者亦无自性。是法体性不如分别。名字分别不当其体。所以者何。一切诸法但有名相唯假名说。于是法中不应执着。是假名法非为究竟。一向非有。但此诸法依因他缘。藉他缘合而便得生。因缘散故其亦随灭。如是等法。菩萨摩诃萨如实而知。是名法无我智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无分限智具足。菩萨不于一刹那中而生于智。第二刹那而不生也。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于一切刹那之中。智慧悉生无边无碍无有分限。是名菩萨无分限智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三昧境界智具足。菩萨摩诃萨悉知一切声闻三昧。悉知一切缘觉三昧。悉知一切菩萨三昧。一切如来三昧皆悉知之。于是三昧声闻行处菩萨悉知。于是三昧缘觉行处菩萨亦知。于是三昧菩萨行处菩萨亦知。于是三昧如来所行是佛三昧菩萨亦知。复有果报所可成就。自得智者皆悉知之。是名菩萨三昧境界智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镇智具足。菩萨若于声闻所镇。若辟支佛所镇。若菩萨所镇。菩萨尚不知。何况一切诸众生等。是名菩萨镇智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不可破坏智具足。菩萨摩诃萨一切智慧不可破坏。若诸外道若诸魔兵。若诸声闻若诸缘觉悉不能破。是名菩萨不可破坏智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观众生行智具足。菩萨摩诃萨以清净智皎洁明白。观众生界是中而见。有诸众生已发菩提心。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有诸众生已修菩提行。有诸众生未修菩提行。有住初地乃至十地有成等觉。成等觉已正转法轮。佛事已讫而般涅槃。有诸众生以声闻乘而般涅槃。有缘觉乘而般涅槃。有诸众生生于天上。有诸众生生于三途。菩萨悉皆了了得见。是名菩萨观众生行智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无功用智具足。菩萨摩诃萨若行若立若坐若卧若出若入。不加功用是智恒生。犹若有人正眠熟时喘息恒生。菩萨智生亦复如是。如是智慧无处不遍。是名菩萨无功用智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了一切法相智具足。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若通相若别相。若无量相。皆悉知之。若如幻相若虚妄相菩萨悉知。是名菩萨了一切法相智具足。善男子。云何菩萨出世间智具足。菩萨摩诃萨以无流智得具足故。超越一切世间人天。是名菩萨出世间智具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智波罗蜜具足

同类推荐
  • 清朝秘史

    清朝秘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物理论

    物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萍洲可谈

    萍洲可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百魅夜行

    百魅夜行

    细思恐极的小故事,人艰不拆的大世界。知名媒体人 才女作家刘颖的惊艳之作,开启轻阅读时代的“微悬恐”小说书写。以优美锐利而又意味深长的小故事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从《所谓爱情》《我们的生活》《上班,上班》《你的钱,干净吗》《貌美如花》《美味佳肴》《物化》《动物君》《未来》等几个部分洞见人性。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曲折缠绵,细节生动巧妙。
  • 绝世婚宠

    绝世婚宠

    一年前。在监禁,束缚,失格这些下三滥玩意儿的迫使下,她一咬牙,就豁出自己去帮了他。时间辗转一年后。她,从威风凛凛的驻外记者沦落为不受重视的小娱记,没钱,没势,没后爹,只有一颗高智商脑袋。他,仍然是名门贵胄,首席总裁,说一不二的霸主,为人低调却让各国征要闻风丧胆。什么?只有爆他花边儿新闻才能复职?谁不知道他是女人绝缘体,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不服输的她决定接受挑战,没料就给他造料,豁出小命儿也要去采访那个军火巨头。可谁知道招惹容易,摆脱难,从此小命儿就彻底由不得她掌控了。◎她说,“老公,明天我要去F国采访。”“去吧。”他欣然点头。背后,冷眸一凛,他拿起电话,轻易一句话决胜于千里之外,“停止对F国一切军火供应。”薄唇一扬,没军火连仗都打不成了,看你怎么采访,还不乖乖回家!◎一个是崇尚世界和平的反战分子。一个是恨不能导弹满天飞的战争贩子。这就是一个俩激进分子互斗互爱,边爱边宠的故事。深情一对一,男主腹黑强大,女主机敏顽强,狂宠无虐,结局完美团圆。◎吐血推荐【姒锦】都市文《史上第一宠婚》二叔史上最强《《婚情-撩人》纯爷们狂制爱《溺爱成瘾》渣男金女先上后爱《步步惊婚》擦枪走火的旷世奇恋
  • 无限拳力

    无限拳力

    作为被选中的契约者,陈砺表示自己亚历山大,因为好像经常有个声音在耳边对他说:“您的智商已欠费,请及时充值。”,没办法,智商不足,肉体来补,陈砺的目标是打死在座的各位,或者被各位打死。
  • 穿越异界当皇帝

    穿越异界当皇帝

    我,秦戈,一个只会吃饭睡觉打游戏的标准宅男,穿越到了异世界,居然当上了皇帝?
  • 妈咪,我要爹地

    妈咪,我要爹地

    楚一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拥有了一份另人羡慕的锦绣前程。正当她斗志昂扬地游戏在商场的时候,守身如玉的她竟然会怀上孩子…她将面临着:情人的抛弃同事的唾弃而她腹中的孩子究竟从何而来孩子的父亲是谁,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只是个迷…面对这样的离奇事情,楚一提醒自己必须振作,为腹中这莫名的孩子作出榜样!!!****推荐区****老公的文:《蹲墙诱相公》她穿越而来,成为天嘉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纤柔郡主。可是,看着这一副丝毫不显纤柔的“身姿”,她自己都忍不住哆嗦。实在难以想像,这种身姿的主人竟然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花痴女,见到美男直流口水,双眼冒桃心,天呐,神啊,谁来救救她啊!什么?刚穿越便要嫁人。大哥啊,这副尊容,这身材,谁这么大胆敢娶她啊!了解真相后得知,原来,圣旨作怪!哼,碍于皇权才娶自己,这个男人,肯定有想杀人的冲动吧。不过,你不喜欢本小姐,本小姐还不知道你是哪根葱呢。:这是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当父亲变了一切可以换钱的家什离开这个家起,她不得不缀学在家……为了年迈多病的母亲以及年幼不懂事的弟弟,她不得不连续打四份短工贴补家用!他在祖母以及九位母亲的呵护下长大,是一位人人羡慕的豪门少爷。只是,家里这十个女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论调,使这个抱定单身主义的他,不得不想找个女人“借腹生子”…宝贝的文:《四王夺一后》死人的:《极品废妾》云汐月:《夫君别挡道》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妈咪,我要爹地》
  • 老公,你很坏

    老公,你很坏

    “嫁给他,嫁给他……”耳边是众人异口同声的呼喊,伴着些许的尖叫和口哨声。林檬无措的看着拿着戒指单腿跪在自己面前的顾瑾白,今天是她二十岁的生日,可是她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选择在今天向她求婚。和顾瑾白结婚,她从来没有想过,而且她才二十岁。她抬眼看向站在顾瑾白身后的欧阳骏,想从他脸上看出些她想要看到的表情。可是他的脸上却带着暖暖的笑意,更像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她的心开始下沉,他什么……
  • 都市绝品妖孽

    都市绝品妖孽

    挥动铁拳,在这在危机四伏的都市内,打出一片天空!PS:新书已发,美女总裁的超能狂兵,欢迎大家支持!
  • 魔天下

    魔天下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可信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只有拥有令人畏惧的力量方才能拥有一切……强者拥有一切……弱者失去一切,这是唯一不变的生存法则!
  • 大神,别追我

    大神,别追我

    刚刚退游没多久的叶颜突然接到一个有趣的代练,于是圣谕第三区有了一个叫做女娲补锅的账号。原本对网游已经失去信心的叶颜,偶遇上在神王传说里一直让她耿耿于怀了几个月的异能幻术师沧月冥,于是叶颜开始了第二轮追赶目标,只为洗刷自己万年老二的耻辱!系统公告:恭喜恭喜![莫见长安]于婚礼司仪处向[女娲补锅]求婚成功,欢迎各位好友到场祝贺,为他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喂,等等!不是做任务组队申请吗,怎么变成求婚了,太不要脸了!这是一个女主智商被狗吃掉,抱大腿的故事。
  • 莎士比亚诗歌全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诗歌全编: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集》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诗集,从18世纪末以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和种种争论。按照广泛流行的解释,这些十四行诗从第1首到第126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从第127首到第152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黑肤女郎的;最后两首及中间个别几首,与故事无关。这部诗集乍一看来,会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莎士比亚翻来覆去地重复着相同的主题——时间、友谊或爱情、艺术(诗)。但是,仔细吟味后,你就会发觉,它们绝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