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1300000008

第8章 从心理学角度追寻善与恶的根源(3)

若干年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与昔日的梦中情人偶遇,不过,此前的那位美丽姑娘已经变成了一个泼妇,她满脸皱纹,尖声叫喊,为人偏狭无礼。对此,他深感惊奇,反问自己:难道自己曾经在此人身上付出自己全部的爱吗?此时他终于彻底明白过来,从前在她身上看到的诸多美德仅仅是自己的幻想罢了。他如今终于清楚自己曾经错过多少本该珍惜的机会——多年来,一个少年时期的幻觉竟然将自己的感情支配了多年。这可真是一件荒唐的事情啊!

的确,这个男子发自内心地爱过这个女人,不过最后却失去了她。因为他的梦想被现实摧毁了,他如今感受到了记忆枷锁被的打破的力量,最终让自己告别昔日的记忆,到现实中。他将那层罩在那个女子身上的幻想面纱揭开,对自己开始嘲笑,他与梦魇般的痛苦告别,将过去压在自己身上的精神重负抛掉。

幼稚的道德观的入侵

实际上,人类表现出的众多情感和行为都是为了将自己的本性掩饰起来,不过,这些感情和行为却为错误的道德观创造了乘虚而入的机会,于是它们借机对我们实施报复。错误的道德观是潜藏的痛苦之源,它将疾病带给我们,它令我们疯狂,直到我们自杀而亡。

精神病学曾经将自杀者的心理动机深刻地揭示出来:自杀者常常能深切地感受到自身的罪恶,并企图用自杀的方式赎罪。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罪过仅仅是一些相当幼稚可笑的过失罢了,然而他们却心甘情愿地受着错误的道德观的驱使,将自己奉献给赎罪的祭坛。

原始的、基本的冲动是人类的本能,这根本不用感到惊讶。绝大多数人原本活得相当好,然而由于不清楚此点,于是他们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结果将自己毁了,其实这是相当糊涂的做法。在此,我为大家提供一个极好的例子,以此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个年轻人,在其母去世后,与自己爱慕很久的女孩结为夫妻。不过,其母生前相当不喜欢这个女孩。因此这个年轻人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娶了这个女孩是对母亲的不孝,于是他陷入深深的罪恶感之中。在婚姻生活里,他根本不能好好享受爱情的美好,整日都处于忧郁不安之中。最后,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五年后就去世了。

如果此人的道德观能够变得更为宽容,那么他就不应该让自己的思想停留在这种幼稚的水平之上,就不该简单地以对和错来划分自己的行为。成年人倘若想得到心灵的宁静,那么就要接受一种宽容的道德观,这是相当必要的。

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其实都存在着强烈的反社会冲动,对此,如果采取回避和压抑的态度是于事无补的,相反,越是将它们克制住,我们就越来越受到它们的仇恨,并且因此遭到它们的猛烈的报复。倘若成年人一味地将自己的这些心理冲动压制住,那么自己的身心会因此遭到极大的伤害。

未来的宗教应该将精神疗法的有益因素吸取进来,以此鼓励人们对这些难以接受的冲动予以接受,并将之升华,同时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使自己能投入到更美好更丰富的生活中去。倘若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人们的自信心和内在的力量就得以大大增强。倘若对于这些欲望的存在是承认而非压制,那么,在朝气蓬勃的生活中,我们的本性将不再会受到它们的相斥。

不管人们是不是能意识到了此点,正常人的道德感都是真诚可信的。对于尘世间的罪恶和诱惑,我们的道德感总是予以抗拒。如此一来,整个社会才会保持着一种相当正常的秩序。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才能明辨是非、乐于助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事物。

我们应当清楚,我们的道德感就好像我们的神经、眼睛和消化器官一样,我们应该对它表示信赖。一位哈佛大学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曾讲述过一个年轻女人的故事:这个女人对于因失去控制而做出谋杀之类的罪恶事情感到特别害怕,为此,她对自己的这种想法日夜感到不安。

最后经过精神病学家的仔细调查,人们发现,这个女人对自己的丈夫相当信任且依赖。然而,在一次战役中,她的丈夫牺牲了。过去,她以丈夫树立的规则去做事,凡事都寻求丈夫的庇护,可是如今这个庇护已经不存在了,为此,她害怕自己的罪恶想法会将自己伤害到。

医生告诫她,让她如同其他正常人一样生活,因为她也有着自己相当合理的、良好的道德观,只不过在从前,她不曾意识到这些并对其加以运用。实际上,她所说的困难是相当荒谬的,就如同一个人害怕自己的肌肉无法支撑自己行走一样。应该意识到,我们的肌肉和道德感都在遵循自然规律生长着,它们同样值得我们信赖,我们无需用意志和知识去对其加以支配、控制。

用诉说的方式来将内心的压力缓解

军队中的医护人员懂得运用怎样的方法来缓解身处前线的身心疲惫的士兵们所面临的心理症状和神经症。

在战争中,各种精神病理学的方法得以运用,人们可以运用它们将内心的不安、恐惧、犯罪感和焦虑加以医治,将道德感的基本因素消除,于是人们的心理问题就无药自愈了。对于人们内心的压力,有时谈话的方式可以缓解,这种方法曾令众多身心疲惫的战士和水手重新获得无穷的力量。对此,一个刚毅的军人曾满怀感激地说:“将我们的恐惧无所顾忌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后,它们就如同水蒸气一样被蒸发掉了。”

试想,倘若把一个相当小的锅密封得严严实实地放在火上不停地烧,那么它爆炸时产生的冲击力或许会将整座房屋掀翻。如果能将锅盖及时揭开,令水蒸气蒸发掉,锅里面的水在沸腾时,就如同水泡在欢快地歌唱一样!

我在此要表达的意思,并非说想让每个人都到精神病医生那里去寻求帮助。我们时刻受着道德感的监视,为此我们要承受着相当大的精神压力。可是实际上,当我们在与朋友、兄弟、同事们交谈过程时,这种心理压力就自然地消散了。当我们能够坦诚地与人交谈时,这些精神重负会在无意间消失不见。你会发现,别人有时也会发怒,有时也会有反常的情欲冲动。倘若大家发现这种相同的心理体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释然了。

从理论层面而言,宗教为了让我们的心灵获得宁静,将自己的心理感受诉诸仁爱和宽厚的上帝,然而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要知道,除了佛教,世界上的宗教大多存在报复和惩罚的观念。宗教在提出对人进行惩罚的主张的同时,就将一种异样的道德感强加给我们,令我们因而变得更加懦弱。我们就如同一个小孩子一样,在愤怒的父亲的带领下来到神像面前,于是我们心怀恐惧心情去将这一复杂的宗教仪式完成。

我们应当将这种恐惧消灭,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自己。要知道,我们和其他任何人一样,我们不是淘气的孩子,我们也不是完美的天使,我们仅仅是成熟的男人或女人,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著名作家爱默生曾说:“上帝在造物时,让每个事物的身上都存留下一个缺陷。”我们从这句话中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和谦卑,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因此受到鼓励。我们确信,当人类充满勇气地用沙哑的声音将不完美的颂歌唱出,以此来表达到上帝赐予我们的爱的感谢,这种音乐将是最悦耳动听的。

同类推荐
  •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本书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现实的市场营销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总结和理论概括,反映消费心理学理论在营销实践中的运用,从而体现消费心理学的应用性特征。本书在介绍西方消费心理学理论的同时,注重突出我国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特殊性,尽量引用我国研究者的研究与营销案例,注重使教材内容“中国化”。并努力结合21世纪以来我国消费环境的变化,反映消费心理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尤其反映网络时代新的消费现象,尽量体现消费心理的地域特征与时间特征。在教材结构和写作风格上,力求体系完整、论证严谨、资料翔实、雅俗共赏,比较全面、系统和准确地阐述消费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 趣味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

    本书是一本专门解读生活中怪异现象的魔法心理书,这里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只有鲜活丰富的生活案例,用简洁浅显的语言阐述心理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探测复杂的人心,用心理学工具探索意识的秘密,打开它你的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变。生活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我们很难对它们作出准确、恰当的解释。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现象中找到心理学密码,就可以深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魔鬼心理学:你确定你是个正常人?

    魔鬼心理学:你确定你是个正常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在自己或其他人身上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有的人经常会没来由地感到害怕;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感到伤心;对某些图案、物品感到恐惧;有些人则特别迷恋某个人或者某种东西;经常强迫性地做一些已经做过的事情;有时候会不断产生幻想和妄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为什么我们会经常出现一些令人感到咋舌又有趣的行为呢?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控制不住自己而表现出这些反常的症状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些症状背后是否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的身体中是否住着一个操纵一切的恶魔?
  •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心理学策略读本,我们天天都在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只是不知道而已。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学知识的益处,越来越希望得到心理学的帮助,以便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热门推荐
  • 亲爱的另一个我

    亲爱的另一个我

    a小姐和b小姐,是一对双胞胎。她们同时出现时,总是人群中最闪光的焦点之地,而只看一眼,你就绝不会搞错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从小分开成长,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的经历,让她们那么相似,却又那么不同。面对爱情,她们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a小姐爱上了周先生,又遇见了小王,遭遇了生离死别、背叛、新生命,也无法妨碍她在全新的人生状态中越活越好;b小姐爱上了李正豪,又遇见了张先生,情投意合之后的急转直下,接踵而来的是爱情中最大的难题——选自己爱的人,还是爱自己的人?她们是彼此的镜子,看着对方,就像在看另一个自己,体验人生的双重可能性。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另一个自己,你遇到了吗?
  • 庶女策:盛世毒妻

    庶女策:盛世毒妻

    前世使尽计谋,只为了他一生回眸、坐拥江山。一朝梦醒,她与爱子双赴黄泉,他却与嫡姐长相厮守。意外重生,却发现回到了十三岁。此时的她面临着回府的局面,这一次,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把他们欠自己的,一样一样拿回来!“女人,你用毒?”某男眯起眸子,大手不安分地游走在眼前人细长脖颈上。某女冷眼一瞥,“申公子,自重。”
  • 风水异闻录

    风水异闻录

    我从五岁开始接触玄学,继而修道,做了三十年的神棍。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神棍这个职业。但我想说的是,这三十年改变了我的人生,也颠覆了我的一些认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想和你白头到老

    我想和你白头到老

    婚姻不过是一场谁先认真谁先输的游戏,而我全部的愿望就是和你一起白头到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养肝就是养健康

    养肝就是养健康

    肝病多数是饮食不良造成的,本书要让读者知道肝病不可怕,关键要靠养。书中首先介绍肝病基础常识,让读者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结合胆囊、脾脏、黄疸等与肝病的关系进行阐释,让读者对肝脏形成较为系统的了解,然后重点对家庭自我保健手段、医疗检查手段、肝病患者的饮食和补养做了系统详尽的讲解,旨在为肝病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 北京朝酒晚舞

    北京朝酒晚舞

    富二代少女,京城头牌名媛,官二代太子,钻石王老五,上下法拉利、迈巴赫,出入高级公寓、天上人间……隐身情人,搞暧昧,主题派对… …夜夜笙歌,情欲泛滥。他们个个聪明绝顶,精明到连爱都要算计,真爱一旦来临,立即很傻很天真,集体变成爱无能。这就是21世纪北京,欲望大过天,真爱却少得可怜,他们享受这样的生活,悲哀到谁都无力改变。直到一个天使般的女孩突然闯入他们的包围圈,爱情是她唯一的信仰,她是他们的异类,他们水火不容,却又相互纠缠,她究竟是被同化,还是绝地反击?本书描写了我们真实精彩的都市情爱生活!
  • 虚无战法

    虚无战法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唯愿天道成,不欲人道穷。寻道难,成道难,证道难。难,难,难。破劫难,渡三灾,体人心,问天心。只为长生!
  • 王者荣耀之仙迹难寻

    王者荣耀之仙迹难寻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主角夜七,前HX战队中单。一手诸葛亮所向无敌。被害重生,获得王者荣耀系统,从此修真无敌。“大兄弟,开黑吗?我诸葛亮贼六。”不一样的王者,不一样的修仙。
  • 将家贤妻闲

    将家贤妻闲

    为妻者,贤也,贤惠也,知三从四德,守妇德,谨妇言,端妇容,善妇工,以相夫教子为贤也。可妻闲也,将门虎女,醉不醒人事,醒不问醉事,猖狂也?猖狂也。这天下非她年华的,可她年华却算天下于股掌,凭你为官几朝,也叫你虎落平阳!问她凭何?凭何?唯我年华天下不可欺也!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