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8300000186

第186章

辩圣贤品第六之十一

如说沙门及沙门果。何谓沙门性。此果体是何。果位差别总有几种。颂曰。

净道沙门性  有为无为果

此有八十九  解脱道及灭

论曰。言沙门者。能永息除诸界趣生生死魑魅。或能勤励息诸过失。令永寂静故名沙门。如薄伽梵自作是释。以能勤劳息除。种种恶不善法杂染过失。广说乃至。故名沙门。沙门所有名沙门性。此即沙门所修熏法。熏是排遣生臭惑义。即以无漏圣道为体非世俗道。以能无余究竟静息诸过失故。由此异生虽能已断无所有处染而非真沙门。以诸过失尚有余故。暂时静息非究竟故。既无漏道是沙门性。通以有为无为为果。故沙门果体通有为无为。此果佛说总有四种。谓初预流后阿罗汉。道类智品。是谓有为预流果体。见断法断。是谓无为预流果体。道类智品或离欲界第六。无漏解脱道品。是谓有为一来果体。见断法断。及欲界系修所断中前六品断。是谓无为一来果体。道类智品。或离欲界第九无漏解脱道品。是谓有为不还果体。见断法断欲修断断。是谓无为不还果体。尽智无生智无学正见品。是谓有为阿罗汉果体。三界见修所断法断。是谓无为阿罗汉果体。然薄伽梵于契经中。但说无为沙门果体。如说云何名预流果。谓断三结。乃至云何阿罗汉果。谓已永断贪嗔痴等。岂不不还果已许永断嗔。此亦无违释义别故。此中意说。净除一切烦恼垢者。断名永断非尚有余。烦恼垢者少无余断得永断名。然余处说遍知。云何谓永断贪。乃至广说。此中意说。若一切种及一切断即名永断。一切种者谓断自性。及断能缘即名永断。唯见苦断诸法断位见苦断法。已断自性未断能缘。见集断法已断能缘。未断自性非永断故未名遍知。言一切者。谓见灭断等十一惑中。随一部永断。由此具显有九遍知。及显异生断非遍知所摄。譬喻者说沙门果体。唯是无为由教理故。教如前说今当辩理。以诸有为是可坏故。不可保信沙门果体。是可保信故唯无为。且教不然准前释故。谓前处处已作是释。非彼所引有余意经。可能证成胜义理趣。契经虽言预流果体谓断三结。而不言唯如四修定中现法乐住。定谓经说此是初静虑。然实此定理亦通余。故不言唯显有别意。此经亦尔不应固执。若谓有余经说现法乐住通四静虑。此不尔者。理亦不然与彼同故。谓余经说六法永断。名为预流岂唯三结。又预流者。理实亦应有边执见及贪等。断此非预流果无别证因。由此彼所言不令生喜。故非由此所引契经。证唯无为是沙门果。理亦非理。若无颠倒智望无为法最可保信故。谓观行者如实智生。能自了知我生尽等。虽是可坏法而极可保信。以能显了无倒义故。由此定知四沙门果。其体通摄有为无为。复有至教证沙门果亦通有为。如契经说。根到彼岸为缘显了。果到彼岸果到彼岸为缘显了。补特伽罗亦到彼岸。唯依有为法立补特伽罗。补特伽罗由果显了。故知果体亦通有为。然譬喻宗理最不可依。无为立补特伽罗。彼执无为无有体故。不应无体法为立假者因。谓彼执无为唯不转为相。故不可依托立补特伽罗。若谓但依彼得建立。得是道故必是有为。由此应知依向果道。建立八种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既依道立。道体通向果果岂唯无为。又设劬劳求得名果。果位摄道既是所求。如何可言彼道非果。如何知道亦是所求。以契经中有伽他说。

智人居静室  勇猛谛思惟

求八解三明  证慢掉尽故

又契经言。无相心定以解为果。解体即是尽无生智。定即沙门此即显成。阿毗达磨说沙门果体。通有为无为。理教显然不可倾动。然经但说果是无为。以此无为唯是果故。谓诸择灭唯沙门果。道通沙门故略不说。或以无为法是果非有果。道通二种故略不说。或无为法离有为过。为令欣乐是故偏说。或此唯说无为果。经是有余言不应封执。谓此唯说三结断等。不遍说余烦恼断故。如契经说。心速回转精进能证无上菩提。超段食想越诸色想。没有对想非余不然。应知此经亦复如是。如由别意唯说无为为沙门果。亦由别意说沙门果唯有四种。若废别意直论法相。即沙门果有八十九。皆解脱道择灭为性。谓为永断三界烦恼。有八十九无间道起。见道所摄其数有八。法类智忍各有四故。修道所摄有八十一。九地各九无间道故。此八十九唯沙门性。此沙门性无间所生。八十九解脱道亦有为沙门果。是彼等流士用果故。即诸无间所断惑断。八十九诸择灭。唯无为沙门果。是彼离系士用果故。彼能断此得障得故。岂不沙门性。亦摄解脱道诸无间道。亦彼等流士用果故。应无间道亦是有为沙门果摄。不尔且非诸无间道。一切皆是解脱道果。虽有是者。而但可言。无间道力解脱道起。彼力能断此起障故。彼道无间此必生故。非解脱道力引无间道起。此不能断彼起障故。非此无间彼必生故。谓虽亦有无间而生而不皆然。及非此力谓有余时余加行力所引起故。或有毕竟不复生故无相类失。何故契经说。沙门果非八十九唯说四耶。岂不已言经有别意。有何别意。且有释言唯四位中。诸观行者分明欢悦觉慧生故。谓唯四位极可信非余。设有退失未死还得故。有余复言。唯此四位。如次能越恶趣彼因。人天趣生所显示故。唯上中品贪等势力。往恶趣生非下品故。或有本有二。谓欲界有顶二越有顶。二越欲界。故唯立四为沙门果。或诸烦恼总有二类。一者无记。二者不善。初越二种后越无记。一来不还唯越不善。以恶难越故唯立四。有余师言。非薄伽梵于八十九不现证知。然唯说四沙门果者。颂曰。

五因立四果  舍曾得胜道

集断得八智  顿修十六行

论曰。若断道位具足五因。佛于经中建立彼断。及与断得俱时而生。净解脱道为沙门果。言五因者。一舍曾道。谓舍先得果向道故。二得胜道。谓得果摄殊胜道故。三总集断。谓一果得总得先来所得断故。四得八智。谓一时中总得四法四类智故。五能顿修十六行相。谓能顿修非常等故。住四果位皆具五因。余位不然故唯说四。若唯净道是沙门性。有漏道力所得二果。如何亦是沙门果摄。颂曰。

世道所得断  圣所得杂故

无漏得持故  亦名沙门果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罪恶因果

    罪恶因果

    节奏很慢,有很多主角出场很晚,甚至在中后期才出来,前中期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一个人物的表面设定,喜欢的关注一下,大概能看个几年~十几年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最强兼职教师

    最强兼职教师

    本来在五台山菩提寺生活得好好的,没事就下山打点猎解解馋,没想到二师兄一封求救信传来,师傅没动,反把林逍踢下了山……
  •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本书详细总结了股民必须遵守的100条炒股纪律,为股民筑起了一道道堤坝,堵住利润的流失,挡住亏损的侵袭。不遵守它们,你可能一亏再亏,甚至倾家荡产;能遵守它们,你肯定能化险为夷,亏少赢多,成为股市上真正的赢家!赢家眼里只有规则,输家内心常存侥幸。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渐渐地减少“侥幸心理”,成为一个理性的“规则”坚守者。更希望股民能理解并执行书中的各项纪律,也希望本书能给广大股民带来真正的启迪和帮助。
  • 十万火急

    十万火急

    1842年夏,江宁。乌云把天空塞得满满腾腾,像在一张病入膏肓的脸上盖了一层喻示死亡的灰布。昏暗的江面上,几十坨黑魆魆的庞然大物与阴霾的天空融合在一起,好似一群沉睡的巨壳乌龟。“那些就是洋人的炮舰了。”总督站在城墙上,用望远镜向对面观望着。镜孔里那漆黑的炮口指向他的脑袋,仿佛近在咫尺。总督不由手一抖,把望远镜落下来,心里才算踏实:“洋人炮火的威力我是见识过的,陈提督就是牺牲在洋炮下。我们不可草率行事,一旦江宁失守,危急到整个长江上游。我已经派人给洋人送一封书信,假意要跟他们和谈,拖上几天,等钦差大人带重兵赶到再跟他们决一死战。”
  • 西游之最强土地公

    西游之最强土地公

    你若欺我,辱我,骂我。我便打你,揍你,踩你。正在QQ偷菜的谭晨莫名奇妙的就穿越到了西游世界中,谭晨发现自己就是那神佛脚下的蝼蚁,不过还好我有农场。什么?九千年一熟的蟠桃,哦,那是我家招待客人用的。什么?人参果树倒了,没关系,浇点空间的水就好了保证以后长得更好。且看骚男谭晨如何成为一名最强的土地公。
  • 圣心双雄

    圣心双雄

    一个神秘的声音,两个军校学生,两种鸡肋异能,民国乱世,抗战烽火,他们会找到答案,回到现实么?这一切究竟是游戏还是现实,他们真实存在过么?热血现代军人如何在烽火岁月生存,发展。没有超前卫的武器,没有超强的体魄,只有一幅地图,一场梦境,他们该怎么办,努力创造符合事实的二战环境,残酷而辉煌。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