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100000006

第6章 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2)

我爸从小就教育我说:“你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孝顺、孝顺,就是顺着父母的意思去做,父母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所幸,他也只是在我不听话的时候,说说而已,而没有真正应用到对我的培养上。越是长大,越是庆幸拥有能对我“放养”的父母,上大学时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大学毕业后,接受我不去找工作,让我默默地去完成未竟的梦想。他们没有给我富足的生活,但是却给了我最富足的自由,他们让我知道我只是我自己,就算是父母,也不能来决定我的人生。

小时候觉得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一样地接送孩子上学,一样地给孩子交学费,一样地在高考考场外焦急地等待,但二十岁之后,才知道父母是多么的不同。倒不是说他们的身份、地位或者拥有的财富的差别,而是说在培养孩子上的大相径庭。有的孩子能和父母成为好哥们儿,无话不谈;而有的在父母面前,连说一句话的权利都没有。

芳泽是我见过的和父母关系最紧张的一位,虽然我知道肯定还有很多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她记事开始,母亲张口就是骂人,一句话里总有那么几个词语是带着深深的怨气。上一秒在外面,母亲还是一脸的喜气,只要一回到家里,芳泽就成了她的出气筒,教训劈头盖脸地就来。那时候,她一害怕就哭,但是越哭,母亲骂得越凶。不过还好的是她母亲只骂人,从来不打人。芳泽一天天长大,渐渐地习惯了这种被母亲骂的生活,她知道不管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母亲总是能够找出骂她的理由,所以便不再放在心上,每次被骂时,只要闭口不言就行。

她以为上大学之后,终于可以离开家,去外地读书,换一个生活环境。可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妈妈以死相逼,让她报考她家所在城市的大学。那一次,芳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似乎也要用生命相搏,但最后,还是在亲戚的劝说下败下阵来。上了大学之后,她尽量不回家,可一个多月之后,她的母亲去学校找她,逼迫她说:“你若是不回去,我就来学校吵闹,看你怎么办?”万般无奈的芳泽顾及颜面,便一个月回家一次,但回家也就是进家门而已,和父母几乎不说一句话,只不过母亲的斥骂声还时不时地响起。

大学毕业后,芳泽被逼迫着在家乡找了份工作。她安慰自己说:“也许,自己赚了钱可以养活自己了,母亲态度就会变好一些吧。”确实,芳泽每月给父母钱的时候,他们不再骂人,虽然还是一脸的怨气。但是偶尔,芳泽下班后想在公司多待一会儿时,母亲就会来电话,“你怎么还不回来,死在外面了啊?”

一个二十几岁的乖乖女,却被母亲诅咒死在外面了,这是我听过的最过分的话。然而芳泽虽然心里也是咯噔一下,但因为习惯了,所以也没太放在心上。她交了男朋友,瞒着父母谈了一年多以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告诉他们,但母亲见了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同意”。等男生走后,母亲暴跳如雷地说:“我跟你说,我不同意,我坚决不同意。一个外地人,有什么好的,工作不好,家庭条件不好,我一样都看不上。你赶紧和他分开,不然我就死给你看。”又是一次以死相逼,芳泽和男友商量,要有做好拉锯战的准备,相信终有一天会说服她的。

没想到的是有人撞见他们还在一起,告诉了她的母亲。等到芳泽回到家时,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一瓶毒药,母亲平静地指着它说:“写下和那个男人的分手证明,否则,我就喝了它。”芳泽赶紧写下,据她说那一刻,就像是在签生死协议书。那个男人没有等芳泽告诉他事实,他就厌倦了,他知道即便是说服了她的母亲,结了婚,以后的日子也肯定不好过。于是,芳泽的第一段感情“顺其自然”地败在了母亲手里。

现在的芳泽,似乎没脾气了,母亲说什么、骂什么,她不会听,但也不会反抗。她觉得反抗是没有用的,但其实是她从来都没有过真正的反抗。她在日志里写母亲对她的种种,好朋友在下面评论说:“无论如何母亲都是爱你的,你要体谅她们。”她回复:“是,我知道。”有的人说:“大不了,远走高飞,终有一天,你母亲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她回复:“可母亲只有我这么一个女儿,我怎么舍得离开她。”

在我们的常识教育里,血缘亲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父母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子女好。可是,我看芳泽和她母亲,却只看到悲愤的压抑。她的母亲,生生地把一个朝气蓬勃的女孩子,变成了现在这副羔羊状态的女人。

我还听过一个女孩说,母亲经常骂她“贱人”,直到有一天,她和男友吵架,男友说了她几句之后,她便声嘶力竭地说:“怎么了?我就是个贱人,你就是想说我是个贱人,对不对?”而她的男友却吓坏了,“你怎么用这么狠毒的词来形容自己?没有人说你是个贱人啊?”事实上,即便我们对父母的言行再视而不见,它们还是会无孔不入地进入你的生活,影响你对自身的判断。

我身边还有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母亲因为女儿长得太过漂亮,等到她上初中时,就不让她上学了,而是每日把她锁在家里,不让她踏出家门半步,这位母亲的解释是,“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女儿这么好看,要是出门,被别人拐走了怎么办?”丈夫不同意这种做法,她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和丈夫分开过,丈夫住在村东的老屋里,她和女儿住在村西头。这么多年,她一个人摆摊卖过水果、走街串巷卖过鸡蛋,现在一个人经营着一个即将倒闭的肉食店。可即便再苦再累,她依旧不让女儿出来帮忙,挣了钱,就给女儿买吃的、穿的,反正就是不让女儿出来一次。

他们家成了村里的神秘所在。即便是邻居,也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那个女孩儿了。实在无法想象,一个花季女孩,常年被关在家里,会有怎样的生活。

很多人说在年轻的时候,总会有一两个时刻会对父母产生恨意,但随着年龄渐长,这些恨意终将消失,终会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不否认。父母和子女,无论如何亲近,都是独立的个体,总会有认知碰撞的时候,尤其是当子女意气风发的时候,这种碰撞会更激烈,显得更加不可调和。可这些看似分歧的地方,都会因为时间而得到解决,它们在本质上并不构成伤害。

可是,也有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伤害。他们没有把子女当做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而是强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以为替他规划好一切,就是爱他。更有甚者,把孩子当做物体,一边打一边骂,从小到大,一直如此,倘若孩子长成了唯唯诺诺的大人,他们不会去质问自己,而去指责孩子怎么这么不成器。如果芳泽三十多岁时依旧没嫁出去,也许她的母亲会骂得更加厉害吧。

所以,孝顺有时就是与父母为敌,和他们争夺本该属于自己的领地。父母和孩子一样,都需要成长,需要不断地更新和人的相处之道,也需要尊重包括孩子在内的他人。倘若孩子的叛逆或者敌意,能够引发父母的反思,进而改变他们的一些行为方式,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然而现实是,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失去了与父母为敌的勇气。父母太强,孩子就会太弱,一路被厌烦和咒骂包围的孩子,保护自己还来不及呢,哪有机会去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与其在外面磕磕绊绊、头破血流再回家领受责骂,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走出去,安安稳稳在他们身边,来得心安。

我曾经以为如果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以后有了孩子定不会再这样干涉他们的生活,但现实告诉我:我错了。有一次,我听到一个从小被父母压制的女生,劝告另一个想要去大城市追寻梦想的小女生说:“我同意你妈妈的选择。你妈妈虽然说话毒辣,但是为你好,给你安排了那么好的工作,你就知足吧。出去之后,最后还不是要回来?别惹她生气了。”我想,总有一天她会跟自己的孩子说同样的话吧。

如果有一天,全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理解“不干涉孩子的生活,一样可以爱孩子”时,也许“蝴蝶效应”引发的一系列悲剧都会消失吧。

如果哪一天,那个叫“家”的地方成为了你所恐惧的地方,那么与它为敌吧,也许你胜了,他们就与你是一伙的了。

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

不要迷茫了,把当下的、手头的工作做到极致,前途必定会一片明朗。请记得:如果需要反省,一定不是在梦想上下功夫,徘徊不定,而是要在才华上卧薪尝胆,反思它为什么不能日渐丰满。

因为写稿的关系,我认识了在杂志社做编辑的女生小陆。工作三年了,她依旧时不时地被领导训到叫苦连天,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发狠地说“再训我一次,我就跳槽”,又过去了一年多,不知被训了多少次,她还是没有辞职,仍然口口声声道:“机会一到,马上走人。”

某一天,我问她:“如果不做编辑了,你想好去做什么了吗?”她想了好久回答:“如果我知道我能做什么,早就辞职了。我现在迷茫死了。”我试着问:“你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吗?比如说从小到大一直都有的什么梦想。”她不好意思地说:“有啊,我想去做导游,不是国内的这种,而是带国际团的那种。”“挺好的啊,为什么不去试试呢?”我问。她噘着嘴说:“你知道的,我英语六级都没过,其他的语种一个单词都不会,我连哪个国家有哪些景点都不知道,还怎么带别人呢?”我想也是啊,这个梦想虽然听上去光彩照人,但实现起来确实有难度。

好奇的我接着问:“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做编辑呢?”她打蔫了一样,说:“本科学的中文,又不想做老师、考公务员,自己比较喜欢而且相对来说容易找到工作的就是编辑了吧。当时来这个小杂志社时,信心满满,想着把它作为过渡,等到能力达到了,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就跳槽去一个大点的杂志社,大学刚毕业时,我告诉自己:做一个好编辑就是我二十岁之后的梦想,但坚持到现在,我却觉得我一点不适合做编辑,社里来的新人都比我做得好,我作为老职工,却一直遭领导批评。我很纠结,我到底还能做什么?”

最近她把自己的个人签名换成了,“迷茫死了,什么活在当下啊,如果连自己应该做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就能知道自己现在坚持的就是对的。”说实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挺心痛的。因为我也有过很深的迷茫,到现在也还会时不时地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怀疑,但是我也知道,迷茫是生活的常态,很多时候,它只是才华配不上梦想而已。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一点点地养精蓄锐,在梦想的道路上,奔走得更快一些,脚踩得更踏实一些。最可怕的不是我们行动得慢,或是才华增长得少,而是我们一直停留在一个静止的状态,每天都在抱怨和厌倦中度过,从没有为更好的自己做出一点改变。

小陆就是如此。虽然她经常被领导批评,但是我几乎没有察觉到她在努力修正自己的错误,每次都是发微博抱怨一通了事儿,下一次,遇到这种问题,同样的错误还会照犯不误。记得有一次,我们合作一篇人物专访的稿件,我采访完,整理好之后发给她,她告诉我字数有点超了,我说:“我正好在外地,不方便用电脑,你可以帮我删一下,或者你若是不着急用,就等我回去之后再改。”她没有回复,等我过了几天,打开电脑一看,那个稿件原封不动地躺在我的邮箱里,还附上了几句话,“因为临近截稿日期了,我就把稿子直接发给了主任,主任说字数太多,又把我训斥了一顿,你看到稿件之后,一小时之内一定要删改好发给我啊,我们一定要尽快,否则我就完蛋了。”我当时就惊呆了,与其让这个稿子在邮箱里放上两天,你作为一个编辑删删改改难道就不行吗?编辑难道没有这个责任吗?两天的时间足够改好一篇稿子了吧?

后来,我又听其他的作者抱怨她说:“有一次,忘记了写某个旅游达人第一次出国旅游的时间,其实在网上一查就可以查到,她却非得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查,那次,正好没能及时接到电话,她还生气了。”还有作者说:“我拿到样刊后,看到我的文章里有好几个错别字,虽然我有错在先,但是作为编辑帮作者改几个错别字难道不应该吗?”于是,我似乎知道了她为什么一直被领导训斥,也明白了她为什么口口声声说自己迷茫。

她不是被领导和其他人否定的,而是被自己否定的。既然你把做一个好编辑作为今后的梦想和事业,那就应该从点滴开始,按照好编辑的要求来训练自己啊,可是她却没有,说白了,在工作这件事上,吊儿郎当,别说是同事不尊敬她,连作者都有些讨厌她了。她所谓的迷茫,就是作为一个编辑的才华,还配不上她想做为一名好编辑的梦想。这怪不得别人,有好几年的时间,可以改变自己来实现梦想,但她却没有让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哪怕增长一点点,到最后,只能给自己一个“迷茫”的定位,艰难度日。

同类推荐
  • 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中国新民谣代表人物钟立风,文艺之旅上直抵人心的吉光片羽。继《像艳遇一样忧伤》、《没有过去的男人》之后,民谣歌手钟立风最新文字作品《在各种悲喜交集处》。Do.友多闻,讲述与周云蓬、李健、万晓利、小河等众多友人的往事趣闻;Re.素履行,分享作者心中最精彩的音乐、电影、小说之美;Mi.旅梦人则是作者在现实世界以及其他世界旅行的记录,有着某种不确定和幻梦般的色彩。
  • 盛开: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散文卷)

    盛开: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散文卷)

    《盛开: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散文卷)》中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的优秀作文范本。新概念作文大赛为深受学生读者欢迎的全国作文比赛,获奖者均为同龄作者中的佼佼者,创作能力出众。这些作品文采飞扬,独树一帜,立意新颖,文思精巧,可以让学生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汲取优秀作文精华,快速成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中学生读者来说,本书既是一本作文“圣经”,又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以爱的名义

    以爱的名义

    《以爱的名义》是一本散文集,里面通过亲情难忘、心灵美好、乡村风情、街市缩影、古城遐想、思索自然、人文写真、旅途见闻和乡镇记忆九个部分,写出了作者在生活中的所感所想。作者深入生活,含着对故乡、对乡亲的深厚感情,用他清新朴实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个的“小人物”,完整的体现了大众百姓的真实生活。文章语言简练,但却让人读后有着深深的体会。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父亲是天,是铁的纪律,是人生的权威,是绝对的原则,是冷酷的理念,严峻的教导者,但这只是文化观念的表导意识。我们通过这套书,中要告知天下的儿女们父爱如山。
热门推荐
  • 问卿何天下

    问卿何天下

    傅深很早以前就知道如果想要什么东西必须要自己去争取爱情是什么?小的时候不懂长大后遇到她她早已忘却他们过去的点点滴滴直至此刻他才发现他早已情根深种爱情到底是什么是她。时间飞逝,他终是牵到她的手。“阿深?”他缓缓回头,眼底笑意与温暖不散,“嗯。”走过去,轻柔在她额上落下一吻,引来她迷茫的目光。嬛儿,幸好,没有错过你。本文已完结,建议通过潇湘书院看正版比心比心,新文正在开。暖凉和莫莫的暂停更新谢谢理解PS:阿清和陈三的问被封了QAQ,没办法,开个别的类型的新文吧,八月份不一定能写完,将就一下吧?
  • 我家丑妃超萌哒

    我家丑妃超萌哒

    小妆书友群:117836256。天才碰麻瓜,谁输谁躺下!据说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某丑颜女子两手掐着美男的脖子,小眼神阴阴狠狠地:“躺好!”绝代美男含羞答答地揪紧衣服:“不要!”某丑女手脚并用砰砰砰碰碰碰地将美男整个撂倒,恶狠狠地威胁道:“下次再不听话地出去打打杀杀,小心爷毁了你的貌美如花!”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以苏维埃革命为背景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作者把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但并不是自传。本书描写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把对旧生活自发的反抗改变为自觉的阶级意志。保尔的成长不是“性格的自我发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时所说:“钢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另外,保尔同冬尼娅的爱情纠葛,同丽达磊落的友谊,以及对达雅诚挚的感情也表现了保尔精神世界的纯洁,表现了小说人物的特殊素质。
  •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某男:“本王是中媚骨了。”某女:“扯淡,第一次是媚骨,第二次,第N次,还有这次你哪中媚骨了?”某男笑笑:“长效媚骨啊,时不时发作一次。”成亲一年,打打闹闹也还算恩爱,谁知竟是一场‘错把丑女当貂蝉’的大乌龙。真相揭穿,日日冷落,他却不愿撇清关系,OK,休书她来写,从此老死不相往来。时隔多年,喜迎第六春,却遭前夫横阻。看着血泊中的新郎官,女人瞬间炸毛:“晋王,你他丫已经毁掉我五桩婚了。”“怀着本王的孩子,你还想嫁给谁?”阴霾视线定格在那略凸起的小腹上。某女微愣三秒,一把掀起自己的衣服:“是肉,肉,我自己的肉。”
  •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蜜爱:狄少宠妻成瘾

    豪门蜜爱:狄少宠妻成瘾

    一场阴谋之后,白倾城失去清白。一觉醒来,得知妹妹和男友双重背叛,而这一切,竟是父母一手操纵。为了报复,她嫁给世人眼里杀伐果决的狄晋阳。没想婚后,狄先生开启宠妻模式,吊打渣男渣女,逼的渣爹找不到北,手把手教会慕倾城对欺负她的人千倍百倍的还回去。有人看不惯慕倾城的专横,狄晋阳不屑:“我惯的,你有意见?”
  • 鬼神劫

    鬼神劫

    《鬼神劫》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思想深度的作品。主人公谷子形象鲜明,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王家堡村民主动造 “神”以镇“邪”,致使村子“一下变得平静,变得温和,变得路不拾遗”。这是处于畸形社会的农民向恶势力行斗争的高智慧表现,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一种斗争策略的创造,它与后来的“历史人物纪念馆”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精神联系。
  • 笑面人(化境文库)

    笑面人(化境文库)

    故事讲述了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的英国,因王室内部的权利之争,出身于贵族的关伯兰在孩提时代落入儿童贩子之手并被毁容,成为“笑面人”。被遗弃在海边的关伯兰在雪地上救起过一个女婴,他和他救下的女婴黛娅被流浪汉“吾是熊”收留。关伯兰和黛娅长大后渐渐产生了爱情,与吾是熊及其驯养的狼“何莫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宫廷耳目巴基尔费德罗对关伯兰身世的意外发现,将关伯兰从底层带回贵族圈,笑面人从此面对的将是更为残酷的世界……
  • 王爷之妻是神医

    王爷之妻是神医

    “我签,从此以后你我在无任何挂隔。”然后魏雨衣就走了。三年以后,有一个王爷宠着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救了他一命,他们彼此心生爱慕,婚后那个王爷可叫一个宠啊。怕她受伤,怕她难受……。这就是一个“宠妻狂魔”。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演讲是一种威力无比的武器,运用它可以捍卫自己,取得竞争优势;演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它我们可以增强勇气,获得斗争的力量。演讲能改写历史,同样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本书与一般的演讲书籍不同,它改变了传统的繁琐冗长的理论阐述,投入更多的精力给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践指导,书中有趣的小故事能给您打开全新的视角,而且读起来轻松,对于渴望成为演讲高手的你来说,读本书绝对可以说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