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100000006

第6章 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2)

我爸从小就教育我说:“你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孝顺、孝顺,就是顺着父母的意思去做,父母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所幸,他也只是在我不听话的时候,说说而已,而没有真正应用到对我的培养上。越是长大,越是庆幸拥有能对我“放养”的父母,上大学时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大学毕业后,接受我不去找工作,让我默默地去完成未竟的梦想。他们没有给我富足的生活,但是却给了我最富足的自由,他们让我知道我只是我自己,就算是父母,也不能来决定我的人生。

小时候觉得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一样地接送孩子上学,一样地给孩子交学费,一样地在高考考场外焦急地等待,但二十岁之后,才知道父母是多么的不同。倒不是说他们的身份、地位或者拥有的财富的差别,而是说在培养孩子上的大相径庭。有的孩子能和父母成为好哥们儿,无话不谈;而有的在父母面前,连说一句话的权利都没有。

芳泽是我见过的和父母关系最紧张的一位,虽然我知道肯定还有很多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她记事开始,母亲张口就是骂人,一句话里总有那么几个词语是带着深深的怨气。上一秒在外面,母亲还是一脸的喜气,只要一回到家里,芳泽就成了她的出气筒,教训劈头盖脸地就来。那时候,她一害怕就哭,但是越哭,母亲骂得越凶。不过还好的是她母亲只骂人,从来不打人。芳泽一天天长大,渐渐地习惯了这种被母亲骂的生活,她知道不管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母亲总是能够找出骂她的理由,所以便不再放在心上,每次被骂时,只要闭口不言就行。

她以为上大学之后,终于可以离开家,去外地读书,换一个生活环境。可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妈妈以死相逼,让她报考她家所在城市的大学。那一次,芳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似乎也要用生命相搏,但最后,还是在亲戚的劝说下败下阵来。上了大学之后,她尽量不回家,可一个多月之后,她的母亲去学校找她,逼迫她说:“你若是不回去,我就来学校吵闹,看你怎么办?”万般无奈的芳泽顾及颜面,便一个月回家一次,但回家也就是进家门而已,和父母几乎不说一句话,只不过母亲的斥骂声还时不时地响起。

大学毕业后,芳泽被逼迫着在家乡找了份工作。她安慰自己说:“也许,自己赚了钱可以养活自己了,母亲态度就会变好一些吧。”确实,芳泽每月给父母钱的时候,他们不再骂人,虽然还是一脸的怨气。但是偶尔,芳泽下班后想在公司多待一会儿时,母亲就会来电话,“你怎么还不回来,死在外面了啊?”

一个二十几岁的乖乖女,却被母亲诅咒死在外面了,这是我听过的最过分的话。然而芳泽虽然心里也是咯噔一下,但因为习惯了,所以也没太放在心上。她交了男朋友,瞒着父母谈了一年多以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告诉他们,但母亲见了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同意”。等男生走后,母亲暴跳如雷地说:“我跟你说,我不同意,我坚决不同意。一个外地人,有什么好的,工作不好,家庭条件不好,我一样都看不上。你赶紧和他分开,不然我就死给你看。”又是一次以死相逼,芳泽和男友商量,要有做好拉锯战的准备,相信终有一天会说服她的。

没想到的是有人撞见他们还在一起,告诉了她的母亲。等到芳泽回到家时,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一瓶毒药,母亲平静地指着它说:“写下和那个男人的分手证明,否则,我就喝了它。”芳泽赶紧写下,据她说那一刻,就像是在签生死协议书。那个男人没有等芳泽告诉他事实,他就厌倦了,他知道即便是说服了她的母亲,结了婚,以后的日子也肯定不好过。于是,芳泽的第一段感情“顺其自然”地败在了母亲手里。

现在的芳泽,似乎没脾气了,母亲说什么、骂什么,她不会听,但也不会反抗。她觉得反抗是没有用的,但其实是她从来都没有过真正的反抗。她在日志里写母亲对她的种种,好朋友在下面评论说:“无论如何母亲都是爱你的,你要体谅她们。”她回复:“是,我知道。”有的人说:“大不了,远走高飞,终有一天,你母亲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她回复:“可母亲只有我这么一个女儿,我怎么舍得离开她。”

在我们的常识教育里,血缘亲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父母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子女好。可是,我看芳泽和她母亲,却只看到悲愤的压抑。她的母亲,生生地把一个朝气蓬勃的女孩子,变成了现在这副羔羊状态的女人。

我还听过一个女孩说,母亲经常骂她“贱人”,直到有一天,她和男友吵架,男友说了她几句之后,她便声嘶力竭地说:“怎么了?我就是个贱人,你就是想说我是个贱人,对不对?”而她的男友却吓坏了,“你怎么用这么狠毒的词来形容自己?没有人说你是个贱人啊?”事实上,即便我们对父母的言行再视而不见,它们还是会无孔不入地进入你的生活,影响你对自身的判断。

我身边还有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母亲因为女儿长得太过漂亮,等到她上初中时,就不让她上学了,而是每日把她锁在家里,不让她踏出家门半步,这位母亲的解释是,“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女儿这么好看,要是出门,被别人拐走了怎么办?”丈夫不同意这种做法,她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和丈夫分开过,丈夫住在村东的老屋里,她和女儿住在村西头。这么多年,她一个人摆摊卖过水果、走街串巷卖过鸡蛋,现在一个人经营着一个即将倒闭的肉食店。可即便再苦再累,她依旧不让女儿出来帮忙,挣了钱,就给女儿买吃的、穿的,反正就是不让女儿出来一次。

他们家成了村里的神秘所在。即便是邻居,也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那个女孩儿了。实在无法想象,一个花季女孩,常年被关在家里,会有怎样的生活。

很多人说在年轻的时候,总会有一两个时刻会对父母产生恨意,但随着年龄渐长,这些恨意终将消失,终会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不否认。父母和子女,无论如何亲近,都是独立的个体,总会有认知碰撞的时候,尤其是当子女意气风发的时候,这种碰撞会更激烈,显得更加不可调和。可这些看似分歧的地方,都会因为时间而得到解决,它们在本质上并不构成伤害。

可是,也有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伤害。他们没有把子女当做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而是强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以为替他规划好一切,就是爱他。更有甚者,把孩子当做物体,一边打一边骂,从小到大,一直如此,倘若孩子长成了唯唯诺诺的大人,他们不会去质问自己,而去指责孩子怎么这么不成器。如果芳泽三十多岁时依旧没嫁出去,也许她的母亲会骂得更加厉害吧。

所以,孝顺有时就是与父母为敌,和他们争夺本该属于自己的领地。父母和孩子一样,都需要成长,需要不断地更新和人的相处之道,也需要尊重包括孩子在内的他人。倘若孩子的叛逆或者敌意,能够引发父母的反思,进而改变他们的一些行为方式,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然而现实是,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失去了与父母为敌的勇气。父母太强,孩子就会太弱,一路被厌烦和咒骂包围的孩子,保护自己还来不及呢,哪有机会去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与其在外面磕磕绊绊、头破血流再回家领受责骂,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走出去,安安稳稳在他们身边,来得心安。

我曾经以为如果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以后有了孩子定不会再这样干涉他们的生活,但现实告诉我:我错了。有一次,我听到一个从小被父母压制的女生,劝告另一个想要去大城市追寻梦想的小女生说:“我同意你妈妈的选择。你妈妈虽然说话毒辣,但是为你好,给你安排了那么好的工作,你就知足吧。出去之后,最后还不是要回来?别惹她生气了。”我想,总有一天她会跟自己的孩子说同样的话吧。

如果有一天,全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理解“不干涉孩子的生活,一样可以爱孩子”时,也许“蝴蝶效应”引发的一系列悲剧都会消失吧。

如果哪一天,那个叫“家”的地方成为了你所恐惧的地方,那么与它为敌吧,也许你胜了,他们就与你是一伙的了。

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

不要迷茫了,把当下的、手头的工作做到极致,前途必定会一片明朗。请记得:如果需要反省,一定不是在梦想上下功夫,徘徊不定,而是要在才华上卧薪尝胆,反思它为什么不能日渐丰满。

因为写稿的关系,我认识了在杂志社做编辑的女生小陆。工作三年了,她依旧时不时地被领导训到叫苦连天,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发狠地说“再训我一次,我就跳槽”,又过去了一年多,不知被训了多少次,她还是没有辞职,仍然口口声声道:“机会一到,马上走人。”

某一天,我问她:“如果不做编辑了,你想好去做什么了吗?”她想了好久回答:“如果我知道我能做什么,早就辞职了。我现在迷茫死了。”我试着问:“你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吗?比如说从小到大一直都有的什么梦想。”她不好意思地说:“有啊,我想去做导游,不是国内的这种,而是带国际团的那种。”“挺好的啊,为什么不去试试呢?”我问。她噘着嘴说:“你知道的,我英语六级都没过,其他的语种一个单词都不会,我连哪个国家有哪些景点都不知道,还怎么带别人呢?”我想也是啊,这个梦想虽然听上去光彩照人,但实现起来确实有难度。

好奇的我接着问:“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做编辑呢?”她打蔫了一样,说:“本科学的中文,又不想做老师、考公务员,自己比较喜欢而且相对来说容易找到工作的就是编辑了吧。当时来这个小杂志社时,信心满满,想着把它作为过渡,等到能力达到了,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就跳槽去一个大点的杂志社,大学刚毕业时,我告诉自己:做一个好编辑就是我二十岁之后的梦想,但坚持到现在,我却觉得我一点不适合做编辑,社里来的新人都比我做得好,我作为老职工,却一直遭领导批评。我很纠结,我到底还能做什么?”

最近她把自己的个人签名换成了,“迷茫死了,什么活在当下啊,如果连自己应该做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就能知道自己现在坚持的就是对的。”说实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挺心痛的。因为我也有过很深的迷茫,到现在也还会时不时地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怀疑,但是我也知道,迷茫是生活的常态,很多时候,它只是才华配不上梦想而已。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一点点地养精蓄锐,在梦想的道路上,奔走得更快一些,脚踩得更踏实一些。最可怕的不是我们行动得慢,或是才华增长得少,而是我们一直停留在一个静止的状态,每天都在抱怨和厌倦中度过,从没有为更好的自己做出一点改变。

小陆就是如此。虽然她经常被领导批评,但是我几乎没有察觉到她在努力修正自己的错误,每次都是发微博抱怨一通了事儿,下一次,遇到这种问题,同样的错误还会照犯不误。记得有一次,我们合作一篇人物专访的稿件,我采访完,整理好之后发给她,她告诉我字数有点超了,我说:“我正好在外地,不方便用电脑,你可以帮我删一下,或者你若是不着急用,就等我回去之后再改。”她没有回复,等我过了几天,打开电脑一看,那个稿件原封不动地躺在我的邮箱里,还附上了几句话,“因为临近截稿日期了,我就把稿子直接发给了主任,主任说字数太多,又把我训斥了一顿,你看到稿件之后,一小时之内一定要删改好发给我啊,我们一定要尽快,否则我就完蛋了。”我当时就惊呆了,与其让这个稿子在邮箱里放上两天,你作为一个编辑删删改改难道就不行吗?编辑难道没有这个责任吗?两天的时间足够改好一篇稿子了吧?

后来,我又听其他的作者抱怨她说:“有一次,忘记了写某个旅游达人第一次出国旅游的时间,其实在网上一查就可以查到,她却非得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查,那次,正好没能及时接到电话,她还生气了。”还有作者说:“我拿到样刊后,看到我的文章里有好几个错别字,虽然我有错在先,但是作为编辑帮作者改几个错别字难道不应该吗?”于是,我似乎知道了她为什么一直被领导训斥,也明白了她为什么口口声声说自己迷茫。

她不是被领导和其他人否定的,而是被自己否定的。既然你把做一个好编辑作为今后的梦想和事业,那就应该从点滴开始,按照好编辑的要求来训练自己啊,可是她却没有,说白了,在工作这件事上,吊儿郎当,别说是同事不尊敬她,连作者都有些讨厌她了。她所谓的迷茫,就是作为一个编辑的才华,还配不上她想做为一名好编辑的梦想。这怪不得别人,有好几年的时间,可以改变自己来实现梦想,但她却没有让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哪怕增长一点点,到最后,只能给自己一个“迷茫”的定位,艰难度日。

同类推荐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 资乎者也2

    资乎者也2

    《资乎者也2》与许多高大上的人生指导不同,此书中大多观念,皆为作者曾经的思维误区之反省。传统、权威的不容质疑和不敢质疑,混混然地囿于“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一旦开始觉察与思辩,生命便又呈现鲜活的欣欣然。文化与文明日趋多元,对同样一个观念,将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的不同见解并列在一起,本身便是一件非常有趣又值得玩味的事情。况且,每个观念后面都给每个读者留了一席思考的空地……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本书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在内的诸多名篇悉数收入其中,在这里朱自清不仅是一个柔弱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个时刻在思考和感受人生的思想家。
  •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由市作协副主席、杭报集团孙昌建创作,是一部反映杭州地铁建设工程的不算严肃的报告文学,由市文联、市作协主抓的一部重点作品,以“地下”、“地上”为视角,立体全面展示杭州地铁人和杭州人民的精神风貌。
  • 文人的骄傲

    文人的骄傲

    卢一心编著的《文人的骄傲》内容介绍:天空上同样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银河或者天河。神通过这条河观看大地的原形。我猜想,那里附近应该同样也有草地和牛羊,包括青蛙和萤火虫等,反正大地上有的天空上也应该有。否则,神又如何生存,未来的人类又如何在上面安居?可见,天空原来也是大地的另一座家园,或者说,大地只是天空的一张床铺而已。但无论如何,神是从天上往下看,而人是从地下往上看。这样一想,神也是人,人也是神了,无论是从天上往下看,还是从地下往上看,人神都是一样的。一起来翻阅《文人的骄傲》吧!
热门推荐
  • 疸门

    疸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uthyphro

    Euthyphr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控界师

    控界师

    控界师,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以控制万物来战斗,控物体,控元素,只要是存在的,都可以控制来战斗。励志,虐恋,热血,搞笑无奇不有,老故事,也能玩出新花样,何况是新故事。
  • 曦雪落尘

    曦雪落尘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专门写自家创作的文采,有兴趣的可以看。
  • 余生别和我说再见

    余生别和我说再见

    *可以的话,她希望她从来没有用过“莫祁”这个身份,这样的话,她的妹妹就不会死了,然后又出现了一个和她相似的人出来,她或许就不会……*可以的话,他希望她从来没有过……这样她就不会心疼了,虽然她掩饰的很好,但是还是会有所伤害,以至于……但是,她还有他,他也还有她……*可以的话,她希望她在喜欢上他的那一年,她能……或者,让她在他人生最黑暗的时候陪在他身边也好啊……不过,一切都会好……*余生别和我说再见,好吗……【PS:本文可能有许多东西都是瞎扯的,瞎扯的,瞎扯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我瞎扯的可能涉及到什么科幻啊还有打仗啊什么的,虽然都不是真的。因为时间在3051年啊~)】
  • 厉鬼修仙记

    厉鬼修仙记

    十世厉鬼受点化抚养武君转世的水流云,流云历经磨难终于成为一代名将,而厉鬼云娘能如愿成仙吗?这是一篇描写亲情、友情、爱情、君臣、战友的比较逗比的文。新手
  • 嫡女之千金百分百

    嫡女之千金百分百

    白玫儿,一个百分百古色古香的古代人,却带着现代人的灵魂,她记不清上一世她究竟是谁,只是梦境一个接一个,她不知道现在生活的府中是虚幻?还是梦非梦?且看一代萌妹子斗二娘、斗庶妹,斗尽一切牛鬼蛇神,为自己赢得一场好姻缘!
  • 凉夏复冬

    凉夏复冬

    女:与你相识相知我以为是最美好的事。男:遇见你,我觉得倒了八辈子霉。女:我爱你的一切,你却觉得我在开玩笑。男:我以为只要不靠近你,就不会爱上你。女:当我不顾一切离开你,你却回心转意。男:当你要离开我我才知,没有那么容易。女:陆泽然,我把所有都给了你还是等不到一句我爱你。男:李安宁,如果你能再等待三秒会不会就不是这样的结局。……我们把所有的惋惜都汇成了那三秒,如果,我们不那么着急,会不会有一更好的结局?
  • 等不到你的我

    等不到你的我

    杨夏说“希希,帮我照顾好他。”*宋浩宇说“崔希希,你的爱我承受不起。”*夏洋说“崔希希,你已经为爱成魔了。”*崔希希说“宋浩宇,你跟夏洋在一起是因为她的名字像杨夏吗。”*宋浩宇说“不是,我只爱过两个人。一个是杨夏,一个是夏洋。”*崔希希说“我以为杨夏死了,你就是我的了。”*宋浩宇说“我根本不会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可能。”*“是因为夏洋吗,她可以死啊!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了。”*“崔希希,你疯了!”*“是呀,我疯了……”*只是太爱你了…我能怎么办啊…
  •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在这本书中,邵雨通过对企业经营问题的高度提炼,将原本复杂多变的经营简化成目标实现的过程。尽管德鲁克、韦尔奇、戈恩等人都将目标实施视为企业经营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概括。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都知道,经营的核心正是确保目标的实现。本书的目的很明确:打造企业管控力。也就是协助中国企业在内部建立经营新秩序。大多数中国企业面临着一个转型时期:凭借胆识和运气成功的岁月一去不返,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继续依靠以往的人管人方式很难持续发展下去。诸多经营问题开始不断出现:目标无法实现、运营失去控制、人心涣散……在这个时候提倡管控力可谓击中中国企业管理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