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3700000011

第11章 红尘何处不萧瑟(3)

浮云今古,世事沧桑,无不让杜甫感伤。他多希望,大唐的朝廷如北极星那样不可动摇,使吐蕃夷狄不会前来骚扰徒劳入侵。但他也只能想想而已,许多事都很难改变,不如世事浮沉,比如王朝更迭。让他愤懑的是,后主刘禅昏庸无能,终于亡国,竟然也如诸葛亮那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追昔抚今也好,借古讽今也好,反正高楼上的杜甫,寥落自知,忧伤自知。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他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

红尘即异乡。对于人间,我们都不过是行客,走过山水,走过云烟;走过欢喜,走过忧伤,却终究两手空空。红尘万物,我们不过是遇见和离别,却从来得不到。我们终会明白,人生其实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以为,山水迢递的地方便是远方,其实,生命的远方,更在红尘之外。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岁月尘埃无边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红尘路远,时光无涯。走在这条漫长的路上,就必然要面对天涯寥落、风雨飘零。所有人都只是人间的过客,在独自的旅行中,寻找风景,也寻找心情;寻找起点,也寻找终点。谁都希望在这场旅行中,总是天高云淡、月白风清。然而,风起云涌的世界,没有那么多晴好,没有那么多恬静。

任你风流恣肆,任你才气纵横;任你策马扬鞭,任你气吞山河,都敌不过世事多变、沧海浮沉。或许,只是瞬间,你就会从山巅落入低谷;或许,只是刹那,你就会从田园走向荒原。起起落落的人生,就是这样让人迷惘。

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但是命运坎坷,让人欷歔。因为被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虽然被召回京城,但是得不到任用,抑郁而死。两千多年来,人们把这个三十三岁就结束尘缘的才子与屈原并称。长沙的贾谊故居虽历经沧桑,却是千载文人墨客尤其是迁客骚人流连凭吊高歌低咏之场。

但是无论如何,贾谊到底还是永远沉默了。那短暂得让人绝望的生命,如玲珑玉笛,只吹奏了几支乐曲就突然崩裂。他本应绚烂,却只能黯然。这样的生命历程,让人叹息,却是人世间最常见的。所以,穿过岁月的尘埃,我们才能看到许多身影,在人间萧瑟,在天涯静默。他们何尝不想尽情绽放,何尝不想拥有绚烂人生。可是,经过变幻莫测的人间,他们只落得独自零落,默然叹息。这就是人生。

千年以后,刘长卿的遭遇与贾谊何其相似。刘长卿博学多才却屡试不第,终于考中进士,却因为性格刚烈,直言不讳,屡次犯上,屡遭贬谪。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被贬谪,因为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如果可以,他绝不愿意宦海浮沉是这般模样,但是他真的没办法,天生的真性情,实在不适合尔虞我诈的官场。他既然踏足了那片乌烟瘴气之地,就注定要遭受命运的波折。

这个深秋,刘长卿路过长沙。某个傍晚,他只身来到贾谊故居,类似的遭遇,使他伤今怀古,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也写下了自己的凄怆与悲愤。但是,他的这些心境,却只有自己知道。普天之下,知己几何?已在红尘彼岸的贾谊,或许能明了他的悲凉,却不能从远方赶来,和他对饮几杯。这是个孤独的傍晚,也是个孤独的秋天。

贾谊虽去,但是他并未被人们遗忘。千秋万代,总有人来到这里,说起那些泛黄的往事。或许,伫立在这里的刘长卿,悲愤之余,也会这样想:千年以后,人们是否也会记得,那个叫作刘长卿的诗人,才华横溢,却不受重用,屡遭贬谪。事实上,我们仍然记得他,记得他的诗才,也记得他的人生。至少我们知道,独自的时候,他曾经这样写过:“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人生如此,已经足够。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昔人已去,杳无踪迹。但是这个薄暮时分,诗人却独自来到这里,向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贾谊,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想,他所寻找的,就是那种知己之感。可是,这里到底是衰草连天,萧条冷落。站在这里,油然而生的,除了心中的景仰向慕,更有无边的寂寞悲凉。

斜阳渐渐西沉,他的影子被拉得漫长。当然,被拉得漫长的,还有他的心事。这个落木萧萧的地方,虽有远去的贾谊,聆听他的人间苦乐。但是这里毕竟不是他的归途,烟火迷离的人间,他几乎忘记了身在何处。日落的时候,他终究要面对暗夜。天空的蓝,寒林的绿,秋草的黄,夕阳的红,最终都会归结为一抹幽暗。他惆怅的心扉,或许就是这样的色彩。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想当年,汉文帝也算有道君王,却不能给贾谊广阔的天空,使他终于萧条而逝。如今,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就更不知道如何知人善用了。所以,刘长卿才会贬谪不断,落得萧瑟满地。尽管他暗讽的笔触早已指向当时的皇帝,但是下笔的时候,却只说到汉文帝。

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如烟往事。楚国的屈原不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凭吊自己;西汉的贾谊不知道,千年之后,刘长卿会迎着萧瑟秋风来凭吊自己。湘水虽无情,却知道,谁曾经来过这里。往往是这样,后来者的心曲无人能懂,就只能对着地下的古人倾情诉说。无论是谁,当他只能如此的时候,尘世对于他来说,恐怕就有如荒原了。此时的刘长卿,他多希望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能明识天下之人、明鉴天下之事,让他不至于流落于江湖,哀叹满怀。可是,刘长卿的心事少有人知,他只能如那个黄昏,在某个角落,顾影自伤。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仿佛诗人就在我们面前,暮色更深沉,江山更寂静。他仍在那里徘徊,愁绪万千。秋风吹过,黄叶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就是刘长卿此时眼中的世界。其实,他心中何尝不是如此,日光隐没,黄叶飘零,西风萧瑟,冷月无声。

满腹才华,为人磊落,却被放逐天涯,面对断壁残垣、荒烟蔓草,这无疑是极大的悲哀。但是,诗人没有办法,身如微尘,飞起或落地,都不能自由掌控。于是,在这个冷寂的黄昏,他才会对着同样愤懑的贾谊,说出这样的话:你我都清白做人,却为何是这般不幸!于是,我们听到了他心底的长叹;于是,我们看到了他迷离的泪水。但是,长歌当哭也好,对酒当歌也好,生命寥落,岁月无边,谁也没有办法。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当年,刘长卿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在寂寥的途中,写下了这首《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时间不同,心境却无异。看远处汀洲在江水中浮沉,定会让这个被贬之人想起自己风雨不断的人生。其实,他想要的不过就是尘埃落定。可是,世事如风,总把落寞的远方留给他。于是,在我们的印象中,他总是那样,愁苦连着愁苦,悲凉接着悲凉。

同类推荐
  •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
  •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永德,在历史上曾被视为“内地之藩篱”、“四夷八莫的夷方边塞”,并被国史方志确认为“中国西南古老郡县之一”。
  • 世界的影像:精彩一生的小说

    世界的影像:精彩一生的小说

    在读、品、悟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用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文学案例,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体验、构建新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
  • 陈思和文集:告别橙色梦

    陈思和文集:告别橙色梦

    全书分五辑,主要收录了对伤痕文学始作俑者卢新华的评论,还有对一批上海作家的评论,如王安忆、沈善增等人;还有对莫言、王朔等一批当代作家的评论;主张“重写文学史”,在五四传统的基础上看待中国的作家和作品。作者主张独立的文艺批评和“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可谓观点独到、有新见新识,对当代文学评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 中年

    中年

    《中年》这本散文,是从俞平伯先生一生创作的大量散文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名篇佳构,也是俞先生散文精华之所在。俞平伯先生兼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于一身,他的散文也兼有诗人、散文家和学者的长处,收在这本书中的作品,既有诗的韵致,又有散文的冲淡恬美,同时还兼有学者的理性与绵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就像一杯陈年佳酿,不宜可乐式地鲸吸牛饮,更适合夜阑人静时细细地品尝。
热门推荐
  • 将门庶女还情记

    将门庶女还情记

    一朝穿越,林倩不仅遇到了古风版的前男友,还误打误撞知晓了王府机密。色令智昏,林倩成了这个冷血“战神”的王妃。她陪着他闯江湖,乱朝堂,上战场。他利用她挡桃花,除政敌,成霸业。落云崖边,她纵身一跳。原以为尘缘已了,谁料,一切仍是未完待续!
  • 我家有个洛天依

    我家有个洛天依

    本书作者自嗨之作:一次意外,少年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地球,这里有前世的up主,这里还有综漫主角,重点都不是这个,我的妹妹竟然是洛天依!位于这个“次元崩坏”的世界,洛影扛上B站大旗,集齐各大up主,收V家,与各路动漫主角秀的风生水起。已混入动漫:食戟之灵、lovelive、路人女主、鹿枫堂,其余待定。已出现V家:洛天依、乐正绫、心华、星尘、言和、乐正龙牙。即将当场(其实也不知道什么出现)V家:初音、徵羽摩柯、墨清弦、战音、镜音双子、巡音、弱音,其余待定。
  • 诡间异闻录

    诡间异闻录

    命运摆钟的指针指向你的时候,你只能选择接受与放弃,但是注定的路,是一定会走下去。
  •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国学经典导读(上册)》、《国学经典导读(中册)》、《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三册,共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礼记》、《孝经》、《三十六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唐五代词》、《诗经》、《左传》、《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或“原诗”)、“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或“经典案例”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傍晚,美国著名出版家、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创作了一部不朽的著作——《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曾经风靡整个世界,至今仍然畅销不衰。书中主人公安德鲁·萨默斯·罗文早已经成为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典型的象征。
  • 小实验

    小实验

    文章讲述了大众的新鲜世界——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保鲜方法;含磷洗衣粉对桃林溪流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谁的手最干净——向手足口病说“再见”;让草坪砖“绿”起来;关于鱼饵对什刹海水质影响的研究;农村厕所使用现状调查及改造建议;一种新型的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合成有机质草毯;柿子催熟方法初探——电冰箱冰冻催熟法等内容。
  • 长生遥

    长生遥

    苍天有尽,长生可期?因登月事故,穆白远走异域星空,见证修真传奇,谋划长生之路。三十六重天外天,燃尽热血不回头!茫茫证道路,我欲上巅峰!
  • 品味丹麦

    品味丹麦

    《品味丹麦》作者何立秋于2010年8月底到2010年11月中旬,参加了AFS的教师交换项目,在丹麦任客座教师,居住在平民家中,从平民的视角了解丹麦,以地理的思维解读丹麦,用日志的形式品味丹麦。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童话王国的无穷魅力,洞悉袖珍小国的大爱情怀。《品味丹麦》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一本全方位介绍丹麦的自然、人文、经济的书籍。
  • 凛之物语

    凛之物语

    凛的耳边时常会想起悠对他说过的那句话“我们的羁绊为她而牵,为她而断。”曾经无可取代的战友到后来立场不同的敌人,他们之间到底错过了什么?花桥一别,雨夜相见,已是两年后,命运之轮宛若千年前那般悄悄的转动了………沙罗树下映衬的是他们那时的笑脸红叶深处掩藏着的是不可明说的爱慕神秘的预知少女与高贵的神明,究竟谁才是他的命定之人?当再一次的拼凑起曾经遗失在时间里的记忆之时,他们是否还有勇气再一次的去面对…………
  • 百转千回:爱妃,别走!

    百转千回:爱妃,别走!

    “我认识你,但是却从来没有爱过你!”沈洛儿决绝的说着,眼底有着一抹深深的淡漠。安景臣冷笑不语,只是定定的盯着她的眸子,良久才无力的说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来一切都是假的,你对我的爱已经不复存在,可是我爱你,你无权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