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8500000007

第7章

又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识彼识食体不应有故。谓契经说食有四种。一者段食变坏为相。谓欲界系香味触三于变坏时能为食事。由此色处非段食摄。以变坏时色无用故。二者触食触境为相。谓有漏触才取境时摄受喜等能为食事。此触虽与诸识相应。属六识者食义偏胜。触粗显境摄受喜乐及顺益舍资养胜故。三意思食希望为相。谓有漏思与欲俱转。希可爱境能为食事。此思虽与诸识相应。属意识者食义偏胜。意识于境希望胜故。四者识食执持为相。谓有漏识由段触思势力增长能为食事。此识虽通诸识自体。而第八识食义偏胜。一类相续执持胜故。由是集论说此四食三蕴五处十一界摄。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坏断故名为食。段食唯于欲界有用。触意思食虽遍三界而依识转随识有无。眼等转识有间有转。非遍恒时能持身命。谓无心定睡眠闷绝无想天中有间断故。设有心位随所依缘性界地等有转易故。于持身命非遍非恒。诸有执无第八识者依何等食经作是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非无心位过去未来识等为食。彼非现常如空花等无体用故。设有体用非现在摄如虚空等非食性故。亦不可说入定心等与无心位有情为食。住无心时彼已灭故。过去非食已极成故。又不可说无想定等不相应行即为彼食。段等四食所不摄故。不相应法非实有故。有执灭定等犹有第六识于彼有情能为食事。彼执非理后当广破。又彼应说生上二界无漏心时以何为食。无漏识等破坏有故。于彼身命不可为食。亦不可执无漏识中有有漏种能为彼食。无漏识等犹如涅槃。不能执持有漏种故。复不可说上界有情身命相持即互为食。四食不摄彼身命故。又无色无身命无能持故。众同分等无实体故。由此定知。异诸转识有异熟识。一类恒遍执持身命令不坏断。世尊依此故作是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唯依取蕴建立有情。佛无有漏非有情摄。说为有情依食住者当知皆依示现而说。既异熟识是胜食性。彼识即是此第八识。

又契经说住灭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而寿不灭亦不离暖。根无变坏。识不离身。若无此识住灭定者。不离身识不应有故。谓眼等识行相粗动。于所缘境起必劳虑。厌患彼故暂求止息渐次伏除至都尽位。依此位立住灭定者。故此定中彼识皆灭。若不许有微细一类恒遍执持寿等识在。依何而说识不离身。若谓后时彼识还起如隔日疟名不离身。是则不应说心行灭。识与想等起灭同故。寿暖诸根应亦如识便成大过。故应许识如寿暖等实不离身。又此位中若全无识应如瓦砾非有情数。岂得说为住灭定者。又异熟识此位若无。谁能执持诸根寿暖。无执持故皆应坏灭。犹如死尸便无寿等。既尔后识必不还生。说不离身彼何所属。诸异熟识舍此身已。离识余身无重生故。又若此位无持种识。后识无种如何得生。过去未来不相应法非实有体已极成故。诸色等法离识皆无。受熏持种亦已遮故。然灭定等无心位中如有心位定实有识。具根寿暖有情摄故。由斯理趣住灭定者。决定有识实不离身。若谓此位有第六识名不离身亦不应理。此定亦名无心定故。若无五识名无心者。应一切定皆名无心。诸定皆无五识身故。意识摄在六转识中。如五识身灭定非有。或此位识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如寿暖等非第六识。若此位有行相所缘可知识者。应如余位非此位摄。本为止息行相所缘可了知识入此定故。又若此位有第六识彼心所法为有为无。若有心所经不应言住此定者心行皆灭。又不应名灭受想定。此定加行但厌受想故此定中唯受想灭。受想二法资助心强。诸心所中独名心行。说心行灭何所相违。无想定中应唯想灭。但厌想故然汝不许。既唯受想资助心强此二灭时心亦应灭。如身行灭而身犹在。宁要责心令同行灭。若尔语行寻伺灭时语应不灭而非所许。然行于法有遍非遍。遍行灭时法定随灭。非遍行灭法或犹在。非遍行者谓入出息。见息灭时身犹在故。寻伺于语是遍行摄。彼若灭时语定无故。受想于心亦遍行摄。许如思等大地法故。受想灭时心定随灭。如何可说彼灭心在。又许思等是大地法灭受想时彼亦应灭。既尔信等此位亦无。非遍行灭余可在故。如何可言有余心所。既许思等此位非无受想应然。大地法故。又此定中若有思等亦应有触。余心所法无不皆依触力生故。若许有触亦应有受。触缘受故。既许有受想亦应生。不相离故。如受缘爱非一切受皆能起爱。故触缘受非一切触皆能生受。由斯所难其理不成。彼救不然有差别故。谓佛自简唯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生爱。曾无有处简触生受。故若有触必有受生。受与想俱其理决定。或应如余位受想亦不灭。执此位中有思等故。许便违害心行灭言。亦不得成灭受想定。若无心所识亦应无。不见余心离心所故。余遍行灭法随灭故。受等应非大地法故。此识应非相应法故。许则应无所依缘等。如色等法亦非心故。又契经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三和合触与触俱起有受想思。若此定中有意识者。三和合故必应有触。触既定与受想思俱。如何有识而无心所。若谓余时三和有力成触生触能起受等。由此定前厌患心所故在定位三事无能不成生触亦无受等。若尔应名灭心所定。如何但说灭受想耶。若谓厌时唯厌受想。此二灭故心所皆灭。依前所厌以立定名。既尔此中心亦应灭。所厌俱故如余心所。不尔如何名无心定。又此定位意识是何。不应是染或无记性。诸善定中无此事故。余染无记心必有心所故。不应厌善起染等故。非求寂静翻起散故。若谓是善。相应善故。应无贪等善根相应。此心不应是自性善或胜义善。违自宗故非善根等及涅槃故。若谓此心是等起善。加行善根所引发故。理亦不然违自宗故。如余善心非等起故。善心无间起三性心。如何善心由前等起。故心是善由相应力。既尔必与善根相应。宁说此心独无心所。故无心所心亦应无。如是推征眼等转识于灭定位非不离身。故契经言不离身者。彼识即是此第八识。

入灭定时不为止息此极寂静执持识故。无想等位类此应知。

又契经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无此识彼染净心不应有故。谓染净法以心为本。因心而生依心住故。心受彼熏持彼种故。然杂染法略有三种。烦恼业果种类别故。若无此识持烦恼种界地往还无染心后诸烦恼起皆应无因。余法不能持彼种故。过去未来非实有故。若诸烦恼无因而生。则无三乘学无学果。诸已断者皆应起故。若无此识持业果种。界地往还异类法后。诸业果起亦应无因。余种余因前已遮故。若诸业果无因而生。入无余依涅槃界已。三界业果还复应生。烦恼亦应无因生故。又行缘识应不得成。转识受熏前已遮故。结生染识非行感故。应说名色行为缘故。时分悬隔无缘义故。此不成故后亦不成。诸清净法亦有三种。世出世道断果别故。若无此识持世出世清净道种。异类心后起彼净法皆应无因。所执余因前已破故。若二净道无因而生。入无余依涅槃界已。彼二净道还复应生。所依亦应无因生故。又出世道初不应生。无法持彼法尔种故。有漏类别非彼因故。无因而生非释种故。初不生故后亦不生。是则应无三乘道果。若无此识持烦恼种。转依断果亦不得成。谓道起时现行烦恼及彼种子俱非有故。染净二心不俱起故。道相应心不持彼种。自性相违如涅槃故。去来得等非实有故。余法持种理不成故。既无所断能断亦无。依谁由谁而立断果。若由道力后惑不生立断果者。则初道起应成无学。后诸烦恼皆已无因。永不生故。许有此识一切皆成。唯此能持染净种故。证此识有理趣无边。恐厌繁文略述纲要。别有此识教理显然。诸有智人应深信受。如是已说初能变相。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5 次第二能变  是识名末那

依彼转缘彼  思量为性相

6 四烦恼常俱  谓我痴我见

并我慢我爱  及余触等俱

7 有覆无记摄  随所生所系

阿罗汉灭定  出世道无有

论曰。次初异熟能变识后应辩思量能变识相。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此名何异第六意识。此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彼依主释。如眼识等。识异意故。然诸圣教恐此滥彼故于第七但立意名。又标意名为简心识。积集了别劣余识故。或欲显此与彼意识为近所依故但名意。依彼转者显此所依。彼谓即前初能变识。圣说此识依藏识故。有义此意以彼识种而为所依。非彼现识。此无间断不假现识为俱有依方得生故。有义此意以彼识种及彼现识俱为所依。虽无间断而有转易名转识故。必假现识为俱有依方得生故。转谓流转。显示此识恒依彼识取所缘故。

诸心心所皆有所依。然彼所依总有三种。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二增上缘依。谓内六处。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俱有根必不转故。三等无间缘依。谓前灭意。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开导根必不起故。唯心心所具三所依名有所依非所余法。初种子依有作是说。要种灭已现果方生。无种已生集论说故。种与芽等不俱有故。有义彼说为证不成。彼依引生后种说故。种生芽等非胜义故。种灭芽生非极成故。焰炷同时互为因故。然种自类因果不俱。种现相生决定俱有。故瑜伽说无常法与他性为因。亦与后念自性为因。是因缘义。自性言显种子自类前为后因。他性言显种与现行互为因义。摄大乘论亦作是说。藏识染法互为因缘。犹如束芦俱时而有。又说种子与果必俱。故种子依定非前后。设有处说种果前后应知皆是随转理门。如是八识及诸心所定各别有种子所依。次俱有依有作是说。眼等五识意识为依。此现起时必有彼故。无别眼等为俱有依。眼等五根即种子故。二十唯识伽他中言。

识从自种生  似境相而转

为成内外处  佛说彼为十

彼颂意说。世尊为成十二处故。说五识种为眼等根。五识相分为色等境。故眼等根即五识种。观所缘论亦作是说。

识上色功能  名五根应理

功能与境色  无始互为因

彼颂意言。异熟识上能生眼等色识种子名色功能。说为五根无别眼等。种与色识常互为因。能熏与种递为因故。第七八识无别此依。恒相续转自力胜故。第六意识别有此依。要托末那而得起故。有义彼说理教相违。若五色根即五识种。十八界种应成杂乱。然十八界各别有种。诸圣教中处处说故。又五识种各有能生相见分异。为执何等名眼等根。若见分种应识蕴摄。若相分种应外处摄。便违圣教眼等五根皆是色蕴内处所摄。又若五根即五识种。五根应是五识因缘。不应说为增上缘摄。又鼻舌根即二识种。则应鼻舌唯欲界系。或应二识通色界系。许便俱与圣教相违。眼耳身根即三识种。二界五地为难亦然。又五识种既通善恶。应五色根非唯无记。又五识种无执受摄。五根亦应非有执受。又五色根若五识种。应意识种即是末那。彼以五根为同法故。又瑜伽论说眼等识皆具三依。若五色根即五识种。依但应二。又诸圣教说眼等根皆通现种。执唯是种便与一切圣教相违。有避如前所说过难。朋附彼执复转救言。异熟识中能感五识。增上业种名五色根。非作因缘生五识种。妙符二颂善顺瑜伽。彼有虚言都无实义。应五色根非无记故。又彼应非唯有执受。唯色蕴摄。唯内处故。鼻舌唯应欲界系故。三根不应。五地系故。感意识业应末那故。眼等不应通现种故。又应眼等非色根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领主之兵伐天下

    领主之兵伐天下

    某夜,天空坠落下无数晶石,人们以此可以进入一个异度世界,在异度世界人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城市,开始了领主时代。地精,哥布林,狗头人,精灵,矮人,巨魔,天使,兽人,恶魔,牛头人,龙,鱼人,亡灵。。。万族林立,兵戎相伐,战乱不休,今日一人,刀过八荒,剑扫六合,千秋万载,不世帝王。PS:本书慢热,后面精彩,读者群542862279已满,二群230947871欢迎大家加入哦!
  • 无尽剑装

    无尽剑装

    一个在家族中地位不高的玄气弟子,偶然在地摊上得到一块奇异玉石,里面藏著一门上古剑修传下来的绝世剑阵修炼之法!冰火两仪剑阵,三叠琴音剑阵,四合八级剑阵,六脉五行剑阵,七星八卦剑阵,九天雷火剑阵,十方无极剑阵,周天挪移剑阵,紫雾虚弥剑阵,道心种魔剑阵,万剑归宗剑阵……天下地下,唯我剑阵!与我作对者,一概万剑轰杀!。。。。2014年度新书《旷世妖师》,书号:3038448。东方玄幻,欢迎大家!
  • 痴人妄想录

    痴人妄想录

    L十九岁的时候就从学校毕了业。经由朋友介绍,他找了一份短期工,头一次领到工资的那天,他觉得自己是真正成年了。十九岁的L,是个有大志的人,所以他看不上周遭的无数人。同事,邻里,甚至亲友。他每日从巷子里走过时,手上总是捧着一本书。他走路低头,神色只在盯着书上的某处,偶尔撞到了人,他也不道歉,因为别人先来斥责他了,骂他小子,长没长眼睛?他不回口,但心里很恼火,等骂的人过去时他才觉得需要反抗,可是他找不到反抗的言辞。他对着墙发狠,我操你娘!骂的是粗口。他觉得自己的面目污秽不堪。以后稍稍习惯了。
  • 万界社区

    万界社区

    预告1:剑侠情缘,他堪破两仪之迷,腾起七星剑阵……僵尸有约,百鬼夜行,他口诵天音,手执灵符,诸邪辟易……纷乱聊斋,他本有心修道,却求道无门;被狐妖掳劫,却成就一身浩然正气……独闯美漫,超凡横行的世界,他成了一个异数,手中一柄纯阳剑,化作万剑凌空,六合之下唯我称尊…………预告2:某旅游团:“来了来了!‘天庭主题公园三日游’马上开团了呀,要去的赶紧报名呀。这可是聊斋世界货真价实的天庭啊!首次营业,五折优惠!”某冒险小队:“伐天副本开团了,有金牌雇佣打手齐天大圣孙悟空啊!佣金每人平摊!来的速度!”……诚实版预告:这真的是一部好书!【萌新小嫩书,跪求收藏推荐!新书期间更新虽略少却稳定,养起来呗~】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重生之我变成了一条狗

    重生之我变成了一条狗

    看着水面倒映着的这幅尊容,刘诺彻底懵了,堂堂佣兵界的神居然莫名其妙的重生在一条狗身上,还是传说中的土狗,中华田园犬,还是个串。既来之则安之,前世他能从一个军事爱好者成长为一代雇佣兵之神,就算变成狗,那也要做一条狗王。
  • 光年外的爱人

    光年外的爱人

    一年前,剩女李小微在大雨中捡到了一个绝世俊美的男子,此人自称来自木星。什么鬼?新世纪的骗局能不能有点新意啊拜托。我还秦始皇后代咧!可是,以为只是一段闹剧,却牵扯了她的整个一生。
  • 修真排名榜

    修真排名榜

    修真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一行发上天空的弹幕,一个命运之邀。林尘上被修真界大佬选中,要在一年之内打进修真世界排名……“我去!我要成为世界第一!”——林尘上 【作者推荐】新书《掘金游戏》已开启,签约作品,品质保证。
  • Small Catechism

    Small Catech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营养百味:心脏病调养食谱

    中华营养百味:心脏病调养食谱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脏病是老人的高发病,来得突然,而且还能要了人的命,心脏病患者其实都要养,不能着急,不能生气,在饮食方面也要有讲究,要学会正确的饮食调养法。《心脏病调养食谱》对心脏病及其合并症患者宜吃什么,忌吃什么如何配膳等知识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详细地介绍了对心血管病预防和治疗有较好效果的膳方剂。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可供心脏病患者,广大中老年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