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古婁青螺菴沙門 書中智證 錄
一切諸佛愍念眾生。為說水懺道場總法。今當歸命一切諸佛。
南無毗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準前可知)。
(某甲)等。相與即今身心寂靜。無諂無障(時本作曲)。正是生善滅惡之時。復應各起四種觀行。以為滅罪。作前方便(南藏無作前二字)。
承上懺悔發願而起觀行。作滅罪之方。故總標也。承前折憍等。三業無過。故得身心寂靜(大經云。身寂靜者。終不作殺盜婬。心寂靜者。亦不造貪嗔癡。又身寂靜。終不親近四眾。及所有事業。心寂靜。終不集三毒。有四句料簡。一。身靜心不靜。如身坐禪遠四眾。心不離貪等。二。心靜身不靜。如內斷三毒。外近四眾等。三。身心俱靜。如諸佛菩薩。及如法行人。四。身心俱不靜。如不信心凡夫外道等)。生善滅惡。承前悔罪發願文以生後。復應下。總標。言趂此身心俱靜之時。又當各加觀行而進修焉。
何等為四。一者觀於因緣。二者觀於果報。三者觀我自身。四者觀如來身(首句徵。一者下列)。
第一觀因緣者。知我此罪。藉以無明。不善思惟。無正觀力。不識其過。
一。因緣觀行。初疊。知我下。釋明。起始為因。助作為緣。如內充三毒。外近惡友等。知。覺了也。由正觀力囗(萬法本不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生。依正色心。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難於成囗囗囗佛因緣)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心。思惟。即貪心。今觀諸法從因緣生。覺所觀境皆空。能觀之心自寂。昔無正觀力。被惡境轉。故不識其過。不識。便是無明。故無正觀之力用也。
遠離善友。諸佛菩薩。隨逐魔道。行邪險徑。
雙承上兩節來。由不識其過。心多顛倒。如善知識。當親近者。倒遠離之。魔道應遠離者。反隨逐之。吁。不善思惟如此。隨逐。隨順追逐而不捨也。魔道者。梵語魔羅。此云奪命。能劫奪智慧命故。又名殺者。是惡中之惡。即謗毀三寶。邪見橫逆者。依附此等必墮三途。故云險徑。
如魚吞鉤。不知其患。
此下連舉三喻明三毒。初明貪毒。魚但知香餌之肥口。不知鉤頭有喪身之患。魚能吞物。譬人貪著可欲境(古云。隨他香餌浮波面。獨守深潭得自由。寧有喪身之禍耶)。不知二字。極重。應上不識字面。冠下兩喻(大經云。見諸法真實。便有總別之相。如見色作色相等。所以起貪耳)。
如蠶作繭。自纏自縛。
二以蠶譬癡毒。蠶。吐絲蟲也。繭。蠶衣也。蠶因癡迷。不知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纏其頭。自縛其體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自盡其邪知見力。觸境迷惑。自是惛懵。既皆曰自。顯非他力使之然也(大經云。眾生不見十二因緣。是故流轉。如蠶作繭。自生自死。眾生亦然。不見佛性。自造結業。流轉生死。猶如拍毱。四祖道信。見三祖燦曰。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祖曰。誰縛汝。曰。無人縛。祖曰。何更求解脫)。
如蛾赴火。自燒自爛。
三。蛾譬嗔毒。飛蛾喜赤光。見火即投。不知自燒燋爛之[示*(囟-乂+古)]。喻人嗔心。見違境即發。不知嗔火能壞法身。戕智慧命。
以是因緣。不能自出。
結因緣觀行。三毒造業。久淪生死。自不能出。不藉三寶力。及自觀力。何以得超。
第二觀于果報者。所有諸惡不善之業。三世輪轉。苦果無窮。
二。果報觀行。所有諸惡。如有貪等惡心所。自造惡業。必招苦果。惑業苦三。如惡叉聚。又生死不停曰轉(即十二因緣等。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如師子尊者與二祖俱償宿障。皓月問長沙岑。永嘉云。了即業障本來空。如何是本來空。沙曰。業障是。問。如何是業障。答。本來空是。月無語。沙以偈示曰。假有元非有。假滅亦非無。得通償債義。一性更無殊)。
沉溺無邊巨夜大海。為諸煩惱羅剎所食。未來生死。冥然無涯。
承上文來。謂苦果無窮。不能自出。猶如扁舟溺于大海。又當長夜。復被羅剎噉。巨夜。即長夜。喻無明不善。大海。喻受苦無窮。煩惱。羅剎。法喻雙舉。煩惱汩沒慧性。如羅剎食人(未來生死。應上三世二句。冥然巨夜。無涯大海。皆前後呼應處)。
設使報得轉輪聖王。王四天下。飛行自在。七寶具足。命終之後。不免惡趣。
轉輪聖王。人中第一。輪以金為之。曰轉者。一日四天。隨念飛行。以體圍圓。狀若車輪。王。治也。顯無為而治。自然轉移。非若銀輪現治。銅輪施政。鐵輪揚武而後治也。七寶者。晉本華嚴云。金輪寶。名勝自在。象寶。名青山。紺馬寶。名勇疾風。神珠寶。名光藏雲。主藏臣寶。名大財。玉女寶。名淨妙德。主兵臣寶。名離垢眼。謂之七種王寶。得此七寶。作轉輪王。飛行自在。王四天下。可謂福之至也(又有四德。一大富。二端正姝好。三安隱無病。四長壽)。如此福德。尚墮苦報。未知出期。況無福而不勤懺悔乎。
四空果報。三界極尊。福盡還作牛領中蟲。況復其餘無福德者。而復懈怠。不勤懺悔。此亦譬如抱石沉淵。求出應難。
上舉人中之極。此舉天中之極。謂無論輪王。即四空天命終。亦不免苦報。雖居三界極尊之位。其福既盡。還作牛領中虫。況其餘人道。不及輪王。無福德者。既乏福德。又多罪垢。反懈怠。不精勤求懺耶。誠如抱石(云云)。四空天。是無色界。一。空無邊處天。二。識無邊處天。三。無所有處天。四非非想處天。證四空果報。為三界極尊。淪生死苦如沉淵。空身沉淵。已是難出。況抱石而不捨。欲求自出。亦甚難也。顯生死垢軀。現是難脫。更造重罪而不懺。又不藉聖力。欲求自拔。必甚難也(還。義應讀旋。速也。應。時本作良。非。沉淵。與上沉溺至大海句呼應)。
第三觀我自身。雖有正因靈覺之性。而為煩惱黑暗叢林之所覆蔽。無了因力。不能得顯。
三。自身觀行。文具三佛性義。一正因(是住自性佛性)二緣因(是引出性佛性)。三了因(是至得果佛性。妙玄云。有心者。皆得作佛。即法身種。謂之正因。一切舉手低頭。即解脫種。謂之緣因。一切世智。三椉解脫心。即般若種。謂之了因。大經云。正因者。名為佛性。緣因者。發菩提心。以二因緣。得無上菩提。如石出金)。今文正因者。正由此慧除癡。得法身故。自身有三。慧身。玅法身。應一切身(大椉法界論云。眾生法身。既與功德相應。何故無有如來德用。應知此如蓮華未開。諸惡見葉共包裹故。亦如金山。被瞋恚泥所封著故。又如虗空。被愚癡雲之所蔽故)。煩惱能障本有靈覺之性。如黑暗叢林能覆日月之光。了義者。法身。是本真之理。不生不滅者。但煩惱覆之則隱。智慧燭之則顯。又了有二義。一了斷義。般若能了煩惱空故。二顯了義。能顯法身故(大經云。了因者。猶如燈明。照了于物。緣因。即施戒等五。與般若為資緣故。資彼正因力。斷惑成菩提也)。
我今應當發起勝心。破裂無明顛倒重障。斷滅生死虗偽苦因。顯發如來大明覺慧。
此時不發勝心。更待何時。故云今應當等。勝心。即前七種心。及四行中前二。勝心一發。則黑暗之蔽自開。一起。則靈覺妙性自顯。無明。如鐵圍城。藉勝心能破。如網罟。仗勝心能裂。又無明有四十二品。為本性之障非一層。故云重。是生死苦果之因也。偽。是假意。前云虗假。虗則非實。假則非真。言本靈上無真實生死因之無明。及生死果之苦報也(修懺要旨云。滅障如翻大地。草木皆枯。顯德如照澄汪。森羅盡現)。如來者。法身也。覺慧。是無上菩提之因心。即當人不動不變之心體。即覺字本不可得。不過借以破眾生之迷耳。覺慧顯照。如日月大明。始悟生本是佛。如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
建立無上涅槃玅果。
涅槃有四。一。自性清淨涅槃(一切眾生平等共有。即真如理也)。二。有餘涅槃(二椉雖斷煩惱。未除餘習。故是有餘)。三。無住涅槃(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窮未來際。利樂有情故)。四。無餘涅槃(謂煩惱既盡。餘習亦滅故)。今指無餘無住。即是出世第一義諦。故云無上。既是出世第一。故為妙果(大經云。一切善業。是涅槃因。因有二。一近因。即三解脫門。二遠因。即無量世所修善法。又云聽法因緣。得近大涅槃。以開法眼故。如世三人。一。無目。二。一目。三。二目。無目者。常不聞法。一目者。雖暫聞法。其心不住。二目者。專心聽受。如聞而行。故聽法因緣。亦得近。能生大明覺慧故。華嚴經云。智入三世而無來徃。即大覺涅槃。此是智不能入。愚不能昏境界。問。世出世間俱有涅槃義不。答。大經云。如人飢餓。得少飯食。如病得差。如人怖畏。得歸依處。如貧人獲七寶物。得已。皆得安樂。如是安樂。即世間涅槃。乃至如來常樂我淨。即大涅槃。今人不得涅槃何故。答。大經云。無量眾生應入涅槃。以所乏故。妨亂其心故不得。又多喜教化。其心怱務。不能得定。故不得現。問。佛于十五夜涅槃何故。答。有十一事。一。能破闇。表能壞無明大暗故。二。令眾生見道非道。表演說正道邪道。三。令眾生見道邪正。表開示生死邪險。涅槃平正。四。除鬱蒸。得清淨樂。表令人斷三毒熱。五。能破螢火高心。表壞外道光明。六。滅一切賊盜之想。表破煩惱結賊。七。除眾生畏惡獸心。表除畏五蓋心。八。能開敷優鉢羅華。表開敷眾生種善根心。九。合蓮華。表覆眾生五欲心。十。發行人進路之心。表發起眾生進修趨向大涅槃行。十一。令眾生樂受五欲。多獲快樂。表令眾生樂修解脫。故當望夜耳)。
第四觀如來身。無為寂照。離四句。絕百非。
首句。疊。觀者。教人察己身。即同如來也。次句。略釋。離四下。廣釋。無為。寂滅真體也(釋如義)。寂照。寂體妙用也(釋來義)。如鏡照物。本自無心。心體雖寂。寂而恒照。非有心用。眾生不了自心本寂。妄計有心。故起四句百非。若大明覺慧中。念念寂滅。即如來清淨法身。何勞離絕(問。如何是無為作用。答。為即無為。非無為于無為也。如地大能持萬物。終不生念。我力能持。火亦不念我能燒物。水亦不念我能潤漬。風亦不念我能動長。空亦不念我能容受。涅槃亦不念。我令眾生得度。義出大經)。離四二句。釋如字。但舉一對。或拈一字便成四。如有無是對。立四句者。如云有。是增益謗。無。是損減謗。亦有亦無。是相違謗。非有非無。是戲論謗。一異。斷常亦爾(就有等四句。每句各四句。有四句者。有有。有無。有亦有亦無。有非有非無。無四句者。無有。無無。無亦有亦無。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四句者。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亦有亦無亦有亦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有非無四句者。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有非無。如上四句各四。四四則成十六。是末四句也。約三世各有十六句。成四十八句。此諸句。皆有已起未起。成九十六。并上根本四句。成百。餘四句倣此)。百非者。法數云。凡作四句。有本末三世。已起未起。積成百。皆不得真。故云非(噫。四句可離。正句不可離也。嚴頭云。大統綱宗。麼須識句。甚麼是句。百不思時。喚作正句。亦云居須。亦云得住。亦云歷歷。亦云惺惺。亦云恁麼時。將恁要等破。一切是非。如一團火相似。觸著便燒。有甚向傍處。古哲云。一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有無尚爾。況四句乎。百非乎。所以當離而絕之)。
眾悳具足。湛然常住。
廣釋來義。眾德即萬行。感百福莊嚴。行無不具。相無不圓。故云具足(圓滿報身)。湛然。言如水之澄湛。萬彩[涌-用+(圉-土)]映也。常住。即不動義(法身也。宗門統要云。佛光如滿禪師因唐順宗問。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師云。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等虗空。常在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帝又問。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說法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知不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師曰。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虗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問。如來法身既常。眾生如何不見。答。大經云。其性常住。是不變異。無智慧眼。不能得見。如彼肉眼。不見闇中樹影)。
雖復方便入於滅度。慈悲捄接。未曾暫捨。
復(讀福)。白也。言也(語云南雍三復白圭)。方便。雙通出入。入於滅度。即生死而證涅槃。出而捄接。即涅槃而度羣品。(故云淨法界身。本無出入。大悲願力。示現受生。是無住涅槃也)無志出世。淪于苦中。則捄之。有志力微者。則接之。實須臾未甞棄也。
生如是心。可謂滅罪之良津。除障之要行。是故志誠。求哀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