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纂云:渾淪者,一也。渾淪一氣,未相離散。
鈔曰:渾淪者,《列子·天瑞篇》之文也。已於本經第四十章全載,今略而不云。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纂云:君子不動乎心,則浩然之氣可養。
鈔曰:此上之文,出《孟子·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曰:若是,則夫子過孟責音奔遠矣。曰:是不難,告子先我不動心。姓告名不害。子者,男子之通稱也。孟賁勇於力,我勇於德義,故曰是不難。告子未及四十不動心,故云先我,況於孟子者哉。曰:敢問夫子之不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可得聞與?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心志所念慮也。氣所以充滿形體,為喜怒也。志帥氣而行之,度其可否也。
夫志至焉,氣次焉。
志為極要之本,氣次而隨之也。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暴,亂也。言志有所向,氣必隨之,當正持其志,無暴亂,其氣安以喜怒加於人。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曰: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查者,鬱閑而不通之貌。
今夫廈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孟子言人之志氣閉塞而為壹也。志閉塞則氣不行,氣閉塞則志不通。今之行而蹙者,由氣閉而不能自持,故志氣顛倒,顛倒之間,無不動而恐矣。則志氣之相助也。敢間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問。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集,雜也。言浩然之氣與仁義相雜,自然而生也。非有為用仁義密入而取之也。故曰是集義所生,非義襲而取之也。行不慷於心,則餒矣。賺,快也。自省所行仁義不備,干害浩然,則心腹饑餒者也。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纂云:卑以自牧者。
鈔曰:此《易·謙卦》初六爻辭也。屢釋于前,今不再云。
纂云:以謙受益。
鈔曰:《尚書·大禹謨》云:益贊于禹曰: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今碧虛取《列子》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者,以證解道生一之義也。又取《孟子》浩然者,以證解沖氣以為和之義也。又取《易》之《謙卦》卑以自牧,《書》之《大禹模》以謙受益,以證解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之義也。終之以強粱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其誡勸世人之誠,可謂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