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罗国。所止处名曰乐音。时与八百比丘僧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母。来到佛所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善哉当问。老母言。人生老病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色痛痒思想行识。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眼耳鼻舌身心。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地水火风空。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佛言。人生老病死。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色痛想行识。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眼耳鼻舌身心。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地水火风空。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佛言。诸法亦如是。譬如两木相钻出火。火还烧木木尽火便灭。佛问老母言。是火本从何所来。灭去至何所。老母报佛言。因缘合会便得火。因缘离散火即灭。佛言。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会乃成。因缘离散即灭。诸法亦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眼见好色即是意。意即是色。是二者俱空。无所有成。灭亦如是。诸法譬如鼓不用一事成。有人持桴捶鼓鼓便有声。是鼓声亦空。当来声亦空。过去声亦空。是声亦不从木革桴人手出。合会诸物乃成鼓声。声从空尽空。诸所有万物一切亦如是。我人寿命亦如是。本际皆净无所有。从无所有因作法。法亦无所有。譬如云起阴冥便雨。雨亦不从龙身出。亦不从龙心出。皆龙因缘所作乃致是雨。诸法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譬如画师先治板素。却后调和众彩便在所作。是画亦不从板素彩出。随其意所为悉成。生死亦如是。各各异类地狱禽兽饿鬼天上世间亦尔。有解是慧者不着着便有。老母闻佛言。大欢喜即自说言。蒙天中天恩得法眼。虽身老羸今得安隐。阿难正衣服前长跪白佛言。是老母闻佛言即解。何因缘智慧乃尔。佛言。大德巍巍。以是故而即解。是老母者。是我前世发菩萨意时母。阿难白佛言。佛前世时母。何因困苦贫穷如是。佛言。乃昔拘楼秦佛时我为菩萨道。意欲作沙门。母以恩爱故不听我作沙门。我忧愁不食一日。以是故前后来生世间。五百世遭厄如是。佛语阿难。是老母寿终。当生阿弥陀佛国中供养诸佛。却后六十八亿劫当得作佛。字扶波健。其国名化作。所有被服饮食如忉利天上。其国中人民皆寿一劫。佛说经已。老母及阿难等。菩萨比丘僧。诸天龙鬼神阿须伦皆大欢喜。前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而去。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忏悔录
托尔斯泰《忏悔录》与奥古斯丁、卢梭《忏悔录》齐名,并称“世界三大《忏悔录》 ”。“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从而永恒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在凌乱的书桌上写上重重一笔。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将结束时,因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寻找生命意义,并记录下这段精神活动的过程,取名《忏悔录》。托尔斯泰《忏悔录》深刻探讨生命意义,与人生、命运、信仰有关。生命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让短暂的人生具有永恒价值?这些有关人生命运的深刻问题,都将在阅读本书中得到启发。凡人仙者之上神的妃子有点傲
前世她为救他而死,助他飞升上神。今生他为救她,逆天而行,牺牲半生修为,用尽心头血,换来一世姻缘,却因误解,导致绝望的她,决然的跳下忘川河,忘记与他的过往十年后,与重生的她意外相逢,为了再续前缘,他隐瞒过往,留在她的身边,与她相伴,就当她们决定相守一生时,她恢复了记忆,得知真相的她,以为他再次欺骗自己,更添痛苦,对他便产生了恨意。侮辱,绝情,让他痛彻心扉,伤心欲绝。是前世的缘,造就今生的债还是前世的债,造就今生的缘青丘之光,桃林之源,北荒之地,忘川河畔,三生石上,我们是否有幸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