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73800000002

第2章

西汉文章最盛,如邹、枚、严、马以迄渊、云等,班固不区分别为立传,此文章所以盛也。至范蔚宗始别作《文苑传》,而文章遂自东汉衰矣。

汉文人无不识字,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扬雄作《训纂篇》是矣。隋唐以来,即学者亦不甚识字,曹宪注《广雅》以「{食弁}」为「饼」、颜师古注《汉书》以「汶」为「洨」是矣。

余最喜观时雨既降、山川出云气象,以为实足以窥化工之蕴。古今诗人虽善状情景者,不能到也。陶靖节之「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庶几近之。次则韦苏州之「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亦是。此陶、韦诗之足贵。他人描摩景色者,百思不能到也。

世俗以为月中有姮娥,又有蟾蜍,非也。张衡《灵宪》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是蟾蜍即姮娥所化,非有二也。高诱《淮南王书注》亦云:「姮娥奔入月中,为月精。」今人称美色者必曰「月中姮娥」,无论事涉轻亵,亦失之远矣。

唐诗人去古未远,尚多比兴,如「玉颜不及寒鸦色」、「云想衣裳花想容」、「一片冰心在玉壶」及玉溪生《锦瑟》一篇,皆比体也。如「秋花江上草」、「黄河水直人心曲」、「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降及宋元,直陈其事者十居其七八,而比兴体微矣。

《三百篇》无一篇非双声迭韵。降及《楚辞》与渊、云、枚、马之作,以迄《三都》《两京》诸赋,无不尽然。唐诗人以杜子美为宗,其五七言近体,无一非双声迭韵也。间有对句双声迭韵,而出句或否者,然亦不过十分之一。中唐以后,韩、李、温诸家亦然。至宋、元、明诗人,能知此者渐鲜。本朝王文简颇知此诀,集中如「他日差池春燕影,祗今憔悴晚烟痕」,此类数十联,亦可追踪古人。然迭韵易晓,而双声难知。则声音、训诂之学宜讲也。

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韩、柳,诗不同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韩与白亦素交,而韩不仿白,白亦不学韩,故能各臻其极。

咏古诗,虽许翻新,然亦须略谙时势,方不贻后人口实。如唐末李昌符《绿珠咏》曰:「谁遣当年堕楼死,无人巧笑破孙家。」意极新颖。然按《晋书》纪传:石崇被杀未久,赵王伦即败,秀亦同诛,不待绿珠之入而家已破矣。若崇肯遣绿珠,绿珠即从命以往,亦徒丧名节耳。诗人作诗,自当成人之美,如「一代红颜为君尽」,何等气色;而昌符顾为此语,吾卜其非端人也。

明御史江阴李忠毅狱中寄父诗:「出世再应为父子,此心原不问幽明」,读之使人增天伦之重。宋苏文忠公《狱中寄子由》诗:「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他生未了因」,读之令人增友于之谊。唐杜工部送郑虔诗:「便与先生成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读之令人增友朋之风义。唐元相悼亡诗:「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读之令人增伉俪之情。孰谓诗不可以感人哉!

昆明钱侍御澧,为当代第一流人。即以诗而论,亦不作第二人想。五言如「寒渚一孤雁,烟篱五母鸡」,「风连巫峡动,烟入洞庭宽」;七言如「夜不分明花气冷,春将狼藉雨声多」,「晓帘纔卷燕交入,午睡欲终蝉一吟」,「拆皆成字蒸新麦,望即生津饤小梅」,「门接山光来异县,墙分花气与芳邻」,皆戛戛独造。至五言古《长风》三首及《还家》三首、七言长短句《赴随州》一篇,无意学古人而自然入古,其杜老《北征》、元叟《舂陵行》之比乎!

钱宗伯载诗,如乐广清言,自然入理。纪尚书昀诗,如泛舟苕霅,风日清华。王方伯太岳诗,如白头宫监,时说开、天。陈方伯奉兹诗,如压雪老梅,愈形倔强。张上舍凤翔诗,如伥鬼哭虎,酸风助哀。冯文肃英廉诗,如申韩著书,刻深自喜。蒋编修士铨诗,如剑侠入道,犹余杀机。朱学士筠诗,如激电怒雷,云雾四塞。翁阁学方纲诗,如博士解经,苦无心得。袁大令枚诗,如通天神狐,醉即露尾。钱文敏维城诗,如名流入座,意态自殊。毕宫保沅诗,如飞瀑万仞,不择地流。舅氏蒋侍御和宁诗,如宛洛少年,风流自赏。吴舍人泰来诗,如便服轻裘,仅堪适体。钱少詹大昕诗,如汉儒传经,酷守师法。王光禄鸣盛诗,如霁日初出,晴云满空。赵光禄文哲诗,如宫人入道,未洗铅华。王司寇昶诗,如盛服趋朝,自矜风度。严侍读长明诗,如触目琳琅,率非己有。王侍讲文治诗,如太常法曲,究系正声。施太仆朝干诗,如读甘谗鼎铭,发人深省。任侍御大椿诗,如灞桥铜狄,冷眼看春。鲍郎中之锺诗,如昆仑琵琶,未除旧习。张舍人埙诗,如广筵招客,间杂屠沽。程吏部晋芳诗,如白傅作诗,老姥都解。曹学士仁虎诗,如珍馔满前,不能隔宿。张大令鹤诗,如绳枢瓮牖,时发奇花。汤大令大奎诗,如故侯门第,樽俎尚存。张宫保百龄诗,如逸客游春,衫裳倜傥。舅氏蒋检讨蘅诗,如长孺戆直,至老益坚。汪明经中诗,如病马振鬣,时鸣不平。钱通副澧诗,如浅话桑麻,亦关治术。李主事鼎元诗,如海山出云,时有可采。姚郎中鼐诗,如山房秋晓,清气流行。吴祭酒钖麒诗,如青绿溪山,渐趋苍古。黄二尹景仁诗,如咽露秋虫,舞风病鹤。顾进士敏恒诗,如半空鹤唳,清响四流。瞿主簿华诗,如危楼断箫,醒人残梦。高孝廉文照诗,如碎裁古锦,花样尚存。方山人熏诗,如独行空谷,时逗疏香。赵兵备翼诗,如东方正谏,时杂诙谐。阮侍郎元诗,如金茎残露,色晃朝阳。凌教授廷堪诗,如画壁蜗涎,篆碑藓蚀。李兵备廷敬诗,如三齐服官,组织轻巧。林上舍镐诗,如狂飚入座,花叶四飞。曾都转燠诗,如鹰隼脱鞲,精采溢目。王典籍芑孙诗,如中朝大官,老于世事。秦方伯瀛诗,如久旱名山,尚流空翠。钱大令维乔诗,如逸客飧霞,惜难轻举。屠州守绅诗,如栽盆红药,蓄沼文鱼。刘侍读钖五诗,如匡鼎说诗,能倾一座。管侍御世铭诗,如朝正岳渎,卤簿森严。方上舍正澍诗,如另辟池台,广饶佳丽。法祭酒式善诗,如巧匠琢玉,瑜能掩瑕。梁侍讲同书诗,如山半钟鱼,响参天籁。潘侍御庭筠诗,如枯禅学佛,情劫未忘。史文学善长诗,如春云出岫,舒卷自如。黎明经简诗,如怒猊饮涧,激电搜林。冯户部敏昌诗,如老鹤行庭,举止生硬。赵郡丞怀玉诗,如鲍家骢马,骨瘦步工。汪助教端光诗,如新月入帘,名花照镜。杨大令伦诗,如临摹画幅,稍觉失真。杨户部芳灿诗,如金碧池台,炫人心目。杨布政揆诗,如沧溟泛舟,忽得奇宝。孙兵备星衍少日诗,如飞天仙人,足不履地。吕司训星垣诗,如宿雾埋山,断虹饮渚。张检讨问陶诗,如骐骥就道,顾视不凡。何工部道生诗,如王谢家儿,自饶绳检。刘刺史大观诗,如极边春色,仍带荒寒。吴礼部蔚光诗,如百草作花,艳夺桃李。徐大令书受诗,如范睢宴客,草具杂陈。赵大令希璜诗,如麋鹿驾车,终难就范。施上舍晋诗,如湖海元龙,未除豪气。伊大守秉绶诗,如贞元朝士,时务关心。方太守体诗,如松风竹韵,爽客心脾。张司马铉诗,如凿险追幽,时逢异境。张上舍崟诗,如倪迂短幅,神韵悠然。刘孝廉嗣绾诗,如荷露烹茶,甘香四彻。金秀才学莲诗,如残蟾照海,病燕依楼。吴孝廉嵩梁诗,如仙子拈花,自饶风格。徐刺史嵩诗,如神女散发,时时弄珠。吴司训照诗,如风入竹中,自饶清韵。姚文学桩诗,如洛阳少年,颇通治术。孙吉士原湘诗,如玉树浮花,金茎滴露。唐刺史仲冕诗,如出峡楼船,帆樯乍整。张大令吉安诗,如青子入筵,味别百果。陈博士石麟诗,如晴云舒红,媚此幽谷。项州倅墉诗,如春草乍绿,尚存冬心。邵进士葆祺诗,如香车宝马,照耀通衢。郭文学麐诗,如大堤游女,顾影自怜。张上舍问簪诗,如秋棠作花,凄艳欲绝。胡孝廉世琦诗,如陟险骅骝,攫空鹰隼。罗山人聘诗,如仙人奴隶,曾入蓬莱。僧慧超诗,如松花作饭,不饱狝猴。僧巨超诗,如荇叶制羹,藉清牢醴。僧小颠诗,如张颠作草,时觉神来。僧果仲诗,如郭象注庄,偶露才语。僧寒石诗,如老衲升坛,不碍真率。闺秀归懋昭诗,如白藕作花,不香而韵。崔恭人钱孟钿诗,如沙弥升座,灵警异常。孙恭人王采薇诗,如断绿零红,凄艳欲绝。吴安人谢淑英诗,如出林劲草,先受惊风。张宜人鲍茝香诗,如栽花隙地,补种桑麻。余所知近时诗人如此。内惟黎明经简未及识面。或问:君诗何如?曰:仆诗如激湍峻岭,殊少回旋。

陆放翁六十年中万首诗,可云多矣。然万首实不始于此。前蜀王仁裕生平作诗满万首,蜀人呼曰「诗窖子」,见《蜀梼杌》及《十国春秋》。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余于诗家咏物亦然。然亦有不可尽废者。丹徒李明经御,性孤洁,尝咏佛手柑云:「自从散罢天花后,空手而今也是香」;如皋吴布衣,性简傲,尝咏风筝云:「直到九霄方驻足,更无一刻肯低头。」读之而二君之性情毕露,谁谓诗不可以见人品耶?

诗有后出而愈工者,余自伊犁赦归,有纪恩诗云:「一体视犹同赤子,十旬俗已悉乌孙。」人以「乌孙、赤子」为工。后赵兵备翼见赠一联云:「足以乌孙途上茧,头几黄祖座中枭」,则可云奇警矣。后同年韦大令佩金亦自伊犁赦回,余登扬州高明寺浮图望海并怀韦中一联云:「梦里乌孙疑鬼国,望中黑子是神山。」亦为扬州人传诵。然卒不能及赵也。

怪可医,俗不可医。涩可医,滑不可医。孙可之之文,卢玉川之诗,可云怪矣。樊宗师之记,王半山之歌,可云涩矣,然非余子所能及也。近时诗人,喜学白香山、苏玉局,几于十人而九然,吾见其俗耳,吾见其滑耳。非二公之失,不善学者之失也。

近青浦王侍郎昶有《湖海诗传》之选,刊成寄余。余于近日诗人,独取岭南黎简及云间姚椿,以其能拔戟自成一家耳。侍郎诗派出于长洲沈宗伯德济,故所选诗,一以声调格律为准。其病在于以己律人,而不能各随人之所长以为去取,似尚不如《箧衍集》《感旧集》之不拘于一格也。侍郎居青浦之朱家角,昨岁二月,余自吴江至上海,因便道访之。侍郎已病不能起,耳目之用并废,盖年已八十矣。濒行,侍郎持余哭,谆谆以身后志铭见属。然尚能诗,口占一律赠余,末二语云:「一语望君须记取,好为有道撰新碑。」余亦为之挥泪而别。

诗固忌拙,然亦不可太巧。近日袁大令枚《随园诗集》,颇犯此病。

「老尚多情觉寿征」,商太守盘诗也。「若使风情老无分,夕阳不合照桃花」,袁大令枚诗也。二公到老,风情不衰,于此可见。

黄二尹景仁,久客都中,寥落不偶,时见之于诗。如所云「千金无马骨,十丈有车尘」,又云「名心澹似幽州日,骨相寒经易水风。」可以感其高才不遇、孤客酸辛之况矣。

孙兵备星衍,少日诗才为同辈中第一。如集中「干杯酬我上北邙」等十数篇,求之古人中,亦不多得。小诗亦凄艳绝伦,如《夜坐咏月》云:「一度落如人小别,片时圆比梦难成」;《广陵客感》云:「红烛照颜年少去,碧山回首昔游非。」读之皆令人惘惘。中年以后,专研六书训诂之学,遂不复作诗。即间有一二篇,亦与少日所作如出两手矣。

汪助教端光诗,如着色屏风,五采夺目,而复能光景常新。同辈中鲜有其偶。艳体诗尤擅场,尝有句云:「并无歧路伤离别,正是华年算死生。」描摩尽致,《疑雨集》不能过也。

同类推荐
  • 杜工部草堂诗话

    杜工部草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King of the Golden River

    The King of the Golden Ri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真经集解

    道德真经集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眉

    青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这是一个用刀的主角

    这是一个用刀的主角

    当你毫无防备的重生了,你发现能做的太少了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是能吃苦的一群人,他们那苦行僧的精神是他们生存的力量来源。在常年的生存压力中,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中,苦难和艰辛、饥饿和折磨……一切的不幸迫使河南人不得不埋首于生活的残酷。于是,在艰难中也不断前进,星落云散,始终挺立在世人面前。于是,在黑暗之中看到烛光,从陨落到奋起,创造新的高峰。
  • 父之罪

    父之罪

    《父之罪》是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大师劳伦斯·布洛克笔下人气角色,马修·斯卡德的首次登场作品。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纽约,一名妙龄女郎惨死在格林威治村的公寓里,整张床成了血海;与她同住的男孩浑身是血冲上街头,被当作凶犯抓了起来,随后在狱中自尽。女孩的父亲找到斯卡德,希望了解自己的女儿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招来杀身之祸……
  • 美男危险诱爱:情遇腹黑神秘邪少

    美男危险诱爱:情遇腹黑神秘邪少

    "五年前,她带他逃离魔窟,被一位神秘温柔的帅哥所救。二男一女亲如家人,谁知五年后爆出一切都是惊天阴谋?他与他,都渴求她的身心。但无论她选择哪个,都会害死另一个?!爱,即是抛弃;救人,即是杀人,她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药鉴

    药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反转修真时代

    反转修真时代

    星际时代突然遭遇修真文明,科技与仙法激烈交锋,理念与文明殊死冲突,强者的伟大,是建立在尸骸之上?还是为保护弱者而奋起一战?捍卫秩序的勇者把血流干,也望不见希望!?身处黑暗,始终坚信有光,人类先锋重归青葱少年,誓要反转这个时代!
  • 红楼之风华绝黛

    红楼之风华绝黛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皇后佟佳氏薨。皇后薨逝,举国致哀。紫禁城里更是一片哀戚愁云惨淡。皇宫嫔妃皇子公主们无论真心假意面上也都是做足了的悲切伤痛。这位佟佳氏皇后虽然只做了一天的皇后,但是出身满洲大族,又是康熙帝嫡亲表妹的佟佳氏却是初一进宫就封为贵妃,孝昭皇后薨逝之后更是以皇贵妃之尊执掌后宫十多年之久,帝王恩重又岂是这些从贵人开始慢慢往上升的嫔妃们可以比拟的?九月十九日,册谥为……
  • 窗外诗雨

    窗外诗雨

    从星期一到星期天过得很快,一转眼十五年的写作时间“不翼而飞”。现在,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窗外诗雨》。我四处打工,到处漂泊,曾几度想放弃创作,只因心中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愫,又重新提起笔来。如果你也真的喜欢写作,就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的故事发生。
  • 豪门密爱:误惹腹黑总裁

    豪门密爱:误惹腹黑总裁

    她只是养女,没钱没权,本以为安分一生,却被两个男人同时爱着,一个是温柔深情的未婚夫,一个是霸道野蛮的仇人,而她偏偏爱上了她的仇人。躲避等于被杀?相守等于欺辱?那么她宁可不要这些可怜的爱情,誓要做那人上人!
  • 醉花阴:旧梦红阁

    醉花阴:旧梦红阁

    少时拜师入红阁,暖情暖语护安康。一入红尘深似海,唯心不悔忆初衷。也许,上天注定了要我遇到她,那个改变了我一生的人,不过我无悔,若是从来一次我还要遇见她。耳畔似乎又听到了那个一身着红衣的女子撑着油纸伞缓步而来,倾城而无双,却在她面前喃喃自语“跟我走,我给你一个家。”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一身着白衣的女子在桃花树下笑颜如花,风华而绝代,却在她面前许下诺言“你是我妹妹,我必然护你一生。”一路走来,聚散离合,引起无数悲欢,是谁一直陪在了她的身边,不曾离去?是谁无论如何,都对她宠溺如初?(不主单人CP,讲述的是一个人独特的一段人生经历,不喜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