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3400000011

第11章

观师十二因缘观云。十二因缘者乃是生死大树。亦名生死大河。何故名树如世间树。有根茎枝叶花果相续而生。十二因缘亦复如是。过去有二因。名之为根。二因者。一无明支。二行支。现在有五果。五果者。一识支。二名色支。三六入支。四触支。五受支。现在有三因。三因者。一爱支。二取支。三有支。未来有二报。二报一生支二老死支。过去二因中一无明支者。谓过去一切烦恼名无明支。又云。于缘不了名无明。二行支者。谓一切身口意善恶等业悉皆名行。以无明故发生于行。无明与行二种是过去二因也。行者生死业也。此二能感现在五果故。名之为根。现在五果中。一识支者。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识神。初受生时。入胎一念心。名之为识。二名色支者。以有受生识故。发起名色。名色者五蕴也。谓第二念已去心也。与父母赤白精血和合。乃至百日诸包未开。但是肉团。未成眼耳鼻舌相。但有色心故名名色。三六入支者。由名色故发生六入。六入者。六根通住识道故为六入。此谓在胎内百日已外也。肉团之内。起业生风吹肉团开敷。变作诸根相名为六入支。四触支者。由六入故发生根尘识等。三事和合触对名触。此谓出胎已去两岁也。未分别余尘。但能觉饥渴热寒犯火触毒。则啼哭之名为触支。五受支者。由触境故发生于受。领纳名为受。此谓两岁已去。心渐分别诸尘。五六岁已来。名为受支。此五支酬过去二因。名为现在五果。如世间树。既有树身。须有枝柯花果。爱取有三因。复感未来生老病死二报。现在三因中。一爱支者。由领纳故发生于爱。于缘起染名为爱也。此谓七岁已去十五已来。爱花贪果。心欲追求。名之为爱。二取支者。由染爱故发生于取。于缘染入有所执故。名之为取。三有支者。由取着故发起于有。身口意造作。能招未来有。以未来果目为现在。三因故名有也。此谓随其所取财色杀盗邪淫。取得入手称遂本心。忆思成业。能有当来果。名为有支。如花结果。此花能生后果。复名为因。既有其因。能感未来两报。两报者。一生支。由现在发起。令有未来受生。于法始起。名为生也。二老死支者。由有生故起于老死。生是老死之缘故。生缘。老死此二支是后生果。果复为因。因果相生犹如大树。一切众生皆为十二因缘。漂没流转。随逐生死往来三界。牢狱之中受苦无穷。如世间河漂没相似。凡夫不觉故。智者了达则不从流。修道断除即得出离。夫十二因缘者。生死系缚之因缘也。必须灭此因缘。乃得兑于生死。是故经云。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灭此因缘要须修道。问。云何修道。答。推求十二因缘根本乃是无明。因无明故起烦恼业。因业故起果报。有果报故有苦。皆因无明为根本。流转生死分离三世如树如河。智者了知。欲伐其根及断其源。犹如伐树。先伐其根。亦如断水。先断其源。今欲伐断十二因缘树河。先断无明。问。无明何者是。答不觉心是。以不觉故妄起分别。心外见境。谓有谓无。谓是谓非。谓得谓失。诸果报法身心等苦。皆是无明之力。我今欲断无明。先须自觉心源。随心所起一切妄想。皆从不觉心生。今须知自心之本性。无生无灭无来无往。何得知。一切妄念忽然妄起。觉则不生。云何名觉。如贪嗔痴起时。还以自心观察思量推求。此贪嗔痴有何形状。为青为黄。为过去为未来为现在。为在内外中间。推。求贪嗔痴都无形状。若贪嗔痴本来是有。今日觉时亦应可见。今觉即无。故知。由不觉故忽然妄起。觉则不生故。觉是无明对治。此觉现在无明不得在心。以无无明故。一切妄想烦恼不生。烦恼不生故。业不生。业不生故。无过去二因。无二因故。现在五果不生。五果不生故。爱取有三因不生。三因不生故。未来二报不生。名断十二因缘大树。涸十二因缘大河。此十二因缘无处。名为涅槃。此自觉圣智。名为菩提

真记云。大圣摄生欲令契理舍事等者。此约同教义云也。一报相者。如来藏与染和合成名色报。如大海水因风成波也。二彼因相者。所起名色。即是如来藏真识。如所起波即是水也。三彼果次第相者。彼所起果无有余物。唯一真心之所回转。如差别波。波唯一海水所回转也。此中离我我所者。唯一真心之体无有余物。何者是我。何是我所乎。非众生数者。犹如流水恒流不绝无厌舍时。由无念故也。众生亦尔。流转生死无断绝者。只由自体无我故尔。是故云非众生数也。黎耶微细者。黎耶即如来藏故也。即成实性者。约三乘云如来藏实性也。约一乘云甚深真性也。下云。此义在三乘。亦通一乘故也

古记云。林德入唐。得逢融顺和尚。问云。一乘中言黎耶者何耶。顺曰。一切诸法皆以黎耶为本。广则无量。略则有五。谓一白净无记识。持三性种。二阿摩罗识。持恒沙德。三性起识。持十普法。四法界安立识。持三种世间法。五法界因陀罗识。持无尽因陀罗尼法。全法界之有为。全法界之无为故云黎耶。共善等三性及无为集起

法记云。所谓因缘有分次第者。因缘者。生十二支因缘也。有者三有也。分者十二支别也。次第者。初无明支乃至最后老死支也。一心所摄者。一心是能摄也。所摄是十二因缘也。自业成者。简他邪因。不简自佛法中疏缘义也。前门中云十二因缘是一心所作。恐有疑。云唯一心作不待缘耶。故明要由业故。作十二因缘也。不相舍离者。前支不离后支。后支不离前支故也。前门现自因生中。增上缘之成十二缘义。此观现自因生中因缘之成十二缘义三道不断者。欲现不断三道故。十二支不相离也。观先后际者。明前门中不断三道者。以过去无明生现在五果。以现在三因生未来老死故也。三苦集者。现其以三际。因得此具足三苦之身。此观取因所得果以立也。不取能生因也。因缘生者。因缘是俗谛所依也。生是所生果法也。破因缘亲疏偏力。现全力生果义也。因缘生灭缚者。牒俗谛所依也生者所生果法也。灭者即离因缘生果之力义也。缚者顺缚也。谓生则顺缚于灭。灭则顺缚于生故。和尚云。生是无侧之生。此生即无生也。灭是无侧之灭。此灭即无灭也。此二无二。是满足生灭也。以灭缚生时。生虽非灭亦不离灭。犹如以绳缚置二人。虽不相离。亦非合为一身。此则分喻。非是满喻也。此中生灭则今曰所用之法。现前为生。以本不生为灭也。是故以灭缚生。灭是能缚。生是所缚。以生缚灭亦如是也。此观破前全力生果之义。以现资于无力。无生之缘生果法义也。又云。心惑者。世出世间心烦恼也。迷世间法。名为世间心烦恼也。迷出世法。名出世间心烦恼也。如是增执于所执法。迷其理事。名为人法二我执也。此二我执。前第八观治之能迷之心。于此观中治也。随顺有尽观者。问。何故此性起门中。以前缘起门。无力无生之缘生空果之义。为所治耶。答。性起门中。空有并现故。能治于前门偏空之执也。十番虽别而同成无我者。一乘中以海印体为无我也。如十二因说余缘生诸法准例可解者。上来直现法性。而机难得证故。改云真性指缘起体。将欲令习。且约众生十二支。以十番观而指示之。故余一切法亦尔观也。如是教诲故。云准例可解也

真记云。若约别教一乘略说十门者。前引论云。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者是同教也。今直辨十番意故。云若约别教一乘等也。若以十番观一无明支。则具三世间成一无明支体故。不动过患即是性在中道之法也。如一无明乃至老死等皆亦尔也。问。所观如是能观云何。答。能观亦尔。初一因缘有分中。具摄余九。余九亦尔也。然虽各摄余九。而初则观有分次第。二则观十种性起心。乃至八因缘九缘起十性起。如是为门别也。问。璎珞经十番与花严经十番何别耶。答。璎珞经十番。画于一法界体。此经十番。则画于无尽法界故。云准教差别不同也

大记云。真定德。于十番中以三生灭释也。谓前七遍计生灭。第八因缘生灭。后二道理生灭也。林德以四生灭释也。谓前因缘生灭。第九缘起生灭。第十性起生灭。越情见处无住生灭也。训德以五生灭释也。谓中间五观。则遍计生灭。第八因缘生灭。第九缘起生灭。第十性起生灭。初二观无住生灭也。今依训德之意释。则无住生灭中。第二观后半。是无住体。初观及第二观初半。是无住位也。以其十二缘相等为无住。别教中二十二位故也

同类推荐
  • 大方等大集经

    大方等大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祖历代通载

    佛祖历代通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如来师子吼经

    佛说如来师子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壑吟稿

    海壑吟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种曲义侠记

    六十种曲义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幽默是人的能力、意志、个性、兴趣的综合体现。幽默是社交的调料,有了幽默,社交可以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幽默是引力强大的磁石,有了幽默,个人魅力无形增值,会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吸入它的磁场,让别人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力量、揭示幽默的技巧,告诉读者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启发读者了解幽默、认识幽默,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幽默这门艺术,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增进沟通,改善人际,促进工作,获得优质高效的人生。
  • 笙根终念

    笙根终念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吃饭看做是繁衍生息的第一需要。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觉感受,而且已然成为一副体现民族素养、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世事沧桑的画卷。现代人对于美食方面的要求,不仅要能满足自己的实用需要,亦对审美方面提出了相当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品尝美味,还要感受文化和情趣方面的熏陶。
  • 班干部的管理学问

    班干部的管理学问

    《班干部的管理学问》针对性较强,主要面向师范生和一线中小学老师;与实际结合紧密,尤其与“新课改”联系密切;消减了理论部分的内容,突出教育教学实践与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采用双重视角的编写方式,既注意到如何利于学生学,又关注到如何利于教师教;体现了国内外关于学校教学及其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受教师教育新理念的影响,这不仅是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教师教育新本质生成的客观要求。
  • 盛世暖婚

    盛世暖婚

    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冷血阎王,手持权柄,尊贵非凡。她是急求结婚待嫁的大龄女青年,手握白刃,杀鸡宰鱼。防火防盗防闺蜜,当她亲眼目睹闺蜜和未婚夫搅在一起时。一怒之下,她就在街上随便找了个人结婚。却没想到,闪出个不可惹的大人物。他说:老婆,这么晚,该睡觉了。
  • 婚外遇

    婚外遇

    激情过后,大脑有些晕眩,混沌到无力睁开眼眸。他将头埋在她的颈间,闷声低笑,“缺氧了。”她陪笑,可是笑意却无法达到眼底。直到此时,她才从心底涌起罪恶。“酒醒了吗?”他仍是很温柔地问。“嗯。”对,酒,就是酒!可是现在,怎样后悔都来不及了。她的心里有些恐慌,手脚冰凉,可是面上仍然平静。他支起一只胳……
  • 哎呀,相公你别跑

    哎呀,相公你别跑

    她一个新时代单身狗,惨烈牺牲后重获新生,还白捡一帅哥相公~没有比这个更爽的事儿了对吗?不,她相公有权有势还有颜,还独宠她一人~遇到这样的好事儿简直做梦都要笑出声来…只是,总有刁民来作死,她倒要看看这幕后推手是谁!害她就算了,害她帅哥相公?那就拿命来!管你是市井刁民还是位居高位,她明的不行来暗的,誓死保卫相公主权不受侵犯!男女主强强联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
  • 色彩

    色彩

    棕皮鞋一出永定门火车站,就撞上了大脚翠姑,这在他是万万没有想见的。“大少爷!”辣辣一声喊,翠姑伸手就来抢行李。他起先没有看见她。人如黄昏的蜂群,一群群过来,一群群过去,嘈杂而拥挤。雨刚停,泥地上水洼如镜,亮亮地打闪。他避着水洼走,跨一跨,跳一跳,小心翼翼,尽量使皮鞋不染泥。这双鞋他在火车上就擦拭了好几遍。车过常州时,他还特意买了一只糯米粽,借粽叶上的一点粘劲,抹平了右脚鞋面上翘起的一块薄皮。在跳最后一个水洼的时候,一只挑着的柳条筐揍了他一屁股。
  • 斗罗大陆之未唱完的歌

    斗罗大陆之未唱完的歌

    戴雨浩继承情绪之神的神位后与唐舞桐一起回归斗罗大陆会有何际遇?伊老破碎的神识能否找回?戴雨浩的遗憾能否弥补?他们又会有怎样一场盛大的婚礼?请大家关注《斗罗大陆之未唱完的歌》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破案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破案

    人的大脑就像一把刀子,你越磨砺它,它就越锋利。能让人的大脑达到这一满意效果的就是罪犯和警察之间的博弈游戏。探案是一种高智商的活动,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规律制约,游戏的参与者总是在制造更新更绝妙的方法,企图制服对方。书中汇集中外精锐探案故事,精中选精,以新奇、精致、逻辑力强为鲜明特征,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在独飨趣味盎然的推理文字盛宴的同时,既可锻炼读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又可满足读者的好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