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4900000012

第12章 白狼黑狼:善与恶的较量(11)

这一天,乐工奏起《八声甘州》曲牌,一群浓妆艳抹的舞女迈着轻轻的舞步翩翩起舞,教坊司乐师臧贤唱起了小曲: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马文升已升任都御史,看到此景,立刻站起来,指着他们当庭怒斥:“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能以此渎乱圣聪?”宴会在尴尬中不欢而散。

马文升随后便以“渎乱圣聪”为罪名弹劾刘瑾。

新朝新气象,上至天子下至百官,都想树立一个寡欲俭朴的新政风。刘瑾就这么撞在了风口浪尖上。刘瑾被打入大牢,等待处决。弘治皇帝本来对刘瑾就有好感,另外为了体现宽仁,赦免刘瑾的死罪,将他贬为茂陵司香,去给成化皇帝守陵。

弘治元年,王守仁十七岁,已经成长为一名英俊高大的青年,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峻,黑色长发被松松地绾起,加上一身得体的锦袍,显得风华正茂。

这一年秋天,王守仁遵照父亲王华的吩咐,前往江西南昌迎娶表妹诸氏为妻。其实,王守仁心中想娶那个活泼可爱的蒙雅丹为妻。他知道这不现实,便遵父亲之命,前去娶诸氏。

诸氏是王守仁的舅父、江西参议诸养和的女儿。

前往南昌途中,王守仁连续两晚做梦,都梦到了达延汗女儿蒙雅丹。梦中,蒙雅丹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不断向王守仁微笑。这微笑,就是初时相见时的那种甜甜的笑。王守仁醒来后,喃喃说道:“要是我的新娘子也有这种笑就好了。”

结婚那一天,王守仁与诸氏相见,诸氏羞羞答答,全然没有蒙雅丹的活泼开朗,更没有那不断出现在梦中的甜甜的笑。王守仁不免有些怅然若失。

王守仁是个志向远大之人,虽然他遵从礼教,但他并不把新婚当成太大的事。新婚之夜,他信步出行,至南昌城中铁柱宫,于殿侧遇一道士,庞眉皓首,盘膝静坐。

王守仁问道:“请问道长,如何称呼您?”

道士答道:“自幼出外,不知姓名。人见我时时静坐,呼我无为道长。”

王守仁记下了,又问道:“道长何处人?”

无为道长对道:“四川人也,因访道侣至此。”

王守仁问其年龄几何,无为道长对道:“贫道七十六岁了。”

王守仁见其精神健旺、声如洪钟,疑是得道之人,请教解除苦恼之术。

无为道长道:“解除凡世苦恼,无过一静。老子清净,庄生逍遥,唯清净而后能逍遥也。”

王守仁听得津津有味,无为道长便教王守仁静坐之法。

王守仁便与无为道长闭目对坐,如同一对槁木,不知不觉一晚过去。

新婚之夜,诸氏不见新郎官入洞房,羞怯不能对人说。到了凌晨,还不见新郎前来,便担心起他的安全,于是急切告诉父母。诸养和忙命人到处寻找。

家人寻到铁柱宫,见二人还在静坐。家人急请王守仁回府,王守仁便与无为道长作别。临别时,王守仁取出一锭白银相送。

无为道长道:“珍重珍重,贫道是不需要银子之人。倘若二十年后再相会,定将银子奉还。”

王守仁并不回话,认为这是无为道长的客气话罢了,便与家人回府。

署中蓄纸最富,王守仁每日取来,练习书法。王守仁仍不断练习射箭。书法、射技不断上进。闲暇之时,王守仁就在南昌城里转。王守仁是个热爱军事之人,自然留心南昌的地理、人文、城防。这南昌城,最大的官府便是宁王府了。

宁王府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四周围绕高大的城垣和四个城门,城楼上覆以青色琉璃瓦,大门饰以丹漆金涂铜钉,俨然是北京紫禁城的缩影。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大封子弟,分藩就国。诸王在封地,没有治民之责,却有统兵之权。各王府都配有护卫三千至二万人。当地驻军调动,还须有藩王令旨。朱元璋又严令各藩王,不得对皇权存有二心,不得与京中官员相互勾结。

当今宁王是朱觐钧,他是明朝第三代宁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后人。宁王府的护卫因为骚扰地方,天顺年间,便被朝廷革除。朱觐钧因护卫被革除,心里总不是个滋味,老对家人发些牢骚。

王守仁围着宁王府转,偌大的宁王府,总让人觉得有股杀气。

第二年,王守仁与诸氏同归余姚。

行至江西上饶县,王守仁特地前去拜谒儒学大师娄谅。娄谅曾师事儒学大家吴与弼,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终生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念,所著《春秋本意》流传较广。娄谅有个小女,虽然只有十岁,但南昌的宁王朱觐钧慕娄谅大名,托人说媒,与自己十一岁儿子朱宸濠订立了婚约。娄谅人称神算,但此事失察了,这是后话。

娄谅家前院后,生长着旺盛的竹子,青翠欲滴,在微风的吹拂下,细长的竹叶相互交错,发出“沙沙”的声响。

王守仁进见娄谅,相谈十分契合。

娄谅对王守仁道:“发展儒家思想的法宝是格物致知,简易说就是朱熹夫子所讲的借物参禅。譬如竹子,它屈屈伸伸,雪压千层犹奋直;潇潇洒洒,风来四面又何妨。有人根据这,总结出大丈夫要不屈不挠,有凌云壮志。”

王守仁认真听讲。

娄谅接着讲解道:“竹子还有一项特性:百年常青。春秋时,孔夫子的好友、卫国贤大夫蘧瑗根据竹子百年常青想到竹节滑顺,又想到做人要减少缺点,方能挺拔、高立、长寿。”

王守仁非常熟悉蘧瑗——

蘧瑗被奉祀孔庙东庑第一位,是位年逾百岁的寿星。他自幼聪明过人,饱读经书,能言善辩,外宽内直,生性忠恕,虔诚坦荡。他是卫国三朝元老。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有十年在卫国,其中两次住在蘧瑗家,前后达九年。尤其是孔子第二次从外地回到卫国,蘧瑗已年高隐退,孔子再次在其家设帐授徒,二人更是无事不谈,充分交流思想。蘧瑗的政治主张、言行、情操对儒家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言行合乎儒家学说的基本观点,为以后儒家学派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守仁接着娄谅的话说道:“蘧瑗的‘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著名典故,也是格物致知的结果吧?”

娄谅点了点头,又说道:“南方有一种毛竹,在播下种子后,前五年几乎看不到小苗的生长,但到了第六年的雨季,小毛竹苗的周围会蹿出许多竹笋,像有了魔法一样,以平均每天一人高的速度向上生长,旋即超过了所有高大的树木。在开始的五年里,虽然地表上看不到毛竹苗生长的迹象,但土壤里,它的根系却在不停地壮大和蔓延,也就是不断积攒能量,蓄势待发。一旦时机成熟,毛竹定会拔地蹿天。”

王守仁大为信服。

娄谅说道:“圣人必可学而至。如果你格物致知,学习毛竹气度,沉得住底气,耐得住寂寞,俯下身子,站稳马步,一定会成为圣人。”

王守仁不由起身敬礼。

自此,王守仁更加敬慕圣贤之学,发愤研读南宋朱熹等诸儒著作。

学子们读朱熹等诸儒著作,勤政的皇帝也不例外。

再说弘治皇帝即位之后,励精图治,黜佞任贤,升翰林院的刘健、李东阳、谢迁为翰林学士,入阁办事,重开了经筵侍讲,与内阁大臣们探讨治国和儒家学问。弘治皇帝又起用前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为吏部尚书;升礼部侍郎徐溥为礼部尚书;升贵州提学副使彭韶为刑部尚书。万安、尹旻、张蓥等“纸糊阁老、泥塑尚书”全部清理出了朝廷。

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南京和北京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翰林院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北京相同。北京所在府为顺天府,南京所在府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南京的六部是安置闲散或者被斥的官员的地方,多无职权,但也有几个职位是例外。比如南京兵部尚书,权利就很大,主管南京城以及南直隶一带防务,有兵权。北京六部尚书可以进入内阁,担当首辅,因此北京六部是大明朝的统治中心,而南京六部属于闲职。

在奉天殿,弘治皇帝问诸臣:“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今朝政紊乱,各位爱卿说,我朝应该怎么办?”

吏部尚书王恕奏道:“鉴于前朝宦官、特务机构专权乱政的教训,应该对宦官和特务机构严加管束。”

弘治皇帝点头称是,下旨宫中太监以及东厂、锦衣卫不得任意行事,只能奉守本职。

此后,司礼监掌印太监李广等人贪财稍稍收敛;东厂、锦衣卫大致都能执法公允,用刑宽松。

弘治皇帝又问:“成化年间,暴乱不断,有几次声势还相当大,应该怎样预防内乱?”

刑部尚书彭韶奏道:“臣在地方从政多年,知道百姓如果能吃上、喝上,就断然不会造反的。”

弘治皇帝点头称是。

礼部尚书徐溥接着奏道:“要想让百姓吃上、喝上,皇宫和大臣们就应该力求节俭,减少开支与供奉,不大兴土木,不浪费钱财,这样就会缓解天下百姓的负担。”

弘治皇帝点头说好,便一再下诏,禁止宗室侵占民田,鱼肉百姓,又多次下诏减免一些地方的夏税、秋税。

弘治二年,弘治皇帝采纳了给事中孙需的意见,追赠于谦为太傅。

五月,开封黄河决口,弘治皇帝命户部侍郎白昂领二十五万人修治。未久,黄河又于张秋决堤,由汶水入海,漕运中绝。

自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漕运特别重要,沿漕河所有州郡都设有通判一员,每县设专管漕河的县丞一员,专任漕河事,受工部都水司的直接管辖。但到了明成化年间,这些专职官员,多被各省委以兼杂,或因治理河道差事既苦又难于升迁,多不尽其职。整个漕务,日益松弛,甚至无人过问。

针对此情,山西太原人、工部都水司郎中王琼奏请朝廷:“核实人员编制,革除地方所谓兼差,责令专司河道本职。”弘治皇帝采纳。

王琼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年少时就显露出才能和胆略,二十二岁中举后,在平定州游冠山时,写下这样的诗句:“丈夫生而果有志,何必临渊去羡鱼。”二十六岁中了进士后,不久便升迁为郎中。

因为漕河治理,官府每年向民间征集扫草数量巨大。官吏通过征集,从中大量贪污。同时,每年所征扫草陈新积壅,腐烂无稽,百姓负担逐年增加。

针对此情,王琼带领陕西临洮人、工部都水司主事彭泽,亲自组织稽查、核对。

王琼、彭泽先将各州、县所积扫草数量统计核实。经过计算,发现足够数年之用。然后量裁征数,做到草不积腐,民不困征。接着又采取了年征十分之三、折银储官的新办法,竟盈银三万两。

不少州县随便动用河防木材移作他用,并从中贪污。

王琼奏请皇帝下旨:“沿漕河州、县,不得动用河防专用木材,违者严加议处。”这样便保住了河防资财的专用。

经过整肃,漕务出现了新局面。

弘治皇帝命王琼整治漕运的同时,命浙江布政使刘大夏前往治理黄河,经两年时间治理,黄河自开封往东,不再向东北入山东流入渤海,而是向东南经徐州,由洪泽湖北汇入淮河,夺淮河河道入黄海。筑长堤三百六十里,基本上抑制了黄河水患,此后漕河上下无大患。

不只天下趋于平静,在北京城中,弘治皇帝对臣下宽厚平和。

早朝的时候,弘治皇帝亲御奉天门,大臣们言事,要从左右廊庑入门内面君而奏。有的大臣因地滑,行走失仪,弘治皇帝从不问罪,奏本中有错字也不纠问。官员说了错话,弘治皇帝还宽慰数句,不使其慌恐。

到了冬天之夜,弘治皇帝在宫内觉得天气寒冷,就问左右身边太监:“现在大臣们有在路上的吗?”

身边太监回答说:“有。”

弘治皇帝说:“如此凛冽且昏黑,倘若廉贫之吏归途无灯火照明怎么办?”

弘治皇帝传下圣旨,命今后遇到在京官员夜还,不论职位高低,一律由锦衣卫校尉执灯相送。

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弘治皇帝一直身弱多病,但弘治皇帝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弘治皇帝常召内阁大臣们至文华殿。这文华殿虽是太子视事之所,但经常是皇帝便殿。在文华殿,弘治皇帝让内阁大臣们共议众大臣的奏章,写出批词后,自己再批改颁发。

李东阳高兴地说:“天顺以来,三十余年间,皇帝召见大臣,都只问上一二句话,而现在却是反复询问,讨论详明,真是前所未有啊!”

朝臣们欣喜,宫中太监们气焰就不旺盛。在这些太监中,最心急的是太监张忠,因为宫外的石彪、银珠、张茂等着他来实施“大业”呢!

弘治皇帝婚后,张皇后一直未孕,张忠觉得是个机会,便将百两黄金全部送给司礼监掌印太监李广,求他举荐。这李广得到石彪、张忠父子的厚礼,自然用心,小小张忠破格担任司礼监的监丞。

张皇后婚后三年没有生育,不只张忠着急、张皇后着急,大臣们更是着急,纷纷上疏请求皇帝选妃以广储嗣。弘治皇帝一一回绝,但心里也是有些着急,就和张皇后在宫中斋醮求子,一连三个月。

要想实施“大业”,还要取得张皇后的好感,张忠琢磨再三,便想用小曲来勾引她。

万岁山高耸峻拔,树木蓊郁,风光壮丽,鹿鹤成群,生机盎然,极富自然野趣。山下遍植花草、果木,有“后果园”之称,当然万岁山更是紫禁城的“镇山”。皇帝、后妃常来此登山观景,是一座优美的皇家花园。

正是初夏,张皇后在众宫女的陪伴下,来到万岁山赏花。一只硕大蝴蝶飞来飞去,年轻张皇后正在凝神捕捉之时,忽然不远处的丛林中传来半男不女的唱曲声——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同类推荐
  • 朱新礼如是说

    朱新礼如是说

    1992年,朱新礼在山东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创建汇源果汁厂,后迁址北京,汇源果汁目前已经发展成主营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在港联合公告,可口可乐拟以约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已公开发行的股份。这一业界最强并购的消息一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尽管收购案未获审批)。本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朱新礼从一个县经贸委副主任成长为果汁行业(甚至中国当代)顶级企业家的艰辛过程,从创业精神、经营理念、资本运作、商战智慧、品牌推广、营销攻略、质量控制、渠道建设、企业家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历史每走到关键处,总要凸现出几颗辰星,或明或淡,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们中有英雄豪杰,也有跳梁小丑;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因为他们的出现,才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奇丽壮阔与丰富多变。他们身上浓缩了华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彰显着中国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1)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我们的名字叫体育生

    我们的名字叫体育生

    编者按:每一个好的故事都有起源,故事来源于我的高中,我的体育生生涯,有似曾相识的情景,也有为了跌宕起伏而跌宕起伏的字语,但却不违和。有真实有想象,为了呈现近乎于完美而呈现。感恩那段时光。
  • 就这么不靠谱地活着

    就这么不靠谱地活着

    人不靠谱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不靠谱,基本没有什么靠谱的时候。富家千金周同同爱上了无业游民小屠,而小屠深爱的女孩阿然却满脑子都是狂热的电影梦。在阿然的怂恿下,小屠利用同同对自己的感情骗到一笔投资,并纠集了一群乌合之众准备拍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电影。从编故事到筹备工作再到正式开始拍摄,大家从玩世不恭的瞎掺和渐渐变得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小屠无法自拔地卷入了与两个女孩纠缠不休的感情漩涡中,而他身边的朋友们也在经历着各种大起大落的人生悲喜剧。当闹剧般的电影摄制过程进入尾声时,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 星丹

    星丹

    地球上世界末日,霍启,一个基因克隆的完美的人,在另外一个星球上,融合道、佛、儒三家,结合现代物理量子理论、天体理论,创建出与其他门派完全不一样的修真之路且看霍启与众不同的道法,堪比核弹爆炸全文情节波澜起伏,且看霍启在龙笑、蓝雨、寒山雪三个美女之间如何抉择……
  • 洪大容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

    洪大容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

    本书以朝鲜朝历史人物洪大容的《湛轩书》为第一手资料,从历史人物的生平及作品中汲取点滴素材,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文化对洪大容思想体系形成的影响;中国诗论与洪大容诗歌理论之关联;洪大容文学中体现的中国形象;洪大容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双向反馈等诸多问题。打破以往对洪大容哲学思想及科学成就的片面关照,借用文化人类学、形象学等文艺理论,突出了洪大容作为18世纪朝鲜朝中后期“北学派”领军人物在文学与文化界的广泛影响。
  • 狼烟风云记

    狼烟风云记

    天下不乏狼子野心之辈,但自古天道昭昭,纵然风起云涌,都必将归于平静!可没有乱世,何谈英雄?两个少年英豪脱颖而出,一个行侠仗义,一个身负重任,均是大好男儿!不巧造化弄人,分道扬镳,从此天各一方,相互征伐......
  • 重生之前妻

    重生之前妻

    快三十岁的凌雪,和丈夫相亲相爱八年,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女臣欢膝下。好不容易盼得子来,却不想在她三十岁生日晚宴上,她才发现自己深爱的丈夫竟早已变心。丈夫的薄情,让她心如死灰,小三更是嚣张的把她推下楼梯,夺去了她和孩子的性命。她指天发誓,决不罢休!重生回到五年前,再活一次,这一世,她绝不再唯唯诺诺,任人欺凌。婆婆刁难?她以牙还牙,让她永无宁日。小三诋毁?她陪她演戏,演得她人尽可夫。薄情前夫?呵呵…看她如何耍尽手段,让他身败名裂,后悔当初!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恋爱狂想

    恋爱狂想

    枫:你认为这都是我装出来的?可惜猜错了,注视你,靠近你,触碰你,不过都是单纯地顺应内心罢了。流渊:将我变成你的使魔吧,这样一来我就能为你所用——从此以后,只属于你一个人。东见月:人类对我们来说是最致命的毒药,但遗憾即使心知肚明,却也甘愿飞蛾扑火。鸣音:…大家的朋友?真讨厌这种无法据为己有的感觉。完全不浪漫,丝毫不青春,少女向恋爱冒险系小说,与非人类间的诙谐日常。
  • 蜜色豪门:前妻太难戒

    蜜色豪门:前妻太难戒

    她抱着三岁女儿尸体哭时,他在妹妹床上,她脸被破相时,他律师无情甩给她一张离婚书,她只是站在江边吹风,却被妹妹推入江中。他应该永远也想不到,那个曾经只会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打转的黄脸婆、那个被破相的弃妇、那个‘意外’淹死的亡妻,此刻已是对手企业的领导者、千万男人心中的梦中情人,同时,她还是一个二岁儿子的母亲……如今的她,每天都会坐在镜子前,对着额头上的疤痕发誓:“我一定会让你们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