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5400000003

第3章 回到零点,想想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1)

有很多人穿行于宇宙之中,纵横于江湖之上,寻找着自己和生命的真谛。他们在西藏朝圣,在丽江小资,在法国喝咖啡,在北京吃烤串……他们找了很久,走了很久,一路上听着陶喆的《找自己》,单曲循环了上千次之后,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找到。

还有些人选择躲进小楼成一统,每天看着古今中外天上地下的各色文章,还饥渴地在知乎、豆瓣、天涯上膜拜着各路大神的言论,但是他们最后收获的只有一本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语录或者是心灵鸡汤大全而已,“自己”对他们来说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根本不知道那个真实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怎么去寻找,又怎么可能找得到?

你一定会期待我下面会立刻吧啦吧啦说出一堆振聋发聩、惊天动地的语言来让你一下子就清醒,一下子就步入“寻找自己”的正轨。那么我只能说,对不起,有些事情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哪怕是改革开放这样顺应民心、暗合潮流、举全国之力的伟大行为,也还要分三步走,更何况是“找自己”这样的复杂工程?自然是要慢慢来了,还是那句话“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啊”。

找到你自己的过程,不是减法,而是加法

在我看来,找到你自己的过程,不是减法,而是加法,不是说NO,而是说YES。

在后来的工作机会中,我接触过很多明星,也采访过不少名人,我发现那些说“这套服装不适合我”、“这套妆容不是我”的人,往往不如那些欣然接受的人更清楚自己是谁。前者虽然看上去很了解自己适合什么,但是——你知道这种感觉——他们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有多少可能性。

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娱乐节目的筹备过程,当时我们的创意是通过镜头来展现明星本真的一面。在这个节目里,没有聚光灯、没有助理、没有剧本,就是明星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段陌生的生活。这个节目的创意出来之后,我真的觉得很棒,因为之前国内都没有这样的企划,而且我们所合作的团队又是国内最顶尖的,有着丰富的节目运作经验,所以当时大家都觉得拍出来会很火。策划部分完结之后,我就立刻去拉明星加入。其实我当时是有私心的,我找了好几个和我关系不错但是又不是很大腕的朋友,想让他们加入,目的是给他们更多的曝光率,这样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会有很多好处。但是让我意外的是,他们几乎都拒绝了,有些人是找借口说没档期,有些人则更直接一些说:“那怎么能行,我是明星,怎么能自己拿行李、自己租宾馆,还跑在大街上和小贩讨价还价呢?”

这样的回答真的让我感觉很遗憾,我看的出来他们把自己固化了,他们把自己的明星身份看得太重。一个固化的自己,怎么能是真实的自己呢?只可能是一个假装的自己,一个扮演的自己。

我始终是这样认为,加比减更有力量,没有尝试过就认定“自我”是一种固执,也是束缚自己的行为。相反,那些愿意尝试,愿意说YES的姑娘或小伙,他们自我强大和乐观到不停地吞吃新的东西,他们的自我很“大”,所以非常容易找到。因为人是多方位的,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试新,也许我们才会发现“原来我还有这样一面”、“其实这样我也可以”,所以人生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不要简单地就把自己固定在某个地方,不要动不动就说NO。

当然,像我之前那种辞职去尝试各种想尝试的工作的行为,对于大多数想找到自我的人来说,也许是不实用的。我有一些现实的方法帮助你来丰富自己,尝试自己,给自己换装。不过有趣的是,这其中就有我刚刚批判过的旅行和读书。只不过我希望,看了我的说法,你们能在旅行和阅读中找到不一样的落脚点,能够得到更多的感触。

关于读书的三个Yes一个No

阅读和旅行,是我认为最quickly(快速)、最worthy(有效)地丰富你自己的两种方式,可能是因为天生偏爱文字的缘故,所以我又尤爱阅读。

阅读的好处是,你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看世界。你可以替换任何一本小说中的主人公,去思考,如果我是他/她,面临他/她的抉择,会怎样做。同时阅读是一个人的行动,没有人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你是不用自欺欺人的。最重要的是,阅读让你不必要真的去尝试一下就能明白一些事情道理,比如你不用真去学工业设计就知道工业设计师平时头脑中都在想什么,遇到的挑战是什么,非常节省成本。我曾经觉得做米其林厨师很棒,但是在一本叫《后厨机密》的书中看到新手要从每天削200个土豆做起,就放弃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我觉得阅读真的是最quickly(快速)、最worthy(有效)的手段。

不过读书说来简单,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能读得好。很多人都把读书变成一种类似看电影、唱卡拉OK的娱乐,或者只是用读书来标榜一种品位,划分一种界限,就像总有一些人总喜欢一脸诚恳地对你说:“没错,我就是喜欢看《尤利西斯》和《百年孤独》的人。”然后当你和他们说起《读者》《知音》上的平价鸡汤文学后,他们又会变得兴致勃勃、全情投入……《百年孤独》?别闹了。

对于我而言,读书有三个Yes一个No——

喜欢不喜欢的都要读(Yes)

只读自己喜欢的书,读书就会变得像娱乐。读书应该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都找来看看。

我不太喜欢看畅销书,因为畅销书人云亦云,我会找一些孤僻的,但是能引发人好奇心的书来读。所以我特别喜欢购书网站的图书推荐功能,让我一下子能买一堆书回家,就好像买菜一样便捷。

努力去读些你不感兴趣的东西,久而久之,你人会变得有一点点广博,你会是A圈中最懂B的人,B圈中最懂A的家伙。我现在是娱乐圈算懂点金融的人,金融圈的娱乐行家,这就是所谓的crossover,跨界优势。

衔接知识点,自己寻找答案(Yes)

好老师的课和坏老师的课你一定都上过。好老师总是融会贯通,一张表格或者一串线索,就把古今中外罗列对比得清清楚楚,让你如过电影一般;而坏老师则给你一堆难背的碎片,除了毫无意义的时间、地点、人名,你一个都记不起来。

我想这就是衔接和对比的重要,衔接给你大画面,把握本质,对比让你注意细节,记住特点。只有当你把每本书最根本的东西抽出来,你才能对本质看得清楚,每一本书中的讯息也才会在你的头脑中搭建出一个场景。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我读《红楼梦》,就会自己用B3大纸标注人物关系,读历史书,也会画时间轴并Google一下同时期其他国家发生了什么。这样的工程确实是很辛苦的,而且也很费精力,但是你收获的东西却是实实在在的,远不仅仅是那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和优雅微妙的小说文辞可以比的,历史、政治、经济这样的知识都会趁着这个机会进入你的大脑宝库。

读书就是读时代、读人(Yes)

我喜欢读历史书和人物传记,因为读书就是读时代、读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时代而活着,不能摆脱他的时代,同时在不同的时代,却也有着不变的人性。变与不变,真是非常有魅力的事情。

同时,我读书不仅仅读书内的人,还读书外的人。我会查作者的生平,他创作的背景,看他写作的局限。这样才能跳出来思考,获得更深远的启发。比如说《红楼梦》,曹雪芹和高鹗之间的原作和续作的差异,背后所反映出的作者不同的社会观和思想性,又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后代又有怎样的争鸣,这些都是书本之外的知识和内容了。

哪些书不读(No)

我有几种书不读:成功学和心理学书不读,我经常幻想把机场书店砸掉就是这个原因(当然我从来也没有这么做过,有贼心没贼胆啊,希望我的读者也保持这样的低姿态)。成功学的用处实在是值得怀疑,因为如果有用,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不成功的人了。我还不读超级畅销书,因为畅销不能作为一个买书的理由——怎么能因为别人买你就买呢?当然我会了解一下畅销书的内容,分析一下它的畅销反映了社会和市场的哪些变化。最后,我肯定不会买好朋友出的书,因为他们必须签好名送给我才是朋友,不过我的书还是希望他们买一下的,而且他们买得越多,我越觉得彼此间的感情越深厚。

最后,想补充一点,读人和读书的效果是一样的。如果你实在不喜欢看书上的文字,不如就找一些有故事的人聊天,把他们的话记下来就是书。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吐露自己的内心,那你就需要采访、提问。和老板们聊天也不妨多发问,虽然有些问题可能显得幼稚和低端,但是老板的回答也许能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就是这样从老板身上学到了不少。

TIPS:

现在着手开始列自己的书单和人单吧!

先看看你买的哪些书没有读:买的书是你的野心,没有读的书是你的现实,两者之间是你对自己了解的差距。

再看看哪些话题你完全没有联想:没有联想的话题是那些你为了读而读,没有读通透的说明。

最后看看你身边的谁的故事特别多:故事多的人,就需要向他们学习他们的阅读技巧了,最好还对他们来个采访,把他们变成你的书。

综合出一份你自己的书单和人单:现在就着手列一份你自己的书单和人单吧,开始你的自我认识之路。

不做文艺游客,做挑战世界的行家

旅行的好处是,能开阔你的眼界。虽然我们现在有了电视、网络这样的具备即视效果的媒体,但是你看见的还依然是别人眼睛中的世界,你得到的还是二手的信息。由于媒体的自身特色,所以所有通过媒体传播出来的信息都是经过剪刀手二次加工的,会丢掉很多本真的东西,留下太多人为加工的痕迹。这里不仅仅说的是国内的媒体,外国的也是。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旅行是非常梦幻的、唯美的,充满了开心和惊喜,但是如果你真正的背着包走上一圈的话,你就会发现,真实的旅行其实是一点也不梦幻,反而是非常实打实的。你要一个人在完全陌生的地方吃、住、行走,沿途你会遇到陌生的人和突发的意想不到的事件,怎样去面对、去处理完全需要你自己去把握,所以旅行其实是最能暴露你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素质的,也是最能够帮你提升自己的方式。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旅行者”。我从来不认为拍照和美食是旅行中至关重要的事,就像我搞不懂为什么“旅行攻略”和“路书制作”吸引了那么多人。我可是从来不做旅行计划的,有时候连飞机时间都要别人现通知。

在我看来,旅行是一场华丽的冒险,我向往旅行提高我的格局,而不是留下一大堆有阳光痕迹的照片;我喜欢去尝试不同的经历,而不是希望安安静静地完成一次景点的日常视察;我甚至期盼在一路上会出现几次这样那样的小状况,看看自己到底会怎样面对、能怎样解决。

比如我去英国,三次往返,分别乘坐了维珍、英航和国航的航班,我想别人可能根本不会在意这样的细节,我却一家家地体验他们的服务,分析飞行用时、中外客人比例等,我甚至还专门从北京和上海各飞了一次。

还有一次我去香港,对自己说“下飞机就只能说英语”,于是自娱自乐玩起了大冒险。我想练习自己并不流畅的英语,结果闹出了好笑的事——在酒店比划了半天要插线板,结果服务员给我找来一盏台灯……

我最棒的一次,是用很短的时间走遍了欧洲而且是多个国家,实行“一日一城”策略。我请一个在英国定居了十年的发小来为我订机票,要求她只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晚上飞,落地到新的城市后住在机场附近。第二,一大早进城游览,傍晚回机场坐飞机去往下一站。这样做的结果是,我根本不知道第二天去的城市是哪里!而且还要一上飞机就做功课,根据知名度、地点、开放时间等信息决定参观的时间点和排序。真是太刺激了!

于是,我在华沙入关被盘问了一个半小时;在佛罗伦萨深夜暴走两个小时;在米兰捡到美女的毕业证书;在斯德哥尔摩睡了一晚船床……如果是计划周密的漫长旅程,一定不会有这样离奇的体验。我想旅行本身就是脱离原本熟悉、循规蹈矩的生活,如果真如祝贺词“一帆风顺”说的那样,会有多无聊?

当然,我还会思考一下奇奇怪怪的事情,比如安曼酒店在印度野生动物园边建酒店,一年只开放几个月,如何预订?如果好不容易订下的房间因为突然有事不能去,损失怎么办?

所以与笃信“旅行是制造一次美好记忆”相比,我更愿意相信“旅行是着眼于未来的一场全方位冒险”。

颠覆MBA的学习方法,善用知识和实战

前几年,MBA和EMBA是非常热门的一件事,大家有这样一个观念,当工作陷入瓶颈,想拥有喘息的机会,可以去念MBA。尤其在西方,很多人工作一段时间,会选择在自己的兴趣方面深造,比如念艺术史或者哲学。但是可能因为MBA不会让职业上的失落性太大,付出也会有回报,尽管价格不菲,不少人还是选择它。

同类推荐
  •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初出茅庐和久经沙场的职业经理必不可少的人生和职场指南。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律,这是经理人日常工作中时常涉及的三大领域。掌握了这三大领域的知识,也就等于拥有斩荆披棘的武器。我们只想对你说:请阅读这本书,这样,武器就永远在你手上。
  •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讲述了:有志气的人不会被利益所诱惑,他有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失败后不颓废、逆境中压不垮、贫穷下不卑微。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是改变一生的幸福课,帮助女人正确经营情感、职场、婚姻及人际关系,理性爱情,性情婚姻,快乐生活,微笑职场,告诉女性收获幸福的黄金法则,小的故事,却有大的智慧,揭示了女人的生活心理学。本书是一本让女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女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 改变你的不良习惯

    改变你的不良习惯

    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习惯的好坏,好习惯能将你带入天堂,坏习惯也能将你送入地狱。既然习惯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养成良好的习惯,摒弃不利于个人前途的习惯就变得愈益重要。然而,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消除并非朝夕之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成的事,所以就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慢慢地来改变自己的习惯,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你的不良习惯》从仪表、心态、处世、生活等方面分门别类地给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读者改变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重塑性格、改变人生、取得成功的目的。
  • 读懂心灵

    读懂心灵

    心灵也有一把钥匙,这把心灵钥匙是牵引我们联结一座座爱之桥梁,同时还鞭策着我们的心路历程。一旦失去这把心灵的钥匙,就再难拥有一串闪亮的日子。有一条路叫绝处逢生:人生险处绝境之时,千万不要忘了还有绝处逢生这条路。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有希望。只要撑开希望这把伞,任何苦难都会悄然后退,给我们让出一条生路。
热门推荐
  • 黑煤

    黑煤

    客车摇摇晃晃跑着,双塔矿到了,下来几个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乘客,又上来几个人。接着,客车浑身抖了抖,摇摇晃晃起来。黑色的轮胎动了,带起一大片灰褐色的尘土,呜呜地开过去,扬起的尘土飘荡在了坑坑洼洼的柏油路上。下车的人中有一位年轻人,他身穿滑溜溜蓝色的T恤,迈着青春跳跃的步子,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好感。他迅速走到别人前面,叫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向着双塔矿的招待所驶去。前面一段路稍稍上坡,三轮摩托不慌不忙地嘟嘟爬着。
  •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诗选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名字,早已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从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前辈作家介绍和翻译普希金开始,经过后来者们的不断耕耘,至今,普希金的作品已经以众多的散本和不止一种的文集、全集的形式,出现在读者的面前。本书精选了广为流传的《自由颂》《纪念碑》等二百首抒情诗,它们充满对自由的向往,富有优美的爱情旋律。普希金的诗篇为当时的俄国社会灌注了勃勃生机,也给后人提供了留传百世的艺术珍品。
  • 红粉世家

    红粉世家

    民国时期,淡泊名利的画家于水村迁居南京附近,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因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歌女桃枝,两人陷入热恋,后因误会导致分手。桃枝财气答应某老板的求婚,嫁与他作妻。在两人的结婚喜筵上,老板夫人大闹喜堂,多亏水村出面自认,化解了局面……
  • 漫威之不死者之王

    漫威之不死者之王

    新书《漫威里的lol系统》已经发布哟,会把这本的遗憾都弥补!没有穿越,没有金手指。一个梦想开火锅店的少年意外觉醒了不死异能,在先后遇到死侍和钢铁侠后,少年终于明白了火锅店只是浮云。告别普通生活的少年会与漫威世界里其他超级英雄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且看少年在经历过种种事件之后,如何一步一步的成为一名合格的超级英雄。时间线、剧情以本文为主。
  • 会理财的女人最幸福

    会理财的女人最幸福

    《会理财的女人最幸福》网罗符台当代女性的时尚理财方法,分步骤贴心指导,讲解各种理财方法和应绕开的理财陷阱,让理财变成一件简单、从容、优雅的事儿!《会理财的女人最幸福》为所有的女性介绍了目前最有效的理财技巧,包括储蓄、炒股、基金、保险、债券、黄金、期货、外汇这些传统的投资方式,另外也有关于收藏品、艺术品、房产投资这样新兴的投资手段,更有很多女性比较关心的在经营第二职业或是创业的过程中涉及的理财问题,当然也少不了家庭生活中的省钱妙招。
  • 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道家喜欢谈论兵法和战略战术,而儒家却打着“仁义”的旗号去治理国家。事实上,道家和儒家各有妙道,与儒家相比,道家更像一位良医,处在变乱的时代,治病救人。而儒家如同休养生息的农人,春种秋收,在和平的年代着力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
  •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为什么蛇能够生存五亿年?为什么钱学森抵得上一个师?为什么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将为你揭开他们生存、成功、创富的法宝和利器,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无论是名人还是凡客,无论古今中外,学习都是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个体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 都市绝世仙尊

    都市绝世仙尊

    苍天算个屁,老子碎了它!命运算个屁,老子改了它!历史算个屁,老子逆了它!杀,杀,杀!江湖漫漫无情路,我以我血荐轩辕。曾经的绝世仙尊陈天佑,屠真人,灭宗门,驭气乘风九万里,重生再回青年时代,吐尽前生不平气。
  • 女朋友

    女朋友

    与夏小蝉凄然地分手后,高凌风在舞台上失意的演出,又遭到经理无情的唾弃与讥讽。而正在穷途潦倒之际,孟雅苹出现了。雅苹是个著名的模特儿,但在光鲜衣裳与掌声的围绕下,她却依恋与高凌风在一起的疯狂与傻气,然而,悬殊的生活处境,将带他们走向一条崎岖或平坦的路呢?
  •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何处不江湖,随处皆梁山,山不高,名却大。有逼着去的,有裹挟去的,有去发财的,有曲线做官的,有龙有蛇,有猪有狗――最后,人去了,山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