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20900000015

第15章 地上宫阙

在阿布贾这个首都城市到处能见到建筑史上各种文化的实验品。当然移民史和各种族文化的兼融痕迹也都在建筑上体现得很明显。之所以说它们是建筑的实验品,因为建筑设计师们以它们发挥了最大胆的想象力,使一个建筑往往要承载他太多的光荣与梦想,因此画龙点睛的、画蛇添足的都有。每幢建筑物都不胜其累,既要体现别出心裁,又要体现雍容华贵,还要体现民族文化传统。想想也真不易,建筑设计实现了如此多如此宏大的企图,还得顾及实用性。有时实用性就在主次关系排列中往后推移了。邻近我们住处的一幢巨宅华厦(不知什么原因,它的工期长达一年,还没有竣工的迹象。我猜想设计蓝图在实践中正被大大涂改)高出围墙数米,大门的巨大罗马柱威风凛凛,柱子撑起宫殿似的拱门,结构之繁琐,工料花费之浩大,将来的宅主可以大过豪华之瘾。何止豪华,几乎是帝王之气。每次乘车从它前面过往,都为它遗憾:这么豪华的拱门廊柱,却开错了方向。我计算了一下门与围墙的距离,只有不到五六米,也就是说,墙与大门之间,没有任何空间让你举头瞻仰它的宏伟、高大、凌人之势。建筑师忘了,空间是豪华的一部分。正如受佛教哲学影响的中国画家,把空白作为笔触块面的一部分。没有哪一座著名的帝王建筑不借空间造势。也许是房主造得起房买不起空间,也许是他是个实惠之人,买多大地就用多大房把它占满,一寸土地也不浪费。不过无论他怎么设想的,给我的感觉是他太不懂如何豪华了。几百年殖民主义的影响深远,殖民者当时在英国享用不起的豪华,到此地都要享用,因此这类豪宅便是上流社会的象征,是本地人可望不可即的去处。它之所以坚持几百年前豪宅的风格,尽管在当代生活中显得堆砌、庸肿、虚张声势,就是因为它代表贵族生活。所有有钱的本地人都要拥有一座如此的住宅。所有没什么钱的外国要人,也会租赁一幢如此的住宅。英国人在哪里殖民,就会在哪里传播它迂腐的等级制,就会培养一大批醉心贵族的平民。

这段殖民历史不仅在建筑外观上体现充足,房宅内的设计更令我啼笑皆非。我们的房子全是不厌其烦地设有双门,双通道,刚搬进去,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把好好的整体切割得支离破碎:一个大厅有一个拱门不难看,弄出肩并肩两道拱门,看上去既琐碎又多余。我当时想:一个拱门上应标有“男”,另一个标有“女”。或者一个作“Entrance”,一个作“Exit”。不然怎么来理解建筑设计师的意图呢?后来我才明白:主人走右边的门和通道(抑或左边的),佣人走左边的(或右边的),贵贱绝不容混淆。前门归主人走,佣人是没有钥匙的,侧门归佣人走,主人也没有钥匙,主仆不必担心有打个照面、嘘寒问暖、谈谈天气的时候。大概这种建筑设计的理想是把仆人变成隐形的服务者和劳动力,因此无论美国人英国人怎样以粮食、药品、教育援助非洲,这样的住宅设计会永远提醒非洲人外来人和他们的本质关系,永远不会忘记黑是黑、白是白,只要一有引发点,全体揭竿而起。在心灵上没有尊敬的物质援助价值又如何?因而,接受援助的一方也缺乏尊重。我们所住的房子都带有“Boy's Quarter”,即“仆佣居室”,面积窄小、没有空调,在炎热无比的非洲,全指望他们祖祖辈辈袭承下来的抗暑性。同一院墙内,贫民窟和华厦并存。并且“Boy's Quarter”的叫法也让我深思:不论男女,不论长幼,皆“Boy”也,似乎人一卑贱,在优越者眼里就永远是半个人,是无法平等对待的未成年“Boy”。厨房和洗衣房也没有空调,意思就是这两个地方主人不必涉足,碰上我这样爱烹饪的人,等级制度派生出的这种建筑设计就祸害到我了。四十几度摄氏高温的季节,厨房里假如两个冰箱一块用,加上烤箱、炉灶,每次在家里大宴宾客,我自己先蒸成一只红头龙虾。

因为城市的坡地多,我喜欢在高处看市容。应该说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是热带丛林中的都市,大自然与工业文明(尽管极其有限)没有明显接壤处。最辉煌的建筑都不属于人,而属于神。不是教堂,就是清真寺,最大的清真寺是阿布贾的自豪,远看真是与朝日夕阳同辉。最大的天主教堂架构已经落成,等竣工后将何等气魄,完全可以想见。但我看见四周几部大吊车始终静止,也从未见任何建筑工人出没,就向一个朋友打听。回答说这座教堂和全城无数未完成建筑物一样,是腐败系统的牺牲品:一般公共建筑得到资金之后,层层官员贪污此中其一,还要用于贿赂各个部门,如买器材、工料。若什么器材必须进口,就更惨,因为海关雁过拔毛,不满足他们,器材将被长久扣押。尼日利亚几乎没有重工业,许多材料和器材想必是要靠进口。因此资金预算便开始透支,建筑的速度远远不及挖墙脚的速度,于是一堵墙一堵墙被贪污者揣进了腰包,这两天我终于看见大吊车开动了,听说国内国外捐款的人很多,但愿建筑能加速,赶在贪污者把墙脚挖塌之前。

我发现只要风格单纯,建筑就好看,一旦设计师想在建筑里实现种族大团结、各文化大统一,结果就是不伦不类,似是而非。一座简简单单的楼,偏要装上阿拉伯式的葫芦形门窗,颜色又漆成非洲人的大红大绿、鲜黄翠蓝,让我看了捶胸顿足。有一座巨型办公楼完全是按远洋客轮的形状建造,甲板、船舷全有,连颜色都仿照远洋客轮漆的,远看就是泊在绿色丛林中的轮船。由于力求形状逼真,楼内必然被切割出许多无用的零碎面积,以及死角。设计师只顾让他的想象力疯狂起舞,把实用性忽略了。还有一些楼房,通体贴满花哨的大理石,有些土红色大理石本来很美,做了这种用途不但不显得华贵,反而显得艳俗。而且任何豪华的东西大面积堆砌效果等于一个女人通体挂满首饰,让看的人目不暇接,气都喘不上来。我的趣味当然不能替代大众。但我相信审美是有一定原则的:比如能用一根线条达到效果,不应该再多加一根线条。真正贵气的东西,往往在外观上内敛,沉着,大拙若巧。还有一点,就是人性化,即无论建筑设计的追求怎样伟大,它应该为人服务。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玛克图书馆(Library of SanMarco)建于文艺复兴时代,以它的宁静、朴素、极度和谐使人感到人性化的高境界。意大利北部的尔比诺,又一座公爵馆(Ducal Palace)也是线条流畅,开阔而和谐,一反宫殿的繁臃。它们之所以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并使当代人在欣赏它时没有身处文物的感觉,就因为它的简约、明快、人性化。并不应该排除华美,只要是华美得精致、细腻、工序到位,也是精品。华美的建筑典范在东方和西方都很多。华而不美的例子也很多。最可悲的是醉心豪华又对美完全麻木,后果就是住起来麻烦,看起来丑陋的建筑败笔。

看来最早的殖民主义者留下的影响是很难肃清的,而且这并不是贵族的影响,而是醉心贵族的人的影响。我可以想象,离开英国,来到安危未卜的非洲开种植园,进行贸易的探险家们都属于什么社会等级。贵族是不愿意来的,他们离开了上流社会圈子、离开他们的生活方式很难生存。只有不怕输光的人,也就是没什么可输的人,才会在危险中寻找机遇。也不排除生性不安分的人,他们好奇心过剩,生命的追求在于揭晓他们心目中一个又一个疑谜。这类人是人类精英,占极少数,而大部分殖民者是为生存所迫。

大概刚刚落成的美国大使馆办公楼是全城最现代的建筑了。银灰楼体,线条简约,造型具有几何感,大气中不乏精致。里面装饰墙面的画都很抽象,全是经过了精心的整体设计。家具也非常酷,流线体,色彩是这几年流行的明朗色彩。楼体离马路很远,全部铺着水泥,烈日之下光辐射令人目眩。一眼望去,这座建筑有一点未来世界之感。像是世界毁灭之后,再生出来的全新的异化的文明。没什么可说的,这是一座工业大国的建筑代表作。但我只去过两趟,为了使用大使馆时常畅通的E-mail(我家里的线路时常不通),就再也不愿意去了。反省起来,我想我反感这座建筑冷酷无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大部分设施不是为了人在里面自在和愉快,而是为了防范。精力财力不为游人花费,而是为敌人而花费。周边的开阔地绝不是因为审美所需的距离,而是为了防弹。一旦人肉炸弹冲进去,可以有足够距离周旋。还有就是要以如此的冷面吓退本来就心中打鼓的签证申请者。所以非人性化的建筑,辉煌是空泛的、无机的,再精致也不美,至少在我是这样认识的。

同类推荐
  • 北大文学课

    北大文学课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百篇古今中外最佳美文,完美再现语言魅力,让你在诗词文章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从北大走出了数不清的文学大家,他们博古通今、指点江山,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在北大学者的点评中,我们学习百家古文,重温民国美文,阅读国外经典,于文字中领略生活之美。
  • 情断无人区

    情断无人区

    本书收《雪山无雪》、《拉萨跪娘》、《昆仑女儿树》、《情重昆仑》、《一个大学生在西藏的故事》等17篇散文。是什么吸引一个年过60的老作家100多次闯入“生命禁区”?奇特环境里的奇特爱情;进藏路上的惊险故事;还是几代驻藏官兵在特殊生存状态下的各种事迹。
  •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

    那时,我爱你,不计代价,不计得失。那时,我爱你,心无旁鹫,百折不挠。那时,我爱你,只是爱你,没有什么目的。我们每个人都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或许是初恋,或许是暗恋,或许是其他。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我们如何成长,他们永远鲜活在我们的心中。流年老去,她/他,依然是我们曾奋不顾身爱过的人。
  • 两个人的房间:一部回忆录

    两个人的房间:一部回忆录

    在我们生活中的某一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毁灭性的折磨,最终都能接受我们失去的东西。无论事情如何发生,结果都是一样,我们被独自留下,孤单一人,想着我们本能做些什么,我们怎么才能重获平和。这是艾贝尔自述的故事,他寻求平和的经历和之后的奇迹就证明,爱和希望可以持久,无论挣扎和悲剧怎样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热门推荐
  • 柒王

    柒王

    千年帝国,一朝崩塌,大争之世,诸侯林立.....乱世之中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还是阴谋阳谋绝对武力去改变这个世界,夏都的废墟中少年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 贺享雍文集(第一卷)

    贺享雍文集(第一卷)

    本卷收入作者长篇小说《后土》。佘中明老汉是一个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土地承包后,他家的田越种越多,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田大户。但他怎么也没想……
  •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 无解遇见你

    无解遇见你

    “你以后每个周末都必须来这一趟,每次待够一个小时。”一句转身既忘的闲话就这样记录在他心里,他只想听见她问他一句:“你怎么在这?”然后他顺势回答:“我在等你啊!”
  • 有匪1:少年游

    有匪1:少年游

    晋江超120亿积分、大神级作家Priest古言小说扛鼎之作!我心中有英雄,不在朝堂之上,而在草莽之中!动荡江湖,诡谲朝堂,匪寨后人与旧朝遗子乱世横刀,谱一曲荡气回肠的有匪长歌!二十年前,“南刀”李徽奉旨为匪,建蜀山四十八寨,收天下落魄之人。二十年后,一位自称谢允的少年携“安平令”夜闯四十八寨,自此甘棠出山,风云再起。身为“南刀”后人,周翡生长于四十八寨,却从未得见江湖的模样,而这一切都在遇见谢允之后,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江湖风雨如晦,曾经无忧无虑的少年们无端被卷入一场浩劫之中,而那已经尘封了二十年的秘密,也即将被揭开……
  • 海水观赏鱼饲养指南

    海水观赏鱼饲养指南

    国内权威海水观赏鱼饲养专家,对海水观赏鱼饲养进行专业性、科普性、知识性的介绍,让大家了解饲养海水鱼的技巧。配有大量精美的海水观赏鱼彩色图片,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操作性强。详细地介绍饲养海水观赏鱼的基础知识,让你在饲养观赏鱼前先了解它们。常见近100种海水观赏鱼的生活习性、饲养环境等方面知识,让你轻松养好每一种鱼。
  • 独宠俏妈咪

    独宠俏妈咪

    太阳西挂,一个瘦弱的背影一蹦一跳的串过闹市区,向一个居民小区跑去,身边的人物倒也在她的衬托下都显得沉寂。只见一头飘逸的短发随意的撒盖在她光亮的额头上,不是很大却显得很狭长的眼睛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一个小鼻子和粉红娇嫩的朱唇像按照脸部的比例画上去的一般标志,虽然不是时下流行的大眼美女却也显得五官精致,楚楚动人。越离近小区的时候。嘴角的笑意越浓,就连从来没有修改过的细长眉毛也受到……
  • 至尊神魔

    至尊神魔

    “师姐,你们为何总盯着我看...?!”凌风低头看看自己身材,难道是因为本钱太好,身强力撞?他魂穿废体,悲催重生,却可揽群英征天伐地。他偷喝真水,洗髓铸体,但能伴兄弟废墟崛起。这一生,他将古武耀世;这一世,他竟诛魔封神、把酒屠天!“敢藐视个的人,统统拍死!”“不敬我者,永坠轮回!”
  • 帝君的绝世毒妃

    帝君的绝世毒妃

    上官婉茹,常胜将军之女,帝君爱她入骨,本说好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在这帝宫中一天天消磨殆尽,他的不得已,好,她理解,他的无可奈何,好!她忍让。可最终都逃不过这帝宫的争斗。“阿晨,早知如此你可有后悔过”“婉茹,我从未后悔过,是我未遵守诺言,你要杀我,我毫无怨言,是我无能,无法保护你和你的家人。”
  • 嫡女归

    嫡女归

    沈薇,一朝穿越,成为被继妹推入池塘,被继母以养病为名送到乡下老宅的小可怜。不怕不怕,咱可以劫富济贫。她的发家史其实就是一笔笔打劫史,她也很委屈好不好,送上门来的银子难不成不要?本以为能做个娇滴滴的软妹子,怎么在女魔头的路上越走越远呢?什么?继母阴谋阳谋算计?来吧,来吧,姐有智慧,但姐不跟你玩,姐直接动手,在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什么?爹爹偏心?我可是你的亲闺女啊,你那娇妻便是死了不是还能换个更年轻的吗?你闺女我的血管里可是流着和你一样的血呢。啥?祖母也偏心?祖母啊,我爹是您从外头抱来的吧?不然咋这么不待见您儿子的亲闺女呢只是墙头上那只小谁你哪家的呀?“你就是那沈家的病秧子?”他戏谑。似乎和外界传闻的不一样哦,那,是嫁呢?嫁呢?还是嫁呢?且看她这个伪闺秀如何覆手翻云搅动天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