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4300000019

第19章

徽宗註曰: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聖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死之未始異于生,故其形化,其神不亡,與天地並而莫知其極,非壽而何?此篇之義,始於知人所以窮理,中於知足所以盡性,終於不亡所以至於命,則造化在我。非夫無古無今,而入于不死不生,孰能與此?

疏義曰:凡物生為出乎一,死為入乎一,生有所萌,則出乎一也,死有所歸,則入乎一也。原始而知死之說,若莊子言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今又變而之死之意是也。反終而知生之說,若莊子言吾又安知死者不悔,其始之薪生之意是也。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其所窮,則死生之說豈有異耶?一以貫之而已。蓋一昏一明而晝夜分,流形於天地之閒,而從役於晝夜者,凡物皆然。晝夜相承,猶之死生相代也。彼囿於時數,而與物相轉徙者,固未免晝夜之所躍矣。惟達者知通為一,以死生為一條,雖與之來,而有所謂不來,雖與之往,有所謂不往,知死之未始異於生,彼形體萬變,與時俱化,而真性湛然,其神不亡,則以通乎晝夜而知獨得,夫所謂至一,故天長地久而與之俱為無窮,其為壽也,蓋莫知其極矣。此篇之義始於知人所以窮理,中於知足所以盡性,終於不亡所以至於命。蓋窮理則不蔽,故知人為窮理;盡性則無欲,故知足為盡性;達命之情則命萬物而無所聽,故死而不亡為至於命。《易》言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其序與此篇之義同。惟至於命,則造化之妙皆自我出,朝徹見獨,與道冥會,超於時數,而古今之所不能囿,離於形體,而死生之所不能役。莊子言無古無今,而入於不死不生,此之謂也。

大道汎兮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徽宗註曰:汎然無所繫輆,故動靜不失,往來不窮,左之右之而無不可。

疏義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左為陽,右為陰,故汎然無所繫輆,可以左右也。《太玄》曰:無所繫輆者,聖也。莊子曰:有左有右,惟無所繫輆。故不膠於一方,而有左有右也。若然則動靜在我,若陰陽之消息相為盈虛,何失之有?則動靜不失矣。往來在我,若曰月之遞照相為晝夜,何窮之有?則往來不窮矣。取之左而左,取之右而右,無門無旁,四達皇皇而莫不達其原,烏乎存而不可哉?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居。

徽宗註曰:往者資之,求者與之,萬物自形自化,自智自力,而不尸其功。譬彼四時,功成者去。

疏義曰:往者資之,莊子所謂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是也。求者與之,莊子所謂至無以供其求是也。惟其往者資之,求者與之,而無所辮,故生化形色,智力消息,一付之自爾,何尸其功哉?譬如四時,戊出則丁藏,木壯則水老,功成者去,豈認而有之哉?

衣被萬物而不為主,故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

徽宗註曰:道復於至幽則小而與物辯,顯於至變則大而與物交。與物辨,故常無欲;與物交,故萬物歸焉。覆露乎萬物,而不示其宰制之功,故不為主。鼓舞乎群眾,而莫窺其歸往之迹,故不知主。夫道非小大之可名也,云可名者,道之及乎物者爾。

疏義曰:精入乎神而么,景出乎明而大,故復於至幽為小,顯於至變為大。天道升於北,則復之時也;降於南,則離之時也。南交而北辨,故道復於至幽則小而與物辨,顯於至變則大而與物交。與物辨,則物我兩忘,故常無欲;與物交,則與物委蛇,故萬物歸焉。覆露乎萬物,而不示其宰制之功,故不為主,自其在己者言之也。鼓舞乎群眾,而莫窺其歸往之邇,故不知主,自其在人者言之也。且道覆載萬物,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故於覆露萬物言不示其宰制之功,惟不示其功,則不為之主矣。鼓之舞之以盡神,故於鼓舞群眾言莫窺其歸往之迹,惟莫窺其述,則不知所主矣。蓋道不在大,亦不在小,則道非小大之可名也。云可名者,非真常也,道之及乎物者爾。及乎物,則非形而上者之道。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徽宗註曰: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故業大而富有。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謂聖。夫大而能化,則豈有為大之累,所以能成其大。

疏義曰:有大美而能遜,故能有其美。有成功而不居,故能保其成。則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故業大而富有也。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謂聖。蓋篤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未離乎有形,形之大而不能化,未免乎有敝。惟變動不居,故成名於聖,而無為大之累。無為大之累,則不自大矣,所以能成其大。

執大象

執大象,天下往。

徽宗註曰:象如天之垂象,無為也,運之以律,無言也,示之以文。聖人之御世,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民歸之如父母,故曰執大象,天下往。

疏義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天之垂象,運而無積,周行不殆,其行健矣,果何為乎?莊子曰:無為為之之謂天。《易》曰:天行健。此無為而運之以健也。曰星回旋,雲霓伏見,其文見矣,然天何言哉?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易》曰:仰以觀於天文。此無言而示之以文也。聖人之御世,體天道之變化,執大象以示人,如天之垂象,處無為之事,雖為未嘗有為之之邊,行不言之教,雖教未嘗發言之之意。故民之歸之,猶水之就下,其好我也,親若父母,附離不以膠漆而固矣。故言執大象,天下往。其曰大象,則以若可見,不可得而見也,經所謂大象無形是已。

往而不害,

徽宗註曰:陰陽和靜,鬼神不擾,群生不傷,萬物不夭,民雖有知,無所用之,何害之有?

疏義曰: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故陰陽和靜,列子所謂陰陽常調是也。以道往天下,故鬼神不擾,列子所謂鬼無靈響是也。以遂群生而群生連屬其鄉,故群生不傷,列子所謂人無夭惡是也。以育萬物而萬物各得其宜,故萬物不夭,列子所謂物無疵癘是也。妙而為陰陽,幽而為鬼神,眾而為群生,散而為萬物,無不處其宜,此之謂至一,故能常使民無知無欲。民雖有知,無所用之,天下之大利,於此致焉,何害之有?

安平泰。

徽宗註曰:安則無危亡之憂,平則無險陂之患,泰者通而治也。

疏義曰:安者危之對,故安則無危亡之憂,所謂天下常安也。平者陂之對,故平則無險陂之患,所謂天下均平也。泰者否之對,泰者施澤及下之時也,故《易》言泰者通而治焉。自安以至平,自平以至秦,治效如此,非執古道以御今之有,孰致是哉?

樂與餌,過客止。

徽宗註曰:悅聲與味者,世之人累乎物。累乎物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故止。

疏義曰:屬其性於五聲,故耳欲茶聲,而五聲亂耳,使耳不聰。屬其性於五味,故口欲綦味,而五味嗎。,使口利爽。則悅聲與味者,世之人累乎物故也。累乎物,故內外之韄其繁且繆,莫之能解矣。然其不能自解者,以不知疏通開達,物有結之爾。是雖過客之不遑啟息,亦為之止矣。

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徽宗註曰:味之所味者嘗矣,而味味者未嘗呈,故淡乎其無味。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故視之不足見。聲之所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故聽之不足聞。若是者,能苦能甘,能玄能黃,能宮能商,無知也而無不知也,無能也而無不能也,故用之不可既。

疏義曰:天有五行,化生五味,始於淡,窮於甘,皆味之所味也。味之所味者嘗矣,而味味者未嘗呈,其曰味味,莊子所謂天下之正味是也。彰為五色,或探其本,或質其物,皆色之所色也。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其曰色色,《易》所謂貴無色是也。別為五聲,清濁高下,達回侈拿,皆聲之所聲也。聲之所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其曰聲聲,經所謂大音希聲是已。信言不美,故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而能味天下之味。易無形好,故視之不足見,而能色天下之色。無聲無臭,故聽之不足聞,而能聲天下之聲。味天下之味,則能甘能苦矣;色天下之色,則能玄能黃矣;聲天下之聲,則能宮能商矣。無味也,不足見也,不足聞也,疑若無知無能也,然而能味味,能聲聲,能色色,運量不匱而其用不窮,則無不知,無不能也。是以列子論形生聲味,而終之曰無知也,無能也,而無不知也,無不能也,故曰用之不可既。《傳》曰:無聲而五音嗚焉,無味而五味形焉,無色而五色成焉。其斯之謂歟?

將欲歙之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發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徽宗註曰:陰陽相照相蓋相治,四時相代相生相殺,萬物之理,人倫之傳。其斂散也,其盛衰也,其僨起也,其虧盈也,幾常發於至微而莫睹其朕,惟研幾之聖人得先見之吉,賢者殆庶幾而已。陽盛于夏,而陰生于午,陰凝於冬,而陽生于子。句踐欲弊吳,而勸之伐齊,智伯欲襲仇由,而遺之廣車。此聖人所以履霜而知堅冰之至,消息滿虛,不位乎其形,故勇者不能弱,智者不能奪。

同类推荐
  •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续命经

    续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达生编

    达生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八义

    大八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芙生记

    芙生记

    女主只想安安静静修个仙,岂料数年未能引气入体,这也就罢了,原本以为只有自己有奇异的本事,不料,经年下来却发觉身边每个人都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秘密,且好像都和自己相关,尤其是自己那个完全不管别人受不受得了的任性师傅!特别提示:1、本文作者已写完,不用担心坑。2、文中灵植都有中药原型,作者会以专业知识讲解并配上护肤美体方子,绝对原创药方。
  • 农家有喜之公主嫁到

    农家有喜之公主嫁到

    “第一眼看到你,就觉得你合我的胃口。”“你果然有恋童癖好”“呃,你永远是我的小公主?”“……”
  • 陈小米

    陈小米

    我这种职业,见过各种各样奇怪的人,不应该这样纠缠于某个过去了十年的病例。但实际上是,常常某个熟悉的或者陌生的,看起来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女人,都会让我想起陈小米,甚至猜测她们身体里是不是住着一个陈小米。既然这样,请允许我用文字再整理一下,我想试着找一找陈小米。也许陈小米并没有走远,会不会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候翻开某本杂志,而后她就回来了。也许是陈小米想说些什么,关于她本人和本人之外的她。我不保证每个细节都能还原,但大体上是没错的。
  • A Discourse on Method

    A Discourse on Meth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此去经年:我们回忆里再相爱

    此去经年:我们回忆里再相爱

    命运的捉弄,使得她爱上了一个本是和她无缘的人,她始终都在为他付出,希望自己能够将他改变,但他始终对她都是冷漠的,最终,她成功了,但是他们却已是不可能了。
  • Steering Toward Normal
  • 高能小萌妃超凶哒

    高能小萌妃超凶哒

    【虐渣爽文,男强女强】当两个传说级废柴合二为一,负负得正,成为传说级逆天体质。人前,她是娇弱小萝莉。人后,她是腹黑小恶魔。敢说她废柴?统统锤飞!敢说她太暴力?抱歉,刚刚只用了五成功力!敢嫌弃她毛没长齐?呵呵,帅哥排队求撩好吗!唯独那个高冷师傅,她无从下手。一天,她的高冷师傅突然说:”徒儿,你可知阴阳交汇,乾坤倒转?“某萝莉一边撸着神兽,一边炼制顶级丹药,白眼一翻,道:“说人话。”“你上我下。”
  • 三姐的婚事(中国好小说)

    三姐的婚事(中国好小说)

    小说以第三人称讲述了尹三结婚的故事,通过写农村生活里,家长里短的故事,塑造了一群群爱恨鲜明却心底善良的人,他们爱着,活着,最终却都逃不开宿命。小说语言朴实,读来令人心酸。
  • 情深入骨:帝少的独家宠溺

    情深入骨:帝少的独家宠溺

    四年前她被迫嫁入豪门丈夫有名无实,四年后她在大学毕业典礼上醉酒和陌生男人相识。再度归来,却发现那一夜缠绵无度的男人竟然是自己丈夫的哥哥!“比起你现在的疏离清冷,我更喜欢你那一夜的主动热情。”同一屋檐下,那男人将她逼到墙角,暧昧得对着她的耳朵吹着热气。她只当那一夜是个荒唐的梦,他却邪恶得不肯放开步步逼近。“我是你的弟媳,我们不能——”她呼吸不稳,声音低低得带着警告。他是庞大唐家的私生子,再度归来究竟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还是带着一颗复仇的心。嗜血如他,原本步步为营的计划却多出一个意外的她。爱情的炙热是否能够温暖那颗冰冷的心。被迫的婚姻,荒唐的梦境,现实的残忍,禁忌的罪爱。是罪却爱,是情多深。
  • 跨世战争

    跨世战争

    六个文明之间的战争其实是一场神掌握的游戏,一场神人之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