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8100000010

第10章 什么是汉语诗歌节奏(10)

上章曾指出,诗行单纯地计算音数的诗歌,便是音节节奏的诗歌,音节节奏于是表现为一种基本的诗歌节奏。某些语言的诗歌本来是音节节奏,但由于其语言中具有明显的重轻音特征,后来就发展为既计算音数又讲求重轻音规律的“音节· 重轻”节奏,如俄语诗。从汉语诗歌句式的演变情况看,也可以说,汉语诗歌的节奏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由较单纯的音节节奏向“音节· 顿歇”节奏发展的。所谓在一定意义上,是指在汉语诗歌最初的音节节奏中,本来就包含着一定的音顿规律(这是由汉语语音特性决定的),诗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步自觉到这种音顿规律,同时也逐步强调和突出这种音顿规律,汉语诗歌也就逐步变成明显的音顿节奏了。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枟诗经枠的句式,种类多样,但绝大多数为四言。这绝不是偶然的,想来多少是作者有意计算音数的结果。枟诗经枠本用于歌唱,但也可以诵读,当时人就有“歌诗三百”、“诵诗三百”的说法。当时人怎样诵读枟诗经枠,我们已不可能知道,不过依我们推想,可能句半中有一点顿歇,因为绝大多数四言诗句都由两个双音的词或词组构成,句半中都是可以有顿歇的(现代人一般就把它们读为两音顿)。若照那种读法,枟诗经枠的节奏就已经是音顿节奏了。但由于句式很短小,人们也可能一口气连着读过去,中间不产生顿歇,只在句末才有顿歇。在这种意义上,枟诗经枠的节奏可以看作较单纯的音节节奏,或者看作从音节节奏向音顿节奏的过渡。

楚辞的句式较复杂一些。但不管是枟九歌枠还是枟离骚枠的句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句半中有一个虚字,如“兮”、“夫”、“以”等,有些句子的尾末也有。句中的虚字大约要拉长声音来读,以表示顿歇,如:

邅吾道夫/昆仑兮,

路修远以/周流。———屈原枟离骚枠

这种有规律的现象值得注意,它说明当时的古人已经意识到诗句半中的顿歇了。

楚辞之后的五七言诗句式,古人诵读时至少要在句半中读出较明确的顿歇。如:

西北/有高楼,

上与/浮云齐。———枟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枠

楚辞和五七言诗的节奏,可以看作是音顿节奏了。当时的诗人至少已开始注意到句半中那个较明显的顿歇,因为五七言诗句几乎都能从意义上划分为“二三”和“四三”形式。如果诗人们并不曾考虑诗句的一定句法和顿法,而仅仅做到每句字(音)数一定,要统统作出这样的划分是不可能的。有些五言句子和七言句子就不能作出这样的划分,如词中“折芦花赠远”和“望河梁回头万里”等句子,而这种句子,五七言诗中是极罕见的。

在五七言古体诗形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七言近体诗,当时人诵读时有可能不但意识到诗半中的顿歇,而且意识到在五七言句式下半句三言中和七言句式上半句四言的半中,也有微小的间歇。这即是说,五言律诗的句子实际上读为“二二一”形式,七言律诗的句子为“二二二一”形式。因为如上文所述,近体诗平仄的交替基本上以双音顿为基础,是基于五言诗的“二二一”形式和七言诗的“二二二一”形式的。当然,这也可能是相辅相成的,即一方面平仄交替的规律是基于音顿规律的;另一方面,对平仄规律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也启发和促进对诗句中音顿规律的进一步发现和认识。上章所引唐代枟文镜秘府枠一书中的话,便是这种发现和认识在理论上的反映。不过这种理论反映还是有限的,因为它说三言读为上一下二或者上二下一,五言读为上二下三,七言读为上四下三。这只是说到了诗句半中的顿歇———这种顿歇往往是与诗的意义节奏和自然节奏相统一的,相当明显,还没有说到诗句中其他不大明显的顿歇,这些顿歇则主要是为格律的需要而读出来的。不过,诗律理论上还未肯定的,可能在实践中已经被注意到了,因为格律理论往往是落后于格律实践的,这在外国诗律中也如此。况且,我们根据枟文镜秘府论枠一书也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既然三言句可以读为两顿,那么,当读得较慢时,五言句和七言句的下三言也可以读为两顿,七言句的上四言自然也可以读为两顿。这样五言句和七言句在格律上的音顿排列形式就分别为“二二一”和“二二二一”了。这种形式与平仄交替的规律基本吻合;而单就这种形式的节奏点看,它与平仄交替规律几乎是完全吻合的。现代学者分析五七言律诗乃至五七言古诗,大多采用这种形式。这样,我们可以认为,近体诗的节奏已经是成熟的“音节· 顿歇”节奏了。

词的句数及每句包含的音节数和顿数是一定的,不能任意改变。但词的句式参差不齐,每句的音数和顿数自然就不是整齐一致的了;而不同词牌的词的句数及音数各不相同。曲的句式更灵活,可以加衬字,因而即使是同一曲牌的曲,其音数也可以各不相同。因此,汉语诗歌的音顿节奏在词和曲中开始变化,即诗句中的顿歇的数量尤其是音节的数量并不是那么固定不变了。

音顿节奏在新诗中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之点是重视音顿规律胜于重视音节数量。总的说来,古代诗人和诗论家偏重于诗句的音节数,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谈论诗体的音数的多,顿数的极少,便是一个证明。自新诗诞生以来,情况就很不同了。虽然专门讲求诗行音数整齐而并不注意其中的音顿有无规律的诗也有,如新月派诗人中的某些作品,但大多数格律体新诗诗行的音节数和音顿数都是同时兼顾的,而其中许多还偏重于讲求诗行或者诗节的音顿的数量,而并不大考虑音节的数量。

新诗中“音节· 顿歇”节奏的上述变化,一方面自然出于汉语的发展变化,如现代汉语不像古代汉语那样多单音词,而是多双音词,并且有一些三音以上的词,因而要做到表达的自由与音节数的整齐这两方的统一,要难一些;另一方面,上述变化也出于诗人和诗论家对汉语诗歌节奏的逐步自觉:他们认识到对汉语诗歌节奏起作用的主要是音顿的数量及其相应的规律,而不主要是音节的数量。此外,音顿节奏在新诗中的上述变化,也与汉语诗歌形式在现代已变得宽松和自由这一大趋势相适应的:诗行的音数和顿数只要求是整齐的或者是相对整齐的,却并不要求固定不变,这是格律体新诗的音顿规律(古代诗句中的音数和顿数是固定的);诗行音数和顿数也无须相对整齐,而完全是自由的,这是自由诗的音顿规律———这时,节奏的重心已经由外在的音顿节奏转向诗歌的内在的情绪节奏了,这即是说,音顿节奏对自由诗来说已不那么重要,其中所包含的计算音数的音节节奏因素的作用更小了。

没有必要论说音顿节奏与音组节奏的关系。如上章评介音组节奏论时所指出,在严格意义上,并没有音组节奏这种东西,因为单纯的音组并不存在,它必然由某种语音特征把它标志出来。汉语诗歌的音组由顿歇划分和标志出来,那音组占一定时间,是构成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条件,那顿歇是构成汉语诗歌节奏的本质特征。所以,前述音组节奏论所谓的音组节奏,实际上已经包含在音顿节奏之中,成了后者的一部分。

也没有必要论说音顿节奏与前述各种顿节奏的关系。因为后者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前者的本质相通。音顿节奏是对后者的一种综合和理论上的明确化。我们在论述音顿节奏时所做的新工作主要有两点:一是以汉语语音特点来论证它的必然性;二是探索它是怎样在汉语自然节奏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五节 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特点

汉语诗歌节奏主要是音顿节奏,所以,论述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特点主要是论述音顿节奏的基本特点。但汉语诗歌节奏不只是音顿节奏,它还包括平仄节奏和重轻节奏等,所以我们的论述又是整体性的。

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特点概括为三点:和意义节奏统一;整齐均匀;简单而又复杂。

一 和意义节奏统一

汉语诗歌既然主要是以顿歇来划分和标志出音组,从而构成节奏的,它就必然是与诗歌的意义节奏相统一的。因为顿歇一般只能出现在一个意义单元的后面。

汉语诗歌的音顿节奏通过分解、组合节拍群而成,是基于自然节奏的。而自然节奏是与意义节奏相统一的,因为意义节奏单位的意群就是自然节奏单位的节拍群。在这种意义上,意义节奏与自然节奏实际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意义节奏是就语义而言的,是诗的内在节奏;自然节奏是就语音而言的,是诗的外在节奏。与自然节奏相统一的意义节奏是自然的意义节奏。例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枟蜀相枠)其中的节拍群即意群;其节奏形式在语音上是自然节奏形式,在语义上则是自然的意义节奏形式。

自然节奏单位的节拍群通过一定的分解、组合后不再是节拍群,而成为诗歌的节奏单位音顿,这时诗歌的节奏也就不再是自然节奏,而成为格律节奏了。如: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等音组及其后的顿歇就不再是作为自然节奏单位的节拍群了,因为我们不会那样说话,也不会那样读散文。它们成了诗歌的格律节奏单位音顿,这些音顿的反复即构成格律节奏。从意义节奏的观点看,这些音顿(除“柏森”这一音顿外)仍然是词或词组,仍然是意义的单元,只是比节拍群(意群)更小的意义单元。这些更小的意义单元可以叫“意顿”(与“音顿”对应),它们的反复即构成一种意义节奏。这种意义节奏已不是与自然节奏相对应的自然的意义节奏,而是与格律节奏相对应的格律性的意义节奏。

也有外在节奏与内在意义节奏并不统一的地方。如“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中的后两音顿,尤其是“柏森”这一音顿,意思不明确,不是一个意顿。这种格律节奏与意义节奏不相统一的情况,就是上文所说的音组及其后面的顿歇的形式化表现:在意思上不是一个词或词组,因而不应该成为一个音组,却把它划分成了一个音组,其后不该有顿歇,却要读出一点顿歇,这都是为了在格律上造成固有的节奏形式。这又表现为格律节奏高于意义节奏,反过来要求意义节奏服从它。不过,这种情况在诗句中一般只是局部的。如果格律节奏在很大程度上与意义节奏不相统一,就一方面会影响对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使音顿节奏自身失去根基。

从上述可见,汉语诗歌外在音顿节奏与内在意义节奏只是基本统一的,并不是完全统一的。

汉语诗歌的平仄节奏、重轻节奏与意义节奏也是基本统一的。这不难理解,因为如前所述,这两种节奏都是基于音顿节奏的,所以也必然基于意义节奏,且与意义节奏基本统一。

说汉语诗歌外在节奏与意义节奏相统一是一个基本特点,主要是比较英语诗歌等的重轻节奏而言的。英语诗歌中作为自然节奏单位的节拍群也是一个意群,所以英语诗歌的自然节奏与意义节奏是相统一的。但是当节拍群被分解、组合为格律节奏单位的音步后,那音步往往就不是一个意义单位了,因为英语诗歌不是依据节拍群中可能的顿歇(这种可能的顿歇较少)来划分音步的,而是依据其中可能的重轻音形式(这种可能的重轻音形式较多)来划分音步的。所以英语诗歌的格律节奏就并不与内在意义节奏相统一。换言之,英语诗歌只有与自然节奏相统一的意义节奏,因为自然节奏单位的节拍群就是意义节奏单位的意群;却没有与格律节奏相统一的意义节奏,因为格律节奏单位的音步并不同时也是一个意义节奏单位。

同类推荐
  •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由戴子著,这是接地气而又厚积薄发的作品。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故土挚爱的情愫在审美创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戴子有历史书记官的气象,春秋笔法,不遗忘,不遮蔽,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戴子写的虽然是成都,但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我们感到的却是世纪沧桑和整个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像时光一样漫长

    像时光一样漫长

    《像时光一样漫长》作者吴明泉的文字里,可以看到很多矛盾:低与高的矛盾,低姿态的叙述和目光向上的注视;冷与热的矛盾,调子的冷静和情感的温暖;简与繁的矛盾,简朴的文字和丰富的意味。所以,读这些文字,一定会让你心中涌过一股复杂的滋味,看到幽暗中的一丝光,感受到简单中的一种力量。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草原生灵笔记

    草原生灵笔记

    本书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是能让现代都市人开启心灵秘境的神奇“密码本”,是能让草原生命永驻心灵深处的一捧“圣水”。草原赋予了作者无限宽广的胸怀,让作者引领读者走进草原的怀抱;作者赋予了草原阳刚绵长的精神,让草原感染读者敞开闭塞的心路。一个个感人的草原故事,一个个动人的草原生灵,在不经意间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让人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草原的辽阔、草原人的爱就这样进入了人的心海,挥之不去。
热门推荐
  • 斗气魔妃太狂傲

    斗气魔妃太狂傲

    人家穿越她也穿,可她怎么就这么倒霉,穿成了个废物大小姐,还被一个陌生男人吃干抹净了,更可恨的是,在她苏醒之际,这该死的男人竟消失不见,她愤然起誓,当她傲然挺立在这魔幻之巅时,当小废物变天才之际,必将那死男人碎尸万段!管你是什么人物,给姑奶奶我乖乖跪好了!
  • 落跑千金:爵爷,要抱抱

    落跑千金:爵爷,要抱抱

    当了17年小可怜的秦晴,突然冒出个酷帅多金的“哥哥”,还说她是什么“公主”?管学习,管打扮,不让见男神,还动不动就打屁股。剥夺一个男人的监护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犯、错、误!“100块,勾引我哥,有X照再加100块!”在各路辣妹纷纷失败后,秦晴决定自己上了。“百里云沉,我期中考不及格,来打屁屁呀?喂喂,不是这样打的——”嘤嘤嘤,咬小手绢,说好的高冷、禁欲、X冷淡,都到哪里去了?!(新文《麻辣千金:大叔,宠我》已开,甜宠欢脱,敬请捧场~~)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人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人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魅世妖颜:女主独行天下

    魅世妖颜:女主独行天下

    她异世重生,是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罗刹女,一柄青玉刃杀人如麻,嗜血成瘾,剑下亡魂无数。他是北城半仙湖主,掌天下大计运筹帷幄,江湖翩翩美男子。世人皆知他驻颜有术可媲美长生不老,却不知他不过是只剩半条性命的活死人,生无所求只为寻找曾经惊鸿一瞥的她。他是南城香渺门主,传她杀人秘术诱敌之计,亲手将她打造成冷血无情的杀人利器,将所有男人的尊严无情的践踏脚下,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亦沦陷。他是平烟渡药派嫡传,初遇她时便被她那一双清眉冷目所吸引,决意以举世无双的血灵珠向她礼聘,但奈何他的聘礼竟为他人做了嫁衣?江湖逍遥,美男为伴,是仅拥一人入怀,还是,一拥?再拥?拥到白发苍鬓,永不停止?且看一张魅世妖颜如何惑乱苍生,美人无情无心如何潇洒江湖!
  • 桃花劫又劫

    桃花劫又劫

    十四岁相识,她是万民爱戴的福昌公主,他亦是战功赫赫的恒胜将军。十五岁及笄,她被周太子掳走,他连夜召集兵马,挥军一举歼灭周国,终得皇帝赐婚。婚礼前夕,她含羞待嫁,却听闻他意外战死沙场,于是一把火烧了公主府,自此世间再无福昌。七年后—她是青州城内的一名寡妇,替夫持家,忘尽前事。他突然带伤出现在府里,为感谢她的救命之恩硬是要以身相许。作为一名新婚之夜就死了相公的伪妇人,本来就够倒霉了,清誉不保可是大事!于是想尽办法赶他出府,奈何他仍执著如斯。他想,她只是因为不记得,才会这么狠心地把他推开。那些疼痛的过往,如果可以,他希望她永远不要忆起。总有一天,他会让她重新爱上自己。
  • 欢乐颂与沉思颂

    欢乐颂与沉思颂

    《欢乐颂与沉思颂》是英国诗人弥尔顿早年的两首杰作,表达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和深沉的爱恋、对人生诸世相透彻的思考,倾注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满腔的挚爱,显示了人文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英国后代诗人特别是浪漫派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欢乐颂与沉思颂》的译者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赵瑞蕻先生,这是他毕生珍爱的译作之一,在他去世之后由译林出版社整理出版。弥尔顿,英国诗人17世纪的伟大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反对封建礼教和宗教改革的战士。弥尔顿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是和《荷马史诗》、《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圣经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圣经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 山居新话

    山居新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至炽血

    爱至炽血

    一朝穿越,身边竟然还带着一个拖油瓶,一个宫女一个公主,凭什么世道如此不公?穿越的宗旨难道就是逃婚吗?为什么一直在逃逃逃……原本设想好的米虫生活又怎么会和政治阴谋扯上了联系?炎珂:你要是敢死,我便嗜血成魔,倾我一生让天下人为你陪葬,莫夕颜一脚踹飞:青天白日就敢咒老娘死?身后两人的夫君默默掩面遁走。(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绝版腹黑拽甜心

    绝版腹黑拽甜心

    【完结】“妈咪,我不要订婚!”樱沁瑾清澈的眸子快滴出泪来了。“不行,除非……”她是一个爱搞怪的腹黑甜心,为了躲避父母给她安排的婚事,而立下了一纸契约——一年之内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否则就要与浅式集团少爷订婚。无奈之下,她隐藏了樱家二小姐的身份,跑进了幻樱皇家贵族学院寻找真爱。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在短短一年之内遇到了这么多场阴谋,险些丢掉了自己的小命。善良如她,腹黑如她,单纯如她,不知能否禁得住重重考验?[简介无能,请看内容]┄┅┄┅┄┅┄┅┄小虐大宠,洗具完结,放心入坑┄┅┄┅┄┅┄┅┄